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时间:2022-11-23 15:11:29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我认为有两项重要的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就是创新思维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该做什么及怎么做。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二、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让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也势必会培养出更多创造型和研究型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2]

摘要:迎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春风,创新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地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笔者针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

迎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春风,创新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地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创新能力主要指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平常的新颖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赋予数学教育的任务,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导师,学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找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笔者针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旧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处于平等地位的活动,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平等人格的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留给他们充分的自学空间,与学生保持地位平等,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当学习的“主角”。在这种教学气氛下,学生会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尽情地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合作意向,通过合作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听取他人的看法,利于自己查找自己的漏洞。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交流,可以随时变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行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对于难度特别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发散,想法得到碰撞,这是发扬教学民主在班集体中的表现。

二、通过兴趣产生创新动力

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创新的动力,通过兴趣可以产生创新动力。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很枯燥,不喜欢学数学。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一定会非常愿意学。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图形的地方,有些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些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如果把生活中的这些美的图形带入到课堂中,再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把图形的美用到创作美术作品、设计室内装饰中,令人想要去创造美,使他们可以长久保持这种创新兴趣。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把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或者某些结论的产生过程等讲给学生听,以此来鼓舞学生的创新兴趣。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数学历史发展情况,丰富自己的头脑,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家的创新和钻研精神。

三、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的锻炼和培养

逻辑思维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任何学科的必备条件。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拥有了逻辑思维,学生整理知识更加容易,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数学结论发现的过程需要归纳、类比,更需要用到逻辑思维。所以,我在教学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来进行讨论,无论是否能够讨论出科学、合理的结果,是否符合教材中提供的思路,都让学生自由地结组讨论。直到学生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不对的要自己找到漏洞并修正,甚至可以拓展自己的结论,这样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直至得出相关的正确结论。当学生讨论不能继续顺利进行时,教师就做适当的讲解,然后让他们继续进行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的领会能力也各不相同,既需要时间,又因人而异,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把思维灵活起来,可以想到多种思路,并不拘泥于一种思路。在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找一些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或者可以变换多种条件的题目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类比也是得出新的想法和结论的有效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适合类比思维训练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如数与式的类比,平面与空间的类比等。

四、与实际联系,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进行联系。要培养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典型例题,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们可以在熟悉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把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数学化,再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将问题解决。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广开思路,开拓进取。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刘育.一题多变天地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

[2]杨志明.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6).

[3]赵娟.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03-20

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1-15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07-18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02-26

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03-3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4-18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07-18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12-30

小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02-18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