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时间:2022-11-23 15:12:1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心理需求

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兴趣是动力,是源泉。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项目,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兴趣是保持课堂活力,激发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体育课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刻板,往往注重竞技性的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喜欢竞技的项目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样长期下去,学生会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应以激趣为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其在青少年时期对体育项目的竞争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与学生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要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标出发,多增加些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让更多的学生活动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大胆进行尝试,除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练习。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这种做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外乎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思想在教师头脑里根深蒂固。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中心的这种观念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教师,他们没有将学生看做活动的中心、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伙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使得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没有思考问题的空间,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特长与个性得不到发展。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只不过不同的过程主体的体现程度不同。因此,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同时也要改变教学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根据学情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现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例如,进行上肢力量练习,要求学生做引体向上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生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练习,主动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体育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

体育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是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身体条件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有选择性,不能搞一刀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并对每个组设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指标,并让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找到自己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做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更有意义。

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学校体育是以健康为目标,以学生身体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让学生多练,让学生在联系中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并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学生练习跳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常规的方法外,教师也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尝试其他方法。教师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可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并指导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增强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

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应用能力也不可忽视。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教师既可以采取耐久跑这种练习方法,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不同,采用越野跑、定时跑、距离跑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贯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篇2]

1、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劝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失败、挫折、反复等顺境与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

如对体质、技术差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其树立信心,不能经常叫出来以错误的示范进行“表演”;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指导,必要时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尝到自己进步的喜悦,使之产生学习新技术的信心。

3、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中,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应选用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体育训练中磨炼自己性格。如,可根据女生对美追求强烈的特点,选择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教材,让他们在配有音乐的体操房中练习。同时,要合理选择有利于发展身体和肌肉的练习,增强协调韧性,这对发展女生的生理活动机能,提高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大有好处。

4、按学生兴趣选择进行分组教学。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其教学结果也截然不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小群体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积极。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使学生会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运动、享受,心境会格外开朗。

5、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属于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结果前者感到“吃不饱”,后者则“吃不消”,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

"迁移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迁移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迁移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广“泛的现象,它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教材教法以及情感态度的迁移。教与学过程中,迁移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其规律更是教师实施教学所必需充分运用的。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并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形成。我们通常所指的运动技能形成三阶段,其本质也就是迁移的过程。当然,迁移过程中亦存在着干扰,只有正确掌握和合理运用迁移规律,采取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排除干扰,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体育教学有着特殊的规律性,教师的示范讲解是一种有意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和指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事学习锻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的过程,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是教师实现教学迁移的重要条件。

运用迁移规律中加强各项目技术间的横向联系,优化教学组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迁移的范围和迁移效果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学习对象间的共同因素”在两个相似的学习情境中,在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先前的学习与后来的学习之间包涵着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发生,后继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容易。例如:熟练掌握短跑的加速跑技术后再学习跳的助跑技术,就更容易获得技能的迁移,技术的掌握靠理解,而技术的运用则靠迁移,只有理解知识,牢固保持和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新的迁移。迁移也是理解的标准。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技术的体会理解,并注重学生对学习情境间相同性或相似性知觉和辨认能力的培养,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

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可缩短练习时间,加速教学进程。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知识和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对于学生已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这种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愈高,则实现学习新迁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例如:学习体操的踺子后空翻动作与撑竿跳高的起跳腾空动作,在已具备掌握体操动作的水平上,再学习撑竿跳技术,更利于新技能的形成。因此,在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上,为了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中必须首先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原则落实在中心位置上,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在不同学习情境中合理运用技术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相关文章: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05-11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11-23

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11-2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1-2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1-23

略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2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11-2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意识11-23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