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咨询师 百分网手机站

皮肤给药剂型的宜忌

时间:2017-07-17 12:04:55 药学咨询师 我要投稿

皮肤给药剂型的宜忌

  皮肤给药是指以贴、涂、擦、敷、熏、洗、浴等方法,直接用于治疗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疾患。皮肤给药剂型包括膏、丹、水、酊、散等剂型。不少人以为,皮肤外用药物没什么多大讲究,涂抹一下就完事了,其实,皮肤用药很有讲究,要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性质的不同,对症下药选用不同剂型的皮肤外用药。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皮肤给药剂型的宜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软膏与霜剂

  软膏与霜剂 清洗擦干皮肤后再涂药于患处,轻轻按摩涂布于给药部位,直到药膏或霜剂涂布均匀。

  注意事项:

  ⑴使用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泡10~30分钟,使角化的厚皮泡软,剥除浮皮,再涂上软膏,可使药物更好地渗入皮肤。

  ⑵软膏涂药后,不要覆盖患处,因为软膏含油质较多,不能暴露的部位,可用油纸覆盖,以防因衣物蹭掉药膏而影响疗效。霜剂用药后应暴露患处,不要包扎。

  ⑶软膏吸收较慢,一般每日换药一次即可。霜剂一般每日用药1~2次。

  ⑷软膏与霜剂不得用于糜烂、渗出或有水疱的皮肤病,否则会造成皮损炎症加重。

  外用溶液与气雾剂

  酊剂 酊剂是将治疗药物溶于酒精中所制成的.溶液,它具有止痒、消炎的作用。酒精可以溶解皮脂,扩张末梢血管,增强血管通透性,从而使药物易于透入皮肤。使用酊剂,一般每日涂药一次或隔日一次。小儿皮肤娇嫩,应减少用药量和次数。

  外用溶液 多是作为湿敷,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可用普通消毒口罩代替),浸透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隔15~3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

  外用气雾剂 振摇药罐后开盖,喷嘴距患处5~10cm,揿喷射阀喷射3~5秒。

  膜剂与涂膜剂 膜剂按病变部位大小剪取,贴于皮肤用胶布固定。涂膜剂将患处洗净拭干,沿同一方向涂敷患处,待干成膜即可。避免与水接触,一旦沾上水,切勿用手擦,晾干后不影响疗效。

  注意事项:

  ⑴外用溶液包括洗剂、搽剂、乳剂、酊剂和醑剂等。与软膏、霜剂同用,应遵循先水后膏的使用原则。

  ⑵摇匀后用的剂型如气雾剂、洗剂等混悬剂。炉甘石洗剂应摇匀后用毛笔或棉签涂用,每天涂十次以上。

  ⑶酊剂有刺激性,不可接触眼睛,面部、黏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皮肤有急性炎症或渗出性糜烂的患者,不得使用酊剂;有皲裂皮损的患者也不宜使用酊剂。

  ⑷外用溶液片应溶解后用,如高锰酸钾片应取1片加水1500毫升准确配制。

  贴膏剂与贴剂

  贴膏剂 先用温水清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贴橡胶膏剂。如使用黑膏药,应先放在微火上加温或将其浮在开水上面软化,待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更换膏药的时间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一般每日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

  透皮贴剂(TTS) 选择无毛发或刮净毛发的皮肤,用前除去透皮贴剂保护层,用手或手指轻压保证贴剂和皮肤的紧密贴附。用药部位宜为不进行剧烈运动的部位,如胸部或上臂。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及时更换新的贴膜,保证给药的连续性。

  注意事项:

  ⑴患处须用温水洗净,充分干燥否则贴不牢固。

  ⑵换药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粘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后,应让皮肤适当透气1~2小时。

  ⑶贴药后出现剧烈的瘙痒水疱甚至大疱,必须立即揭去贴患处的药物并咨询药师或医生。

  ⑷有的膏药必须贴于特定部位,如脐贴、穴贴。伤湿止痛膏应在扭伤发生24小时后再贴。

  ⑸不宜贴在糜烂皮肤、感染处。

  外用药品常用的用法

  涂抹患处:适用于油膏剂、水剂、酊剂的外用,使用时将患处洗净,然后均匀地在患处涂一薄层药物。如治疗跌打损伤的红花油、治疗癣症的土槿皮酊等宜用此法。

  撒布患处:适用于散剂的外用,使用时将药粉均匀地撒布在患处,用敷料纱布固定,如应用祛腐生肌散、珍珠散等宜用此法。

  调敷患处:外用散剂和其他外用剂型,用适当的液体(如茶水、白酒、食醋、食用植物油等)调制成糊状,敷布于患处,用敷料纱布包扎。

  吹布患处:在用冰硼散治疗牙龈肿痛时,常需吹布患处,即用纸卷成或塑料制成直径约2~3毫米的洁净、干燥的小管,一端剪成斜口,挑少许药粉,把药粉吹入耳内、咽喉或牙龈。

  贴患处:在应用膏药时常需贴患处。橡皮膏如伤湿止痛膏可直接贴于患处,若用黑膏药,则需先将黑膏药烘软后,待其稍冷,再贴于患处,防止烫伤皮肤。


【皮肤给药剂型的宜忌】相关文章:

1.护士皮肤给药技巧

2.家居植物摆放宜忌

3.带鱼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宜忌

4.肺结核病人的饮食宜忌

5.执业药师考点:低血压患者的生活宜忌

6.2017厕所装修风水七大宜忌

7.药学知识必备:送服药物用水宜忌

8.执业药师考点:剂型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