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和媒体沟通

时间:2022-10-26 09:00:19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如何和媒体沟通

  沟通的本质还是沟通交流,避免误解,沟通的根本目的就是沟通,掌握不好方法沟通起来就会引起很大的误解,下面是如何和媒体沟通,欢迎查阅!

  如何和媒体沟通1

  一、网络舆论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主导舆论的格局被打破,网络舆论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打破传统利益格局,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民生问题突出与特权腐败、炫富斗富事件相互交织,网络媒体承载着更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暴露或放大社会矛盾。二是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多发与舆论信息快速流动相互叠加,往往一个偶然个案经过互联网的集合、催化和扩散,就很容易演化为网络突发危机事件。三是公众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程度提高,与制度的供给力、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明显不足相互冲突,网络表达呈现出一定非理性、无序性特征。四是经济社会急剧转型与干部群众适应力滞后相互并存。其中,一些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缺乏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经验、办法和手段,思想观念明显滞后;一些普通群众当个人理想、愿望、需要和客观现实存在差距时,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信仰缺失和精神颓废,滋生不健康的心态和情绪。这些聚合在一起,使一些公众心理危机、弱势心态、异质思维不断加剧。五是主流媒体的传统思维和舆论引导技巧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形势,自上而下的宣传意识使主流舆论在立场和话语体系等方面缺乏与受众的接近性,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动力不足。

  二、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不力的原因分析

  面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难”、管控媒体和舆论的效果“越来越差”、媒体和公众对处置工作意见“越来越大”的现实,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力主要体现在观念、方法、机制上的滞后。一是观念上的不适应。面对新形势,舆情管理的观念没有与“网”俱进。二是方法上的不适应。首先,一些领导干部欠缺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敏感性,无视网络舆情引发的社会问题,面对已出现的舆论事件的负面新闻,不及时公开信息乃至不择手段压制舆论,影响了舆情危机处置的时效性,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其次,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手段严重匮乏,对舆情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控制能力不足。同时,舆论引导形式呆板单一,依旧满足于在报纸上、电视上刊发类似于公文的消息,且一些领导缺乏媒体应对的基本常识和经验,新闻敏感性差,对媒体反映迟钝,该说的不说,丧失了话语的`主动权;或者是不该说的乱说,口无遮拦,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私自接受媒体的采访,等等。三是机制上的不适应。目前,互联网管理实行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明晰、管理权限内容交叉,依法管网难度较大。

  三、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

  一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应对舆情和舆论引导的理念。树立高度重视、有效管理、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的理念,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有效化解舆情危机;树立舆情应对处置和舆论引导同等重要的理念,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权,为舆情事件妥善处置营造有力的舆论环境;树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和影响媒体,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理念。

  二要科学整合资源,提升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的保障能力。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建立“省、市、县”三级互联网管理机构,主管互联网信息内容,指导、协调、督促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为舆情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舆论阵地建设,对网上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刻意渲染和非理性等情况及时予以多渠道、多手段实时报道,强化正面引导,揭露消除谣言,公布澄清事实,稳定网民情绪,为各种舆情危机有效化解提供立体式的传播阵地;建立高效的检测分析平台,全面掌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为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全面掌控能力和研判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三要坚持标本兼治,构建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报告机制,及时上报网络舆情,为决策提供参考;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预警机制,根据舆情等级启动预案,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应对危机的联合动力,迅速、有效地应对处置,力争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对涉嫌违法违规的网上信息,执法部门要迅速依法处理。对工作被动或酿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并建立善后评估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舆情管理科学化水平及应对水平;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坦诚交流机制;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推进舆论引导法制化进程;以网络施政为重点,构建网络民意沟通机制,定期在报纸、网站上反馈网民反映问题办理结果;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加强舆论引导队伍建设,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打通“两个舆论场”,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突发事件发生后,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立体化、多渠道展开舆论疏导,形成合力。

  如何和媒体沟通2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打交道,通常有五种状况。一是举办新闻发布会时,面对面直接回答记者提问,要有问必答、开诚布公;二是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时,接受记者突击性采访,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三是就某一项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作深入采访或做客访谈,要观点明确、叙述清晰;四是通过小范围的座谈通气会、联谊会等,在宽松的环境中互相交流探讨一些问题;五是共同参加某项宣传活动,相互见面交流一些信息。除此之外,与某些成为朋友的记者,私下也有些交流。五种状况,场合不一,交流方式也不尽相同。

  日常注意处理好与媒体记者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对做好发言人工作至关重要。如果关系处理得不好,关键时候就可能影响你的工作。和记者打交道,应该注意把握三个问题。

  一是要善待记者,与人为善。举办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接受记者采访,实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是信息的沟通,也是情感的交融。千万不要把记者当成对手,当成“敌人”,而应该当作朋友。事实上绝大多数媒体记者是能够客观地反映你所提供的事实真相的,成心刁难、恶意炒作的只是极个别。不要害怕媒体、躲避媒体,对有些热点问题不能“捂、掖、盖”。发言人在发布新闻时,对事件的陈述、评析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又有立场,让媒体感觉到坦诚的态度,这不仅表明发言人具有优秀的品质,也是驾驭新闻规律能力的表现。

  二是要有宽容的态度和胸襟。不能苛求于记者讲的百分之百正确。对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应该妥善处理,不要形成对峙的局面。尤其对其细节上的出入,最好不去理它,让其自生自灭。如果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与媒体争论不休,实际上正好强化了媒体“放大异见”的功效。当然,宽宏大度并非无原则地保持一团和气,在涉及原则问题上绝不能让步,丧失基本的立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把握好分寸,有礼有节。

  三是善于引导媒体记者的报道方向。作为新闻发言人,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实现政府部门的意图。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在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强大压力下,有的记者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新闻商业化运作的一些理念,这就导致了有的记者容易将一些负面因素加以放大,人为制造新闻轰动效应,提高所谓的新闻“卖点”。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放任不管,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可以在小范围经常开一些吹风会、通气会,尽可能为媒体记者提供较多的新闻素材,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同时围绕一些重大的新闻选题,提前请媒体记者一起讨论商议,达成共识,并尊重媒体的特点来确定报道的重点,把握正确的报道方向,从而达到正面宣传的效果。

【如何和媒体沟通】相关文章:

如何运用媒体沟通04-22

如何和领导沟通05-22

如何和老人沟通05-28

如何和客人沟通06-05

如何和猎头沟通06-07

如何和老师沟通06-09

如何和老公沟通06-15

如何和老板沟通07-02

如何和老婆沟通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