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时间:2022-11-23 15:00:36 预防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1 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

1.1 疾病因素 引发猪免疫抑制的疾病因素主要为病毒因素、细菌因素和其它疾病因素。

1.1.1 病毒性因素

1.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1.1.2 猪环状病毒(pcv) 猪环状病毒病2型 (pcv-2)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t)、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 (pnp)、猪间质性肺炎(1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pdn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虽然目前对pcv-2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机制还不很清楚,但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淋巴滤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受害的淋巴组织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t细胞的减少。pcv-2感染猪通常伴随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伪狂犬病、prrs、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病等。

1.1.1.3 猪瘟 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1.1.2 细菌性因素及其它病原微生物

1.1.2.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 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

1.1.2.2 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了机体的红细胞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感染。有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可能和免疫抑制有关,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1.1.2.3 猪弓形体病 已证实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

1.2 理化因素 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射线辐射或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动物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1.3 霉变饲料的影响 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褐曲霉毒素等),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

1.4 药物性因素 研究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1.5 营养性因素 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及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1.6 应激 已证明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异常代谢产物 (如热应激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同时某些激素 (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2.2 提供全价饲料,尤其是饲料营养要均衡。

2.3 杜绝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有效防止霉菌毒素中毒;防止重金属、杀虫剂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2.4 引进种猪或精-液时应严格检疫,防止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带入自家猪场原本没有的疾病。尤其是prrs和pcv-2等疾病。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5 定期对自家猪场的猪群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查,采取淘汰阳性种猪的方式,逐渐建立起健康的种猪群。

2.6 做好整个猪群猪瘟、伪狂犬病、prrs、细小病毒、pcv-2等疫病的免疫预防;同时重视并做好猪场的日常消毒。

2.7 禁止滥用抗生素类的药物,特别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篇2]

近年来,猪病病情趋于复杂,特别是各类免疫抑制性因素的不断增多导致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愈演愈烈,不仅使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导致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居多,而且增加了诊治难度,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免疫抑制危害大

猪病的很多病原是潜伏在猪机体里的,随时可能发作。同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也可能侵袭猪群。但在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能抵御外来物的侵袭,使动物机体免受疾病侵害。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免疫功能便会下降,会引发疾病。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产生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

在养猪过程中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疾病、理化、药物、营养、应激等等。特别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病原会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

1.病原因素。在临床上,许多病原微生物既可导致动物机体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又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造成双重危害。如猪瘟病毒可导致胸腺萎缩,b淋巴细胞减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可损伤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肺泡巨噬细胞是该病毒主要的繁殖场所,最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等。

2.理化因素。霉菌毒素能毒害巨噬细胞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许多重金属可抑制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失败;某些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卤素等)可引起免疫系统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进而造成免疫抑制。

3.药理因素。许多抗生素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免疫应答反应。如长期滥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等,可损害免疫功能。

4.营养因素。如饲料中营养成分配比不合理,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缺乏或过多等等,都对免疫力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d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使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5.应激因素。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如在过冷、过热等应激状态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会增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免疫功能受损。

免疫抑制的防制措施

临床调查表明,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互为因果。要想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既要讲究针对性,又要强调综合性。

1.坚持程序化免疫,搞好综合性保健预防.必须坚持实施程序化免疫,跟踪检测抗体水平,及时采取补免等措施.同时搞好综合性药物保健预防。

(1)针对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猪场,应根据病原学、血清学调查结果,做好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对目前尚没有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确实的疫病,可阶段性投以免疫增强剂和保健性药物预防。

(2)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药物预防保健方案。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对分娩前后的母猪及处于初生、断奶、转群、免疫接种等关键环节的猪群,药物保健预防都是非常必要的。

2.合理使用药物,强化驱虫理念。严格执行兽药管理规定,合理使用抗生素。一些能导致免疫抑制的药物由于治疗需要不得不用时,可配合使用协同增效并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物。同时,要定期运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在饲养各阶段全程驱虫,从而避免免疫功能受损。

3.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各种应激因素。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清污消毒。在天气突变前后和接种前后3天~5天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减小应激反应。

4.保持营养全面均衡,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按照猪的不同生长期,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提供充足的饮水;杜绝饲喂霉变饲料;要防止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可抑制霉菌生长,吸附霉菌毒素,增强肝脏的解毒机能。

5.严格引种检疫,建立自己的健康种猪群。规模猪场引进种猪或精-液时应严格检疫,严防引进病原种猪;在养殖各阶段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定期对自家猪场的猪群进行病原学调查等,逐步净化猪群,建立自己的健康猪群。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10-12

滑雪运动损伤的致伤因素与预防措施12-06

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11-29

常见护士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03-11

春季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03-23

影响生化检测的常见因素分析04-26

轮滑运动常见损伤及预防措施04-29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措施有哪些03-07

登革热常见六大症状及预防措施03-18

学校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措施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