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时间:2022-11-09 08:36:41 茶文化 我要投稿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茶文化确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茶在“一带一路”中既是重要的贸易货物,同时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具有广泛的含义,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茶叶,凡是可以沏的都可称之为茶,比如有各种花茶。茶的概念大大超过茶叶的概念。茶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刚才讲到,日本茶道成为日本茶文化中非常灿烂的标志。茶道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但是到了日本有很多变化。日本茶道的含义与中国茶道的含义不同。在中国文化中,茶道一般所指更为广泛,泛指茶的文化,用“茶道”更加突出的茶文化根本的精神和理念。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1

  我国的茶饮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茶饮方式到传统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礼仪化的精神层面的升华过程,日本茶道对器具、程式的重视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复兴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铁壶,日文称为铁瓶或急须,早在江户时代的典籍中有此名称的记载,其著名的产地有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如今,与之相伴而生的日本铁壶,却在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正所谓格物致知,仅从做工来看,我们就不禁要感叹日本人的虔诚之心和精工之志了。一把铁壶的制作需要多达80道以上的工序,而要独自一人完成须修业至少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瓶上,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可以说,正是众多纷繁的工序中才诞生出那美曼多姿的壶型和复杂多样的壶上肌理纹样,才诞生出如此经久不衰的工艺作品。

  “茶以清心,器以载道”,对器具的执着与尊崇意识反映到日本茶道的规矩到心,奉行茶道一丝不苟,最终成就了日本茶道。有学者认为日本茶道之所以留存,是因为日本人有恋物的习惯。因为国土资源的匮乏,所以在千利休时代人们就发现,无法在日本大规模使用“唐物”,也无法像丰臣秀吉一样用黄金去建造自己的茶室空间,而应该重新认识物,有意突出物的灵魂世界。所以千利休去世的时候,做了一柄竹茶勺送给他的弟子,这茶勺被取名为“泪”,物与人结合为一,迄今为止,许多日本茶道中人的器物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很多人一生中只使用一个茶碗。

  我想,与其说日本茶道重视器具是一种恋物,不如说是因为这是一种朴素的原始宗教意识——万物有灵论。因为万物有灵,所以这身边的器物便是有生命个体,便是家人、亲人、知己,所以要誓死相伴,永垂不朽。有了这种意识再看日本茶道,会发现它彰显的更多是一种人文关怀。所谓道,就是建立对特定器物的情感,用自己的手和竹木碰撞,做一个茶匙,一柄茶则,甚至去烧一个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虔诚之心创造一个可以视作知己的生命个体,这种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物的情感,可以使人们更欣喜更深入地进入到茶的世界,这是一个物我两忘、物人不分的世界。

  显然,目前中国的茶文化似乎没有这么深沉,中国茶文化追求的更多是一种闲逸的愉悦,不讲究着装,喝茶随意,不严肃、不庄重,喝茶清身提神,茶友互相沟通,大家共享这份时光。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普通市民,通过茶领悟到自然之美好,换取着一时的清净和轻松。而事实上,茶饮可以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茶道绝不是世俗的随心散漫、聊过一生,而是一种自我实现、升华个体的方式,是一种在短暂的人生中对完美人性的无限追求。苏东坡曾说,茶的至美至纯好像一个道德卫士,可以使他抵御堕落的侵蚀。除了文人阶层,宋代的禅院也以饮茶助于修行。

  因此,把茶道和饮茶方式区分开,当是推动中国茶文化复兴的第一步。茶道是一种生活方式,旨在修身养性、参悟人生,而饮茶方式仅仅是其中饮茶过程中的一组茶事动作。千利休草庵茶道影响到日本的建筑、庭院、服装和烹饪各个方面,而当下的中国,人们翻阅典籍,求教四野,试图寻找的所谓茶道依然只不过是一种饮茶方式。显然,无论是茶道还是茶文化,自当是饮茶方式在文化层面的升华,都自当有特定的礼仪规范和特定的行为模式,离开了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特定的行为模式,茶道和茶文化只能是止渴消遣的日常水饮而已。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追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从最初的神农尝百草而得茶,到魏晋时期的礼仪饮茶,使茶从普通的药草水饮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唐代的茶文化,更是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法式,茶叶的采集、如何精制、茶具的使用和规制、泡茶法和饮用法,茶饮从日常生活中升华,开始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繁文缛节,形成了茶饮特有的规范礼仪,对雅致情趣的追求,使得饮茶空间雅致化,花木、盆景、雅石、茶果等要素逐步出现。环境的优美、饮茶时的心境、整个茶室空间的陈设,包括茶人应该如何插花,被日本茶道吸收的这些固定的体系和完整的传承,都应当是中国茶文化最精髓的部分。

  目前来看,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已经发生在了中国的台湾地区。台湾地区最初复兴茶文化的时候,其基础是潮汕工夫茶并,属于明清茶文化在中国边缘地区的留存。台湾茶人去日本寻找的是中国茶文化的遗产,其中包括空间、茶具和喝茶的心境,明代大量出口日本的紫砂壶具轮珠大量回流台湾,成为茶人必备之物,而茶杯托等已经在大陆消失的茶具,也开始大量回购,重新出现在台湾茶人的茶席上。同时台湾茶人还努力翻阅中国古代茶书,寻找到自己的茶空间构造。从开始台湾的公共茶空间就借鉴苏州的园林风格,随着有现代设计意识、艺术经营理念和文化精英阶层的茶人的介入,台湾呈现出多样化的、真正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茶空间。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解致璋的清香斋、周瑜的紫藤庐、何健的冶堂、林炳辉的食养山房等。

  可以说,台湾地区的茶文化复兴有两个值得肯定的地方,一个是这些茶文化的普及者都是文人出身,文人的特有修养造就了他们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良好传承与心灵沟通,另一个是他们的兴趣在于复兴一种文化,并不追求谋利,这与中国茶文化中追求精神领域的超脱完美契合。不过,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因为其基础是以清香乌龙茶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所钻研的泡法、器具的使用,更适合于乌龙茶的体系,因此大陆茶文化的发展还有着更多的选择、更大的空间。台湾著名茶人李曙韵这样评价到,未来的茶道,还是会在大陆崛起,因为这里有丰厚空间。无论是与茶有关的物的世界还是人的世界,都太广阔了。

  从我国地域看,南北差异、物候差异,都使中国茶事呈多元化。云南的普洱、黑茶和黄山的安茶,长江流域的绿茶,福建和台湾的乌龙茶等,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和专门的饮用方式。但是中国茶文化自当有自身特定的精神追求、人格蕴涵和特定的礼仪规范,由此,使得地域多元的饮茶方式,具有统一的特色鲜明的中国茶文化面貌。这样的中国茶文化复兴,就不仅仅局限于茶文化,而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样的复兴就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必将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呈现出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2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因为,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布或要求社会承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实际也是通过宴庆,为新郎、新娘举行认亲拜友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结婚喜庆的一天,一般也是缔姻两家至亲好友大聚会之日,客至献茶,这样,婚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与婚礼的联系,最早可上溯到我国开始盛行饮茶的时代。但是,这里要说的还不是缔婚过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礼中直接用茶为仪的各种礼俗。

  众所周知,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以后产生的,伴随而来的是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把女子交换或买过来。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钓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字面上看,好似只讲茶在婚礼中的'意义,与茶叶的列入缔婚彩礼无关。其实,只要稍加分析,还是能够理出茶在婚姻礼仪中的一个发展过程的。

  《七修类稿》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部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彩礼中的茶叶,已非像米、酒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列选,而是赋予了封建婚姻中的“从一”意义,从而作为整个婚礼或彩礼的象征而存在了。这就是说,茶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经历过日常生活的“一般礼品”和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重要礼品”这样两个阶段。作为生活用品的列选,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大致最迟不会迟于这本书成书的唐代中期。至于作为首要的彩礼,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极有可能是宋以后的事情。因为,据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礼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东西,但没有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礼品。宋朝是我国理学或道学最兴盛的时期。元朝统治者也推崇理学为“国是”,鼓吹“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求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道德观,不会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这个阶段,由道学者们倡导出来的。我国古代种茶,如陆羽《茶经》所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种茶。但是,也如《茶经》所说,我国古人只是认为茶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茶树不可移植。可是,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茶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以致使茶获得象征或代表整个婚礼的含义了。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即是我国旧时婚礼的遗迹。下面,列举一些我国各族婚礼中应用茶叶的习俗。

  订婚,也叫订亲、定亲、送定、小聘、送酒和过茶等等,民间称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个说法。在旧时,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只有经过这一阶段,婚约才算成立。我国各地订婚的仪式相差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礼品,以把亲事定下来。如京津和河北一带农村,订婚也称“送小礼”;送的小礼中,除首饰、衣料和酒与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旧时问姑娘是否订婚?也称是否“受茶”。送过小礼之后,过一定时间,还要送大礼(有些地方送大礼和结婚合并进行),也称“送彩礼”。大礼送的衣料、首饰、钱财比小礼多;视家境情况,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但大礼中,不管家境如何,茶叶、龙凤饼、枣、花生等一些象征性礼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茶叶当然还带有“从一”的含义。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礼以后,随即也要送嫁妆和陪奁,经过这些程序以后,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妆也随家庭经济条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样,一对茶叶罐和梳妆盒是省不掉的。

  茶叶在婚礼中作为“从一”的象征,过去主要流行于汉族中间。但是,我国多数民族,都有尚茶的习惯,所以,在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也普遍流行于各个民族。如云南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已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开门酒”,只一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云南西北纳西族称订婚为“送酒”,送酒时除送一罐酒外,还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云南白族订婚有的不用茶,但多数和汉族一样,礼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区洱海边西山白族“送八字”的仪式中,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过“八字”可以成婚的话,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猪肉三块(一块带尾),火腿一只,羊一只(宰好),茶叶二两,银圈一个,耳环一对和现金若干,并附‘八字帖’一张。”女方把礼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来。居住在云龙的白族订婚的礼物为“衣料四包,茶二斤,猪肉半爿或一只腿”等。

  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茶的情况,有作礼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称结婚为“吃茶”。汉族“吃茶”和订婚的以茶为礼一样,茶在这里都带有“从一”的意思;但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结婚时赠茶和献茶,则多数只作生活中的一种礼俗。如云南大理区的白族结婚,新娘过门以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来以后,先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团圆饭,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礼结束。洱源白族结婚,一般头天是迎亲,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闲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妇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见时,男方还要分别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礼。送给新娘的礼物,主要是成亲当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饰;送给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猪肉、羊肉和酒茶一类女方谢客用的食品;送给新娘弟弟的礼物为……“酒半壶,茶叶二两,猪肉一方”。很明显,洱源白族结婚时,茶叶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给其弟弟,这种茶,在婚礼中就不具有汉族那样的特殊含义。这一点,还可举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为例。普米族嗜好茶叶,他们从订婚到结婚也很繁琐,订婚以后要二三年才结婚。宁浪地区的普米族结婚,还残留有古老的“抢婚”风俗。男女两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届时仍叫姑娘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后突然把姑娘“抢”了就走。边跑边高声大喊:“某某人家请你们去吃茶!”女方亲友闻声便迅速追上“夺回”姑娘,然后在家再正式举行出嫁仪式。非常清楚,这里所谓请大家“吃茶”,和汉族婚俗中所说的“吃茶”,明显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结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进专设的小帐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过酥油炒面茶,举行新娘进大帐房仪式。新娘进入大帐房时,要先向设在正房的佛龛敬献哈达,向婆婆敬酥油茶;进房仪式结束后,就转入欢庆和宴饮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赠送羊小腿的礼俗,实际是宴饮时由歌手唱歌助兴的一种活动。仪式开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举带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间放一大块酥油和四块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块酥油代表高山,然后说唱大家喜爱的“谣答曲戈”(裕固语“羊小腿”)。这里,在裕固族的婚仪中,茶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说,我国大多数民族,都嗜好饮茶;我国各族婚礼,五光十色,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用茶来作礼仪。所以,上面所举的例子,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把我国婚礼中派生的茶叶文化现象全部搜集起来,则将是一幅极其绚丽的历史风俗长卷。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3

  隋唐五代时期——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

  (1)饮茶习俗的形成

  陆羽《茶经?六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饮。”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的流行,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形成。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于中唐。

  (2)名茶初兴

  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二州的紫笋茶,其它则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碧涧明月、方山露芽、邕湖含膏、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祁门方茶、渠江薄片、蕲门团黄、丫山横纹、天柱茶、小江团、鸠坑茶、骑火茶、婺州东白、茱萸寮等。

  宋元时期——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饮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茶的艺术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4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

  据茶史专家们考证,相传远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即“神农尝百草”之说。后来,茶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故有“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茶”之俗语。今天,茶已成为“国饮”,可见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饮茶开始的。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感慨,坦露人生。因此,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1] 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什。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小说的兴起,为茶文化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的一章。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十八世纪中叶的风俗画卷。因此,今天我们不论从文化学角度,还是从纯文学艺术的角度,抑或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探讨一下《红楼梦》中所反映的茶文化,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一 焙茗:一个与茶史有关的小人物

  人们常称《红楼梦》为“奇书”、“迷书”、“百科全书”,这均非戏语。就以小说所写的几百个人物的命名来说,就别具一格。今天当我们来探讨《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时候,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了小说中的一个小人物──贾宝玉身边那个刁钻古怪的小厮──焙茗。

  “焙茗”,这个名字初见于小说的第9回,本称“茗烟”,直到了第24回方改为“焙茗”。可是,第34回之后,到了第39回时又忽然改为茗烟。这究竟是版本问题呢?还是曹雪芹的疏忽?让红学专家们去考证好了。我这里只想说,将“茗烟”改为“焙茗”是对的。小说第24回写宝玉身边共有五个小厮,一曰焙茗、二曰引泉、三曰扫花、四曰挑云、五曰伴鹤。后来几个小厮的名字不见了,只剩了“焙茗”了。这五个小厮的名字都很雅致,有茗、泉、花、云、鹤,非曹雪芹又有谁能想得如此之妙呢?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这五个人名字中──焙、引、扫、挑、伴,都是“动词”。显然这不是随便用的。联想到《红楼梦》中所写的丫鬟以琴棋书画命名,可见写小厮有泉、花、云、鹤,不能缺“茶”──“茗”的。而“焙”字,那是茶道中不能省去的,而把“焙”与“茗”合作一人名,则与前四位小厮的名字就谐合。因为“茗烟”虽是有出典,但是《红楼梦》中根本没有在“烟”字上作什么特殊的描写和渲染。因此,我认为曹雪芹改茗烟为焙茗,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焙茗”这个名字与饮茶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这只要懂得一点茶文化史的知识就清楚了。茶,古书上所载其名很多,诸如荈、蔎、葭萌、荈诧、槚、茶、茗,这可能与地域不同、方言有别有关。唐代始将“荼”字去一笔,定为“茶”字。“茗”字出现比“茶”字晚些,唐宋人说茶树上的叶子“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茶与茗并列流传于后世,至今一些文人雅士仍然称茶为茗,特别是在书画家和诗词中用茗者甚多。

  茗,南方人对茶的较早称号,吴国人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有云:“蜀作茶,吴人作茗。”茗的别名又作“荈”,东晋左思《娇女》诗:“心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左金右历]”,这是“茶茗”连称。后世上层社会里多称饮茶为“品茗”、“茗饮”,可见“茗”即是“茶”。

  再说“焙”。在制茶工艺中,有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工序。据陆羽《茶经》所记,焙就是烘焙茶饼的意思。通过“焙”把茶叶中的水分去掉,得到干茶。唐代皮日休有《茶焙》[3]诗云: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这是描写“焙茶”情景。在《茶舍》[4]诗中,皮日休又写道:

  湖上汲江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诗中的“焙”、“蒸”、“研”、“拍”,都是制茶工艺的程序。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读者大略可知“焙”与“茗”之间的关系,就不难明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改“茗烟”为“焙茗”的原因了。

  《红楼梦》满纸茶香,甚至无酒有茶,以茶代酒,这除与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生活习惯、个人嗜好等原因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茶本身所具有特殊功效。最早记载茶的药用价值的典籍是《神农本草》,其中说到茶的功效时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这些记载恐怕都是“饮茶养生”之道的较早的说法。明人顾元庆在《茶谱》中谈的更系统全面,他说:

  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到茶的功用:

  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睡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鲜温,不渴者勿饮。这些记载,毫无疑问都是人们在长期饮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知识。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茶的价值的认识,对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证。科学家们在有关茶结构的报告中指出,茶叶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化学成分,如有机化学成分中就包括“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色素”及“脂多糖”、“咖啡碱”等化合物。它的无机化学成分,如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都是抗衰老与营养价值。这就是茶和饮茶为历代人民所喜爱,为文人学者推崇备致,形成茶文化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而明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对茶的描写有如此浓厚兴趣的“理由”了。

  茶,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相关文章:

中国的茶文化03-09

中国茶文化07-10

中国黑茶文化07-10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07-11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02-19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08-07

中国绿茶文化04-14

中国的茶文化由来04-10

中国饮茶文化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