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9 18:20: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P18;练习二7 、9

  设计理念:

  1、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服务。教学中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

  2、数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3、在探索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4、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具有组织能力和模仿能力的组长。准备10个水杯。每人准备一把扇子(收集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在咱们教室里举行一次室内运动会。

  师:看,运动员们跑到终点了(让5个同学代替运动员,从教室门外跑步到讲台前面)。同学们快看谁跑得最快?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反思:一个生动学习情境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注入自己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设计的活动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实际就渗透了“第几”的知识,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第几”的概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了学生能切身感受的“数学事实”,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活动1:颁奖。

  师: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颁奖仪式,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到前面按老师的要求做:

  请你给得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三名的运动员发奖牌;

  请你给得第四名的运动员发优秀奖

  请你给得第五名的运动员发纪念奖

  活动2:送水。

  师: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跑了第一的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成一排)

  (学生把水送到了★手中。)

  师:跑了第一名的★同学,现在排在第几?

  ★排在第2。★排在第4。

  师:为什么意见不一样?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从左边数,★排在了第2。从右边数的,★就是排在第4。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同学们明白“从左数”和“从右数”的不同了吗?

  师:老师这里还有5杯水,谁能给从左数的第2名运动员送水?谁能给从右数的前2个运动员送水?(学生按要求把水送到运动员手中。)

  师:“第2名”与“前2名”的人数一样多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第2名”是一个人,“前2名”是两个人。

  师: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4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

  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4名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从右数的第4名)。在学生分辨不清的时候,我让他们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论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师:老师这里还有4杯水,谁能给从左数的第3名运动员送水?谁能给从右数的前3个运动员送水?(学生按要求把水送到运动员手中。)

  师:“第3名”与“前3名”的人数一样多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反思: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教学,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深化新知。我设计的两个活动,颁奖与送水,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在玩玩学学中明确了“几个”和“第几”的含义。 “生2说★排第2,生3说★排第4”我及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让学生明确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第几”是相对的,从不同的方向数, “第几”也就起了相应的变化,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灵活,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得知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比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

  师:运动会还在进行着,天真热,老师准备了一些扇子,请各小组长把扇子发给同学们吧。

  老师说明活动规则:让小组成员按一定顺序排成一队,组长仿照老师刚才组织同学给运动员送水的活动,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扇子的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老师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并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新知。

  教师把一把扇子发给一个同学。

  师:我给第几名同学发了扇子?

  学生回答:第3名。

  师:是从哪边数的?

  学生回答:从左边。

  师:拿扇子的这名同学还可以说是第几名?

  学生回答:从右边数第5名。

  师:我们在找同学的时候,要分清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

  指导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发扇子。

  要求:

  给从左边数第4名同学发扇子。

  给从右边数第2名同学发扇子。

  给从左边起前2名同学发扇子。

  给从右边起前4名同学发扇子。

  [反思: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参加发扇子活动,丰富了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环节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四、拓展运用,发展新知

  师: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排队参加闭幕式,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

  (1)小红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这排一共有几人?

  (2)小民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4,这排一共有几人?

  让各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交流。

  [反思: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闭幕式站队这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站队活动中,既有效地巩固新知,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学以至用的目的。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活”了,这样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帮助。]

  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P18做一做第2题;练习二第7、9题。

  教学反思:

  在《第几》这节课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们熟悉的运动会场面引入课堂,把“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领会“第几”和“几个”的含义,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也符合我们的课改精神,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上个星期天,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图片:芳芳)一大早,他们就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4+1 5+2 5-2 8-2 3+4 10-4

  5+3 7+1 3-1 6-2 7+3 6-6

  师: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呢,芳芳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朋友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5”、“2”、“1”)

  设计意图:算法选择及计算顺序是和“动作、过程”紧密联系的,教师通过学生的看图编故事,讨论怎样列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形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使学生不仅能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牢。

  师:嗯,口才不错,你说得可真完整!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教师不要忘了舒时给予奖励。

  板书:①5+2=7 7+1=8 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师:为什么这里要把他们加起来呢?用加法呢?

  指名说。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

  师: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先讨论,再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教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那种方法,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相加,然后再把算出来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存在。扶放有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数学意义。

  2.探究连减。

  (1)情境演示。

  师:芳芳正在忙的起劲的时候,表弟在一旁高兴地大叫起来,看,那几只小鸡吃饱了!

  (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

  (2)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板书:8-2-2)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师: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要-2再-1呢?

  指名说。

  师: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 连减”。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适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解决,只做适度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喂完小鸡,芳芳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及时地巩固知识、梳理刚刚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手的知识切实成为自己的本领。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闯关游戏。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奶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现在,芳芳的妈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第一关:各显神通

  1.师:学了一节课,有些同学已经有点急不可耐地要展示自己的本领了,那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在小组中进行一个活动吧!(老师可以示范一组)用你的学具摆一摆,考一考你的同学,我们可要进行小组间的评比,看哪个小组活动得最好哦!

  师:刚才小朋友摆出了很多连加连减的算式,怎么样在纸上画出连加和连减的过程呢?

  学生说。

  老师示范:连加几个部分加起来,我们可以分开画,连减需要减去几个部分,我们可以用圈去和划去的方法。

  2.师: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打开书本72页,完成做一做。

  反馈:为什么要4+3+2=9?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3、2、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0-3-5=2同前)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动,你光让他听,他还真坐不住。因此,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摆出小棒,教师可以同时考查学生对连加、连减这一知识掌握得如何。

  3.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

  生1:家里原来有3只苹果,妈妈先买来了2只,又买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用 3 + 2 + 4 = 10 来计算。

  生2:我原来有9本书,送给弟弟3本,又送给妹妹4本,还剩多少本?可以用 9 - 3 - 4 = 2来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举例,一方面是想将数学与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进而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关:火眼金睛

  (1) 多媒体演示开始时的一组题。

  师:今天我们又掌握了两种本领,仔细观察上课时我们做过的这组题,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 口算连加连减。

  师:是的,我们发现原来这两个算式都能拼成连加、连减的算式,而且计算顺序也相同,那下面这些口算题,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2+2+2= 9-2-3= 10-4-1= 3+2+4=

  8-1-5= 4+3+1= 5+1+3= 10-2-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

  第三关:精打细算

  师:学校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干粮。如果妈妈给你10元钱,有这么一些食物,你打算怎么买?用算式来表示。

  食品

  火腿肠

  果冻

  面包

  蛋糕

  饮料

  薯片

  单价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师:好好看看、算算,怎么样才能买到自己喜欢又实惠的食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本节课上联系课外的情境,增强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认识,并能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如春游时妈妈给你10元钱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课堂上学生是带着问题来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体现课堂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总结“我的问题解决了”很重要。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愉快的一天结束了。芳芳说:这一天的收获可大了,小朋友,你想不想和芳芳比一比谁的收获大呢?让我们来说一说吧。

  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趁着学生意犹未尽。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排列与组合知识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在三年级上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认识到,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发、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组合的方法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成为了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数学教学设计4

  20xx—20xx学年度春季学期已经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我始终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学习习惯为抓手,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这次的全县数学抽考检验了我本学期的工作。全县成绩排名,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意识到自身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更好的进行以后工作,现对本次考试情况、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深刻分析,以明确我今后教学的目标,督导我今后的工作。

  一、成绩通报

  八年级(3)班共有学生53人,本次参加考试44人,参考率83%,及格27人,及格率为50.9%,优秀21人,优秀率为39.6%,总分3220分,平均分60.75分。各分数段成绩分布如下:120—100分的7人,99.5—90分的5人,89。5—80分的9人,79.5—70分的2人,69.5—60分的4人,59.5—50分的10人,49.5—40分的2人,40分以下的5人。

  从成极段分布可以看出:

  1、优秀及高分人数很少,直接影响平均分;

  2、79.5—70分的学生太少,可看出优秀的发展空间太小。

  3、40分以下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也影响平均分的提高。不过60分—50分之间的人数比较多,临及格学生较多,有足够的发展提高空间。

  二、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全面合理科学,涉及面较广,题型灵活多样。既有探索归纳,又有复习巩固。符合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

  本套试卷共有三道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10道,简答题6道。内容涉及《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数据分析》五章内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了解情况,题目的思想性和应用星性较强,能更好的检测各校的课改情况。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和填空题属基础知识考查,也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重点,所以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得满分的人数较多,得分率较高。

  简答题包括化简计算、解分式方程、数据分析、函数综合和材料分析题,是本套试题的重头戏。题型广,由易到难,考查本册内容的重点知识,分值分配和理科学。从学生答卷来看,本大题学生失分严重,存在问题较多。出现分式方程不检验、分母若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或式子,就找不出最简公分母、化简求值不化简直接代值等诸多问题。

  探索题是本套试题的特色,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寻求突破口,虽说分值不高,但题目的含金量很高。这道题,平时经常训练,并且都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规律,但只有少数学生做出正确答案。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观察、归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要加强巩固力度。

  四、存在问题

  本套试题暴露出好多问题,现小结如下:

  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选择题第2小题是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形式的考查,只要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即可,但仍有学生做错。

  2、对知识的理解不深

  选择题第5小题中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其中,必须认识到“在同一象限内”y随x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在任何象限。本道题有35%的学生选错。

  3、分析判断能力不强

  在选择题中,很多答案可用排除法、特值法等技巧方法来解,但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不够,导致错选、不选的现象出现

  4、基本的解题过程不规范

  在解分式方程时,不检验;化简求值题,格式错误不规范,有些学生不化简直接代值,导致计算量过大,卷面胡写乱画。

  5、学生的思维拓展不够

  在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但思维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于一些探索和实际问题的解答,学生困难很大。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工作急需改进

  1、加强学生解题过程和解题步骤规范训练。

  2、重视“双基”教学。紧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定律、定义等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数学习惯。

  4、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和基本数学方法的引导。

  5、在抓优生的同时抓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困生和临界生进行重点训练和培养。

  6、课堂上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对知识进行类比和归纳,以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六、几点建议

  1、全县抽考要注意试题的规范性。本套试题错误较多,导致部分学生因再三改题而出现厌考情绪。

  2、本套试题直接计算题太多,适当减少一或两道直接计算,增加一道分式方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现分式方程的解法会更全面些。

  3、试题命制能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原则。

数学教学设计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数学教学设计6

  一、教材简析:

  “用数学”综合练习的编排,一般都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或结合情境图提出问题,再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决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减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决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简单的应用题。谁愿意来说说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导学生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二)巩固练习

  1、课本21页第1题。

  师:你在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把图中的兔子分一分吗?你打算从哪个方面来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左右和颜色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师:要求右边有几只兔子,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

  师:要求白兔有几只,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以此来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

  2、课本21页第2题。

  师:观察图片,你能自己编出一道应用题吗?试一试?

  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编题,增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提问题的能力。)

  指出:左边的女孩要写15个大字,还要写6个,已经写了几个?

  右边的女孩要写15个大字,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

  师:怎样列式?

  请生独立完成。

  3、课本第22页第4题。

  师请全班读题,寻找数学信息和问题。

  请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题的练习,学生已经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时让学生来解决这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运用数学的能力。)

  4、课本第22页第7题。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片编一道应用题并解决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这题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完成此题。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解决问题应该更有信心了,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解决问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说。

  (设计意图:通过全课小结,让学生有反思的意思,对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做到心中有数。)

  七、板书设计:

  用 数 学 练 习

  条 件

  问 题

  算 式

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类型:探究研究型

  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得出德.摩根律,但是这个结论仅仅是猜想,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论证它的正确性,因此本节通过剖析维恩图的四部分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并对德摩根律进行简单的应用,因此我们制作了本微课.

  教学过程:

  一、片头

  (20秒以内)

  内容:你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集合的运算——自己探索也能发现的数学规律(第二讲)》。

  第 1 张PPT

  12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4分20秒左右)

  1.引入: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习了集合的运算,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课后,你举例验证了这个规律吗?

  那么,这个规律是偶然的,还是一个恒等式呢?

  第 2 张PPT

  28秒以内

  2.规律的验证:

  试用集合A,B的交集、并集、补集分别表示维恩图中1,2,3,4及彩色部分的集合,通过剖析维恩图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使用

  第 3 张PPT

  2分10 秒以内

  3.抽象概括: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验证,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是一个恒等式。

  而这个规律就是180年前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德摩根发现的。

  为了纪念他,我们将它称为德摩根律。

  原来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也能发现这么伟大的数学规律。

  第 4 张PPT

  30秒以内

  4.例题应用:使用例题形式,将的德摩根定律的结论加以应用,让学生更加熟悉集合的运算

  第 5 张PPT

  1分20秒以内

  三、结尾

  (20秒以内)

  通过这在道题的解答,我们发现德摩根律为解答集合运算问题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第 6 张PPT

  1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学生在学习集合时会接触到很多的集合运算,往往学生觉得这是集合中的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猜想,以精彩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层层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集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效果非常好.

数学教学设计8

  一、复习内容

  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

  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

  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

  小数怎么读呢?

  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部分读起,左边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

  典型题目:

  读出下面的小数。

  ①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

  ②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

  ③非洲大甲虫重99、9克。

  ④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

  ⑤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2)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请学生汇报交流关于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的知识。

  谁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说一说小数的含义。

  教师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典型题目:

  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谁能说出几个一位小数,并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左边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左边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点的右边部分,右边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数学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3.2实数)。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同样适用于实数。

  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后,接触过如“《3.2实数》教学设计”、“π”等具体的无理数的基础上,引入无理数的概念,使数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学习方程、复数、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自然科学等学科所不可缺少的。

  二、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与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可挖掘潜能情况。

  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非常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新课引入中利用正方形的边长及面积之间的关系回顾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并顺势引入面积是a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为后面的《3.2实数》教学设计 的得出做好铺垫,之后利用“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出《3.2实数》教学设计 ,进而借助EXCEL工作表来探索 《3.2实数》教学设计 到底有多大?发现 《3.2实数》教学设计 原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从而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结合前面学过的有理数将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充到了实数。这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充分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之后利用练习得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整堂课让学生在认可,理解,探讨中感受概念与性质的由来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具备了如下特色:

  特《3.2实数》教学设计色一:问题的设置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充分给予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时刻感受“做中学”的乐趣。

  特色二: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本节课突出课程设计的矛盾统一性,内容设计层层递进,在内容上以“温故知新→合作探究(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探索发现(借助EXCEL工作表)→发现归纳→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练习拔高,发现性质)→实践发现→知识拓展→小结分享”作为流程,,使整节课一气呵成。

  特色三:在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为主。尤其在对《3.2实数》教学设计 的大小探索时借助EXCEL工作表使得计算时能够随机灵活让无理数概念的得出更为自然,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维创新及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亮点与反思: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切实方法,精心设问,设置悬念,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阅读质疑,以及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显示在数的发展历史上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图片,让学生在数学中看到人的存在,培养人文主义精神,也让学生了解数学发现的过程,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剪拼动态过程有利于数形结合,体现直观性。借助EXCEL工作表来探索《3.2实数》教学设计 到底有多大?有利于激趣质疑,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投影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信息。

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初步学会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大约是几百多。

  2、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发展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小朋友,王大爷的养鸡场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出示:一共有600只鸡,关进3个鸡舍,平均每个鸡舍有多少只鸡?)

  [简析:教材主题图是600只鸡关在3层鸡舍,这儿对情景内容作了微调,改成600只鸡关进3个鸡舍,应该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教材3层是个隐含条件,需要学生借助于观察发现的,而变更后的题目,两个关联条件都是直接的。这儿是否可以在告知两个条件的前提下,直接请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探讨口算方法。

  (1)要求平均每个鸡舍有多少只鸡?怎么列式?

  (2)600除以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3)你是怎么想的呢?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4)交流:

  生1: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师:这种想法真好,谁再说给大家听听。(生答略)还有其它想法吗?

  生2:6÷3=2,再在2后面添加两个0就是200。

  生3:200乘3得600,所以600÷3=200。

  [简析:学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教者虽说没有作出优化处理,但在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之后,及时地表扬“这种想法真好,谁再说给大家听听”,其实在肯定的同时,也认同了这种方法,并适当地给予了强化处理。应该说,这种处理还是相当到位的。因为这个时候作优化处理,时机还不够成熟。]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练习在作业纸上,再组织评析。

  (1)核对答案。

  (2)观察每组的3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几个百除以几得几个百,几个十除以几得几个十,几个一除以几得几个一。

  [简析:选择先练再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真正地感受与体悟到每组算式的异同,如果选择口算,学生往往只关心自己算的题目而忽略了题目间的关系,感悟也远没有笔答的印象深刻。借助于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规律,并作及时的小结,从而为下面的笔算教学打下伏笔。]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王大爷很满意!他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课件展示图片和声音:狼山鸡不但肉质鲜美,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根据这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2、引导估算。我们先来估一估,平均每天大约产蛋几百多个呢?

  生:4百多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9里面最多有4个2,所以有4百多个。

  3、探讨笔算方法。

  (1)引导计算。

  986÷2到底等于4百多个呢?我们就需要列竖式计算了。(板书)

  ①986除以2,先要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以2?商是几呢?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呢?8表示什么呢?余下的1表示什么?用余下的1个百除以2,还够商1个百吗?

  ②百位算完了,下面该算到哪个数位了?想一想:算到十位的时候,应该用多少个十除以2呢?小组里讨论讨论。

  ③18个十是怎么来的?用18个十除以2,商是几个十?该怎么写呢?你们想不想挑战自己,自己做下去?

  [简析:由于是借班上课,教者对学生的基础情况不是太熟悉的,故而在这块的指导上问题问得比较碎,而且本课的教学本来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经验,但本课起始部分并没有作相应的铺垫,故而这部分的提问显得有点罗嗦了。不过,在关键点也就是为什么是“18个十除以2”的用力上还是需要的,因为有相当的同学总以为把哪位数字移下来,就用哪位数字去除。在处理好几个关键点后,由扶到放,让学生挑战自我,尝试做完题目,这种处理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这儿能否放得更开些,老师们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作些尝试。]

  (2)尝试计算。师:做好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3)集体交流。

  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业的.?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回顾过程,完成板书。

  现在一起来指导老师完成黑板上的竖式。(教师先引:先用几个百除以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再用几个十除以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小朋友们接着说下去……)和我们刚才估算的四百多一致吗?现在你知道到底每天产蛋多少个了吗?

  谁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算的?

  4、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竖式计算。刚才我们探究的就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简析:很欣赏谢老师的让学生指导老师完成黑板上的竖式,“指导”二字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又使黑板上的板书很自然地保证了完整。其后的让学生再次回顾过程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还要能说清算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先看前两题,能估一估它们的商大约是几百多吗?在练习纸上做一做。

  (学生算的同时,教师进行视屏切换。请一生上来,第1题对吗?第2题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好吗?这两题算的结果与我们刚才估算的一致吗?你们都算对了吗?)

  (2)后面两题没有方格了,你能独立计算吗?在练习纸上做一做。(教师把两题的竖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请二生上黑板板演。同样的,提醒做完的同学说算理。)评析时突出要把前一位上余下数与移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简析:这儿的四道题从有方格到无方格,其实也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不作两个层次的分组练习直接让学生依次完成应该问题不大,教者这样做是过于细心了。后两题的处理有点不妥,既然有实物投影,为什么不让学生写好后展示,而要让学生上黑板,是为了显示真实?还是为了板书上的整体美观?我觉得这组题的处理,最好还是放手让学生练,但评析时重在后两题就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这儿有四道题,每人做一题,看看谁做得既对又快!

  [简析:这种一人解一道题的训练其实效率是很低的。首先从教者编拟的题目看,涉及的不是同一类型,其次从学生答题的速度看,有快有慢,那意味着先行算好的同学必须呆坐在那儿慢慢地等着。就课堂上教者对这块的评析来看,是评讲到哪题就即时呈现相应的竖式,但过得太快,给人以走马观花的感觉,相信学生也没能完整地看好竖式。故而我觉得最好的处理应该是让学生尽可能地练习到各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只出3题,让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这样可以刺激学生快速解题,以争取到上黑板的机会。]

  3、解决实际问题。

  (1)一共有375箱鸡蛋,运往3个超市,平均每个超市送多少箱?

  (2)一共有540个鸡蛋,每盒装4个,130个盒子够装吗?

  学生独立解题,然后组织评析。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呢?如果大家能与“细心”交上朋友,就一定能成为班级的计算小能手!

  总体印象:

  本课在设计上并没有多少的创新之处,但整节课的教学扎实、有效,教学重点突出,教师讲解、点拨到位,就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学习情况不错。本课教学有以下优点:

  一是教学重点的把握很准确。不管是新授中的点拨还是练习中的评析,都能围绕知识的新点展开,围绕学生易错的地方用力,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完整表达,这些都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保障。

  二是教学细节的处理很精当。比如说教师在指导竖式书写时,坚持用直尺画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说课堂上多次进行视屏的切换,教者在时机的把握上都处理得不错;在学生练习的评价与指导上注意提问角度的变化,在学生练习时的音乐处理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很自然。不管是例题教学还是练习的处理,都能由扶到放,从引导到鼓励探究。

  四是教师的教学功底很扎实。教者的语言很好,尤其是评价性语言极具鼓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教学设计很精巧。利用发生在养鸡场的各种问题有机地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本课我们解决的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有用的问题,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价值。

  从课堂实施情况看,有两点需要提出来商榷的:

  一是在练习校对时选择齐答对错的形式不妥当。因为这种齐答不容易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

  二是形成性练习的四小题选择每人做一题的操作不是太科学的,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日历,运用做记号、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找出飞飞一家共同的休息日,正确填写集合图。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了解日历中包含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日历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从日历中寻找有关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观点看时间,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并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设计思路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再充分利用日历这一记录时间的工具,通过小组合理分工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机会,使他们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设计一个“信息发布擂台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从日历中寻找信息,培养学生多项的有条理的思考。

  注意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点拨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提升。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地处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教学条件比较好,拥有电脑、实物投影等电教设施。学生可以从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

  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两年多的学习后,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刚刚学过关于时间的知识,会看日历,能从中找到有关信息,因此在本课利用日历来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并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伊始,我问学生们:“休息日,你想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去玩儿?”学生有的说我希望他们带我去森林动物园,有的说去圣亚海洋世界,还有的说去老虎滩极地馆……此时,我随着学生的回答继续说道:“有一个小朋友叫飞飞,他也想让爸爸、妈妈带他到极地馆去玩儿。可是他们工作太忙,飞飞只知道他们各自在哪一天休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家三口才能同时休息,你们能帮帮他吗?”学生听了跃跃欲试。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1. 小组合作,完成集合图。

  学生对日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先出示书中第74页的9月份日历给学生看,然后介绍: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每工作3天后休息一天;妈妈是一名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飞飞跟我们一样,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快速而准确地找出他们共同的休息日?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顿时议论起来,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交头接耳,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们可以先分别找出爸爸、妈妈和飞飞各自的休息日,再看看哪一天一起休息。

  生2:边找边做上记号,不容易出错。

  生3:我认为小组合作完成更好一些。

  看来小组合作的需求有了,简单的数学方法也产生了,于是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找出飞飞一家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并填在集合图里。

  (2)再讨论填写父母、父子、母子和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集合图。

  (3)填完以后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告诉飞飞他哪一天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极地馆?

  (4)比比看,哪个小组分工合理,合作得好。

  听清要求后,同学们迅速拿出了9月份的日历,在组长的指导下分好工,然后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讨论中。教师进行巡视,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发现有的小组每人一项任务,同时行动;有的小组一人记录,其余的人认真讨论。但也发现有的小组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放在一边,因为他回答不出,就不用他了,这时教师提醒组长给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机会,帮助他把想法说清楚。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这种话语霸权的现象,教师应随时关注班里的学习有困难学生,并提醒组长及时给予帮助。同时教育学生,小组合作时一荣俱荣,集体荣誉感很重要。)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先请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来介绍小组是怎样分工的,然后再汇报结论。并要求其他组的同学要注意倾听,以便及时补充、纠正,或向他们提问,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的效果。

  生(组长):我们组是这样分工的,我请他们三个人先用做记号的方法,每人找出一个人的休息日,填在图中,再相互交流,把(1)中的三个图补充完整;然后把三个图中的日期对照起来,找出并填写父母、父子和母子共同的休息日,也是每人完成一个;最后对照日期一起找出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我负责帮助最慢的同学,我请他们三个人分别汇报一下。

  组内学生汇报。

  生1:父亲的休息日是4,8,12,16,20,24,28日。

  生2:母亲的休息日是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日。

  生3:飞飞的休息日是3,4,10,11,17,18,24,25日。

  生1: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是4,8,12,20,24,28日。

  生2: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是4,24日。

  生3:母子共同的休息日是4,10,18日。

  生(组长):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是4日。

  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同学汇报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便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组同学,他们边听边对照自己小组得出的结论做记录。汇报一结束,他们便举手补充纠正。

  生4:我补充,你们组的答案有错误。父母共同的休息日还有16日,母子共同休息日还有24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是9月4日和24日两天。所以这两天飞飞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极地馆。

  我立刻表扬他,你很会倾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给予评价。第一个小组采用的是一一对应的方法,我期待能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又问:还有没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5:他们组这样分工虽然速度快,但是容易出错,漏掉几天。我们组认为这样分工比较好,我们先在9月份日历上自己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再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这样从日历上一下子就能看出他们各自的休息日在哪几天,共同的休息日有哪几天,不会轻易漏掉,然后再像他们组那样分工合作,填写集合图。

  生6:我们组的方法和你们(生5)差不多,不过我们组先选一个记录员负责记录,然后其他人负责观察,说答案,这样,一个人回答,有两个人监督,一个人记录,既节省时间也不容易出错。

  他们的回答得到了不少同学的响应,看来采用这种方法的比较多。我表扬了学生,同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不要只局限于某一种方法。

  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小组合作时不仅要快,更重要的是合理分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接下来,我们来交流从中发现的信息。

  生1:我发现爸爸的休息日都是4的倍数,妈妈的休息日都是2的倍数,而且都是双数。

  生2:我知道原因,这是因为爸爸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就是每4天休息一天,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就是每2天休息1天。

  课前备课时我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学生的回答激发了我的灵感,对啊,还可以利用倍数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这个特点来很快找出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学生听了也恍然大悟。

  生3:我知道了,根据这个特点,利用4和2的乘法口诀,爸爸的休息日就是4,8,12……妈妈的休息日就是2,4,6,8……再互相对照找出共同的休息日。

  生4:我发现飞飞的休息日就是把3和4分别加7,再加7……

  生5:我还发现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和爸爸自己的休息日是一样的,全家共同的休息日和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是一样的。

  ……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非常高兴: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么敢不敢接受更高的挑战?

  (评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做记号、一一对应、利用倍数关系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利用倍数关系是我课前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可见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后,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观察日历找规律。

  为了让学生对找规律产生兴趣,我出示第75页第3题的9月份日历,带领他们举办一个“信息发布擂台赛”,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信息、发现规律。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具体要求:

  (1)认真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和有阴影的9个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再分别另换一组试一试,仔细观察,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

  (2)以小组为单位按题目要求进行讨论,获取信息,记录下来,限时5分;

  (3)信息要求准确无误,不重复;

  (4)每发布一条信息小组得10分,得分最高小组获得“最佳发布信息奖”。

  为了能在竞赛中取胜,学生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他们通过观察讨论,迅速把信息记录在题单上。5分后,我先询问了各组信息整理的情况,然后请一个获得信息最多的小组汇报,进行全班交流。

  组长1:我们组发现的信息有14条。

  生1:观察加框的4个数,横看,12比11多1,19比18多1;竖看,18比11多7,19比12多7;交*看,11+19=30,18+12=30,和相等……

  生2:我补充,我们另选一组,6,7,13,14。横看,7比6多1,14比13多1;竖看,13-6=7,14-7=7;斜看,13+7=20,6+14=20,和相等……

  生3:观察有阴影的9个数字,横看,每一行一个比一个多1;竖看,一个比一个多7;斜看,7+15+23=45,9+15+21=45,和相等……

  生4:我换另一组8,9,10,15,16,17,22,23,24,横看……

  组长1:我们在日历中还找到了这些规律,横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多1;竖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7,这是因为日历一行是7天……

  组长2:我们组补充,可以斜着看。从左向右斜,如5,13,21,29或6,14,22,30,一个比一个多8,从右向左斜,如7,13,19,25,一个比一个多6……

  ……

  学生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发现了很多信息,找出了很多规律。汇报结束后,我们一起评选了“最佳发布信息奖”。我鼓励其他小组也要像他们这样,开动脑筋,善于发现信息,寻找规律。

  (评析这一环节我变枯燥的找规律为“信息发布擂台赛”,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多向观察能力、开放性思维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1. 第76页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父亲踏到的台阶有1,4,7,10,13

  儿子踏到的台阶有1,3,5,7,9,11,13

  父子同时踏到的台阶有1,7,13

  (3)师:观察一下,还有什么规律?如果接着走上去,父子同时踏到的台阶还可能有哪些?

  (4)生讨论汇报:每6级台阶他俩就会同时踏到一级,因此还有19,25,31,37,43,49。

  2.第77页第2题。

  (1)先独立完成,提醒注意,弄清题目要求。

  (2)全班交流反馈:1路车和2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7:15,从7时起,1时内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有5次,分别为7:00,7:15,7:30,7:45,8:00。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通过实践,进一步渗透集合思想,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新增设的一个内容。“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方法。集合是一种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这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不相符合,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集合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及含义。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开始,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等用一个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又如学过的分类思想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这些只是单独的一个个的集合圈,而本节课所用的集合圈含有重复的部分,学生从没有见过。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探究情景,让学生经历从独立到交叉重复的过程,分散难度,使学生逐步理解图示中的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图示灵活解题。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侧重亲自去感知、体验韦恩图的优势,对比中提升思维,进而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借助直观的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重复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借助贴近生活的情境,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解决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通过丰富、直观的游戏活动,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 让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

  2.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画垂线,即学习42、43页例题。42页例题从现实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发现都相交成直角,以此描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同样再举出生活中相应的实例;43页例题安排过已知直线上的点画它的垂线;“试一试”让学生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它的垂线,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想想做做”通过对折长方形纸、判断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线段以及画垂线,巩固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点和线段,射线和直线,量角和画角,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和画垂线,再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垂直”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基础和技能来学习“垂直”,估计学生已拥有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觉得应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善于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又富于思考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之中。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有关的问题。

  本着这一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方面

  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认新知(语言表述回归生活练一练折一折)

  2、学画垂直(无条件画过直线外一点画完成43页“试一试”小结作图方法)

  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1、课件出示42页例题图。

  从图中你能找到几条线?(学生可能找到很多,说的很乱。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我们所需要的)

  这些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有相交、有平行)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

  这4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2、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设计意图:由主题图入手,观察图中纵横交错的线,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平行的知识),发现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学生自学课本P42中间的文字,并思考:

  ①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条直线的交点我们叫作什么?)

  (2)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提问: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外一条直线记作b,我们可以怎么说?

  讲解:“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3)寻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达。

  特别强调:每块三角尺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边,所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4)练一练: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作业纸)

  (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从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构建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我觉得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且要相信学生能够发现。所以,在构建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中发现对于垂直的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学生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感受成功学习的成就感。而学生自己发现的虽然深刻,但却是细线条,作为老师要把他们印象中的细线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设计了新知回归生活、科学判断是否垂直和动手折叠感受垂直的环节,即及时巩固新知又传递学习知识的过程方法。即受之于饵,又受之于渔。

  2、学习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纸)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

  学生再尝试。

  (3)出示第43页的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自己先尝试,再请已经好的同学介绍(课件演示)

  学生再尝试。

  (4)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在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一个从表象到实体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过程和垂直与其他相交的不同之处(相交成直角),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总结作图方法,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每个图形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课件出示桥湾小学附近主要街道的平面图,请你判断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讲解时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设计意图:第一题让学生在过去认识的图形中找互相垂直的线段,是运用新知重新认识旧知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徐长青所说“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第二题通过街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怎样相交的道路安全系数高,让知识回归生活、指导实践,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四、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谁能说说我们是如何得到这样的收获的?

  设计意图:吴正宪老师曾说过:我们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俄皮痒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在总结时,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了解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数学知识仅仅是个载体,知识的生成过程才是学习的实质,才是学生该获得的精髓,才是数学该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品质。教学不是实现给予与告之,而是探索的过程。

  板书设计:

  垂直

  过直线外一点作

  已知直线的垂线

  垂足

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小组研讨,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大于号

  3<4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

数学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受平衡与物体重量及摆放位置的关系。

  2.结合生活场景,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1.平衡玩具:平衡秤、月亮船、平衡架、老鹰玩具、平衡器及辅助物。

  2.创设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生活场景,准备衣架,衣服,袜子,尺,书,皮球,叉子,积木,平衡板,米,盛器,萝卜块,土豆块,小棒,碗盆等娃娃家和杂技团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玩平衡玩具,感受平衡现象。

  T:“快来瞧: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哦,看看,有月亮船、荡秋千、跷跷板,还有……这么多的玩具,想不想玩啊?我也好想玩哦.这样吧等会我们一起玩的时候,边玩边动动脑筋,一会把我们新发现来告诉大家,怎么样?

  T:出发吧!”

  (准备各类平衡玩具)

  1.幼儿分组操作摆弄平衡玩具,教师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及问题,帮助幼儿提升关键。(可提升:平衡与重量和摆放位置的关系。)

  T:我已经听到了许多小朋友有新发现了,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尝试寻找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T:刚才我们发现了许多平衡的小秘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东西,只要你动动小脑筋,你就能让他平衡起来。今天啊我们就去娃娃家和杂技团,试一试,找一找!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里面的东西保持平衡?有没有信心?LET’GO!

  1.幼儿分组探索让物体平衡的方法,老师观察指导。

  2.分享与交流。

  重点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让物体平衡的几种方法。(可提升:通过增加某一边份量或减轻某一边份量的方法,寻找平衡点或移动某一边的距离等方法。)

  T:今天你们真棒,到找到了好办法,让物体平衡起来,并且还把这些好办法都记录了下来。这样吧,我们把我们的记录纸作成一本平衡记录本,放在资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有关平衡的秘密,怎么样?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8-17

数学教学设计11-1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12

《用数学》教学设计11-05

好玩的数学教学设计11-05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12-28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09-29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08-30

浅谈数学的教学设计12-04

数学除法的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