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时间:2022-09-14 18:36:12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教育。

  一、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保持安静,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反复练,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师生双边活动中,经过大量系统训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巩固。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

  二、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在活动过程当中,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规范或不文明的行为,老师先是予以指出,接着示范,而后帮助其学生改正。诸如学生乱扔瓜皮、果壳、纸屑,我们每位老师都不厌其烦不知指导、示范了多少次。正因为如此,才换得如今学生基本养成不随地乱扔脏物、爱护环境的习惯,偶尔有同学扔了,学生之间也学会了互相监督、相互帮助。举止是这样,一句句不文明的话,我们也不放过。只要机会一有,我们就予以指正。

  三、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共促习惯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我们可以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及时纠正。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促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2

  有人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行动,把一种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性格,把一种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命运。的确,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好习惯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做事更有效率,更具有条理。一种良好的习惯直接会影响一个人终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教育首要的位置,下面就从我个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良好习惯养成的感受和做法。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之迁也正有此意。一个人是有良好的习惯,还是恶习缠身,都与他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赏罚分明,制度约束

  习惯是一种行为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建立的。一种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自觉阶段,即要依靠外力督促强化。第二阶段自觉行为,这一阶段可能还会像第一阶段那样反复出现问题,但主要依靠自制力,要求行为本人通过自我意志努力去实现。第三阶段为自动化,即不要外力督促,就能自觉、自动的完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心放在第一阶段,即在督促强化行为习惯的形成时要用制度约束,赏罚分明,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体会到好的行为会得到肯定,不好的行为将受到惩罚你将自食其果,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三、激励机制,树立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这样往往会使得其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让孩子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引导孩子向好的、对的方向努力。

  四、广泛开展活动,以点带面

  单纯的言传身教,严格制度的约束,在习惯形成长有一定的作用,若能配合制度开展丰富的养成教育活动效果则会事半功倍。它能够更生动,有力的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配合读书活动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根据读诵古诗活动开展赛诗会。根据独生子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开展相应的主题晨会等等。这样由活动带动,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

  话好说,事难做,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耐心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求教师有一种敢干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愿我们所有的教师、父母都能够把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作一种主要的工作来抓,那我们的孩子明天一定将会更灿烂。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3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班主任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呢?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做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班风

  我从抓好班风建设开始,依靠良好的班集体习惯,给学生创造逐渐克服不良习惯,使不良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制的氛围,使全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而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每周初乃至每一天的开始,我都把它看成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极好机会。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帮助他们把心从宽松、快活的假期生活中收回到充实、愉快的学校生活中来,让他们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并谆谆诱导他们去实践和体验。为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我通过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得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如要举行一些活动,班上要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另外,我还让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轮流当值日生管理全班同学一天里的学习和纪律,并每周评选出优秀值日生和最守纪律的同学给予奖励。这项管理制度的实行,连平时纪律最差的学生也严格要求自己了,因为他也有机会当一次“小班长”管理同学。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发挥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而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和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所以平时我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做完作业自己收拾书包,午饭后自己洗碗,每天自己洗手帕和袜子,由收拾自己的床铺到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等,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子女,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我就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多给机会孩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课教学生学习穿针引线、钉纽扣、进行穿衣叠被的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公共卫生劳动,要求学生多做家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理小明星”的奖励活动。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边做边学,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现在,我班的学生不但热爱劳动,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我很注意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看到班上卫生角的扫把倒了,我不经意地走过去把它轻轻地扶正,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拾起来;有些粗心的男孩子早上来到学校红领巾戴的歪歪扭扭,我走上前去帮他拉整齐。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们的一些行为更规范了。有些学生书写潦草,我告诉他们书写潦草就不会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不深入,不透彻,对知识的认识就容易肤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事情也容易毛躁。只有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才能把字写好,容易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然后我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作业”,从这以后,书写潦草的现象在班中逐渐消失。平时我对待学生做到亲切有礼,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班上有一男生,由于疾病和身体上的缺陷以致手脑不能协调,受到同学的歧视。我不但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并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不要怕困难,对那些经常嘲笑欺负他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交上朋友,互相帮助。该生只要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上表扬他。这样,该生的自信心增强、其他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关心一个学生,他们也从中学会关心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四、学习生活实例,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从身边挖掘题材,让生活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如我举了很多伟人因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成功的例子,使他们真正的'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表示要主动地进行改变。我班有个别学生,铃声一响,不管老师叫不叫下课,就站起来要走,针对这个问题,我曾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吃饭,客人还没吃饱,你吃饱了就走,客人还好意思吃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说:“不好意思”。从此以后,象这样事很少发生。关于卫生问题,我针对我们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员,我们的家里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年365天,你们有多少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由此他们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学校,要把我们教室和学校打扮得更美、更干净,让我们觉得舒服,学习开心,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教室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如为学生讲述了一则《小节的礼物》的故事:某男青年在应聘清洁工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注重小节,虽然没能携带任何人的介绍信或是礼物。进门前,蹭掉鞋上的土,并随手关门,可见其卫生;有问必答,爽快,可见其耿直;等候时,见一老者立即让座,可见其善良。更主要的是,当其他人都迈过考验者故意扔在地上的书时,他拾起书并小心地放在了办公室桌上。他身上的小节不正是最好的礼物吗?小节为他开了通行证。用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他们易于接受,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深受教育。

  五、多加鼓励,持之以恒

  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允许学生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做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师及时的承认,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增强孩子的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不能一味的指责以免影响他们的热情。上学期,我的班上有那么几个淘气包听课或写作业总爱伏在桌子上,我除了课上多给他们做提醒,每天还有意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几个特别需要训练的同学学习坐姿,什么时候坐姿好了,就给予"毕业"。对一些改了又犯,说过了又忘的小家伙,我没有一味批评,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既严格,又耐心地指导他反复练习。有个学生,在家骄横惯了,在校不懂得尊重他人,平时见到别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他不管对方许可与否,硬要把那东西拿来玩或归为己有,面对有这样不良行为的学生,我尽量不急躁,不训斥,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那幼稚的童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这位小同学的行为习惯慢慢好起来了。总之,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六、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4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困难。本学年初,我根据学校的习惯培养计划,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习惯培养计划。一年来,我始终围绕着这些内容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学习习惯:重点课前准备习惯。

  1、在开始阶段,我便把怎样做课前准备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练习:下课前必须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摆放到桌子的右上角,小队长检查晚才可以下课。

  2、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班还进行了课前准备比赛,看谁摆放得又快又整齐。并且评出前十名,获得习惯之星。

  3、在一个阶段后,我发现仅仅这样还不够,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起来,为了巩固这一课前准备习惯,于是我把它列为班级的评选之中,专人每天督促检查。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课前准备习惯。

  二、纪律习惯:重点是见到师长主动问好,接送物品要双手传递。

  1、首先教学生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并在板报上展示文明礼貌用语,强化学生的'文明礼貌。告诉学生中国是文明古国,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

  2、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引导监督。对于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学生基本能很有礼貌的主动问好,但双手接物开始做的很不好,学生没有把思想变成行动。比如在学校发奖的时候,在教师发本的时候,他们依然是单手接。于是,发现一次我就纠正一次,而且经常组织学生去发现,让他们自己学会观察,同时表扬和讲道理相结合,发现典型及时表扬。西安在学生基本上能够按照规范去做。平日评选文明礼貌之星。

  三、卫生习惯:重点是个人卫生。

  我利用班周课、晨会课的时间经常对班内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这样邋遢的样子很难看;平时看到他们的手指甲长了就立刻督促他们在教室里剪掉,脸上一脏马上让他们到卫生间里去清洗干净,关照他们至少一星期要洗一次澡,洗脸时要连脖子也一起洗……每天两名学生打水,要求上完厕所洗手,中午吃饭的时候必须洗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

  环境卫生让一年级小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将上课用的废纸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下课后丢入垃圾桶。看到地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并制止别人乱扔垃圾,同学之间做好互相监督。让他们开始学会扫地和拖地,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环境、就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讲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在低年级,能学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习惯是一种行为倾向,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和更有效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篇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1、明确要求。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如集会集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吃早餐时,要求学生在座位上静静就餐,不得大声喧哗,不准跑到课室外面就餐;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又如在学习上,也要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考虑玩耍;朗读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2、严格训练。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如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等五姿时,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昂首挺胸眼朝前,身要坐直头要正,一尺一拳一寸高、左手平放举右手、手捧书本眼看字”。其次,协同其他科任教师一起,按照同一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严格训练。

  3、检查评比。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只提出训练要求而没有及时检查与督促,这就跟没有要求一样。依据小学生德育手册内容的要求,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表、学习等方面做到每天检查督促,每周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并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评出红旗、红花、红星等次,及时进行表彰。这样的检查评比,成了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二、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可能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榜样示范,促进养成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教师在平时如果总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例如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师坚持衣着整洁,注意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和个人卫生。每当走进教室,如果发现课室地面有纸屑,我就会很自然地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其次是要树立、宣扬学生典型。注意对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表扬。从而让学生学有榜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10-19

如何培养职场人的良好习惯04-26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9-01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12-21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08-12

班主任在班级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09-07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09-19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04-13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方法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