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时间:2022-11-23 15:14:23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提问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里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于“问”。在当前大力提倡课改的背景下,鼓励学生培养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

一、努力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疑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中学生受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敢于发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矛盾,促使形成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八月中秋的夜晚(有明月的),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气氛相当活跃。接着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追问“如果月色朦胧,我们的心情将会如何?”“当我们心情不舒畅、孤独苦闷时,是希望月色明亮,还是月色朦胧呢?”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时,教师便马上引人新课。

二、多方鼓励,使学生主动提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具有自信心,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地追问。

如在教学《流行服饰的非理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就一些学生的穿着打扮要求他们谈看法,提问题,并结合课本展开讨论。其中就有一些非常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社会进步了,难道还要我们复古吗?”“难道我们穿的服饰就不美吗?”“什么样的服饰才叫美?”“什么叫流行?”

同时,教师也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长期坚持,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三、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提问题

以疑引疑,是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故都的秋》第1、2自然段时,给出预习提纲:1.北国的秋天有什么特点?2. 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南国之秋有什么特点?4.作者写第2自然段的目的是什么?5.“秋并不是名花……是不合适的”一句是什么意思?通过预习和思考后,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阶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为了达到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应让学生有问题可提。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四、认真引导,让学生善于提问

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在“敢”和“善”两个字上下功夫。

敢于提出问题。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问题提得不恰当、不对头,遭人取笑。中国人好面子,是一大弱点,必须克服。善于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尤其是语文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篇2]

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我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也说过: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着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具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倡导的师道尊严,“师云亦云”,教师在学生中间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师生关系产生过不少的负面影响,学生害怕教师,对教师是绝对的服从,这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对立,更不要说是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些要求、建议或问题。而当今要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教师要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缩短与学生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时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同去学习、探索,有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学习,能者为师嘛,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学习的合作者、好帮手。这样他们就会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

二、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使学生“想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的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积极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2---4的乘法口诀时,先师生合作编出了2、3的乘法口诀,接着就让学生同桌合作编出4的乘法口诀。这时有位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乘法口诀用中文的汉字书写,太麻烦了,为什么不用阿拉伯数字写呢?”的确,乘法口诀用中文书写,确实麻烦,但自古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我作为一个教师也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教材怎样安排就怎样进行教学。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参与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在书写中觉得比较麻烦,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有创见、有水准的问题。课后,我查了有关的资料,表明乘法口诀表产生于我国2000多年以前,而那时,阿拉伯数字还没有传入我们中国,所以是用汉字表述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由“大九九”发展为现在的“小九九”(即由81句变为45句)。用数字表述乘法口诀表的三大优点:1、形式上,突出了数学之“数”的特征;2、在认读上更直观;3、与教材的有关内容相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如口诀“34 12”与算式3×4=12更容易联系在一起。

三、提供内容和机会,使学生“可问”。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去思考要回答什么问题,而无需去考虑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搞清。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没有问题可提。所以,教师要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材料,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他们有问题可问,哪怕是比较简单的、有趣的、甚至是幼稚的、可笑的。

例如: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可开展一些小老师教学活动。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事先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跟10有关的事物,想好些跟10有关的问题到时课上与小朋友们交流。在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做老师来考考班内学生,学生们的问题还真是不少。10怎样写?10比哪些数大,比哪些数小?9只苹果再添1只苹果是几只苹果?10只苹果吃掉1只还剩几只苹果?……甚至有个学生说:“0----9都是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为什么10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学生提了那么多的问题,中间不乏有些可笑的,愚钝的,但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在思考,在探索。同样有的问题教师可能一时回答不上,要查些资料,但你不要觉的难堪,师生可共同探讨,有的问题可告诉学生到那里去找答案,有的可暂时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培养敢于质疑,会学习、会思考的标新立异的创造型人才吗?

四、给予点拨和指导,使学生“会问”。

学生刚开始提的问题大多是较浅显的,属于机械记忆一类的,也有属于理解性的,甚至有的是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的,有创见的是很少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

1.巧设矛盾,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矛盾,让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有针对性。

例如,教学除法的用竖式计算时,教师由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导入,出示6÷3,让学生尝试用竖式来计算6÷3,全班学生几乎全是这样写的: #url#。这时教师,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以前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减法和乘法这样写是正确的,照例除法的竖式是应该这样的,可是这是错的?”这时学生个个都瞪着眼睛瞧我,老师接着说:现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刹那间。只只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老师,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都可这样写,除法为什么就不行呢?”“老师,用竖式来计算除法到底该怎样写?”在教学新课时,又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用竖式来计算6÷3一定要这样写,而不能写成6  呢?”

这里,教师有意误导了学生,设置了矛盾,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2.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的独立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后才发现的,是学生个体观察思考的结果,是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表现,具体反映在学生提问的独立性。这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难道这不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吗?

我们的教学,不就是要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质疑、会创新的学生吗?只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弊端,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材料,并给予正确地指导和方法,把问题下放给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倒“学”的制高点上,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16

论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小学11-2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习惯11-23

提问能力如何培养11-23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