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百文网手机站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的论文

时间:2021-08-11 18:54:57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的论文

  摘要:从目标设置、课程分析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在编制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应考虑与高职的衔接及与普高的沟通问题,衔接与沟通的主要形式为建立微型模块群、设置选修课等。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的论文

  关键词:衔接;沟通;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普高的传统优势,中职教育显得步履维艰,在夹缝中生存。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大势所趋。学分制能够更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大程度地考虑个性的充分发挥。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即学校制定弹性课程,由学生自主灵活选课。“选”是形式,“课”是核心,在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过程中,一方面要研究课程结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课程的功能,根据各种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选择。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就业并非唯一目标,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升学(包括普通大学和高职)。所以,在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必须考虑与高职的衔接,以及与普高的沟通,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操作方法为从目标设置入手,进行课程分析,建立课程模式,并使其通过相应的师资和设备得以实现。

  目标设置

  课程目标最集中、最具体地反映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它规定了培养对象在一定时限内个体发展应达到预期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标准——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规格和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学分制教学计划首先应体现中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定向性、直接性、兼容性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兼容性反映了时代特征,并且只有通过学分制教学计划才能得以实现。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要求提升基层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社会民主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求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如果能为中专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使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必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与高等职业学校的衔接和普通高校的沟通。

  课程结构及功能分析

  要使中职学分制教学计划能够与高职有效衔接、与普高充分沟通,首先应对中职、高职、普高的`课程结构及功能进行充分分析,找到接合点,然后采用具有多样性、应变性和共适性的教学模式实现预期目标。

  (一)中职、高职、普高课程结构及功能分析

  目前,我国中专教育课程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进行设置。学生在3~4年时间内,将花费近一半的时间系统学习高中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与专科、本科相类似,即按学科要求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职业教育而言,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脱离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90年代中期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进了加拿大CBE理论模块教学法,该理论遵循“能力本位”,主要根据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的课程设置有两大特征,即要求学生学习高中阶段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具备相关职业领域的技术能力。普通高中则强调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职、高职和普高在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基础两方面的要求存在着重叠,应着力改变这种状况。

  (二)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问题的核心和落脚点,应使其达到既相对分工又不重叠的有机结合状态。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要求,对于文化基础课部分,可采用学科课程,以便构筑较宽广的文化基础;对于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可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综合化的活动课程模块,突出职业特色和职业针对性。另外,在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可以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按学科体系设置1~2门简明扼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三)中职与普高的沟通

  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好,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中职毕业生则恰恰相反,这就要求加强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以使二者能够有效沟通。

  课程模式及课程设置

  (一)建立模块群

  要实现中专与高职、普高的衔接与沟通,就应在课程安排上采用模块式结构。首先,按专业分块,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和目标建立微型模块群。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必修课要体现“宽基础”,即必须具备适应中专培养目标的文化基础知识;选修课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但也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如下表所示:

  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学校应与社会机构或相关企业签订用人合同,根据相关企业的要求制定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率,体现职业教育的定向性。

  中专学分制教学计划只有充分考虑与高职的衔接和与普高的沟通,同时兼顾职业需要,才能体现实施学分制的真正目的,使学生各得其所,体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启中,解飞厚.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3]谢勤,周劲松.学分制难点知多少[J].职教论坛,2001,(2).

  [4]刘海峰,梁舸江.“宽基础 活模块”课程模式在工民建专业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2,(6).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的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商务日语沟通能力论文01-01

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的论文07-27

如何提高职场沟通能力08-22

衔接理论及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分析论文07-26

如何和媒体沟通06-17

如何和老人沟通05-28

如何和业主沟通05-28

如何和领导沟通05-22

如何和老师沟通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