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自学考试《中国传统道德》备考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0-10-09 20:37:52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自学考试《中国传统道德》备考练习题及答案

  1、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2017自学考试《中国传统道德》备考练习题及答案

  (1)强调为民族、为整体、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

  (3)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

  (4)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

  (5)强调修养践履,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2、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

  (2)在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3)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4)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5)在道德情感上,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感。

  3、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的传统道德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经过选择而吸取的道德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根据千百年来人们在思想中所认同的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和规范,根据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予以加工和改造,从而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具体的讲,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我们应采取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第一,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说明我们的继承是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来进行的。

  第二,弃糟取精是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综合创新是强调在汲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时,还要注意汲取全人类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作为自己的伦理道德的食粮和原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第四,古为今用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从而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4、简要说明宋代朱熹对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贡献

  (1)他承继了程颐、程颢之理学,以弘扬儒家伦理为核心,整合了儒道佛三家伦理思想,完善和创立了理学体系;

  (2)他把“三纲五常”视为天理,主张修德之实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3)他兴书院、授理学,以理学化了的“四书”为教本,培养治国治世之才;

  (4)他为白鹿书院订立的学规与教规,影响后世教育700多年。他提出了“五教”与“四要”的教育思想,这是一种创造。

  所谓“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谓“四要”,即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

  为学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5、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先秦—辛亥革命)

  6、“名教”(概念):儒者应名设教谓之“名教”,“名教”是指儒者提倡的以官长君臣之义为主来正名定分的礼教。

  7、“玄学”(概念):“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形而上学,“形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

  8、孔子的人品与性格特点

  第一、积极进取的精神。第二、中庸的风格。第三、求实的态度第四、淡泊功利。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意思是:仁是什么呢?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来看待不同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和人的想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正是这些不同的事物或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切磋,从而才能产生出新的灵感,新的火花,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会不断的向前迈进,向前发展……

  13、中庸(概念):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态度思想方法与处世原则,是孔子所推崇的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即中庸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状态。

  14、志道(概念):立志就是“志道”,即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志道”。

  15、礼让(概念):礼让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既重要而又广为人的规范,是要求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和行为,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

  16、“君子不器”(概念):君子学习不是为了成什么器,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17、“忠恕”(概念):所谓“忠”即是尽己,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他人。所谓“恕”,则是原谅,宽囿他人。

  18、内圣外王(概念):由道家提出后来成为儒家的人生理想,“内圣”指塑造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外王”即在人生过程中充分展示善良本性,达到至善。

  19、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学说。孟子的这一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他提倡“王道”、“仁政”,其出发点和目的在于“王天下”、“得天下”:第一,人人有田宅;第二,争取民心; 第三,尊贤重士;第四,施行教化。第五,性善论。

  20、孟子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首先,“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决不无原则地服从,应立足于仁义礼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其次,“大丈夫”还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孟子同孔子一样,其施教的目的在于培养“治人”的“君子”。他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大丈夫”的方法与内容,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持志养气。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2)存心养性。孟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发挥人的“大体”即理性思维的作用。(3)动心忍性。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磨炼意志。孟子认为,一个“大丈夫”应当经过磨炼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为了道义,为了信仰,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能“舍生取义”。(4)反求诸己。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孟子认为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对任何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5)知耻改过。孟子知耻才能改过迁善。知耻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改过迁善则是知耻的外在表现。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23、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24、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的义利观。“正其谊”与“明其道”都是指义的要求,特别指公利。“谋其利”和“计其功”则指的是利,多为私利,表达了董仲舒重公利而轻私利的思想。

  25、“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其中,“慈”是宽容一切人,不与人斗气;“俭”是不与人争财夺利;“不敢为天下先”是处处让人,不与人争权、争名、争势。此三宝,乃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即不与人争。

  26、老子、庄子的人性论观点

  (1)老子主张人性是超善恶的。老子认为人性来自于“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认为初生婴儿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无所谓善恶的,是超乎世俗的,随着婴儿的长大,现实的人性即有了善恶,因此主张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2)庄子认为人性来自于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质朴自然,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谓性,率性而为”,这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26、试述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论。

  道家认为,天道是无为的,所以人道即治世之道也应该是无为的。

  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时代是“至治”的时代,是“至德之世”。在老子看来,儒家所极力标榜的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等盛世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从“至德之世”堕落下来的历史。

  庄子则指出,圣人只不过是借“仁义”之名而行“窃国”之实的“假仁假义”罢了,他说:“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意思是说你们的仁义道德不过是窃国大盗手中的工具而己,因而他大声疾呼“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当然,从历史上看,道家的后学们并没有拘泥于老庄的“无为而治”,他们在历史变迁中对老庄学说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有深刻影响的道家治世体系:“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27、法家治国的基本观点

  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依法治国的思想是战国末年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即将形成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核心是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法家之大成,构成了一个“以法为本”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主要思想有:(1)实行法治。韩非认为要实现法治必须有几个原则:第一、法要统一。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执法要严。(2)运用权术。韩非认为要实行法治,办事、用人的方法艺术是很重要的。第一、君主要把自己打扮的高深莫测,使臣僚对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第二,君主要行无为之道,凡事藏而不露。第三,君主要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独尊地位。(3)保持权势。在韩非看来,君主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明,君权又是不可侵犯的。第一,权势为君主独揽。第二,君主要利用一切手段防止臣民,控制臣民,组织情报网,了解危害君权的行为。第三,法、术、势三者必须结合起来,这是巩固君主专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