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一政治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时间:2021-12-05 15:37:08 政治 我要投稿

高一政治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从初中升入高中,高一学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在众多科目的学习上,政治学科的变化,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那么高一的时候我们会接触哪些政治知识点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政治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

  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及其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表现)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②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基本特征)。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3.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持有股票的人)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它是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4.股票和股票价格(1)企业: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2)股东: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分享公司的盈利。(3)居民:投资,是为了获得收入→股息或红利;(4)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5.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作用: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法人和竞争主体,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2)股份制本身不具备制度属性,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6.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注意: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①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④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重大的政治问题)。

  (2)目标和措施:①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7.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①科技: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外延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②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4)实行兼并和破产,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①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价值规律的作用)。②企业兼并和破产只是手段,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

  8.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1)作用: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开发企业的金钥匙。

  (2)表现: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名牌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质量高,谁的牌子过得硬,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名牌产品质量优,信誉高,竞争力强。名牌产品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需要名牌,民族振兴需要名牌,国民消费需要名牌,国际竞争更需要名牌,因此,企业产品开发要以创名牌为主导。

  必修一政治知识点

  1.正确认识全面小康

  ①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②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努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提高开放型的经济水平

  ①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②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惠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③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④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高低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

  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7.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体现: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⑤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高一政治知识重点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 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 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高一政治基础知识点的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政治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11-28

高一政治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总结11-28

高三政治基础知识点总结05-19

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11-10

初中政治必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1-23

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大总结11-24

苏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总结11-24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09-06

高一政治知识点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