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时间:2022-11-23 12:32:06 效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都很喜欢实验,很多学生一听到上实验课就很兴奋,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为上实验课而欢呼雀跃。但是真正在实验过程中却没有严密的思考,实验的目的不是特别明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对于实验的意义茫然无知,同学们热热闹闹的完成了实验,但是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其他同学有没有新发现,他们并不关心。不注重对实验的总结和分析,不积极思考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他们期待的是老师把实验结论直接讲授给他们听,更别说用实验来帮助自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用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帮助解题了。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其充分融入到实验的观察和探究中,让同学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成就感体验,是我们教学的关键。

一、课前实验设计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

我们的实验课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大家高高兴兴去实验室,什么都不听就开始摆弄器材。真正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弄不清楚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更不要说深入观察实验现象和思考实验揭示的科学意义。老师在课堂上的“临时”教学常常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大家懵懵懂懂的来有懵懵懂懂的回去。以前我们也是同样的情况,后来我们在课前准备上想了一些办法很好的改善了这种状况:

1、课堂创造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设计,让实验预习更有趣。

案例1-1《物质的溶解能力及影响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我在课堂上用两包相同质量的盐和糖,放入到相同质量的水中,最后糖和盐都溶解了。提问:“能说明糖和盐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设计实验,并动手做一做。第二步:我在ppt上放上一碗汤和和一盘炒菜,让大家思考油和水谁溶解物质的能力强呢?大家课堂上自由发言,然后回家设计实验。最后,我收到很多很有意思的方案,同学们用很多家里才有的材料,比如:牛奶、面粉、醋等等。

2、课前布置好问题帮助学生预习实验。课前通过引导性问题,明确研究对象和探究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少走弯

案例1-2:《小问题帮助理解动定滑轮滑轮的特点》

比如讲到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1、有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测量斜面长度,一些同学测量了整个板的长度,有的同学测量了小车下降的长度。2、有的同学不明白怎样得到有用功。3、有的同学不明白这样是做了总功。这个实验最多的现象就是老师给出了表格同学们按部就班的填好数据然后计算,但是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明白。于是,我在课前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1、设计表格求小车被举高的有用功,在图中标出物理量。2、设计表格求手对小车的总功,在图中标出物理量3、写出机械效率的公式。4、在家里斜面上拖动一下物体说说你的感觉。学生在课前必须要先看书才能完成这些问题,而经过思考以后课堂上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大家就能更明确的了解这堂课的研究目的。

二、课堂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真正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学生对物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仅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所以这时还要通过老师及时的引导,才能引发学生对现象的深入思考,进而探究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教学中我们发现,设计启发式问题能较好地提示和诱导学生进行定向观察和有序操作。在实验前先抛出所设计的问题,以问题的形式点播学生的思维,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小而具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更有目的性,更投入,更有效率。而且实验后通过总结分析,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1、设计针对性的小问题,帮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

案例1-3:《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因素》

比如:我在上到“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因素”的时候,我就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下问题要求大家课堂思考,课后完成。

①实验中用什么来体现磁性大小呢?

②为什么插上铁芯以后磁性会变强呢?你能思考出其中的原因吗?

③我们用什么来改变电流呢?电流改变时,其他因素能变吗?

④除了改变电流和线圈匝数外,你还想尝试哪些方法改变磁场的强度呢?

这些小问题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实验后完成也能帮助他们回顾实验的过程。第二天交上来通过老师的批改,我们能及时发现在课堂上没有注意到的错误,帮助个别学生重新理解这个实验。而且我还从这些作业中找到了很多孩子的新想法,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会请这些同学用实验去展示他们的新发现,反过来又促进了大家的探索欲望。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分阶段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案例1-3:《理解滑轮的特点》

我们在做到“研究动定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运用了一下分段式任务帮助同学们完成实验:

任务一:1、直接将钩码运到高台上,读出拉力的大小。2、测出钩码的重力3、比较两个力。

任务二:1、用最省力的方法将钩码运到高台上。

2、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方法。

3、说明自己省了多少力。

任务三:在作业本上画出自己的做法,总结利与弊。

通过这些任务同学们除了能发现滑轮省力的秘密,还能发现原来省力的方法会很费距离。

三、注重学生实验后的反馈和结论展示

1、课堂数据展示,所有结果一目了然

在实验课堂上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有的同学课堂或者课后完成实验报告敷衍了事,有的同学甚至根本不做记录直接抄袭同桌的数据。课堂我们老师想总结实验但是同学们太兴奋了不想听,如何更好的进行实验反馈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大问题。 

所以我们改进了记录数据的方法:除了要求将数据记在本子上以外,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自己记录到的一组数据写到黑板上,我很高兴的看到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快速的完成自己手里的实验,到黑板上按照要求写好实验数据并精心的为自己的小组取好名字。而且我惊奇的发现同学不仅不会抄袭已经写出来的答案,他们还会特别将自己不一样的答案写上去。这时我在旁边观察数据,如果发现出入比较大的同学,我会及时提醒他们“是实验步骤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呢?”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做一下实验呢?

这样课堂当场公布数据的办法,既直观又清晰。在下课前,只需要同学们安静几分钟观察黑板上的数据,他们通常就能得到很好的结论了。

2、课堂发现分享,通过讨论让思维产生火花

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虽然有时候他们会说的不够清楚,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慢慢培养。只有足够的展示才能保持他们的热情。但是,课堂分享要在没有实验器材的课堂上。大家静下来,听听有创意的同学的实验新发现,也是很重要的反馈方式。

案例1-4:《从小电动机中的发现》

记得有一堂课非常有意思,用小电动机研究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方向。有位同学不仅研究了方向的问题,他把磁铁从电动机上取下来,一会儿靠近线圈一会儿远离,他很兴奋的告诉我”靠近的时候线圈转的快些,远离的时候转的慢些。”快下课的时候,我试图让这位同学展示一下他的新发现,可惜我失败了,因为同学们没有人停下来关注他。但是分享是必须的我愿意在这上面花更多的时间

于是在第二堂课上我们回到了教室,没有器材、不需要不停的呼喊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因为手中没有东西。这时我让这个孩子展示了他的发现,同学们觉得很有意思,马上就有同学提出“既然磁场和电流都在影响线圈的运动,我们能不能用个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来影响转速呢?”

第三堂课我没有吝啬,我再次带他们到实验室去尝试了这个想法。有的老师可能就要想了,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呢?但比起我们一再反复的讲解,这种方法实在是太有效了。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能让学生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更主动地分析实验和思考问题,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把实验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让让实验教学变得更轻松。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篇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学习是不分家的,二者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创新学生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教师们就如何高效开展实验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自己对实验教学的看法,愿与广大教师探讨交流。

一、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实验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大都采取单纯的看、听、写的填鸭式教学法,这直接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分配实验兴趣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拥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小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各个实验的主要操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扮演实验组织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形式,制定实验目标和基本实施方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亲自操作实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实验活动的主角,他们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以加速度相关知识的实验为例,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两人合作,以拍照的方式来研究加速度。为他们制定如下学习任务:设计测试方案,调试实验装置,制作标尺,进行实地拍照,分析照片,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要进行适当提示和技术指导,参与学生的探究讨论,提供实验器材,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采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获取知识,加深理解,提升物理能力,建立学习型团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传统的实验教学课多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们通常都处在被动的境地,学生只管“照图施工”、 “按方抓药”,所有的实验步骤、仪器、操作事项、实验结论都由教师一手操办,但让学生“清闲”的后果只会是压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开束缚学生手脚的绳索,创设开发探究性实验,给学生一片自由发挥和想象的天空。例如让学生亲身参与拟定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的各项流程:研究对象、实验步骤、装置搭建、收集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等。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以适当的指导,及时处理学生现场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实验给予肯定,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我能行”的信念,养成独立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现象分析、结论总结等自主探究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转换思维,学会灵活的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居于一点。例如可以采用半偏法、滑伏法、滑安法、替代法等多种方法测量电阻,而不必拘泥于伏安法一种。同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也可以将电路划分为限流、分压,内、外接法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有灵活的变换思维为前提的,所以,探究性实验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手段。

三、重视并开展好课外实验,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但受紧张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影响,课外试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设计各种课外实验,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首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些小的家庭实验,把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具有的高绝缘性、高透明度、易于加工等特点,设计水流星表演、完全失重等实验;还可以借助玩具枪进行子弹发射速度的测量,借助电脑屏幕进行静电实验的演示等。这些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学生也非常愿意去动手操作,自然会起到很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其次,用探究法改进各种实验。高中物理的很多实验依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对于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课外开展探究实验,针对实验特点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还能锻炼学生敢于质疑教材的良好习惯。课外实验的组织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能力及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总之,作为一门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是以物理实验为依托的,脱离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成为空洞的教育,物理学科所要求的实验能力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不断提高,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全方位发展。所以,我们要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物理素质。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相关文章: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思考11-23

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11-23

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1-23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11-23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11-23

提高企业培训的效率与效果的方法措施11-23

提高实习教学效果11-23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论文11-29

提高服装工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