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 百文网手机站

育儿知识四岁

时间:2021-11-23 10:59:34 育儿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育儿知识四岁

  四岁孩子会分清一个人的表情,语言。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好好教育孩子,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育儿知识四岁,希望大家喜欢。

育儿知识四岁

  育儿知识四岁:请用正面语言和他说话

  大人和小孩的对话难免掺杂一些反语,即使是充满爱意的“小笨蛋”也会让孩子误以为爸妈真的在嘲笑他脑瓜笨。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成熟,因而孩子对于家长的反话有时是难以理解的。面对4岁前的孩子,家长还是少说反话。

  为什么不能说反语?

  2-4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和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词汇量突飞猛进,但是对语意及寓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词不达意。而且孩子对于大人说话的内容的理解是“一是一,二是二”式的简单直白,还不能理解家长的“一语双关”或者语言背后的深意。如果家长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而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也会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的真实意思,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

  家长在孩子调皮的时候会生气地说:“看你干的好事”。反话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语言形式,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你说的“好事”与你生气的脸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孩子感到纳闷:妈妈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生气呢?

  说反话阻碍亲子沟通

  3岁的凌凌是个小哭包,一件小事都会让她哭个不停。有时候妈妈哄得心烦,最后大爆发:“哭吧哭吧,哭个够!”凌凌也就哭得更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家长的一气之下说出任性的话也是在所难免的,尽管父母事后也会心疼凌凌哭得可怜继而安慰,但是你不适当的发泄你的情绪,甚至用反话来刺激孩子,只会让孩子越闹越凶。年幼的孩子难以区分“正话”“反话”,因而容易错误地认为父母这样的方式是对他人的一种安慰,孩子若真的套用了你的说法,很容易让他人误认为孩子缺乏同情心,不讲礼貌,这样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没有好处哦!

  而且孩子哭闹本来就是想要获得父母的温柔的安慰和关注,但却得到的是父母的冷嘲热讽,这对亲子之间的沟通也是一种阻碍。家长本应选择一种更温和的方式,你可以抱抱他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逐渐学会找到更适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爱的反话会伤害孩子

  2岁多的小明活泼好动,神经大条的他经常闹出一些“小事端”,非要帮妈妈端碗筷,但是粗心的他却摔破了碗;想帮爸爸擦窗子,却又碰倒水桶搞到家里淹水。爸爸无奈一句玩笑:“你这小笨笨,真是越帮越忙啊!”本应是一句充满爱意的小玩笑,却被小明解读成为爸爸讨厌他碍手碍脚。他哇的一声大哭“我是个大笨蛋,爸爸不喜欢我了”。

  孩子有时做出一些“犯傻”的事出来,在家长看来那是一种可爱的犯错行为。一些家长甚至习惯用“小傻瓜”“小笨蛋”来称呼自己的小孩。本应是充满爱意的昵称,却不能被孩子理解。年幼的`孩子往往是以大人的观点去评价自己,当爸妈用“笨笨”这些反话时,孩子却认为较真认为自己很傻很天真,父母是在嫌弃责怪自己。孩子读不懂你的反话,反而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自信心了。

  说反话影响孩子与人沟通

  小朱今年幼儿园入学了,妈妈以为以小朱这样活泼好动的性格本应是能在幼儿园交到很多好朋友。但老师反映小朱有点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问及原因,才发现原来小朱经常在其他小朋友摔倒的时候跑到别人身边说:“小笨蛋,快站起来”在别人哭得伤心的时候“安慰”:“哭的小朋友不可爱”。虽然老师知道小朱是“爱意的鼓励”,但其他小朋友却认为小朱是在嘲笑自己。

  孩子的语言风格大多是从爸妈那里模仿过来的,而且孩子并不懂得区分家长充满“爱意”的反语,随便套用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就容易发生小朱小朋友这种容易让人误会的情况。孩子学会说反话,往往也只是简单套用,而不能真正地理解说话的语境。即使他能理解,也很难保证听者能够读懂你的反语。因此,家长还是尽量避免对孩子说这些反话,以免孩子错误地模仿学习。

  要用正面语言引导

  现场一

  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吃早餐,和我坐在同一张桌子的对面是一对母子。那个小男孩看上去4岁多,正上幼儿园的年龄。在等饭的时间里,孩子坐不住,一会儿踢踢桌角,一会儿把凳子当马骑,嘴上还说“卡哒卡哒”;一会儿玩桌子上的一筒卫生筷;一会儿跑开,妈妈在看在眼里,一脸的生气,站在那儿训孩子:“不要把凳子弄响,人家有意见的!不许玩筷子,没听见吗!不要乱跑,规矩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发现这个妈妈说了十多次的“不要“这样的话,而孩子呢,根本不听!你制止了这个,他又玩那个!

  这个时候,我也在等饭,于是就把这孩子招呼过来,说:“小朋友,来,你过来。阿姨想和你说个话。”孩子走过来了,问我什么事。我立即拉起他的双手,微笑地对他说:“你很可爱,很聪明。”他听了我这话,奇怪地看着我。“你看,你在等饭的时间,没有浪费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你会摆筷子,你想把凳子摆好,你想让自己活动活动,在锻炼身体。是不是?”孩子半信半疑,回答“是”。

  这时我看到孩子的妈妈很惊讶很不理解的样子,正奇怪我为什么这样说。我只管继续对孩子说:“其实,这些事可以在家做的是不是?饭店里人多,其他人也要吃饭,如果这些事情放在家做,就不会影响别人,你还可以尽情的做这些事,快乐的玩,是不是?”孩子听了我的话,使劲点点头。我又表扬一番:“嗯,我没看错。一看你就是懂事的好孩子!”

  现场二

  5岁的姐姐正在搭积木,弟弟看见了,上去就要抢。姐姐大喊着,一边去保护自己的积木一边去推弟弟,差点把弟弟推倒。弟弟哭了起来。奶奶生气地走上前,“教训”姐姐说:“你就不能给小弟弟玩一会吗?”“不给,就不给。”姐姐的态度很强硬。可是弟弟还是哭,而且非常想玩那个积木。爸爸忍不住了,上前对姐姐说:“那好,以后给我们只给弟弟买,你也别玩。”转向弟弟:“爸爸明天就给你买一个更好的。你说你怎么就不懂得分享呢。”姐姐仍然很强硬:“那也行,反正我不给他玩。”看小妮子的态度的确强硬,我只好转变思路,故意对弟弟说:“姐姐不是不给你玩,姐姐是想搭好一个漂亮的房子再给你。你看你太小了,姐姐担心你不会搭,先给你做个示范。姐姐,你是先给弟弟一块还是两块?”姐姐想了想:“先给你一块吧。”“你看吧,姐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都懂得分享,何况自己的弟弟呢?”听了这话,刚刚还拒绝和弟弟玩的姐姐把刚刚搭建好的房子拱手送给弟弟:“你玩吧。随便玩。”“那如果弟弟给你弄的乱七八糟的话怎么办?”“没事,拆了还可以再重新搭嘛。”

  现场三

  3岁的豪哥很爱吃糖,而且看见就不会放过。他总是偷偷地趁妈妈不注意去拿着吃,就算妈妈藏起来他也会发现然后一下子吃好几块。一开始妈妈就会跟他说不要吃那么多,可是他根本不听。妈妈说多了,他就表面上答应私下里还是偷着吃。有一次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妈妈:“儿子,你过来妈妈跟你讲为什么不让你吃那么多糖。你知道吗?吃太多甜的东西对牙齿不好而且会身体不好,如果你牙疼了就是吃糖吃多了,小虫子在咬你的牙齿,你的牙齿就不漂亮了,吃多糖你还会咳嗽很难受你说对不对呢?”儿子想想点点头把手里的糖放回去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就吃一块儿,吃完多喝水好吗?我要有漂亮的牙齿。”

  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会带来反差如此大的反应呢?这主要是看话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给了孩子怎样的感受。一种话可以有两种表达。如要让孩子愉快做事,最好要用正面的语言说,而不要用负面的语言说。因为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不希望老是被否定、被指责。只是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思维习惯,导致我们一不小心就说容易说出负面的语言。那么怎么避免“祸”从口出呢?可事先来作一种句式的练习,然后在生活中尝试着运用。

  方法是: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就把这个词说出来。这叫希望词,再找出它的反义词,然后把反面的说法改为正面的说法。

  例一:希望词:勤快 反义: 懒。

  反说:不要这么懒,你怎么这么懒!你真够懒的!

  正说:你勤快一点,你比上次勤快多了。

  例二:希望词:认真 反义:粗心

  反说: 你不要这么粗心。

  正说:你认真一点

  例三:希望词:快 反义:慢

  反说:你这么慢。

  正说:你快一点,我相信你能快起来。

  例四:希望词:干净 反义:脏

  反说:你弄这么脏。

  正说:你可以保持干净一点的对不对?

  育儿知识四岁:四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

  2008年底,铁道部宣布儿童半票身高的上限从1.4米调整到1.5米。2010年,铁道部再次出台新规定,儿童免票的身高标准上限由1.1米调整到1.2米。两次调整的背后是国人不断蹿升的身高。据悉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都在增长,大概每10年增长1厘米。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长高,但偏偏就有些孩子长得慢,有的是先快后慢,身高不达标。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身高?人体长高的开关到底藏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身高俗语”透露出的一些身高秘密。

  三岁定身高有一定道理。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长个”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大概能长25厘米左右,以后每年长5厘米的样子,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岁前长成的。第二个是青春期发育前,这个阶段一年可长8-10厘米。接下来,就是青春发育时的猛烈一跳,这一跳因人而异,大部分男孩能长30厘米左右,女孩长25厘米左右。

  二十三蹿一蹿过去由于营养不良,造成青春期生长停滞,到青春期后期出现补偿生长,所以在个别人身上出现了“二十三蹿一蹿”的现象。其实,人到十五六岁后就不会再长个了,特别是骨骺闭合后就基本不会再长高了。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这是一种误传。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其余30%则与营养、运动等因素有关。

  早长晚长都一样,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身材矮小只是晚长,过一两年就会跟上。专家表示,不论男女,判定儿童矮小都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这时人体内生长激素等的分泌已基本成形,从身材上可以初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

  而长得过早危害更大,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辆还没加满油,就抢先冲出起跑线的车,开始可能领先,但不久就会因为动力不足中途抛锚,最终被别的车赶上。早熟的儿童可能提前一年进入青春期,成年后的身高就会少3至5厘米。

  宝宝长得矮怎么办?

  一、抓紧肠胃

  大多数肠胃不好的孩子长大后身材都偏矮小。肠胃是营养吸收的关键,孩子肠胃不好消化不良会导致营养吸收不完全,身体的成长完全靠足够的营养来支撑。即使给孩子吃最好的食物,恐怕也不会有多好的效果。在给孩子丰富食物时,先给他一个健康的肠胃。良好的肠胃动力才营养摄入的关键。

  二、抓全营养

  营养物质是身体增长的“建筑材料”。但人体又不是营养原材料简单的堆积组合,而是把原材料彻底分解直到分子水平,然后再按着每个人各自的建筑蓝图,构建一个全新的个体。这就对营养物质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充足,二是全面。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所谓可以“长高”的完美食品,但有不少有助健康成长的食品。

  1、适当补充矿物质对骨骼生长非常重要

  钙、磷、镁等矿物质是构成骨骼架构的最基础元素,有资料表明,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矿物质中99%是由以上三种矿物质构成的,因此充足且适当的矿物质的补充对骨骼的拉长非常重要,含钙丰富的牛奶、鱼类是孩子饮食的首选。补钙,最好是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补钙营养品。另外,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的作用也不可以忽略,如铁、锌等,这些元素可以从许多生命活动的环节中调节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所以含这些微量元素丰富的动物内脏、鱼类、坚果类食品是值得推荐的,也是你值得考虑的。营养食品中通常把钙铁锌三合一,三样同时补充效果更好。

  2、维生素对孩子长高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时髦物质。确实,别看这个家族的成员个个很小,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所谓“维持生命的要素”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家族中维生素A、B、C等尤其对孩子长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日常食品中柑橘类水果、胡萝卜、菠菜等尤其含量丰富。因此你得经常注意观察,孩子是否仅爱吃“肉食”,而不吃这些重要的“蔬菜、水果”呢?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有几十种,但从食物中获取往往是不够的。孩子的成长发育需要多种维生素,要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可以通过儿童维生素片获得。

  3、蛋白质是生命生长活动的基础

  各种组织器官都由蛋白质构成,例如肌肉组织、内脏、大脑组织以及许多重要的生命物质,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凝血蛋白、支持抵抗力的抗体等等,因此选择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牛奶、大豆、鸡蛋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在构成骨骼、血管、韧带、皮肤弹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能量,同时还保护着大脑的发育和正常运作。因此,对厌食的孩子有必要适时得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

  三、抓住阳光

  生长离不开阳光。人体皮肤中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还有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的作用。忽略了阳光照射,就会使维生素D缺乏,氨基酸丢失,孩子就难以长高。

  四、抓好睡眠

  晚睡、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人体的生长取决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分泌。因此,孩子的睡眠习惯不可轻视,不管是什么原因,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

  五、抓强运动

  运动可增进孩子食欲,保证睡眠质量;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长发育旺盛;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运动后半小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峰。特别是运动过后,再进入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就会呈脉冲式分泌,这些都促进孩子生长。

  要促进孩子长高,最好的方法是增强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和防治疾病。充足的营养是长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钙、锌等元素是人体重要的细胞组成成份;纵向运动尤其是长期锻炼能促进人体自身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有助长高;充足的睡眠也能使生长激素分泌更多,因为生长激素是脉冲式分泌的,分泌高峰往往在晚上深睡眠时出现。另外,平时最好让孩子少吃可乐、果汁、甜点等糖分过多的食品。过多的糖分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影响骨骼的发育;盐也是增高的大敌;注意加工食品的刺激,如火腿、香肠、汉堡、肉松、汽水、乳酸菌饮料、冰淇淋、调味汁等等,这类含有较多高磷类食品添加剂的东西摄入过多,将直接导致孩子体内钙、镁等矿物质排出体外,影响钙的利用、骨骼的发育。


【育儿知识四岁】相关文章:

儿童育儿知识11-24

什么是育儿知识11-24

中班育儿知识02-18

夏季育儿知识11-24

育儿知识春季08-07

育儿知识吃饭08-07

安全育儿知识08-08

宝宝育儿的知识01-21

宝宝育儿知识11-24

育儿知识小班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