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经典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05 10:58: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经典的教学设计

  引导语:教学设计,你懂多少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经典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科目: 高中生物

  教学对象: 高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了细胞呼吸的本质,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及适应的特性,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通过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以及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感觉到高一的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细胞呼吸,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阅读、语言表达和探究的能力,但对细胞呼吸的本质这样抽象性的问题难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解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突破策略:1、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促进理解有氧呼吸过程来 突出重点:2、通过列表比较,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有氧呼吸具体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学会写相关 的反应式。2、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来突 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各小组之间的学生互相提问,并进行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互相提问,并进行归纳。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教师提问:

  1.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2.细胞中与细胞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

  3.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

  4.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

  5.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自主学习:由学生先自学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1.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的场所是什么?

  2.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段?

  4.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标记,最终在那个产物中能检测到标记?

  (三)无氧呼吸

  提问:

  1.苹果、香蕉储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回答:酒味。)

  2. 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

  提出问题,讨论并分析:

  1、无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产物是什么?场所是什么?

  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表格。请学生分别回答,获得有效教学反馈信息。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过渡:我们学习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那么细胞呼吸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联系动植物和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加深理解。

  自主学习:(对学—群学) 阅读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图,自学无氧呼吸过程、产物、能量的释放、概念等,在教师的组织、提示、引导下,归纳总结,并展示、点评。

  学生阅读:呼吸作用的意义,学生进行讨论后展示,或者自由发言,利用无氧呼吸的知识解释教材中相关的实例,联系动植物和人体的其他代谢过程加深理解。通过问题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可以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了解知识的欲望。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

  总结归纳:教师提示并用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归纳和小结。

  学生口头展示并相互点评。

  评价形式:赋分,并在黑板右侧公示,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再一次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有氧呼吸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呢?课堂上我采用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课堂上我发现,一下子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阅读完并填写好学案也不是很简单的。可以通过动画放映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有氧呼吸过程的复杂性,后再利用问题串任务趋动让学生依次学习这三个阶段,并写上每一个阶段的反应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想,我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另一方面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事实充分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达成一定的情感目标,并为突破重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埋下伏笔。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除了仍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用问题串任务驱动学生积极探究以外,我还准备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填补卡片,卡片上画一个大细胞,里面有一个线粒体,可以准备上许多写有各种反应物、生成物及ADP等的小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最后是让学生写出总反应式,让学生根据总反应式讨论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为后面有氧呼吸的应用做好铺垫。我相信,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会更好!

【经典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经典绘本阅读推荐》教学设计模板

2.《关雎》的教学设计

3.《绝招》的教学设计

4.《负数》的教学设计

5.《古诗》的教学设计

6.《挑山工》的教学设计

7.《母鸡》的教学设计

8.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

9.网页设计技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