随笔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时间:2022-11-11 17:34:56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精选11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精选11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1

  我的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从而来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大块来进行:海面、海底、海滩、海岛。通过图文并茂、读读说说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中间穿插过渡句、比喻句、说话练习等教学环节。整篇课文上下来,我觉得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

  课后,同组的老师一起就我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其中有一个问题也很困扰我:课文第四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大海里鱼真是太多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的中心句到底是哪句?在教学中我是先出示了课文的前2句,这两2句主要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平穿去,好看极了。”这句在写,其实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鱼漂亮,也写出了鱼多,第3、4句都只写出了鱼多,课后同组老师认为这整一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我觉得这其中三句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三句都有写到鱼多,在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练习和我上课时讲的稍有不同,课堂作业上是整一段的中心句,而我上课时讲到的只是为了说明“鱼漂亮”,从而说中心句是第一句,这样可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但我认为第一句也可以是整一段的中心句。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2

  在本次的优质课中,我上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在这节课中,我自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1、以直观的图片结合抽象的课文。西沙群岛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学生都没去过,甚至没听说过。他们根本不知道西沙群岛在哪里。我通过在网上搜索到的,课文中提到的物产用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他们学习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2、以读代讲。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读。让他们在读中悟,在读中思考。但又不能为了读而读,读要有目的。所以,我用了很多的方法去让他们读。比如,我在讲读海底部分时,我每出示一个物产,就让他们立刻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这样既让他们认识这种物产,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3、海量阅读进课堂。我在上这节课,还挤出一些时间让他们阅读了《美丽富饶的南海》,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但是,我觉得这节课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1、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虽然有意识到不要讲太多,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分析过度,生怕哪个地主漏讲了,会耽误学生一辈子。

  2、在海量阅读进课堂中,所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还不够,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的话,会挤出更多的时间给他们阅读。

  3、有个别地方引导不够,或者说所提的问题不到位。例如,我在讲读鱼的部分,我问:你们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当学生找错了之后,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总答不上来。

  4、在上课前,我已经有这样的意识,尽量提少一点问题,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还是向学生提了不少的问题。这些存在的不足,我在以后的课堂中,一定会加以改正。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3

  最近,我执教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感受很深。这篇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由于有课件,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决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充分的整合。这样,抽象的事物具体了。

  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一组图片的播放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读出了海水的美,读出了鱼的种类繁多。另外,许多相关资料的览使学生开拓了眼界,课文内容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其次,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平等、信任、激励、自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们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效果。

  正是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这一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紧接着提出要求:“这么好的地方,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大家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中,孩子们开始兴趣高昂地读起课文来,有的同学读完一遍,还情不自禁地读第二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以及那些没见过甚至是没听兑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始至终地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全国小语理事会理事长崔峦强调:“一定要把课文读对、读通、读顺、读好。”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理解课文的前提。因此在这次教学中,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听读、初读、速读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做到将课文读对;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在精读、理解的过程中,又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朗读内容指导学生将课文读好。在这样有目的、有层次地阅读指导中,学生逐步学会了读。

  当然,我的这次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没有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整。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情况把握的不准,导致这一课时的个别环节用时较长,特别是请两个人单独读写鱼儿的段落,太浪费时间了。

  其次,虽然也尝试建构一种多层面的课堂,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但是,许多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补充素材在课堂上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还应继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教学方法,潜心搞好教学研究,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4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壮丽的祖国山河”。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名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我感觉在这节课中,优点是:思路比较清晰,注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还注意引导学生写法的指导,练习说话。

  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1、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够,例如对归纳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想象方法的指导,要有具体策略如:可结合图片想象;可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可通过读语言文字想象等。

  2、重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强化训练,学生已掌握的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训练。

  3、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下功夫,力争每节课,都要找准一个点指导学生朗读,在读的方式方法上多样化。

  4、重视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课堂上利用教师的评价强化学法。

  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后,我也知道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力使同学们能在轻松自在的课堂上表现自我。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5

  上周我们班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它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文字把祖国南海上的这颗明珠写得可爱动人。

  在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先总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再分别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描写西沙群岛,最后总结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必将随着祖国的建设事业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在教学时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先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精讲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西沙群岛的海水,理解海水的色彩与海底的地形有关。学生自学第3到6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学习第七自然段,总结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联系第一自然段,点明第七自然段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我认为这节课还有些不足:

  1、在课堂。上未能完全放手让孩子去自由学习,孩子的活动时间少。

  2、课堂氛围不够,学生的积极不高。

  3、教师自身的情感未能完全调动起来。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积极改进,做到更好。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6

  过去一周孩子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关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通过对单元导读的了解,这一单元主要有两个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知道什么是关键句和它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二、习作要尝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它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课文里的用词非常优美,生动,鲜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的顺序来说明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及物产的丰富,学习优美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课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在备课时,我把重点都放在了讲解课文本身,而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培养,比如课后题最后一题:挑一张最感兴趣的照片来介绍西沙群岛。此处应该留一个小练笔来考验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及时布置,也就没有给他们一个自由感受与发挥的空间。在讲完课文之后,为了孩子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我给他们播放了许多西沙群岛的照片,引起他们的一阵惊叹,如果适时引入课后题,用文字描述这些图片,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感而发。

  在讲课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失误。比如在讲第四段关于西沙群岛的鱼的内容时,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地向我们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的外形,此处我应该带领学生齐读本段,再按照本段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朗读中积累佳句,在仿写中提升写作水平。

  改进措施:

  1、认真研读单元主题,把主题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当中去

  2、课前把握好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

  3、课上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还学生们一个鲜活的课堂。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7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专题为“壮丽的祖国山河”。课文主旨是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和本文特点,我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精心设计导语。

  本文是写景课文,我就把导语的风格定为“风景游览”,引领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激发欣喜、赞赏之情。(映示“中国地图”)在距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有一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像颗颗明珠洒落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那就是神秘而美丽的西沙群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游览——(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关注语言段式。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第4自然段先总写鱼成群结队穿来穿去,显得很多,再连用四个“有的”及比喻的手法分述鱼的各种形态,突出“好看极了”,最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鱼多得数不清:“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的段式构思缜密精巧,是学生写作的极好范例,教学时,我们应重点关注,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的意境中去。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

  (映示第4自然段内容)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鱼很多呢?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映示海底世界鱼儿畅游的视频,配上悦耳欢快的乐曲,将学生一下子带入鱼的乐园。

  让学生边观察边仿说: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在学生仿说以后,我们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句式:“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提问:“在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吗?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学生感悟到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体现西沙群岛“富饶”这一特点后,追问:“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示某个地方某样东西很多么?”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三、注重“以读悟情”,努力强化文章的.感情色彩。

  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所以,首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个地学习过程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配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引领着学生们去欣赏,去朗诵,去体会,去感悟,不以乏味的说教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口去读,用自己的脑去想,给了学生自由感受的空间。同时,还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对知识的领悟,同时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和不到之处,如我因怕时间不够,给学生思考和朗读的时间不充分,还有教完后,觉得没有联系第四自然段的段式结构及时安排一个小练笔也是一个遗憾,今后还有待改进。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8

  这节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但留给自己的思索却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课前就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字词,并给学生创造展示搜集资料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种各样,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阅读中。课后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中心句,让全班学生尝试把这句话表达具体,学生很有成就感,都想当个小老师考一考别人。这样,处处创设情境,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调动起来,学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巩固生字、正确读文、在读中熟悉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在课前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四字词语的积累以及“参、划”两个多音字的区分情况,并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从而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字词的意思,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迁移写法、读写结合

  本课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怎样把中心句写具体。在前面学过课文《赵州桥》《秋天的雨》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中心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础上,由体会全篇中心句的写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写法,由课文的理解到阅读资料的分析,由教师举出的例句再到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出例子,一环扣一环,教师由扶到放,虽然看似难度逐渐加大,但是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已经能很轻松地把句子写具体。我觉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四、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质疑,读书有所疑才能有所思,继而才能有所得。质疑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本课教学中就重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自主读文时,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想办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9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课文条理清楚,表达方法鲜明,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主要对执教中如何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进行反思总结:

  一、领悟布局谋篇的表达方法

  ⒈、领悟课文“总起—分述—总结”的记叙特点。全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⒉、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上的构段方法。

  ①第二自然段为“因果段式”,也即“因果结构段”。这一自然段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即一、二和三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小段,一般分为两层,一层写原因,一层写结果,概括段意时一般应抓结果部分。

  ②第三自然段为“并列果段式”,也即“并列结构段”作者用三句话分别描写了珊瑚、海参、大龙虾。每句话都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海中生物,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并排平列,不分主次,共同表达一种意思,这种构段关系叫“并列式结构”。

  ③第四自然段为“‘总→分→总’段式”,也即“‘总→分→总’结构段”。 这一自然段介绍海底的鱼,先总述鱼“成群结队” 突出鱼多,再分别叙述各种鱼的样子;最后总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④第五自然段构段方式同第三自然段。

  ⑤第六自然段为“‘总→分’段式”,也即“总→分’结构段”。这一自然段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几句话的顺序是:“鸟的天下” →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 →鸟多[树多必然鸟多] →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多] →鸟粪多。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的“鸟的天下”。

  ⒊、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二、领悟生动准确的表达方法

  ⒈、修辞方法的形象贴切。

  ①比喻,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②拟人,如:“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③夸张:“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⒉、关键词语的准确运用。如: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再如:第四自然段主要抓住了鱼的种类多、数量多、形态美等特点来写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多得数不清;数量大:成群结队、一半是鱼;形态美:不满色彩条纹、头上长簇红缨、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眼睛圆溜溜、身上长满刺儿、像皮球一样圆。

  总之,本课执教时,能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充分运用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例,让学生习得写作地方法,并让学生运用到《语文园地六》习作练习中去,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10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别在当前,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蓝色国土”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句优美。文章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展开,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部分展开来叙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首先由风景优美的幻灯片入手,激发孩子的兴趣,然后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孩子们进入课文,自然并且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教学比喻句不能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在教学比喻句时,引入大量的珊瑚图片,漂亮直观,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了一点,在表达说话的时候,孩子们的根据图片想象表达的比喻句真的很生动,让人禁不住感叹,真的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孩子们的思维里无法想象的世界,问题虽然回答的很准确,但礼节起来很困难,此时,我顺势播放幻灯片,出示了阳光照射下不同角度海水的颜色,既理解了课文,又欣赏了美景,最后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真是一石三鸟。

  运用夸张,可以生动、形象、深刻地表情达意。“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教学时要指出:两句都从“密度”的“高”进行夸张,说明数量的多。同时,要告诉学生,夸张要注意可信的“度”。对以上重点句的教学,要讲清特色,教给方法,引导灵活迁移,切不可只满足于机械的模仿。

  在学文时,我让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再读最后的自然段,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我在课堂上用“头、身子、尾”来解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举一反三方可掌握,因此课堂上鼓励学生想象写哪些作文可以用这种方式,有的学生说在人物的时候可以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

  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留下的思索却是很多,例如最后的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孩子们以前并没有见过,而在备课时见没有见过这种方法,没有备透,导致事件匆匆,孩子们对这种方法了解不是很清楚,运用起来有困难。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 篇11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课文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在教学中,我旨在体现如下三方面的设计思路:

  一、遵循认知规律,以“教-扶-放”为主线,进行段的教学。

  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而为达到“不教”的目的,课堂上“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是需要我们再三斟酌的问题。根据三年级上册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学情,鉴于三年级孩子初次接触此类文章,我以“教-扶-放”为贯穿全文的学习思路,渗透给学生学习段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该段写的是海水,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是老师“教”的过程。学习三、四自然段时,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孩子们试着自学,体现“扶”。五、六自然段的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是“放”的过程。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学生学习技能、自主意识得以培养。

  二、依据课文特点,因势利导,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积极建构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这篇课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教学中我想充分抓住以上有利因素,做到三个突破:

  1、突破句群语段中句子之间的结构特色和逻辑关系,学习“总—分—总”的段式结构。本课教学中,原本预设要学习“并列、总分总”两种段式结构,但在教学中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掌握两种段式结构很难,与其每个都蜻蜓点水,不如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一种总分总的段式。

  2、突破句式的修辞特色和表意功能,学习并体会夸张修辞方法的作用。本课的夸张句:“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句子的理解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备课之初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学生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水一半,鱼一半。”这时我想到了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迁移的方法进行理解。举出学生常用的口头语“累死了”让学生知道夸张句的含义并不是字面意思,然后再让孩子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也是一个夸张句,从而突破难点。

  3、突破句式的表达技巧,进行句式的迁移训练。比如练习句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三、读中感悟,悟中促读,注重积累。

  课文文质兼美,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鲜活的课堂。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景美,悟趣味。之后,再用声情并茂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所得,这样的读进来,再读出去的轮回,学生有了不少的收获。朗读之后,选取了一段,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孩子背诵下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上几点,是我课堂的美好设计及备课中的一些心得,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小学语文公开课《富饶西沙群岛》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0-23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例09-28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10-01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06-21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06-25

富饶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0-17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设计09-3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09-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经典教学设计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