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

浅说酒文化

时间:2021-06-20 11:46:02 酒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说酒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无酒不欢的国度。泱泱大国,数载人生。酒与酒类文化,源远流长,这要从我们所熟知的那帮文人们开始说起。

  都说文人好酒,喝了些酒,似醉非醉,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其中代表,我想你不难猜出。李白,这个素有诗仙之称的浪漫主义诗人,酒仙姑且也罢。和一切诗人一样,他贪恋杯中之物。与其他文人相比,他最能喝,喝的多,好诗自然也出得勤。又和贪杯之人相比,他又是最会写诗的一个。这便是李白的不同之处。孤独时他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得意时他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开心时他喝——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忧愁时他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与朋友交往时他喝——“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壮志不得酬时他也喝——“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日日有酒,餐餐有酒。杜甫有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当然,杜甫也是同道之人。“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自然是诗从酒中来,人从诗中去。这里要说下李白的轶事,说是当时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后来被一女子看见,久久不能释怀,并花下千金买下这面墙。这位女子不仅才貌双全,亦是大家闺秀,最终成了李白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可见,文人喝酒还是挺具有吸引力的。李白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一位了,才气佳人,美酒月色,还缺什么。

  文人好酒,能文能武之人岂不更胜一筹。辛弃疾的那首《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不知激励了多少帅才将士。自己都要被自己所倾倒。只是千万别真在上战场的时候喝得七荤八素。这如何杀敌?历代一直不少能武的文将。本应该拿笔的手,换下了冰冷的刀枪,依然使得虎虎生威,教人钦佩。“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精忠报国并不是他岳飞的强项,看范仲淹真正诠释了好男儿一把。人家老范不仅一边打着胜仗,一边还要思念家乡,思念远方的故人,还能一边喝着小酒,与君对酌。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我觉得无须争议,他自己都替自己回答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且广告都做好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杜康岂有不火之理。当然,给酒打广告的不止曹某一人。“借问酒家归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看来杜牧也是好个不错的代言人。

  男子喝酒,天经地义。女子难道就应该伺候着?李清照算得上是文人史上最有名的才女了。不仅一手好词,酒喝得也不比男人差。尤其是“三杯两盏淡酒”,完美地体现出了才女的那份绵绵情意,多愁善感,却好似梨花带水,不忍心堪折了它。当然,偶尔也有贪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思念家乡而喝酒,有的人为壮志不得酬而喝酒,有的人为朋友送别时喝酒,有的人为战场杀敌而喝酒。这怎么能少的了为意中人而喝酒的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人们记起得不仅仅是柳永他那流传千古的名篇,还有那与烟花女子的风流韵事。“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仕途不顺,酒场情场得意,未曾不可。

  当然了,酒的文化趣事在文人的世界里多不胜数,枚不胜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酒也往往有其独特的魅力。所谓“无酒不成席”,这也是古人佳话。酒乃助兴之物,适量怡情,多则伤身。有人问了,为什么古时候的英雄们都可以畅饮淋漓啊,那是因为古时候的人是不需要开车的。古代有好诗好词,现代也有好句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临近中秋,我们不需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般的悲情,更无须“睹月思人”,因为我们有网络,有电话,有飞机还有火车,想念的时候完全可以见面,任你我促膝长谈,把酒言欢。

  作为人类历史上存在历史最久、普及度最高且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酒,在人类饮食文化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自古以来,酒的存在与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饮食方面。酒也是丧葬与祭祀场合的必备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浅说酒文化】相关文章:

浅说韩信经典美文06-03

酒文化的起源07-28

黎族酒文化07-29

徐州酒文化07-11

养生酒文化07-11

董酒文化07-11

彝族的酒文化07-11

西方酒文化07-11

酒文化的知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