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28 16:13: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教学设计

  1、“青海湖”和“万山之祖---昆仑山”“黄河源头---卡日曲”“长江源头---沱沱河”及当地的风土名俗风光图片、歌舞等艺术作品。

  2、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鸟”的手工制作、进行想象画创作和民间歌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3、学唱青海歌曲《四季调》,并与《花儿与少年》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4、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随着《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5、尝试用身边的材料、情境或音乐,根据需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欣赏民俗风光图片、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教学准备:青海的风光图片、工艺品、服饰的照片及美术品,各种民俗、民风录音、资料,学生手工制作的工具材料等,录音带等。

  课时安排:

  2教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活动一:青海湖的故事。

  1、大家轮流做“主持人”“导游”,将自己熟悉的、收集到的有关青海的资料,如传说、民歌、舞蹈、青海少数民族的服饰、饰品、民风、民俗、鸟的颜色、特征、神态、种类及青海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民族、江河源头等---表述、模仿、表演出来,师生进行评价交流。

  2、根据资料、音像和学生的讲述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即兴创作。

  3、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江河源头”,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导演、策划、合作、表演的经验。

  活动二:我们也是南飞雁

  1、在音乐伴奏和“鸟”图象资料以及手工制作“鸟”的情境中,启发全体学生用手、身体或队形分别做“鸟”的飞翔、走动等动作。

  2、培养学生合作、想象、即兴表演的能力。

  活动三:青海湖的鸟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绘画练习。活动四:舞蹈《花儿与少年》

  1、欣赏《花儿与少年》、民歌《四季调》。

  2、轻声哼唱,体验其风格。

  3、体验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和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习扇子的手法和舞步的基本方法。

  4、进行画、折、制作扇子的练习。

  三、全课总结,师生告别。教学思路拓展:观察或欣赏民俗馆和有关民情的艺术作品展览,了解艺术家们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采用对比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

  课题2:塞上江南宁夏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回族及回族建筑、歌舞、民俗、服饰及宁夏风光的欣赏和介绍,初步了解宁夏回族的生活习俗、艺术风俗和特点。

  2、学唱宁夏民歌、学跳简单的回族舞蹈动作。

  3、制作、学画建筑风格特点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画建筑风格特点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宁夏风光及回族建筑的图象、音像资料、照片、艺术作品等,歌曲录音带。

  课时安排:

  2教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活动一:

  宁夏川 好地方

  1、学唱宁夏汉族民歌《歌唱宁夏川》,展示介绍师生共同收集准备的回族、宁夏的风光片、艺术品等,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宁夏说唱音乐《数花》。

  3、学跳回族舞蹈中的简单动作,师做师范。

  活动二: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艺术

  1、学唱宁夏回族民歌《满山遍野好庄稼》。

  2、让学生观察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照片、画),观察回族建筑的特点,选择身边的材料或生活中的废物,制作清真寺的.建筑模型。

  活动三:民族大家庭介绍回族风俗,编演儿童剧(如回族老人、妇女儿童和三四个汉族人物等),进行戏剧表演。

  活动四:宁夏“五宝”

  1、介绍宁夏特产“枸杞”“二毛皮”“贺兰观”“发菜”“甘草”的色、形、传说等。

  2、结合环保、广告、标志、健康的主题引导学生画“五宝”的卡通画等。

  3、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三、全课总结,师生告别。

  教学思路拓展:

  可将以前学过的其他民族的舞蹈、民歌、美术作品等串联起来,进行多民族联合表演等,可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整合运用的能力。

  课题3:黄土高坡鼓喧天

  教学目标:

  1、介绍欣赏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粗矿、豪放的气势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

  3、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

  4、联系剪纸、秧歌。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和学跳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体验安塞锣鼓的粗矿、豪放的气势和情绪。

  教学准备:陕北的风貌、民俗艺术录象、图片、事物、艺术品等,乐器,绘画材料,工具等。

  课时安排:2教时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活动一:威风的锣鼓。

  1、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鼓的传说和“安塞锣鼓”的由来。

  2、欣赏表演图片和录象,学生可试图表演。

  活动二:鼓声咚咚。

  1、制作腰鼓,学习基本的步伐和节奏(鼓点)的敲法。分组练习,师巡视。

  2、让学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头巾,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和节奏的敲法,在合作、互动活动中反复练习和创作。

  3、教师评价。

  4、学唱《领唱秧歌》,学习基本步伐,即兴编词跳秧歌。

  活动三:我们的心愿。

  1、欣赏陕北民间剪纸,师生共同讨论。

  2、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师巡视。

  3、作品展示,进行评价。

  三、 全课总结、师生告别

  教学思路拓展: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走出学校,访问民间艺人和观看民间艺人的表演,加深印象。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第五单元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设计

3.《an en in un ün》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4.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牛津版

5.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短语

6.《荷花》的教学设计

7.《关雎》的教学设计

8.《绝招》的教学设计

9.《负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