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实验室检查

时间:2020-08-06 17:20:14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检查来确定送检的物质的内容、性质、浓度、数量等等特性。今天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实验室检查,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

  1、 血常规内容: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监测;

  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

  ▲2,血液三大系例正常值:

  Ø 血红蛋白测定:男:120~160g/l; 女:110~150 g/l; 新生儿:180~190 g/l

  红细胞计数: 男:(4.0~5.5)x10^12/L(400万~500万/mm^3) 女(3.5~5.0) x10^12/L;

  新生儿:(6.0~7.0) x10^12/L

  (两者临床意义基本相同,降低见于贫血,白血病等)

  Ø 白细胞总数: 成人:(4~10)x10^9/L (4000~10000)/mm^3; 儿童:(5~12) x10^9/L

  新生儿:(15~20) x10^9/L (伤寒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

  白细胞分类计数:N中性粒细胞0.51~0.75(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叶核0.50~0.70); E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 B嗜碱性粒细胞0~0.01; L淋巴细胞0.20~0.40; M单核细胞 0.03~0.08

  Ø 血小板计数 PC/Plt : (100~300)x10^9/L (生成障碍见于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7~11fl(减低见于白血病);

  血小板分布宽度:15%~17%; 血小板粘附率PadT:62.5%+8.61%(降低见于急性白血病);

  3、绝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慢阻肺;慢性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肝细胞癌;肾癌等

  4.碱性点彩红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再生加速且紊乱,见于增生性贫血,骨纤维化,铅中毒等

  ▲5. 中性粒细胞增减意义

  A.中性粒细胞增多:

  ㈠.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剧烈活动、饱餐、高温、严寒、)

  ㈡.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增多与异常增生性增多。

  ⑴反应性增多:

  § 急性感染或炎性(常见原因,而化脓性感染为最常见原因)

  § 广泛得组织损伤或坏死

  § 急性大出血.溶血(白细胞增多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 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中毒

  § 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等

  § 其他,如器官移植排拆

  ⑵异常增生性增多:①。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慢性;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RBC(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PLT(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

  B.中性粒细胞减少

  ² 某些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或见于伤寒;

  ²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纤维化等

  ² 药物或理化因素等,如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²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² 脾功能亢进等

  6,中性粒细胞中毒性(病理形态)改变见于:

  Ø 大小不均

  Ø 空泡形成

  Ø 中毒颗粒

  Ø 核变性

  7、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

  §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

  §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若5叶者超过0.03,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以至15叶),则称为核右移.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预后不良.

  8、E的增减意义

  A,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Ø 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银屑病,过敏性支气管炎等;

  Ø 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肺吸虫病

  Ø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Ø 其他,如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减退症

  B,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休克,应激状态等 (伤寒病白细胞分类中最具诊断意义的改变是: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9、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u 感染性疾病,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

  u 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u 急性传染性疾病恢复期

  10. 异形淋巴细胞增多: 主要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风诊,某些细菌感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等.

  (伤寒的血象学特点有: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11. 网织红细胞(Rct)计数: 成人:0.005~0.015(0.5%~1.5%),绝对值(24~84)x10^9/L; 新生儿:0.03~0.06(3%~6%) 网织红细胞减小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12.红细胞沉降率(ESR),即血沉,指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13,血沉增快意义:

  A.生理性增快,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年老等

  B.病理性增快:

  ① 各种炎症,如风湿热;活动性结核,

  ② 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时,血沉正常)

  ③ 恶性肿瘤;

  ④ 高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等

  ⑤ 贫血

  (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不完全平衡是出于:贫血类型的不同.)

  14,Hct:红细胞比积PCV,又称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比积增加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 红细胞比积减小见于贫血和稀血症.

  15,红细胞平均值测定:血细胞分析仪法:MCV:80~100fl; MCH:27~34pg,MCHC:320~360g/L(MCV为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为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6,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

MCH

MCHC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0~360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4

320~360

巨幼细胞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7

320~360

慢性感染,炎症,尿毒症,肝病,恶性肿瘤所致的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7

<320

缺铁性贫血,朱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7、血浆中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提示:溶血性贫血.(周围血图片中出现 幼红细胞最可能是溶血性贫血)

  18,凝血过程分三期,在凝血的第一期中,因启动因子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分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从因子XII激活开始),第二,三期为共同途径.(血小板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血小板第三因子)

  19, BT,即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初期出血时间).超过9分钟为异常.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①血小板显著减少;②毛细血管壁异常;③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20. CRT:即血块收缩试验. CRT值:55%~77% 血块收缩不良:见于

  A 血小板减少症;

  B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或其他凝血因子严重减少;

  D 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E 浆细胞病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实验室检查】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重点:常见症状05-11

中医执业诊断学基础复习题目10-30

中医执业医师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考点08-28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其他辩证及诊断11-10

关于中医执业医师的精选基础试题09-06

2017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考点必背:粪便检查11-04

2017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知识点05-06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重点08-16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梳理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