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百文网手机站

初一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框架

时间:2022-01-19 17:57:14 生物 我要投稿

初一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框架

  初一的学生还在为提高生物成绩而感到苦恼吗?其实我们咋初一学习的生物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只要平时加强知识点的复习和记忆,考试就不会有大问题。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框架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和血细胞 课本43页图3.3--1

  (1)血浆:占血液的55% , 淡黄色,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形态结构

相对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

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无细胞核

很多

运输氧气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圆球状、有细胞核

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血小板

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最少

止血和加速凝血

  (3)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4)贫血: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发炎:白细胞数量超过(4---10)×109/L

  2.输血和血型:

  1.总血量: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

  2.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

  3.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AB型万能受血者,O型万能供血者,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概念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瓣膜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连接心脏的心室

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管壁厚,弹性大

管腔小

最快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连接心脏的心房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

较慢

静脉瓣

  2、心脏: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小如本人的拳头。

  (2)结构:四腔、八管、两瓣膜。 课本52页图3.3---10

  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心壁最厚) 右心房,右心室。

  八管:①心室都连动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②心房都连静脉:左心房连肺静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两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心壁厚薄: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左心室最厚,与体循环路线长相适应。

  3、心率:①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4、体循环和肺循环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

  5、血液循环的共同点: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6、体循环的意义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同时带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谢废物

  7.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高血压:超过18.7/12千帕、低血压:低于12/6.7千帕

  8.脉搏:腕部桡动脉、扁鹊切脉诊断,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一致。

  初一生必背知识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排遗)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10、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路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

  尿量多→肾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4、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构成厚度结构及作用

  表皮外上皮组织较薄无血管。

  角质层—保护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结缔组织较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

  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16、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1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5.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初一下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框架】相关文章:

中考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10-30

生物高考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11-08

高中重点生物知识点及相关练习09-22

高考冲刺辅导之生物重点知识点09-30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08-10

初二下册生物期中复习重点06-22

生物复习重点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05-21

高考冲刺辅导之生物重点知识点汇总10-01

初中生物复习重点知识点07-04

初一生物知识点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