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矛与盾的》教案(2)

时间:2018-01-11 14:27:31 中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矛与盾的集合》教案

  学生:固然是虽然的意 思。

  学生:固然是本来的意 思。

  老师:“固”是本来的意 思。“然”呢?

  学生:(没有人举手)

  老师:那,我告诉大家吧,“然”是“这样”的意 思。“固然”就是本来这样的意 思。但是在这里“固然”重点不是说 明铁屋子好,而是要说什 么?

  学生:铁屋子好是好,“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老师:“固然”和“却”连在一起,重点是在讲“却”后面的意 思——“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怎么办呢?

  学生:在铁屋子上开一个洞,作枪口或炮口。

  老师:大家真能干,从一个“固然”读出了发明家修正想法的过程。

  学生:“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意 思。

  学生:“当然”是应当这样的意 思。这里指理所当然要安上轮子和履带。

  老师:从“当然”我们知道了,安上轮子和履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发明家想法的延伸。

  出 示:

  忽然……固然……当然……

  老师:刚才,同学们从这三个带“然”字的词语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是:产生想法——修正想法——延伸想法。你能用上这三个关键词语,说说发明家是怎么样发明坦克的吗?请和同桌相互说说。

  学生:(同桌互说互听)

  老师:谁来对全班同学说说?

  学生:发明家和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他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忽然,他想:要是盾大得像一个铁屋子就好了。可是,这样固然安全,但自己却变成缩在壳里的蜗牛或乌龟。对了,还应该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伸出进攻的炮口和枪口。当然,铁屋子还要会跑,得安上轮子和履带。

  老师:说得真好,不但用上了三个带“然”字的词语,还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课文1-4节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这些内容都是围绕课文的题目来写的。

  老师: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的“眼睛”吧!

  学生:(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纠正文本之失

  老师:课文第5节围绕题目写了什 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学生:(读)

  老师:这一段写了什 么?

  学生:课文第5节写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教师出 示战场上的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老师: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

  学生:(用手指坦克的“铁屋子”和“炮口或枪口”)

  老师:再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有不有词语用得不够恰当的地方?

  学生:“大显神威”用得不恰当。

  老师:是吗?

  学生:“合二为一”用得不恰当。

  老师:好!来,我们为这位同学的发现鼓掌。(见学生没反应)管他的,先鼓了掌再说。

  学生:(鼓掌)

  老师:大家都“莫明其妙”地把掌鼓了。为什 么我要提议给这位同学鼓掌呢?想一想。

  学生:因为他发现了问题。坦克只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不能大显神威,还必须要轮子和履带,所以这里的“合二为一”用得不恰当。

  老师:该怎么改?

  学生:这里不是合二为一,而是合四为一,除了“矛”和“盾”的集合,还应该有轮子和履带。

  学生:铁屋子里还有方向盘,应该是合五为一。

  学生:铁屋子里的东西很多,还有座椅,仪器……

  老师:说也说不完,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什 么词语来说?

  学生:省略号。

  老师: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能表达说也说不完这个意 思。如果用一个词语呢?

  学生:等。

  老师:好,添上一个“等”字!那么,这个句子中的“合二为一”怎么改?可以换成什 么词语?

  学生:集合起来。

  学生:集中起来。

  学生:集于一身。

  学生:合为一体。

  老师:对。除了换成这些词语还可以换成“融为一体”等。这样的话,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我们就可以改为——

  学生:(齐读)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等合为一体,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老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呢!不但会发现课文中的疏漏之处,还会纠正。咱们班今后肯定会出文学家、语言学家呢!即使当企业家,也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呢!来,我们自己表扬自己一次。

  学生:(鼓掌)

  老师:但是,我还是有一个疑问,既然坦克是集很多东西的优点于一身,为什 么大家在修改这个句子的时候始终没有删去“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等字眼?

  学生:因为它是文章的重点。

  学生:因为它与题目有关联。

  老师:因为题目是——

  学生:(齐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三)活化战斗之境

  老师: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课文中的哪一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 用笔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再读读!

  学生:(教师出 示课文片段,学生朗 读)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老师:从这段话中的哪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学生:哇哇直叫。

  学生: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老师:哦。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看出来的。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

  学生:(朗 读,但味道不够)

  老师:听你朗 读,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谁来朗 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

  学生:(朗 读)

  老师: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一起读读。

  学生:(齐读)

  学生:我还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老师:哦。你从坦克本身的庞大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

  学生:(朗 读,突出“庞然大物”)

  学生:我从“首次”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老师:“首次”是什 么意 思?

  学生:第一次。

  老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一个词语是“第一次”的意 思?

  学生:头一回。

  老师:坦克第一次上战场就这么厉害,当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神威”。 谁来读出坦克第一次就这么厉害?

  学生:(朗 读)

  老师:读得不错!大家都想读?那自由练习练习吧。

  学生:(学生自由练习后,齐声朗 读)

  (四)感悟表达之需

  老师:同学们,当时的情境的确如此,刘老师从当时的一份报纸中看到这样一段更为详细的报道,请自由读一读——

  1916 年9月15日早晨,在法国的索马河畔(pàn),大雾弥漫,英国军队将一种钢铁“怪物”投入战场,只见它大摇大摆向德军铁丝网和战壕(áo)密布的阵地冲去,德军慌忙集中大量的机枪向它射击,可是枪弹都从钢铁装甲上纷纷滑落,德国兵吓得屁(pì)滚尿(niào)流,纷纷逃窜(táo cuàn),英军乘势占领了德军的阵地。这种大显神威的武器就是首次在战场上使用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