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

时间:2021-06-19 18:30:27 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

  比较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不同作品的谋篇立意,情节结构,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作对比、分析;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

  一.根据比较目的,确定比较点

  比较是一般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从小学到高中许多课文本身就用了比较的手法。比如小学课本《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想;初中课本《有的人》甚至整首诗处处是比较,一比到底,它歌颂了应该歌颂的,抨击了应该抨击的;高中课本《师说》也多处运用了比较的手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如能抓住文章本身可比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习《黄生借书说》,要明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这个比较清楚。但作者怎样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这就是比较的目的。为了很好地理解本文的论证方式,就要确定比较点:可以从只藏不读与借书读的比较;个人不同情况的比较;余与黄生的比较。

  比如余与黄生比较。经济状况:黄生家贫,余幼亦贫。书的黄生借书,余亦借书。遭遇:张氏吝书,予公书。结论:余不幸,黄生幸。

  二.根据比较内容,确立比较阅读方式

  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法教学的比较方式主要有:发掘性比较阅读、假设性比较阅读、归类性比较阅读、联想比较阅读等。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比较阅读方式。

  (一)发掘性比较阅读

  利用教材本身运用比较手法的因素,诸如人物间正与反,或一对象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状况及矛盾的各方面,或对象在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况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

  鲁迅小说《故乡》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而且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刻画的。如果我们对于这两个人物前后变化进行比较,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比较点:闰土少年――中年的比较。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的文字中得出少年闰土健康、活泼、朴素、机敏、小英雄,中年闰土呆滞、衰老、自卑、麻木、木偶人。变化原因:饥荒、苛税、匪、官、绅。

  通过以上由现象到本质的比较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这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而且发掘出了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二)归类性比较阅读

  对同类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归纳分类,可通过纵横比较、印证,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加深记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同体裁、题材的课文相比较;同一表现手法的、同反映某一中心的等等,也可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理解。

  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的横向思维能力。高中课本《祝福》《荷花淀》都是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但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不尽相同――《祝福》着重于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荷花淀》则通过对话、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作家笔下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点,在教学中把这几个人物形象进行对照,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可以把握得准,对小说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法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再以游记这类文体的谋篇立意作比较。古人所写游记有的单纯描绘所见,如《三峡》;有的以记游为主,用极少的笔墨画龙点睛也抒发自己的感慨,如《石钟山记》;还有的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内容中心就在议论,如《游褒禅山记》。作家的体验不同,写出的文章也就各具一格。

  同是散文,抒情手法各有不同。巴金的《灯》寓物于情,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寓情于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景。这样比较鉴赏,就可以更好地抓住散文之“神”,更好地感受作者思想的脉搏,进而欣赏文章的内容、境界、情致和理趣。

  不同作品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对主题相同的不同文章都可进行比较阅读。

  (三)假设性比较阅读

  教材中有些词语,看似平淡,但经作者苦心经营,放在恰当的语境中,却变得极富表现力。教师可以巧设比较,让学生领略其中之妙。如“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扣”换成“敲”,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意境。

  有一位老师教学《再别康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将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对换一下,可以吗?由此引发学生讨论。

  生3:这两个词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区别,“轻轻”更侧重修饰“我”,而“悄悄”则涉及了诗人离开康桥时的环境,且让人感到诗人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的,我想诗人离开时的心情并不平静。这两个词不能换。

  师: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误:这种写法更能深化恬静柔美的氛围,增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这样的比较阅读对深化文本的理解作用很大。

  (四)联想比较阅读

  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去较远,可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启发联想,加深体验。

  江苏名师魏星老师教学《清平乐?村居》有两个很好的教学片段,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

  师:看到“村居”,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1:在一个小村子里,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人们在做饭。

  生2: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在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他们打鱼归来,开始做饭,烟囱里冒出白烟。

  生3:我想到有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块,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4: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着美丽的晚霞,心里甜滋滋的。

  师:掌声送给他。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一起读标题。

  采用这种比较联想阅读的方式,能激起学生阅读期待与参与欲望的思考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根基,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三.着眼于发展,提出比较性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发现新发明便成了空中楼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不应只停留在“懂得区别”的水平,而应当着眼于发展。如果要着眼于发展――在比较中引出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知,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提出比较性的问题。

  先以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确定比较点后,运用发掘性比较方式,提出比较性问题:

  五次擦火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五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觉有什么不同?其原因和结果又怎样?

  提出这类比较性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入境识斯真”。

  教学《哦,香雪》,有老师设计如下问题: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走向开放的起点。

  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凭你对城乡生活的了解,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如果要你来规划,你希望未来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

  这一问题设计得相当好。围绕“换铅笔盒”这个比较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去挖掘分析其中渗透着的丰富的情感。这一问题的设计体现了通过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的解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也认识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复杂关系。既有肯定的,又有某种失落的东西,也更符合这篇小说的原味。

  最后要说明的是,比较阅读教学法如能与其他教学方式复合交叉,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效果会更好。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03-08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03-07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困惑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03-08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03-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9-27

教师随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