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24 08:17: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安全的? 怎样做是不安全的? (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地下岩层断裂造成地震),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模拟实验,想象地球内部运动及地震成因。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预防地震伤害。

  教学材料

  多种颜色的毛巾、木棒、竹片、地震以及有关资料图片、预测地震及预防地震伤害的资料。

  重点难点

  想象地球内部的运动、地震的成因。

  活动过程

  1、观看唐山、四川地震图片,谈论四川大地震。激发探索欲望。

  2、思考地震的成因。用简单的材料模拟地震。

  用毛巾模拟岩层皱褶。平放在桌子上的几层毛巾,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把木棍压弯、压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地震成因。地下的岩石在地球运动的巨大压力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介绍避震小常识,地震来了怎么减灾?

  拓展材料

  了解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搜集震前预兆资料。

  三种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介绍地震波、震源、震级、地震烈度、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初步了解地震的小常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略

  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

  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略

  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

  幼儿:略

  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

  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

  幼儿:略

  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教师小结自救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地震小游戏《地震来了我不慌》,当听到警报声就表示地震来了,小朋友要在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现在咱们一起体会一下十几秒到底有多长时间。(教师幼儿一起数数,感受十几秒的长短)。

  幼儿游戏。(教师手拿小锤督促幼儿将身体藏好)

  幼儿游戏后,请幼儿说说采用了什么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幼儿,对不合适的躲避方式及时纠正。

  (四)引导幼儿帮助灾区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教师:2010年青海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们感觉怎样?(难过)。如果以后再有地震发生,我们该怎样帮助灾区的人们?(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谢谢你们这些爱心小天使,祝你们天天快乐。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学会逃生和自救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图片是关于什么的?

  1、老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图片是关于什么的?

  2、你知道什么叫做地震。

  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的幅度是有等级评定的,七级以上的地震就可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二、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或看法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前段时间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关于地震的新闻。

  2、咱们国家哪些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如: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

  三、讨论:地震来了,你怎么办?

  1、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2、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3、万一你被压住了,你怎么办?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四、教师总结:发生地震时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1、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2、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3、短时间要赶快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安全三角区内;厕所,洗手间墙角处。一手护头,一手固定。不要靠近窗户。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六、游戏《地震来了》

  玩法:老师制造地震场景,幼儿一听到地震来了的声音时,迅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躲到桌子旁,有的躲到墙角,有的顺着楼梯逃到一楼大操场。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

  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同时渗透相关法制教育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1、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确定合适的探究方式

  师:同学们,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们觉得用哪些方式解决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上网、查书

  (三)、了解地震有关知识

  1、汇报地震时如何逃生的知识

  2、汇报地震的形成、分类、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重点指导:地震前的征兆:地下水发生变化;动物发生变化:牛、羊、马等动物乱叫,鸭不下水狗乱叫等现象。

  3、汇报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物品、设计应对地震的安全预案、进行模拟演习等。

  4、教师随即设计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车上、家里等场景,让学生模拟示范如何避险。

  (四)生成新的问题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中怎样呼救、怎样逃生、怎样等待救援,受伤时怎样包扎

  (五)、整理资料

  按内容进行分类,制作资料卡,学生进行制作资料卡活动。

  (六)、教师小结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

  2、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发生地震时不慌张。

  3、了解一些地震的科普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学习逃生技巧。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四、地震演练。

  提出要求:听口令,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五、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

  关于地震演习,孩子们在小班、中班时已有一定的体验经验,但在知识了解上不是很全面,也对地震演习表现出的只是兴奋、好玩儿,

  这次活动,在知识科普方面做了跟多的铺垫,孩子们对地震有了一定的科学了解,在此次的演习当中,孩子们可以及时的做出正确反映。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9

  一、教材说明:

  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特征的基础上,本课借助对火山和地震成因的探究,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火山和地震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提出本课要探究的内容:“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们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来研究吧。”提示学生预前探究,为课堂探究做准备;以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准备课上探究的典型材料,为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以情景图的形式调动学生对火山和地震已有的认识,为课堂探究提供心理上的准备。

  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交流搜集的地震资料。

  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情况,包括了火山喷发全过程的图片及火山喷发对火山周围广大地区造成的破坏。目的是为学生研究火山提供最基本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引起学习兴趣,为探究火山的成因打下基础。二是介绍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教科书呈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地震巨大的危害性,引发学生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兴趣,结合卡通语言“真是不平静的地层。”,引导学生针对火山和地震的形成作出假设,这些变化有可能是地层的运动引起的,为探究地震的成因打下基础。

  两组图片只是教科书的一种指向,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获得对火山、地震的初步感知,了解火山、地震时会出现的现象。

  活动二: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

  分为两个环节:

  一是设计实验,探究火山及地震的成因。教科书呈现了一系列学生探究实验的情景图,“做个模拟实验吧。”提示学生设计实验,展开探究活动。三幅图片分别给学生以探究方法的提示:(1)加热用番茄酱和土豆泥做成的装置。提示学生番茄酱看作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土豆泥看做是地球构造中地壳。借助这个实验提示学生认识到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有类似接近液体状态的岩浆。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喷发。(2)用力折断木棍,模拟岩层的断裂及震动。(3)用手挤压毛巾。“实验中的毛巾和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提示学生利用这两个实验了解地震的成因。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地壳,手用力弯折木棍、挤压毛巾相当于提示学生地球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木棍折断发出“啪”的声音。手感觉到振动,以及毛巾的褶皱分别代表了地壳在受力下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就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图片中设计的各种方法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设计,展开探究。

  教科书通过“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及预留的记录空间,提示学生边探究,边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最终获得的结果。

  二是通过资料卡的介绍,丰富学生对火山、地震的认识。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教科书以资料卡的形式具体介绍了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上面的资料卡展现的是岩浆即将冲破地壳的情景和火山形成的原因。下面的资料卡展现的是没有被挤压的水平地层、受到挤压发生褶皱的地层、岩层断裂的地层及地震形成的原因。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认识。

  活动三: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讨论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火山、地震与人们的关系,分别是地震造成的楼房倒塌,桥梁断裂情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金刚石等珍贵矿产、地热资源;地震夺取人的生命。提示性语言“火山、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呢?”“火山、地震还能带来什么?”提示学生交流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它们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还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有益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教科书设计的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提示,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很多,如火山喷发能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城市,喷出的火山灰也能形成肥沃的土地;强烈的地震能造成严重的灾害,夺去人的生命,破坏人类的财产,但地震往往能告诉人类一些地球内部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学生可以从更多的方面交流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是避震小常识。教科书提出了“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问题,提示学生交流避震常识。借助资料卡简单介绍了根据地震前兆预报地震的方法,以及发生地震时,避免人身伤害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认识,对生活更具有指导意义。

  自由活动:

  模拟避震演习。

  教材展示的是一个模拟避震演习的情景图,背景是在一个教室里,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演习各种避震的方法,关于避震的方法有很多,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三种:①学生把书包举在头上,往门外跑。提示学生意识到头部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因此在地震发生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这种方法适合于平房教室。②学生抱头蹲在桌子旁。提示学生地震时,处在楼房里的人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蹲在桌子旁比蹲在桌子底下逃生的机会大得多,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③学生蹲在墙角。墙角是建筑物最牢固的地方,如果地震来得突然,来不及逃离房间,用这种方法也能增加生还的机会。借此活动目的是培养每个学生的防震意识,提高他们的防震能力,是对学生生存技能的一次有意义的训练。

  拓展活动:

  现在许多火山都成了著名的风景区,搜集有关资料,办一份火山旅游报吧!

  提示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办一份火山旅游报。借助旅游报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更多的火山、地震知识的机会,将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和地震既可以带给人类好处,也给人类造成负面的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现象;认识火山、地震的利与弊。

  三、教学建议:

  活动准备:

  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准备材料:毛巾、木棍、土豆泥、蕃茄酱等。搜集有关火山、地震的资料。为了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相应准备酒精灯、三脚架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对火山和地震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先播放有关火山或地震的录像资料,增加学生的视觉刺激。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火山和地震发生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通过交流获得研究火山和地震的相关资料。

  在学生了解了火山、地震发生的现象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由这些现象可以推想到什么?学生结合自己了解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活动二:

  在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后,教师提问学生:“怎么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呢?”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设计相关的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设计。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探究提示卡,提示学生实验设计的思路及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在学生设计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利用准备的材料展开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密切注意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及时提醒学生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方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进行整理,对实验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适时的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最终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整理,你知道火山喷发和地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吗?”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资料卡,弥补学生认识上的不足。

  活动三: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或介绍相关的数字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可能只重视到火山和地震带给人类的灾难,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负面作用的同时,也有有利的一面。训练学生学习辩证地、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科学素养。

  在学生认识到火山和地震与人类的关系后,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如果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教学时,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再补充一些有科学根据、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

  自由活动:

  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的准备要充分,包括对教室房屋结构、室内物品、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都应有个大体的了解。

  2、活动时间要充足,各种避震方法的掌握要到位。

  3、活动后注意总结、评价,对于活动中学生所表现的灵活性、创造性一定要及时发现,多鼓励。

  拓展活动: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火山的喷发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喷发后,会形成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国内的长白山天池、五大山莲池,国外的富士山、维苏威火山等。可以搜集资料办一份火山旅游报。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火山旅游报展览。

  本课探究内容较多,建议用2课时完成。具体有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课时认识火山、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学习火山、地震的成因。第二课时讨论认识火山、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避震小知识,模拟避震演习。第二种方案是火山和地震分别占一课时。教学时选用哪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相关文章:

《细胞》教学设计(精选8篇)02-28

《麻雀》教学设计(精选5篇)10-28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0篇)03-10

《位置》教学设计(精选5篇)10-14

《雪》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9

《乞巧》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1

《鲸》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1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9篇)03-09

《雪》教学设计(精选7篇)10-01

《天窗》教学设计(精选6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