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

时间:2022-11-23 11:07:00 制度建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旨在建立一种自下而上、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开展校本教研的着眼点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它以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途径,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革新的能力,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加快我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现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对确保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校为本,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改进教学研究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教育教学创新、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实现“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学校文化、创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各校要真正确立以校为本、主动发展、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 1

作责任,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各校要在已有的课改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校本教研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成立专业指导小组,对校本教研进行专业引领,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学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深入实际,率先垂范,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真正成为校本教研、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教育局将把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市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学校领导参与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研究和实施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以校为本的区域性教研网络

根据以校为本的理念,教研工作实现重心下移。要坚持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这一指导思想,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多个层面的教研活动。根据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以校本为主体的市级、片级、校(镇)级三个层面的教学研究网络。

1.市级教研活动。教研室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研部门开展的课程培训和有关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研讨、学科竞赛评优、教学调研测试、骨干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市级教研活动,组织开 2

展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调研活动。高中学校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开展教研活动、备课活动、课题研究、新课改研究等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研究活动。

2.片级教研活动。从方便学校和教师出发,在全市设立澄西、青阳、华士、长泾、要塞、直属校等6个教研协作片,每个协作片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为召集单位,确定1-2位教研员为协作片联络员,由教研室与召集单位合作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幼教、小学、初中教师的学科教研活动,以及面向各校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室在各协作片确定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协助教研员开展本协作片的学科教研活动。协作片教研活动的具体组织将另行安排。

3.校(镇)级教研活动。各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初中以校为单位在片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校内集体备课,各中心小学组织开展镇一级的教研活动,各中心小学要成为全镇小学课程改革的组织指挥中心、师资培训中心、课程资源中心和教研活动中心,要对全镇小学课程改革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和统一考核,切实加强对村级小学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和健全集体备课制度。要经常组织全镇小学教师开展“开 3

课日”、“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教科研活动。要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帮助村级小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区域内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努力创新学校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主体。各校要大力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学校即研究室”、“老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文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努力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1.各校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制定好培训与教研一体化的校本研训规划,确定具体的研训内容、研训方式和工作制度。各个学期,要制定具体的培训和教研计划。本学期教研室将在教学调研时了解各校校本研训规划情况。

《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各校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规范和保证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到位。建立业务学习制度。要确定具体的内容和时间,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精神和相关专业知识,帮助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

建立教研活动制度。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要协调安排,明确活动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的时间、 4

场所和经费,并加强考核评价,努力提高各项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各校要确立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导性课题,组织教师选择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要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过程管理,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

建立教研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时间,要及时、正确地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对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态度、成果等进行综合考评,对优秀者以表彰奖励。 建立校本教研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各学科教研组,要注意各类文本、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并及时、分阶段进行研究和总结。

3.各校要不断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和方法。教师个人实践反思、教师集体的合作互助、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有多种活动方式,如撰写教学日志、开展教学反思、教学观摩评议、教学案例分析、教师论坛、学术沙龙、专题研讨、与专家对话、外出参观、请进来上示范课等。各校要根据具体的教研内容和教师层次,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5

4.各校要根据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并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要对教师的业务进修理论学习、教学研究等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教育、业务进修,以及人事部门、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课程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要引导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良好习惯,养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各校要建立起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

5.各校要增加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增添图书资料、完善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装备,努力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与高等院校、上级教科研部门联系挂钩,加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要积极争取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科研骨干的支持和指导。

6.教研室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积极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对外教学观摩、校际交流研讨等活动,努力为校本教研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指导。各学科教研员,要直接与学校、教师合作,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发现和总结校本教研先进经验。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教育。

四、不断加强校本教研骨干队伍的能力建设

6

1.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电教中心教研人员的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教研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教研人员要增强校本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教研方式,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教研成果,真正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

2.教研室、电教中心要进一步加强教科研网站和课程资源库建设,为广大教师学习研究、合作交流、开拓创新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和交流平台。

3.选择一批知名校长和教师为我市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确定教育教学理论讲座、教科研方法指导、教材教法辅导、开设教改示范课等专业引领项目,上网挂牌,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专业服务。

4.加快培养教科研骨干教师。教研室重新选择我市小学、初中学科中心组成员,组建课程改革研究指导小组,高中教学研究指导小组,选择教学骨干重点培养,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各级教研工作和校本教研中的骨干作用、专业引领作用。

5.加强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定期开展中小学优秀教务主任、先进学科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等考核评比活动,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使他们真正成为 7

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学管理的骨干力量。

6.各校要加强对本校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的后续培养,并落实他们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的工作责任。

希望各校积极参与,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深入推进我市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五年十一月

8

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 [篇2]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与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研究目的的实践性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将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种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为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规范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保障校本教研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推进校本教研的自主发展

⒈教师的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适应新时期对教师职业多重角色的要求,牢固树立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的观念,不断增强研究意识,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自身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⒉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要求。教师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⒊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教师要养成对自己教育教学各种现象和问题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性见解的习惯。尤其应注意将自我反思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成为个人自觉的行为。在实施课程前要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性的及时反思;在课程实施后对教学活动加以回顾,做好课后小记。在实践研究中,通过撰写教学札记、案例、课例、论

文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校本教研活动及制度建设被动的参与者和管理对象,而是真正的主人,要打破教学工作各自为战的传统思想束缚,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与同事坦诚交流、精诚合作;向专家名师虚心求教;为本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进言献策,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推进校本教研的规范发展 

⒌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明确校长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校长要树立以师为本、科研兴校的理念,精心构思,大胆创新,带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着眼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和统一,营造务实、求真、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挖掘教师潜质,依靠教师搞好校本教研。

⒍各学校要依托校级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和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校本教研工作组”,制定教学研究的学期、学年计划,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中长期的整体规划,使每个阶段的任务,每项活动的开展均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监督四落实。

⒎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⑴学习培训制度。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要分层次做好学习与培训规划。专题报告、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等接受性培训形式与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吸纳教师实践经验的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等学习培训方式相结合,把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统一起来,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成果的体现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目的在于使每位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提高专业水平,提升研究能力。

⑵同伴互助制度。学校要确定每周的“校本教研日”、每学期的“教学研讨周”,适时召开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会。学校要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如教育教学信息发布、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教育沙龙、教师论坛、与专家对话、结对帮扶、教育咨询与指导等。使教师在共同研究中,互帮互助、相互启发、分享经验、协作攻关。同时,学校要创设宽松浓厚的研究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之间进行自发的、经常性的、非正式的教学交流与研究。

⑶课题研究制度。学校要将教研与课题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按照教学研究规范化,课题研究实用化的原则,根据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抓住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率提高等关键问题,确定课题研究内容,以学校重点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组织合作攻关研究力量,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一批勇于实践探索的教师不断总结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带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⑷档案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活动预案、学习文献、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学媒体设计与使用说明、教育叙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等实践性、过程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建立教学研究资料库,丰富教学研究的后备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⑸考核评价制度。学校要结合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办法,每学年进行一次全面考评,对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实践效果明显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和奖励。

⑹资金保障制度。学校要把校本教研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教学设施及研究经费。

⑺总结汇报制度。教师个人、学科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要定期将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向“校本教研工作组”进行汇报,工作组将情况汇总,总结经验,明确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⒏各校在坚持以校为本,开展教研活动的同时,要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参加跨校教研活动,主动建立校际联系,相互交流经验、合作攻关课题、互惠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条件请专业研究人员走进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三、改进教研机构工作方式,推进校本教研的专业发展

⒐教研机构要将工作重心下移,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服务。教研员要主动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参与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里、在教师中、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的服务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为教师铺路搭桥、排忧解难,与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专业服务,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⒑教研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研究和指导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学科教师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在开展专题研究的过程中使教师学会研究。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对于校本教研的定位、实施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制定、方法综合运用、校本教研成果评价等具体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能为学校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

⒒教研员应能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范例。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引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学会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促进教学反思,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

⒓教研人员要借助对全区各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全面了解的优势,帮助校际之间建立联系,开展跨校的信息交流、教学研究、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四、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保障职能,推进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

⒔采取措施,不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和教研机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⒕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及制度建设的督导和检查,与教研机构联合定期开展专项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并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全面推进本区域范围内校本教研深入持续发展。

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邀请区外知名专家适时开展全区范围内的校本教研培训活动;适时组织不同层面的校际交流展示和研讨活动,促进校长之间、学科教研组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就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相互交流切磋。

⒗逐步建立区级教育教学专家库,充分发挥名师讲学团的作用,加强“1—4—1”骨干教师建设,汇集优秀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使校本教研倡导的“专家引领”在实践中落在实处。

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对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成果给予表彰并积极推介;定期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0016年8月9日

【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相关文章: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初探的论文11-24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汇报11-23

加强人才制度建设11-23

加强制度建设的意义11-23

加强慈善制度建设是关键11-23

如何加强企业制度建设11-24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心得体会12-04

县人大加强制度建设11-23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涵发展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