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0-16 09:00:42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览。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中起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两人在历史上的形象却截然不同。

  一. 性格不同

  司马懿生性残忍、毒辣,看重权术。曹操生前就曾警告过曹丕“司马懿非人宦也,有狼顾像,必预汝家事”。 太尉华歆也曾进言于魏帝:“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日: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患。”历史也正如曹操所预想的那样进行,在齐王即位之初,朝廷大权均掌握在曹爽手中,司马懿虽然同受明帝的遗诏辅翼幼主,却被排斥于政权之外。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并未就此罢休,他托病蛰伏了十年,突然而起,司马懿先用狡诈的手段两次派人诱骗曹爽:“太傅无他事,只是削汝兵权而已。”“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等曹爽交出兵权,凶残面目暴露无遗,当即翦除曹爽党羽,接着又翦除曹爽一族, “押着曹爽兄弟三人并一千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其家产财物,尽抄入库。"最终掌握了大权, 为司马篡权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相比之下,诸葛亮则生性淡泊,注重信义。诸葛亮正如他其门上之对联所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虽然在事实上,他的行为与这句话有矛盾之处,在《三国志》中曾记述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管仲和乐毅,一个是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的政治家,一个是辅佐燕昭王迅速崛起的军事家,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建立

  一番功业的。可是与司马懿相比,他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只是良臣贤相。在深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情后,他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为的只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也是不忘刘备之恩,尽心尽力辅佐刘禅,明知他不是一个贤主。这样的选择都是因为,在诸葛亮心中,功利和信义相比,信义远远超过功利。这些也直接导致了他人生的悲剧。

  二. 人生遭遇不同

  同样是身为人臣,同样是才华横溢,但是两人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司马懿在动乱的三国时代,选择了曹魏集团,可是曹魏集团的第一个领导者曹操却是一个既爱才又妒才,既用人又疑人的统治者。对于司马懿也同样如此,他深知司马懿的才华,既想用他也疑他,最后到了与处之而后快的地步。这时的司马懿不得不韬光隐晦,明哲保身。到了曹丕,虽然得到了重用,但是面对曹丕的好大喜功,爱征战杀伐,他不爱显露自己的军事才华。到了曹睿,司马懿也是时时受到曹氏家族的排挤,多次被剥夺军权。到了曹方,曹爽害怕司马家族终有一天会垄断朝政,于是用欲抑先扬之术,敬事司马懿如父,推举他为“太傅”,外示尊崇,而实则夺了他的军政大权。司马懿处空名而无实权,一晃就是10年。在这10年里,他处处示弱,隐忍不发,静观其变。果然,曹爽志得意满之后走向了狂悖与淫慢。他作威作福,秽政横行,以致大臣离心、物议沸腾。这时司马懿才抓住机会,突然作起,翦除了曹氏异己。为自己以后夺取政权奠定了基础。

  而诸葛亮在这一方面也是截然不同。他一开始就受到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邀请。等到出山,他就被刘备委以军师重任,得到刘备的赏识和重用。刘备曾对关羽、张飞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当刘备白帝城重病,他把

  刘禅托与诸葛亮,并让刘禅视诸葛亮为义父。刘备死后,刘禅更是依靠诸葛亮,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军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在他的仕途当中,是在不断的排挤也压迫中求得生存,最后依靠自己的隐忍和韬光养晦、明哲保身,最终才走向了权利的高峰。而诸葛亮深受刘备赏识、重用之恩,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为报答这份恩情,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走向了另一个结局。

  三. 军事弱点不同

  诸葛亮、司马懿都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在军事才能上,两人都不相上下。但是两人在军事方面的弱点,却是各有侧重。司马懿猜忌心非常重,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空城计。虽然空城计是司马懿各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但是与司马懿自身的猜忌心不可分离,我想如果诸葛亮不是知道司马懿猜忌心严重,我想他是不会打开城门,来这么一次名扬古今的“空城计”。从空城计中,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谨慎行事。诸葛亮是一个处事非常谨慎的一个人,最为代表性的一次事件就是魏延献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嫌魏延之谋过于冒险而不肯用,他选择稳打稳扎的方式进兵。在取得南安、天水、安定三城后,却又没有乘胜进军,而是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诸葛亮不愿乘胜追击,就在于此时蜀军兵力较少,他不敢冒进。所以他选择 停下来整顿军马,再提大兵进发。毛宗岗在第10回回评中写道:“魏延子午谷之谋,未尝不善,武侯以为危计而不用,盖逆知天意之不可回,而不欲行险以争之耳。”夹评中又说:“此亦韩信暗渡陈仓之计,惜孔明之不用也。”“武侯只是小心,不肯放胆。”再次指出诸葛亮用兵的谨慎小心。魏延并非有勇无谋之人,其策也非异想天开,以当时情状,其确为奇计,后来司马懿也证实了魏延之计的高妙。

  司马懿和诸葛亮作为名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之处更值得人去反思,因为正是他们身上的不同,才导致了他们最终不同的结局。我们为司马懿能从忍辱负重中最终修成正果而庆幸,同时更为诸葛亮悲剧的结局而扼腕叹息。

  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更是一部权谋之书。作为道德和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成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而作为陪衬人物的司马懿也是小说中描写得最传神的人物之一。这其中夹杂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正如鲁迅所说,小说中表现孔明的机智太夸张,“多智而近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妖”的聪明人,最终被司马懿活活“拖”死了,这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有着种种疑惑,才开始关注司马懿,他的智慧,他的成功又都隐藏在了哪里,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

  目前学术界对于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尚没有专著出现,但论文却有近百篇之多。其中以两种声音为主流:一种是他与“正统”对立,所以就顶上了奸臣、佞臣的帽子,王莹雪的《司马懿与诸葛亮形象之比较》就是代表之一;一种是为司马懿“平反”,王晓毅的《司马懿与曹魏政治》认为他是在经历了由消极回避,到积极效忠,而最终反叛夺权的变化过程中他的政治立场才逐渐转变的。论述司马懿这一人物形象从修身立命的儒家思想着手,又结合讲求策略、玩弄权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的“申韩之术”,在融合《三国演义》的文学艺术与借鉴《晋书》历史记事的修饰下,即吸收了小说中的鲜明性格:阴险、奸诈,而这又成为司马懿智慧与胆识的侧面写照;又从小说的艺术渲染中解放出来,结合现代的思想观念,从历史进程上肯定了司马懿的历史功绩。像秦桧一样,虽背负着灭亡南宋的罪名,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他又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司马懿的性情变化,正是他一生矛盾的表现。他集大奸大忠、大智大勇、坚韧与猥琐等众多品质于一身,这使得他性格显得十分复杂,奠定了他悲剧英雄的形象。在其人生前期与曹氏集团的较量中,他默默无闻,却又能在冷静分析局势之后,选择了隐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后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他锋芒毕露,显现出他的机变和智慧。司马懿的一生跌宕起伏,由被迫出仕到叱咤风云,再到高举屠刀,可以说是他在迫不得已中所采取自保的策略和手段。因此,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使得他成为三国中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曹操相比肩的英雄人物。

  第1章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第1节 与曹氏君王的较量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权谋家,西晋的奠基人。史书上称他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1]其在小说第七十三回中以谋臣的身份出现在曹魏的政治集团,由此看来,作者罗贯中的巧妙安排,实际上暗含着他对司马懿才干的认同和肯定,但他却是一个悲剧人物,其既效忠于曹魏政权,又最终走上了与之相背离的道路。

  在曹魏初创时期,曹操独揽大权之后,为了延揽人才,巩固曹魏政权基础,他招纳司马懿入朝为官,但司马懿却以患有“风痹”之症,巧妙推辞,且在言辞之间,流露出鄙薄曹操之意。小说虽没有交待曹操的具体反应,但“若复盘桓,便收之”的言辞恐吓,无不透露出杀气和威胁。迫于曹操的淫威,他便不再伪装,在无奈之中,只得接受邀请前往丞相府,接受任命。司马懿深知,要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有一番大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若锋芒尽显于外,则易招致猜忌,下场会很悲惨,祢衡、杨修等人便是前车之鉴。因此,司马懿在明哲保身、藏智露拙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历练自己,他蓄势待发,等待时机,以求大展其才。司马懿在这一时期的举动,颇似刘备田园种菜的韬晦之计。

  曹操撒手人寰,曹丕篡汉自立,这使得蛰伏已久的司马懿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这时期司马懿的“奸雄”面目渐渐浮出水面,他真正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期。此时司马懿四十岁,正值政治生涯的黄金时刻。曹丕封他为封津亭侯,并转任丞相长史,这使其已成为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此时的司马懿已无处处受到压制的威胁,可以大展拳脚。他先是帮助策划了以魏代汉的“大略”,后又因曹丕南征而“留守许昌,内镇百姓,外供军资”,[2]这一切都得到了曹丕的肯定和赞扬。曹丕称赞其有“萧何”之材,但曹丕一向喜欢耀武扬威、好大喜功,身无军事才能,却偏爱征战杀伐之事。于是,司马懿任由这个虚荣心极强的君主去大出风头,而他却埋下头来,扎扎实实担负起了辅国的重担,且做出了一番业绩。司马懿深知曹丕对自己虽然信任有加,但在国家大政方面,他还是倚重于曹氏宗亲和旧臣,如曹休、曹真、贾诩等人就掌控着朝廷的所有大权,而司马懿只有等待、观望。

  明帝曹睿时期,司马懿虽身受重用,但却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魏文帝病重托孤嘱托后事,他嘱咐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等人要悉心辅佐太子,共保社稷,并颁诏给太子曹睿:“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3]但这里的“三公”似乎并不包括司马懿,这种尴尬的处境使他如坐针毡,于是司马懿以退为进,以西凉无守、练兵为由,请求外调。这时的司马懿一方面脱离权力斗争的漩涡,另一方面又以实际行动去树立自己的声威,但他的政敌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曹睿的猜忌丝毫不减其祖曹操,他始终认为司马懿是不可饱食的猛虎,饱食则伤主,于是蜀军一个拙劣的“离间计”就使得司马懿险些命丧曹睿手中。被困于魏帝车驾之下的司马懿,没有像韩信那样鲁莽,他自愿交出兵权,对天盟誓,换得了暂时的平安。虽然曹睿有所迟疑,但外敌的窥伺,使得他最终允许司马懿回乡养老。但时势造英雄,蜀军兵锋直指中原,为了保住江山,曹睿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这又给他再次展露军事才能的机会。司马懿这时人生规划的重点是用显赫的功勋巩固政治地位,同时,又“养寇以自重”,慢慢蚕食魏国的军政基业。

  少帝曹芳时期,司马懿已站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个时候能够阻止他大展雄才的人皆大多凋谢。“他挟‘四朝元老’之威望,负‘伊尹、周公’之才德,谁也不敢和他的远见卓识相抗。他在魏国军政大事上的每一次决策和行动,都是完美无缺的。”[4]

  总之,在与曹氏诸帝的较量中,司马懿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锋芒内敛,韬光养晦,这使得他能够准确把握时机,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机,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节 与曹魏官僚集团的较量

  在司马懿仕宦历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充当“书记员”、“秘书”之类的角色,其原因是曹操的一句评价:司马懿“有狼顾相”。他便一直隐忍,不敢展露锋芒。太尉贾诩也认为司马懿久非人臣,而对他处处限制。这时司马懿人生规划的重点就是“韬光养晦,蓄敛芳华”,他也抓住了曹操重才、忌才、疑才的双重性格,便公而忘私,勤于吏职,史书上写他“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5]不难想象在曹操这样乱世奸雄手下办事要多么小心。

  司马懿本以为曹操在死后自己便可大展才华,遂成平生之志,却仍改变不了被猜疑、排挤的命运。“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6]而众多的曹魏勋臣元老也大因之争都打压、排挤他,如太尉华歆用曹操的话来暗指司马懿的不臣之心,司徒王朗也称司马懿素有大志,面对流言蜚语,司马懿只能再次选择了退让,忍耐。

  曹真作为宗室中的才俊,他算得上曹魏政权的柱石。在曹睿眼中,司马懿自然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但蜀军北伐中原,这使司马懿又再次抓住了机会,一方面他让曹真吃尽了苦头,使其备受煎熬,另一方面又大显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最终司马懿渐渐取代了曹真的位置,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兵权。此时的他已完成了谋臣向武将的转变。

  少帝时期,司马懿受命辅政,以曹爽为代表的曹魏官僚集团对此是耿耿于怀。于是曹爽采用明升暗降的策略,敬事司马懿如父,推举他为太傅,外示尊崇,实则夺其权。一时间曹爽门前门庭若市,名利之徒纷纷而来,他们怂恿曹爽向司马懿痛下杀手,必欲除之而后快。司马懿便诈病不出,以麻痹敌人。庸碌无能的曹爽无论是才干还是见识,均不及其父曹真,他最终司马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所杀,[7]司马懿深知,杀戮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处在政治漩涡之中,也许只有屠刀才能震慑敌人。

  第3节 与诸葛亮的对决

  在大多数人眼里,司马懿始终是诸葛亮的陪衬,因为他的对手是被人们奉为智慧和道德化身的诸葛亮。综观三国群雄,似乎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便只有司马懿,诸葛亮也坦白说过:“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8]如在渭南一战中,两军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蜀军送给司马懿“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用以羞辱他,这换做周瑜恐怕早就暴跳如雷了,但是司马懿佯笑受之,却不应战,只是询问诸葛亮饮食起居等琐事。这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却是他了解对手的巧妙策略,“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9]诸葛亮听了也不得不叹曰:“彼深知我也!”[10]

  另外,从整体上看,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祁山交锋,实则关乎到两国的兴衰命运。司马懿从四十九岁打到五十五岁,整整打了六年,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氏“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司马懿军事才能不如诸葛亮,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而从小说叙述来看,作者罗贯中并没有全面否定司马懿,首先,我们要弄清在祁山之战的真正目的。诸葛亮的战略目的是北伐中原,匡复汉室。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较为复杂,他既有挫御敌于国门外的目的,又有自保之意。与此同时,这也是他积蓄力量,伺机一统天下的绝好机会。这种多重性质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表面上似乎有些被动。但从根本上看,司马懿却成功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蜀国坐大,以免除魏国和自己的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能彻底击溃敌人,还要保持敌军的攻击力。

  诸葛亮对司马懿来说,既是对手又是“知音”。因为司马懿在曹操身边从事长达十二年之久,他从曹操身上学到了很多权变之术。司马懿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当他纵观群雄时,却赫然发现只有他才可能是诸葛亮唯一的对手。那么,他就要很好的利用诸葛亮北伐的大好时机为自己谋得更大的权力。有诸葛亮在一天,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不了他。在诸葛亮摆出“空城计”招呼司马懿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两个智者的摊牌。事后,“懿悔之不及,仰天长叹曰:‘吾不如孔明也!’”[11]这既向魏主道明诸葛亮的才能非曹真能及,又突出自己的才干超群,所以,他宁愿被部下称为“畏蜀如虎”,忍受别人的讥笑,也不愿彻底击溃蜀军。

  总之,在与众人的较量中,我们都能清晰的看到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胸怀。“所以,在《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中,我认为,最能韬光晦影,最能忍辱负重,或者说,最能像北京人爱骂的‘装孙子’的人物,大概要数司马懿了。”[12]但司马懿的隐忍不是消极的,如果说他的对手是虎,那他就是老虎治下的绵羊,但这并不意味着绵羊不会反抗。面对曹氏君王的猜忌,同僚的打压和外敌的威胁,司马懿就像大海中风雨飘摇的一叶孤舟,一个不小心就有葬身深渊的危险。于是司马懿的“忍”不仅是他以不变胜万变的绝招,也是他在各方力量角逐中笑到最后的法宝。

  第2章洞察先机,锋芒毕露

  第1节 以退为进

  在三国中,司马懿很善于把握时机。连当世英雄曹操也对他青睐有加。曹操在掌握了大权后,就急招司马懿入朝。而司马懿却以有病在身做了推辞。当曹操做了丞相后,又利用权势相威胁,碍于曹操的地位权力,他也不便再装下去,只好出仕为官。

  可以想象一下,司马懿最初真的是不想去曹操那里为官吗?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司马懿觉得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野心家,他不屑与之为伍。史书上也说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司马懿临终前嘱托就可见其心志:“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13]对于司马懿所言的“慎之”,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让二子善理国政,不可以心生异志;其二是让二子善保国政,不可轻易托付他人。这番话可见司马懿并非生来就是奸诈、狡猾的。但是无论司马懿本人有没有异志,他有生之年并没有背叛曹魏,相反正因为有了他,曹魏才能轻松击败吴蜀两国连番进攻,因此,他算不是乱臣贼子。另外,司马懿有着同诸葛亮一样的想法。人人皆知道,诸葛亮辅保幼主的忠臣良将,但司马懿又何尝不是?曹睿病危托孤,让幼子紧抱司马懿之脖颈,这与刘备的做法如出一辙,然而天不随人愿,曹氏宗族、众官僚的苦苦相逼,这使得他有苦难言,有国难投,贾诩、曹操的评价如噩梦一样,萦绕在他的心头中,曹真虽说是一步百计的良将,但其胸怀甚是狭窄,加之王朗、华歆等人的煽风点火,明帝处处对他加以防范,但又每每在危难之时,想起他。这种危急则重用,太平则抛弃的做法,使司马懿很寒心,甚至连庸碌无能的曹爽也向他举起了屠刀,所以除了冷眼观看,以隐忍为策略,没有别的出路可供他选择,但也正是隐忍成就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

  第2节 借刀杀人

  在曹操时期,司马懿虽未大显才华,但身为所属官员,协助曹操处理国政却是他的职责。名将关羽之死就与司马懿的权谋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曹操得知关羽欲攻樊城进军中原时,急派于禁和庞德率大军前去援救曹仁。结果于禁被擒、庞德被斩,使关羽威望达到顶峰,这使雄才的曹操惊慌不已,欲迁都以避其锋。而此时慌乱的曹营之中,面对关羽的锋芒和曹操的犹豫,司马懿看准时机提出了对他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阻谏。他说,于、庞二人非战之罪,于国家大计无损。而且他又指出孙刘两家外亲实疏,建议曹操交好孙权,与之暗结盟约共抗刘备。司马懿这番话大有醍醐灌顶的功效,曹操听后大喜,毫无思索便依计而行,果然收取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司马懿借刀杀了关羽,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把握时机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他独到的眼光和对人性有针对性的把握。这在他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受阻于司马懿。司马懿遵照明帝“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羞辱他,欲激他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魏明帝曹睿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后来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辛毗到时,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14]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的准备。

  虽然《三国演义》有尊刘抑曹,褒诸葛贬司马的思想倾向,但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都体现了司马懿奸诈虚伪和雄才大略的两面性,他善于转嫁矛盾,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个人物,罗贯中既写其“短”,也写其“长”,而这一切都说明了司马懿性格世界的复杂性。

  第3节 离间吴蜀

  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天下、联吴伐魏的策略是对三国时期最好的统筹。但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七回司马懿的出露头角就给曹操提出两点提议:一是联孙抗刘灭关羽,一是识破东吴移祸之计从而使曹魏“坐山观虎斗”。司马懿的计策使关羽在荆州被杀,从而拉开了三国势力重新划分的序幕。当刘备一心要为关羽报仇出兵东吴时,司马懿很清楚,如果趁机攻击蜀国的话,很可能会再次促成吴蜀联盟的局面,于是,他建议曹操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这是司马懿为曹操提出的第二个重要的建议。不论是“借刀杀人”,还是这次的“坐山观虎斗”,都可以看出司马懿对天下整个形势的分析是透彻、清晰的。至此,吴蜀的联盟关系因关羽的败亡而宣布破裂,使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天下三分计成为泡影。

  《三国演义》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节,诸葛亮上书伐魏,恰好叛将孟达欲重返蜀国,答应诸葛亮里应外合。诸葛亮知道后先喜后惊,原因就是司马懿重新被启用了。诸葛亮料定孟达不是司马懿对手,怕事情败露便告诉孟达小心行事,提防司马懿。孟达却笑孔明多心。结果,司马懿闻孟达造反,当机立断,决定先斩后奏,派奇兵速度平叛。而给孟达的去信却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15]孟达得信便犹豫不决。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却认为孟达没有信义,应乘他没有下定决心时消灭他。于是,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后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却被司马懿阻住。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不要上当,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去洛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反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16]等到司马懿兵临城下,孟达才惊叹司马懿的用兵之神,结果孟达身首异处。而这一切都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精彩序幕。

  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中,虽无大胜,却总能全身而退,保存实力。孔明也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17]当刘备身亡,曹丕打算伐蜀时,贾诩劝谏不可妄动。只有司马懿毅然站在主战一方,并提出五路伐蜀的计策。司马懿充分利用了周围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与诸葛亮做了一次智者的对决。虽然最终被诸葛亮巧妙化解,但其中不能忽略的一点,那就是诸葛亮称病不朝,致使刘禅亲往才出来相见。可见,这一次的暗中较量,也使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头疼了一回,司马懿则在稳稳地占了上风。

  在对待吴国问题上,因吴蜀的关系恶化,司马懿建议魏主接受孙权的“降表”,并要求吴国遣派质子入吴,从而解除了吴对魏的威胁。魏太和元年(227),少主曹睿登基,东吴数万雄师围困了魏国的江夏城,并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城。司马懿立刻率军出击,大败吴兵,诸葛瑾逃走,张霸被斩。司马懿这一赫赫战功,立刻得到了回报,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使得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畏服司马懿。

  司马懿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不是纸上谈兵,而体现在他的丰功伟绩上:离间吴蜀、计杀关羽,力挫强敌。这使他明显区别于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他的智慧、冷静、机变以及统领全局的魄力,无疑是其非凡才干的一次完美上演。

  第3章培植羽翼,笑到最后

  第1节 后继有人

  司马懿和曹操一样很注重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在祁山之战期间,他逐渐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并肃清了军中的异己分子,重用牛金、郭淮等忠于自己的将领,夯实了自己的军权基础。司马氏两兄弟也紧随其父左右,南征北战增长了不少才干和学识,后来司马两兄弟消灭淮南三叛,挫败姜维的北伐,就是明证。因此,当司马氏代魏时,曹氏政权如同纸屋一般一下就崩塌了,而无大的变故,这一切绝不是司马师、司马昭当时所能造就的,它应该归功于司马懿的努力。早在掌握军政实权之日起,司马懿就着手为儿子们做好的铺垫,而司马懿在祁山之战中则开始积蓄“扫平吴蜀、统一天下”的资本了。他指挥大军与蜀军作战时,大战必避,小战必迎,以实战锻练军士,以实战树立军威,成功地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将来消灭吴蜀、统一天下作好了军事上的准备。而魏国后期的杰出将领如郭淮、王昶、邓艾等人才,就是司马懿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在培养自己接班人的问题上,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曹操、孙权,都相较司马懿差远了。司马懿教育子嗣亦是可圈可点的。遍观三国的文臣武将,名将之子很少有像其父辈一样能建功立业,究其原因是父辈的名望使其子女少经磨难,难成大器。曹操一死,曹家诸子便开始争权夺利,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诸葛亮诸子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长期的养尊处优,使其难以继承其父的衣钵,最终只能血洒疆场,死在司马氏大军的铁蹄之下。其他诸如孙氏后裔亦是乏善可陈。司马懿却教子有方,二子除了博览群书,更难得的是和父亲一起参加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亲历磨难积累经验,加之二子自幼雄心大志更盛于其父,因而,当司马懿去世后,呈现在司马昭、司马炎面前的天下大势,可谓“居高视下,势如劈竹”,他们所要做的只顺应天下潮流大势而已。

  因为司马兄弟的篡逆,后世人自然也就联想到司马懿有不臣之心。其实司马懿和曹操一样都很矛盾,有生之年并未称帝,机会都留给了后代,却背负了篡臣的恶名。“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18]《晋书·宣帝纪》也为之惋惜不已:“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正因为此,司马懿的阴险、奸诈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懿之所以会从贤臣转变为奸雄,一切都缘于外界的压力和逼迫,因而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第2节 功过谁知

  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三国演义》中,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既不是曹、孙、刘三家君王,也不是智者诸葛亮,而是司马懿。[19]综观三国时期的各国名人,如仁义的刘备,义气的关羽,忠心的赵云,智慧的孔明,勇武的吕布,奸诈的曹操等人,在其一生的事业中总会不免有些遗憾。刘备、曹操王霸之志未能实现,诸葛亮等人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也都随一捧黄土掩埋地下,而他们的子侄也都庸庸碌碌。天下大势却是在这些英雄相继陨落之后走向了一统,而司马懿出场亮相最晚,却成为三国时期的最大赢家,司马氏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司马懿从壮志满怀的才俊,到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诡诈多变的奸雄。这与他的个人才智是分不开的。在每个重要机遇面前,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击必胜,这实属难得。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

  司马懿有生之年没有称帝,所以他的功过,他的忠奸很难说明。不过通过《三国演义》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虽然作品夹杂了罗贯中很大的主观情愫,但正是作者把握了司马懿一生的性情变化,使得集善恶、忠奸于他一身,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起来,成为古典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精彩一笔。

  结 论

  司马懿的形象在文学界和历史学界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然而,历史掌握在胜利者手中,毕竟晋王朝的建立司马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谋家的司马懿特有的种种品质和在三国历史上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却无法被人忽视。他雄才大略,兼文擅武,不愧治世之英才;他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他是权谋坚忍的枭雄。司马懿在三国历史中充分展示了“静则使人无从察觉,动则令人措手不及”的高超的运筹帷幄和统驭能力。他的审时度势,看准时机,便心狠手辣,不妇人之仁,更加丰富了他的人物性格及独特的魅力,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完整的、生动的、鲜活的艺术形象。

  拓展:司马懿是哪个朝代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个人贡献

  平定孟达

  司马懿击吴获胜后,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受命屯于宛,负责荆州和豫州地区的军政大事。公元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诸葛亮讨厌此人反复无常,有犹豫之意,在此期间消息被透露出去,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争孟达之战。但反应最快的却是司马懿。从宛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至京都八百里,当时出兵需有朝廷诏书。可是,待朝廷诏书下达后再出兵,孟达及新城必将成为吴或蜀国的猎物。司马懿当机立断,同时采取三个行动,一足立即致书孟达,陈述魏朝廷对他的恩惠和信任;二是派人奏明圣上,言明出兵之意;三是司马懿亲率大军,火速登程。

  智抵西蜀

  太和五年(231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四出祁山北伐曹魏。此时,在西线驻守的重将曹真已死。魏明帝比较再三,认为非司马懿不可收拾。司马懿受命主持西线军政大事,进驻汉阳与诸葛亮对峙。两军偶有交战,魏军得胜,但司马懿制止魏军攻击,力主坚守不战。他认为,蜀军远道面来,带粮草必定有限,因而,急于设计决战。据此,他采取了避其锋芒,凭险据守,拒绝出战的策略。两军对峙日久,蜀军粮秣告急,只得罢兵而去。在撤军中,诸葛亮采用诱敌深入之策,意在歼灭魏军有生力量,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思虑深沉,动必有计,因此,主张不去追击。魏将大多对长期的防守战略不满,嘲笑他畏蜀军如虎。司马懿在劝阻不成的情况下只好任其自便。结果,追击蜀军的魏军中敌埋伏,被敌大败,大将张郃被乱箭射死。(亦有记载张郃本不愿前往,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导致郃战死)魏军的失利恰恰证明了司马懿的料敌准确。蜀军撤退之后,魏将认为蜀军不久即可卷土重来,因此,应立即调运粮草,抓紧备战。但司马懿认为,蜀国兵弱力薄,非三年的积蓄不足以发起大的进攻。所以,他部署驻军,不必紧张,应继续实行屯田备边之策,准备应付三年之后蜀军的重大进攻。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直到青龙二年(234年),话葛亮才发起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率十万蜀军进逼渭水。渭水北岸是良田沃土,为了不使当地入遭受更大损失,司马懿大胆地渡过渭河,背水结阵与蜀军对峙。针对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的弱点,他仍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想通过时间的延续把蜀军消耗贻尽。两军长期相持,蜀军力量渐渐不支。诸葛亮也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死军中。蜀将只好按照诸葛亮死前的部署,缓缓撤军退回蜀中。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北伐,就这样被司马懿拖垮了。[64]

  远征辽东

  青龙五年(237年),魏国领土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魏朝廷,自立为燕王。次年,魏明帝召司马懿,令他率兵远征辽东铲灭公孙渊。司马懿领命点兵四万即刻出发,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又命郡守、典农等地方官吏前往拜见。司马懿发兵北进,经孤竹(今河北卢龙南)、越碣石(今河北昌黎北),直指辽水。

  司马懿到达辽东之后,命多树旗帜于辽河南岸,虚张声势,造成准备渡河的假象,把敌人的主力吸引过来。而在暗中却将主力泛舟潜渡,逼近敌营,对敌形成包围之势。将士不解司马懿之用意,他解释说:“贼坚营高垒,不与我战,欲老我师,今若攻之,正中其计。古人云,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必救也。贼大部集结在此,则剿穴必虚。我如潜攻襄平,敌人必怀内惧,惧而求战,战则必破”。众将理解了元帅的意图,隧穿行而过,直逼襄平。敌将卑衍见魏军突然出现在其后方,果然沉不住气了,主动向魏军进攻。司马懿抓住战机,纵兵激战,三战三捷,大破辽军。辽军退守襄平,魏军乘势进逼,包围了敌之巢穴襄平。魏军攻入襄平,屠灭当地十五岁以上男丁,随后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是年底,辽东平定,司马懿班师回朝。

【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1-24

寒夜人物形象分析08-03

美狄亚人物形象分析08-14

红娘人物形象分析08-27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08-03

贝多芬人物形象分析08-30

李逵人物形象的分析08-14

卖炭翁人物形象分析12-15

《心声》人物形象的分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