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2-11-23 15:11:33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使学生去钻研、探索、实践;兴趣是一支兴奋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老师。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入校以后,其主要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整个在校学习期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那么,怎样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逐步提高学生的需要

一个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努力强化、提高其需要,这一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学习目的性教育

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把理想与当前的学习联系来,帮助学生解决为谁学习,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学习目的性教育助于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实践中,可以开展目的性教育活动,但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如语文课上可让学生明白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鲁迅给颜黎民的信,说明他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所畏惧等。

2、注重打好知识基础

学习兴趣与学习相应的知识基础有关。教学中应注重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应帮助其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以及填补缺漏知识,这样,他们才能跟上其他同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争取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过来让学生充满自信,对语文课更有兴趣,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联系实际,增强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出生活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特别是自己没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的东西,他们有着一种莫名的求知欲望,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点,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实验操作、观察实物、投影演示、录音录像、动作表演、游戏比赛、讲述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亲自动手操作

由于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耳,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他们在实践中得出的东西,会让学生增强自信,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如自学课《杠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杠杆的作用,教师可准备一个重物和杠杆,让学生较使用杠杆和用手搬动重物,哪一个更省力。经过操作后,学生得出了“使用杠杆更省力”的结论,有了自己得到的结论,学习语文会更加有兴趣。

2、电教手段

电教手段包括幻灯机、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的使用。运用电教手段,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素材,使机械呆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更益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企鹅》一课的开始,老师先演示了两幅幻灯片,第一幅是在一段低矮的海岸上,许多可爱的企鹅栖息在这里;第二幅的背景是南极考察对的房屋,前景是一群企鹅,因为它们第一次见到人,所以表现的特别好奇。两幅幻灯片放完,学生立即被那生动的形象所吸引。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和口述每幅幻灯片上的企鹅各自在干什么,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学生非常想知道其中细节,情绪处于一种新奇、渴望、探求的亢奋状态,急于学习课文,了解细节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活动手段

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竞赛活动,搞角色扮演、讲述故事等,可迎合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常让学生结合表演进行朗读背诵,“鹅,鹅,鹅”——就可以模拟鹅的叫声,“曲项向天歌”——以臂象征鹅高声欢叫时的颈项一伸一缩的样子……如课文故事性强,有人物,有情节,有个性的对话描写,一般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如〈〈小抄写员〉〉、〈〈赶花〉〉等。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设疑或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提出问题应当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费气力,轻而易举就能解决,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厌烦。正确的做法应是设置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能使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站在地上够得到不行,跳了很高还够不到也不行,唯有让学生跳一下才能够到才能让学生有动力。”让学生尝到自己“摘苹果”的甜头,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问题情境应设置在必要处。教师要避免“满堂问”,抓住知识的关键处,也就是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三是创设问题情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对学习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

学科兴趣小组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满足个别爱好的条件。学生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中,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愉快有趣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求知欲被激发,进一步发展兴趣的需要得到满足。为了发挥学科兴趣小组的作用,在活动时应注意:

1、兴趣小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兴趣小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方面,要符合学生兴趣小组爱好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知识向纵深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内容和教学进度,使课堂上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加深和巩固,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兴趣小组的活动要有严密的计划

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等,教师均应结合各科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一般来说,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的次数不宜过于频繁,以每周一至两次,每次一至两小时为易。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语文兴趣小组可交替进行朗诵、阅读、作文、演讲等活动,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都能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3、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不能一切包办,只能起组织作用,引导作用,应该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要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教师只要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主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发挥实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方面的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抓好这一方面,并且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2]

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重要影响,而课堂又是老师的战场,所以,老师一上课堂就不但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做到

一是老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应是热爱的,对每节课所教的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感。这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心态,从而焕发出饱满的教学热情,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以适当的方式发挥和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和教师的热情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协调融洽的课堂气氛。

二是老师不要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只有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智力和审美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感情上的陶冶,得到某种情绪的享受和满足。

所谓以热情感染学生,似乎玄虚,不可捉摸。但是,不妨从反面设想一下:如果教师上课是被动的,甚至向学生表露出对 教育事业的厌恶感,或对教学毫无兴趣,只是干巴巴地讲字词语句,大篇幅板书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等,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怎样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见,教师对每节课充满饱满的热情,不是虚的,而是实的。它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所教学科的谙熟和热爱,它是坚定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反映,是自尊自爱的表现,是看得出、觉得到的。唯其如此,它才具有真实的丰富的感染力量。老师一进课堂就要生机盎然,面带微笑,以饱满的热情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 

二、 以教材本身的知识力量引发学生兴趣

有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语文课的教材,大多都是多少年精选古今中外名家典籍的名篇佳作,是多少人们多少年的精华所在,本身就有动人的知识吸引力和 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思想深刻,给人以极大的启示;有的文章感情饱满,读来让人感慨万端;有的文章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力量,给人以极大的收益。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因素,把它转化成学生的兴趣,附着在知识上。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善于捕捉、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善于把学生有所感又不甚明了的知识疑难和课外问题有机地恰当地引入教材,使课内和课外的语文教学有机统一,让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丰富学习知识,获得积极的情趣体验和乐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感,进而有所求,达到“学然后知不足”、盼望再一次上课的效果。    三、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语言 艺术,教学语言对教学艺术起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生动的语言,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和美感的享受。语文教材的语言是准确、鲜明、生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若教师的教学语言罗嗦、干瘪、油滑、卑俗,不但不能生动有趣地讲解教材内容,相形之下,反而减弱了教学本身的美学情趣,使学生听而生厌,不如只读课文更能得到美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不能用一般语言讲课、信口一说,要按照教学的需要,力求语言的严密、准确、雅洁、生动流畅、感情丰富,还要避免使用同一种感情-色彩的语言讲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教材。语文老师的语言要丰富、多姿多态、生动有趣,还要不乏幽默,要给学生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巨大快感。这就需要老师平时要阅读大量的文章,吸收其美的语言,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自觉地加强锻炼。

四、以对学生的信任、关怀巩固学习兴趣

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感情基础。教师应尊重爱护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以增强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使之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由对教师的反感引起对这门学科的厌恶,一旦如此,要挽回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启发鼓励方式,批评要适当,万不可当众嘲笑和怒斥学生。要珍重多数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兴趣和保持自身良好的教态。刹那间的恼火,也许会导致课堂气氛的不协调。

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总的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兴趣增长的快慢也会有差异,一直培养不起兴趣的也不会绝对没有,但这都不应动摇我们探索此问题的信念和努力。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11-23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09-29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11-23

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1-23

如何培养职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11-23

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11-23

如何培养学习的兴趣07-25

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