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2017-12-31 14:27:35 初中辅导 我要投稿

2016~2017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2017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6~2017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肇庆(zhào) 拮据(jū) 涸辙(hé) 探骊得珠(lí)

  B.绮丽(qǐ) 阴晦(huì) 栈桥(zhàn) 言简意赅(hài)

  C.跌宕(dàng) 精髓(suǐ) 褴褛(lǔ) 玲珑剔透(tī)

  D.皱缬(xié) 涟漪(yī) 惘然(wǎng) 万壑藏云(h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这位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D.日本鬼子丧心病狂,血腥屠杀中国百姓,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3.下列句子括号中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江苏省邳州市“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他担任九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清明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__________在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6.阅读下面新闻,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中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 , 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其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代表作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7.古诗词默写填空。(4分,每小题1分)

  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⑵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⑷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前四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2分)

  第一,     ;第二,

  【活动二: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分析下列诗句中诗人借“雁”和“燕”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阅读《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回答9-14题。(共17分, 第9小题2分,其它每题3分)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不知何故,那头几句就一直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年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词,就产生疑问,幸福为何一定要住在山的那一边?如果住在这边,住得近一点不可以吗?我一直有这疑问,但又不敢问人。怕问出来,人家会笑我傻。而且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即便是拿出来问人,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稍稍长大以后,我开始偶尔看到,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们家,他们才会幸福。幸福肯住在他们家,他们当然与旁人很不一样。

  看到一些幸福的人,果然是很不一样的。譬如,常看到一对夫妇从一栋白色的花园宅邸走出来,衣着华丽,大声嬉闹,不时发出阵阵哄笑。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

  当时,我们家很穷,父亲不在,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我们是很不幸福的。

  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我的二姑妈嫁到了一家很富有的人家,听母亲说,姑妈应当很幸福的。但二姑妈每次到我们家就向母亲倾诉婆婆待她不好,丈夫欺负她。有一次,我还看到她悄悄擦眼泪。自此,在我心目中,她那身华丽的衣服不再代表幸福。大姊也出嫁了,嫁的是很体面的人家。她每次回来,面带微笑。邻居们都对母亲说,你女儿嫁得好幸福啊。母亲与大姊都笑笑默认。但我好几次看到她们两人单独相对时黯然无言,神色悲戚。我不敢问,但我感觉得出,大姊并不幸福,而且非常不快乐。

  于是我开始有一点了解:幸福一定是在很遥远的地方,一定是住在山的那一边。因为遥远的人是美丽的,陌生的人是很遥远的。陌生的人走来走去,穿着华丽的衣服,微笑,结伴游湖,谈笑风生。你只看见他们的幸福,你并不知他们回家后不微笑、不谈笑风生的时间,是否擦过眼泪,是否神色悲戚。

  母亲生了一场病后,脸色苍白,身体很弱。她要去菜市场,我有点不放心。我说要陪她去。母亲说:“你在家用功读书。”但我一再坚持,母亲便欣然同意。

  一路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我一手替母亲拿着篮子。我们买的不多,因为我们只有买一点青菜的钱。回途上,遇到一位从前的邻居太太。邻居太太拉着母亲的手大惊小怪地问:“哟,你的儿子长了好多了,上中学了?”“今年刚刚考上初中,省立初中。”母亲微笑着回答。“啊!好聪明的儿子,还会替你拿篮子!你真幸福!”

  母亲没有回答,但母亲笑了笑,笑得很开心。我从未看过母亲笑得如此开心。我觉得母亲可能在那一刹那,是真正幸福的。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9.下面句中的“幸福”和外国民谣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我们是很不幸福的。

  B.幸福肯定住在他们家,他们当然是与旁人不一样。

  C.我觉得母亲可能在那一刹那,是真正幸福的。

  D.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人。

  10.联系上下文说说“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一句中“好像”一词的深意。

  11.其实对“我”的这种对幸福最初的判断,“我”自己后来也有了疑问,这些疑问是什么?

  12. “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和“我”都感受到了刹那的幸福。从文中看,母子“一刹那”的幸福指什么?

  13.认真阅读文章的结尾,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14.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文中“我”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二) 阅读《2012“世界末日”只是故事》一文,回答15-18题。(共11分,第16小题2分,其它每小题3分)

  一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声称,到2012年,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和表面将会突然分离,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分离的大陆会将整个人类填入大海,地震、海啸、火山以及其他灾难一起出现。

  科学家对于这些所谓的预言进行了批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家亚当姆-马尔卢夫对“两极互转”和玛雅预言都有深入的研究。马尔卢夫认为,岩石中的某些磁性迹象表明,地球可能发生过这样剧烈的磁场变化,但是这一过程是一个持续数百万年的缓慢过程,如此缓慢以至于人类根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另外,一些星象学家认为,2012年将可能会出现“天体重叠”。这种“天体重叠”现象每二万六千年出现一次。根据“天体重叠”的预言,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最中央。许多人担心这种天体错位将会让地球处于更为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之下,会加速地球的毁灭。要么可能是引起地球两极互换,要么是在银河系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

  科学家坚决否认了这种说法。科学家解释说,“2012年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天体重叠’现象,或者说只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天体现象。比如每年冬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看起来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一些星象学家或许会对这种现象很兴奋,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现象毫无特别之处。它不会造成地球引力、太阳辐射、行星轨道等事物的变化,也不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任何影响,没有任何奇怪之处。只有认为世界即将面临末日的人才会把这些普通的天文现象看作是一种威胁。”

  在许多关于2012年的灾难预言中,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个敌人。传说,它将会于2012年产生致命的太阳耀斑,将地球上的人类烤焦。

  事实上,太阳耀斑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爆发周期大约为11年。剧烈的太阳耀斑可能会破坏地球上的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说过太阳会释放出强大的太阳风暴足以烤焦整个地球,除非是太阳已明显不遵循其活跃周期。

  有人说,上述说法来自玛雅预言,是真实可信的。

  玛雅人真的预言过2012年世界末日吗?许多学者对玛雅文化一些证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玛雅人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2012年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明确记录。

  不过,玛雅人确实遗传下来了一本手卷,也就是着名的“德雷斯顿抄本”。在“德雷斯顿抄本”的最后一页,有关于世界末日场景的描述。该场景设想一场洪水将毁灭整个世界。不过,这种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仅仅是玛雅人才有的预言。阿维尼认为,这种设想并不能当作证据来看待,更不能看作是一种预言。

  相反,阿维尼认为玛雅人事实上并不擅长预言。他解释说,“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大多是针对过去的,而不是未来。当你了解关于长历法的记载后,你就会发现里面讲的大多是玛雅统治者和他们祖先的关系。统治者把自己的渊源说得越久远,越能说明统治者地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我认为,这就是玛雅统治者为什么使用长历法的原因。因此,长历法并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是为了证明过去。”

  15.请简要概括出那些得出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人的依据。

  (1)

  (2)

  (3)

  16.选文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吗?为什么?

  比如每年冬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太阳看起来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

  17.对文章最后引用玛雅预言中的“德雷斯顿抄本”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引用“德雷斯顿抄本”来说明玛雅预言是有根有据的,“2012世界末日说”也是即将发生的。

  B.玛雅预言及“德雷斯顿抄本”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C.是为了说明“世界末日说”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仅仅是玛雅人才有的预言,它是不可信的。

  D.是为了说明玛雅预言仅能够预测以前的事情,不能预言以后的事情。

  18.2012年已经过去,世界并没有发生像电影《2012》中所描绘的灾难场景。但是世界末日的传言还是会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你是否相信“世界末日说”?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②负势竞上( )

  ③窥谷忘反( )

  20.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话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22.对文章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补写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

  B.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

  C.最后以抒情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D.结尾平稳和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

  (二)阅读《浣溪沙》一词,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全词思绪是围绕“ ”字来抒写的;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

  2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全词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了相思离别之情。

  B. “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

  C.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突出了独享歌筵之乐得意之情,“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词词小而充满深远哲思,全词前后片浑然一体,契合无间,语言清丽,音调谐婉。

  四、作文(50分)

  25.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幸福原来

  (2)以“美丽”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第一题请补齐题目后作文,选择第二题,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②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 ③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16~2017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1.2016~2017九年级上期化学期末试卷

2.2016~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3.2016~2017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4.2016~2017七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5.2016~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

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2016-2017

7.2016-2017初二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8.2016~2017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