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时间:2024-04-09 19:10:24 夏杰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门艺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老师的教导,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家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这样形成的意识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八个好习惯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赶紧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吧!懂得尊重、保持诚信、积极选择、独立是前提、强烈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充满自信、善待他人。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也包括孩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须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由于孩子对做人的道理还处于懵懂状态,所以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对孩子严格的要求和反复训练来实现。

  2、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励。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激励语言要有余味。

  父母在激励孩子时,也要讲究一点儿语言艺术。这既蕴涵着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给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孩子产生更强的激励作用,促使孩子更加努力进取。

  4、营造激励的氛围。

  激励孩子,首先应该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冷静地思考自身的问题,领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并学会积极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5、激励目标要切合实际。

  由于孩子的进步大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父母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因此,我们不妨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将激励目标逐步向孩子提出来。过高的激励目标,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激励目标具体化。

  为了让孩子明确奋斗进取的方向,家长最好能将激励目标具体化。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让孩子不断地向榜样靠拢,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正确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习惯,这必定会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父母都应充分认识并采取措施,切实抓好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以上介绍几种常见的帮助宝宝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您不妨在平时的亲自互动中把握住时机,借用一些轻松的游戏引导宝宝养成好的习惯!

  总结: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的力量是非常的重要的。因此,我们本期强调了家长们帮助宝宝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因此,还请家长们能够按照我们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让宝宝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二、教育孩子的有关禁忌

  1、忌批评过分恶毒。有一天晚上,妻子让刚四岁半的小女儿解大便,女儿因为早晨已经解过了,现在可能没有便意,就一边解一边玩了起来,让妻子看见了,她就厉声喊道:“让你干什么呢?怎么这么不着调,真想一脚把你踢出窗户去。”女儿不哭也不闹,只是一个劲儿地给妻子陪笑脸。我知道妻子是心里着急,是为了女儿好。但我觉得说话不能那样恶毒,一来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二来可能让孩子把话学了去说其他人,还可能使大人在孩子心里留下恶毒的印象,产生情感缺失问题。

  2、忌常常数一二三。有时小女儿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妻子想让她去干什么,也许因为玩得正有兴致或者本身不想去干那件事情,女儿便迟迟不能放下手中的玩具,这下妻子就会对女儿大声喊“一二三”,意思就是数三下不去就怎么着,而女儿有时就赶紧去了,有时就没有动的意思,这时妻子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一阵痛骂把女儿骂哭拉倒,然后再去哄。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好,一是让孩子认为你是个独断专行的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再就是让孩子产生“看你拿我怎么办”的想法,更不利于家庭教育实施。

  家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法

  一、家长以身垂范,给孩子作出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家长必须以人格育人格,以德育德。宋庆龄说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以深远的影响”,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孩子。如,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要求孩子不挑食,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饮食不要挑精拣肥;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定是受益匪浅。

  二、为孩子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对待孩子的生活起居,坚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句老话说得好“懒惰母亲,勤快儿”,家长要有意识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如果父母的过度保护或越俎代庖,往往剥夺了孩子学会自我照顾的机会,渐渐产生依赖性,一旦离开父母就吃不好,穿不好。所以,父母要尽早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如让孩子从小就自己穿衣、穿鞋、帮忙扫地、叠被子、收拾玩具等,使孩子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当然,放手并不等于放任。毕竟他们年纪小,能力有限,因此父母要用合适的方式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更要为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空间,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放置孩子的玩具、衣物、食品等,让孩子可以自己取放物品,从而在合适的空间中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三、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例如,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明天为了赶时间上班又急忙帮孩子穿衣,后天又批评孩子不肯自己动手穿衣。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自己穿衣的习惯是断然养不成的。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时一定要教会幼儿正确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可以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现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辈之间对孩子要求的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吃晚饭了妈妈要孩子先把玩具整理好再吃,奶奶宝贝孙子,说孩子小整理起来费劲,就包办代替,自己收拾掉了。吃晚饭了,孩子见一点点肥肉就吐掉,奶奶教育孩子样样菜都要吃才能保障营养,妈妈则怕儿子会发胖,就说算了算了,吐就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又怎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四、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有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这孩子真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家长告状,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明天用积木把小朋友打伤了,后天又用嘴把小朋友咬出血印了……这位家长很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幼儿园接孩子,真怕哪位家长来找我,打他,骂他,可孩子怎么就是不改呀?”这位家长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家长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到指责,孩子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家长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激起孩子的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这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但能与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家长不但应在家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幼儿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教师配合内容,坚持家园双向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家长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况,“对症下药”。家长要多教幼儿一些社会常识,如礼貌用语,如何待人接物等,也可多带幼儿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在实践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健康的身体是1,其它都是1后面的0,没有1,后面的0是没有意义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小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科学的饮食搭配,要求孩子讲卫生,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过度保护,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自我生存的基础。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形成。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孩子培养成具备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做事专心、诚实守信等良好习惯的小学生。

  3、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要专心致志。家长要告诉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后及时做作业,并做好预习和复习,养成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4、良好人际交往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和谐与人相处,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等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就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愉悦的环境中心理上没有压力,身心才会放松,才会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需注意

  1、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操之过急是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的。良好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逐渐形成的,有的是从不良习惯转变而来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冷静处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多用正面教育,慎用责罚”

  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少责骂和殴打,但是过于严格或是过于宽容都不适合孩子发展。有个小女孩很乖巧,生活学习都不用家长操心,可就是性格胆小,缺乏自信心,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其特别严格,他自己就是接受棍棒教育长大的,他觉得孩子就得打更何况是个女孩,不严加管教是不行的。爸爸的态度使孩子唯唯诺诺的,在爸爸身边不敢做错事情,可是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爸爸又很吝啬去赞扬孩子,觉得表扬多了就会骄傲。于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翻错,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懂得道理,所以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是主要的。而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学生,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3、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对孩子具有示范作用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某些习惯可以在他们孩子的身上找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避免把这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用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处处做孩子的表率,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家长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看电视时也不会坐在沙发上;家长喜欢读书看报,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也会孝敬他们。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受到鼓励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行为标准,并朝着目标努力。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示范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到正确的做法。

  给予正面激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时,要及时给予正面激励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

  耐心引导: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时,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做法。避免使用过于严厉的惩罚,以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提供实践机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参加社区服务等,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责任感和生活习惯。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一个积极、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定期回顾与反馈:定期与孩子一起回顾他们的行为和习惯,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持续的努力。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以身作则、给予正面激励、耐心引导、提供实践机会、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定期回顾与反馈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相关文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方法11-25

寒假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01-09

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的方法11-25

培养宝宝良好习惯的方法12-01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方法05-11

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方法11-2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9-01

正确培养孩子的方法12-04

培养孩子的自信的方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