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8-02-22 08:47:44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3.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t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 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6.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7.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8.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 )活动。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9.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l2 ÷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6.(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1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

  A.性格

  B.情绪

  C.人格

  D.气质

  19.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后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2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21.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l2,实际年龄为l0,这位同学属于( )。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记》

  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 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