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时间:2021-06-19 17:41:20 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导语:自主阅读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交流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在学生课堂自主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出发,对阅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欢迎借鉴!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特别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1]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课堂上教师满堂灌输阅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课下通过大量练习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或在课堂上通过听音乐、看视频的简单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而并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主线;有的教师紧跟教改的步伐,积极践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从形式上大做文章。这些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浓厚,但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既缺乏教师的引导启发,又让学生失掉了与文本对话、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无法从文本中汲取营养获得感悟。

  近年来,许多专家在《课标》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将目光投向自主阅读教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越来越关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希望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望能够对优化阅读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自主阅读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一)自主阅读教学的涵义

  自主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阅读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获得自主阅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个性并以言语形式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学生掌握阅读本领。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一种人文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自我感悟。

  (二)自主阅读教学的特征

  第一,主体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自主阅读是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并结合自己的阅读能力而指定的目标,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阅读计划的过程。第二,建构性。建构性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生成过程,是个体自主参与、决策,依据个体的知识背景,赋予个人意义的一种探究过程。第三,过程性。自主阅读教学追求的是学习主体对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第四,开放性。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学评价上,不再局限于标准答案,评价方式多元化。第五,互动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媒体的互动,在多层互动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引起学生的思考活动。

  (三)自主阅读教学的意义

  自主阅读是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往往把阅读时间用于玩电脑或看电视,而对阅读兴致缺失,无法从阅读中享受乐趣。自主阅读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总而言之,自主阅读绝不仅是一种阅读表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渗透于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样的阅读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四)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者本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需要。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通过自主阅读,获得愉悦体验。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知识。有效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生成新的知识或经验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通过教师指导、合作、研究、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和解决的多种途径,从而对文本产生新的理解。

  3.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认真探究,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占据大量课时,耗费教师和学生的大量精力,可是教学效果却不乐观。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目标的指引,学习无目的、无动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不合理,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模糊,对学生的.激励性不高。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失去信心,认为阅读很难,无法攻克。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阅读教学现状而言,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仅仅是为了攻克某道阅读题目。

  2.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是个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能够进行思考,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重在读、思、议,这样的阅读才能提升阅读能力。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多是以机械式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导,教师的声音淹没了学生的声音,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地讲解,失去了思考的空间,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忘记了思考,忽略了思考,甚至不会思考。

  3.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

  《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要努力扩大阅读面,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但反观现实,学生更愿意接触直接、强烈的视觉刺激的媒体,比如:电视、电脑,而不是选择阅读书籍。即使有些学生能够阅读书籍也往往需要家长的监督或强制,真正自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有待提高。

  4.教师对学生缺乏及时指导

  许多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缺乏应有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习惯于将考试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阅读并非单独考试科目,因此常常不做重点讲解。加之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愿也没有精力耗费于此。由于教师和家长的不重视,许多学生的阅读都是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进而造成自主阅读就更难以开展。在语文课堂或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时表现不好,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词汇量匮乏。长期下去,对于自身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5.对教材内容挖掘不够

  在阅读教学中,很对教师只重对教材的自我理解忽视教材本身所传递的内容。阅读教学只是为了解决某道问题或个别句子、个别词汇进行讲解,而不是为了欣赏文本去阅读,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连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6.评价无针对性,评价方法单一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评价语言简单、模糊,缺乏激励性和针对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几乎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考虑到学生自身因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评价的针对性。

  三、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应明确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学生的活动不应该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要强并且可以预测结果。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上,最好少用“感受、体会”等词汇,因为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清楚要如何达到目标。最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二)学生自己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给与学生恰当的学习任务,即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其次,大胆放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定阅读目标、自定阅读步调,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注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重视朗读训练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朗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第一,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在新授课时,一定先解决生字问题,扫清阅读障碍。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地阅读。第二,能够正确流利地大声朗读。学生能够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前提下,将课文读准确,不多字少字,不读错字,并且能够流畅地进行阅读,语速合适,读长句时能够做到不顿读。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第四,教师要加强范读指导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朗读更多的是对教师朗读的模仿。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示范朗读,边读边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及时评价。在学生朗读完成后,要及时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抓住学生的不足,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评价切忌模糊,要做到具体、有针对性。[3]

  (四)确定自主阅读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优质的教学内容能为成功开展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精选出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阅读材料。首先,将课本中有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最后,对内容进行整合,成为阅读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达到自主阅读目的。

  (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自主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相应教学。首先,教学方法趣味化。可以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比如:故事法,有些阅读材料可以尽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编织成故事,为大家讲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画画法:有些阅读材料文字优美,令人充满想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画笔来描绘。其次,内容不必完全理解,重在让学生快乐阅读。读一本书好似与作者进行对话,要细读细品,真正投入其中,逐渐就会茅塞顿开。因此,阅读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文本。但并不是让学生每一个字都会解释,每一句话都能理解透彻,只要学生能够对文本很感兴趣,快乐阅读足矣!

  (六)开放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会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学识不同造成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开放教学过程,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品中与文本一起成长,体会阅读乐趣。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他们的视角,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七)完善评价机制

  首先,强调评价的反馈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目标给与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及时改正。其次,重视个体性评价。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评价中也应以评价对象自身为参考,与自己做对比,而不是盲目寻找其他的参照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最后,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起着强化监督作用。恰当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任务上。教师对学生肯定的评价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即使评价不高,但由于参照物是自己的过去,都会有进步,所以学生的不愉快心理不会很强烈,相反会更加积极地去改正自己不足之处,使自己更加优秀。

  结语

  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探讨不完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但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明确最终的方向是构建出开放自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促进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这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03-08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03-07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困惑03-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03-08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03-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9-2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