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法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21-06-25 08:59:10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2)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3)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抽出几分种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5)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间隔一段时间,出示部分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加强训练,培养坚强的意志。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长期的计算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在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位数及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 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的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会直接受到影响。

计算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 ,维持训练的持久性,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 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 正确程度。

同时,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2]

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1、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

计算题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练习计算的机会,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更培养了他们对计算的好奇心。

2、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激发计算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意志,唤起他们对计算的兴趣;

3、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激发计算兴趣

在班级成立数学兴趣小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加计算情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细心习惯、验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常粗心大意,看不清楚题目,或者把数看错,如6看成0,7看成1,或者把符号看错,如“÷”看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字和符号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再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很多学生不注重练字,经常书写潦草,导致自己看错,从而引起计算出错。例如字迹潦草6和0、1和7、3和8分不清,30看成80,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均要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特别是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清楚,数字的大小、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对于跟计算有关的概念、法则,要熟练掌握,用到时有清晰而完整的第一印象,根据法则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避免计算中的一错再错,培养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认真细心耐心计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验算的方法有很多,因题而异。一般加减相互验算,乘除相互验算;对于混合运算,可以用直接法和简便法两种方法计算,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对于解方程,可以把得到的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检查和验算的思想,

让学生从中体会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检查、积极验算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能力。

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口算,加强口算训练。因为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笔算、珠算、估算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加强口算训练,在每节数学课前,我都会利用2至3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如:1、口算比赛,让学生在书上口算练习题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比赛后组织校对、评价。并让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说自已的诀窍。2、看口算卡片直接写得数,可以将书上的口算题或一些重点口算式题写在卡片上,学生依次写出得数,最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3、看口算题直接口答,让学生自已先口算一遍后再指名回答。4、听算,教师念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口算题,听算结束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听算结果。5、找朋友:让学生拿着口算卡片找到得数等。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形式,既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又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大地提高了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1、强化估算意识,作好估算示范

小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关系就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比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和四则运算的进行,估算训练即可开始。在学过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所学单位的“观念”,同时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来估测填写恰当的长度单位:黑板长3( ) ,铅笔长2( ) ,数学课本的宽18( ) ,大头针长23( ) 等等。

2、教给估算的常用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如1米大约多长,1平方米大约多大,1千克大约多重等),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四则计算结果的规律。比如加法运算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数,乘法运算中如有一个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另一个大于1的数(零除外),某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则商小于被除数等等。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学会这四种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估算能力的基础。当然,这几种基本估算方法往往是交叉综合运用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3、在与口算和笔算的结合中,训练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计算当中,口算与笔算常常为估算提供充分的“素材”,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笔算的熟练化。具体训练中,不论是先估算后计算,还是先计算后用估算检验,都应如实记录估算与计算的结果,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出入,以不断改进估算技巧。也可给出若干计算结果错误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估算来判断正误;或者出成计算选择题,限时练习,效果也很好。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要做到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计算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多管齐下,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稳步提高。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05-06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05-06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8-15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09-07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05-06

如何培养小朋友的计算能力05-06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小学05-06

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05-06

如何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教学反思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