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训练题及答案(2)

时间:2017-05-27 09:21:44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学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各种因素。

  2.ABCDE【解析】以下所有的选项均为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3.ABCDE【解析】教学环境中社会环境涉及以下各方面的内容。

  4.C【解析】在可逆性阶段,儿童倾向于把规则看成可理解的、可修改的。

  5.ABCD【解析】高智商并不代表着高创造性是其必要条件。

  6.E【解析】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7.ACE【解析】根据韦纳的理论,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8.ACDE【解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教育与教学指导。

  9.D【解析】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30的儿童。

  10.ABCDE【解析】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的形成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ACDE【解析】影响幼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有知识经验、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和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12.A【解析】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并于80年代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13.ABDE【解析】指导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和社会影响模式是心理健康辅导的模式。

  14.ABCDE【解析】以下五种方式均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

  15.E【解析】雅各布松最先提出了紧张、松弛对照训练。

  16.ABC【解析】操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其特点有客体性、外显性、展开性。

  17.D【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守恒观念的形成是在具体运算阶段。

  18.BCD【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过程。

  19.ACE【解析】伯莱恩、哈特和埃利斯是游戏的觉醒一寻求理论,该理论借鉴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贝特森是元交际游戏理论代表人物,拜登代克主张游戏的欲望说。

  20.BCD【僻析】略。

  21.A【解析】强化简单来说,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奖励或者免除惩罚。

  22.D【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23.ABCDE【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24.BCD【解析】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定势与功能固着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5.B【解析】贾德在1908年做了著名的水下击靶的实验。

  二、填空题

  1.顺向

  2.程序教学

  3.114

  4.适应

  5.人格

  6.图式

  7.预测

  8.真诚与同感

  9.诊断治疗

  10.操作定向

  11.高原期

  12.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13.愉悦性

  14.操作性行为

  15.序列性

  三、辨析题

  1.该说法正确。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2.该说法正确。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3.该说法错误。评价的方式一般有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两种类型。在素质教育下,以奖励为主是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如幼儿犯了错误,也需要一定的批评和惩罚,但处罚不可过度。

  4.该说法错误。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因为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产生个体疲劳、没有兴趣,使错误动作定型化等副作用。

  5.该说法错误。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2)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3)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2.【答案要点】(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3.【答案要点】奥苏伯尔认为,在新学习的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引导性材料比新学习的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能使新的学习清晰明了。这些引导性材料被奥苏贝尔称为“组织者”,它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由于这些材料的呈现一般先于正式呈现的学习材料,故又称为“先行组织者”

  4.【答案要点】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分别是:(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1、12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2~17、18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1(1)提高幼儿道德认知的水平。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要素,幼儿教育首先要通过道德直观,然后再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的方法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让幼儿明白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有感染力的、生动有趣的材料,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观察图片、看影视作品等形式,耐心地反复给幼儿讲解他们需要掌握的行为准则。

  (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者首先要体察幼儿的感受,尊重、信任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同情心,以此为基础来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等的善良品质。另外,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体途径有:①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

  2.【答案要点】(1)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幼儿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帮助幼儿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一,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第二,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第三,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

  (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对平常事物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然后要求幼儿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训练题及答案

2.2017年导游资格证业务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3.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卷及答案

4.2017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5.2018年二级秘书资格证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6.2017年excel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7.2017年跟单员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8.2017年外贸跟单员考试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