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呢

时间:2023-07-13 10:05:03 飞宇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呢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有效性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的过程,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如何认真如何辛苦的过程。一节课学生没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使课堂成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本人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数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攀登数学的最高峰。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把爱渗透在课堂上,关爱每一个给学生,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如果学生喜欢了数学,那么学生就对数学有了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毫无疑问是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内容,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并观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4.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这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也指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给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中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仅仅体现在部分学生身上,而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不强加给学生某一种解题策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出示这样四个题目:

  1.一堆72吨的沙子,运走了 1/4 ,运走了多少吨?

  2.一堆沙子,运走了1/4 ,恰好是18吨,这一堆沙子有多少吨?

  3.一堆沙子,运走了 1/4 ,还剩54吨这一堆沙子有多少吨?

  4.一堆沙子,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1/4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的1/2 ,共运了54吨,这一堆沙子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才是一个有效性的课堂。

  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前导入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一定的课前导入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新授课教学做一定的铺垫。而我们要想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如复习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练习式导入法,等等。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当的教学导入,这样才能够通过有效的导入来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如,某教师在给学生介绍“正弦定理”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之前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解直角三角形,自然地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倘若该教师没有结合初中已知的知识而直接进入新课讲授的环节,会使学生觉得难以接受,从而在理解上造成一定的障碍。而通过导入,新课的讲授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万事开头难”,一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顺利很多。

  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时建议教师要有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这样学生在预习可以有的放矢,还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与老师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性的教学课堂呢】相关文章:

如何构建小学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01-20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1-20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07-06

初中数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01-20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01-2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驾驭课堂04-21

如何创设情境构建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12-06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论文08-18

小学数学要如何复习呢12-0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小结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