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时间:2021-07-21 13:09:15 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人体的喻义

  头脑、心脏、骨头、手足……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器官。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名称有着它们巧妙的比喻义。恰当地运用它们,能使意思表达得形象而生动。人体名称都各有什么妙喻呢?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脏: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腰杆:比喻*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笔称种种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

  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

  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

  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

  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

  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

  为后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

  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词造句的风格叫“文笔”;

  集体拟定一人写叫“执笔”,写字时笔刚挨纸叫“落笔”;

  写文章的开头时叫“起笔”,文章最后写完时叫“收笔”;

  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走笔”;

  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

  谦称自己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

  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

  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别人手迹叫“手笔”;

  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

  名著知识

  中国四大名著(三部)的作者、主要内容、精彩场面、妙语佳句:

  1、《三国演义》

  ⑴作者:(明)罗贯中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东汉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从时局动乱、军阀纷争中崛起,一直到最后被西晋所灭的历史故事。

  ⑶精彩场面: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

  ⑷妙语佳句:A、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B、三军易得,一将难求。C、强宾不压主。

  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黄盖、吕蒙等。

  2、《水浒传》

  ⑴作者:(明)施耐庵

  ⑵主要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⑷妙语佳句:A、恩仇不辩非豪杰,黑白分明是丈夫。B、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C、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⑸主要人物:宋江、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

  3、《西游记》

  ⑴作者:(明)吴承恩 ⑵主要内容:全书记叙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⑶精彩场面: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怒打假国丈

  ⑷妙语佳句:A、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B、会家不忙,忙家不会。C、见鞍思骏马,滴水思亲人。

  ⑸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如来佛祖

  带寓言的成语和带故事的成语

  1、带寓言的成语: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朝三暮四、揠苗助长、庖丁解牛、东施效颦、望洋兴叹、一鸣惊人、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南辕北辙、鹬蚌相争、掩耳盗铃、塞翁失马、叶公好龙、邯郸学步、截竿入城、望梅止渴、道边李苦、郑人买履

  2、带故事的成语: 手不释卷、画龙点睛、亡羊补牢、自相矛盾、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唇亡齿寒、惊弓之鸟、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程门立雪、鹏程万里、坐井观天、胸有成竹、对牛弹琴、卧薪尝胆、黔驴技穷、破釜沉舟、图穷匕见、门庭若市、四面楚歌、点石成金、按图索骥、名落孙山、夜郎自大、杞人忧天、约法三章、指鹿为马

  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过年的来历元霄节的传说清明节的传说东坡抄书江郎才尽鲁班造石桥济公活佛

  阅读理解 (15分)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 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可见他—( ),二徒弟( ),可见他( )。

  2、在技术上谁高一些?老锁匠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

  3、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什?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直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还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那他是不会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每次把书送出去,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⑴稀有:

  ⑵历久常新:

  ⑶被“蹂躏”过的书:

  ⑷珍藏:

  2、第1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

  3、文章围绕鲁迅是一个“ ”的人这个主题,一共写了( )件事。第一件是( ),第二件是( )第三件是( ),第四件是( )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 ),词汇( ),她心里非常( )。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小说,也( )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里恰当的字和词,划去错误的。

  2、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和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判断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费了好大劲”的“费”:

  “光读光想还不够”的“光”:

  “词汇贫乏”的“贫”:

  4、用“ ”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5、根据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相关文章:

语文课外知识积累04-02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汇总09-06

小学语文知识积累09-10

语文知识的积累01-26

语文的知识积累01-27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01-26

小学语文必读课外知识09-01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09-01

常用的语文知识积累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