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 百文网手机站

职业生涯如何更有获得感

时间:2021-07-07 18:01:17 职业生涯 我要投稿

职业生涯如何更有获得感

  基层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前沿阵地,是落实国策、改善民生的最终环节,也是高校毕业生实现价值、施展才华的“熔炉”与“舞台”。近年来,国家大力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关注基层、思考基层、选择到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应如何在基层干实干好?政府应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就业大学生获得感?就此,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一起听听专家给出的答案。

职业生涯如何更有获得感

  基层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通道

  记者:据统计,如今有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吴江:

  高校毕业生选择走向基层岗位就业,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政策导向明确。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项目,并且进一步建立健全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来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二是客观现实需要。如今,随着高校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大学生毕业后早已不再“包分配”。近年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中占比达90%左右。市场化就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意味着岗位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多毕业生将被挤压至基层。

  三是毕业生出于自身发展考虑。以前,城乡差别特别是公共服务差别较大,而公共服务差别反映出城乡对人才需求差别。近十年来,得益于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建设,基层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巨大空间。此外,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要进行成本对比,目前高校生源主要来自基层,对于这些来自基层的大学生来说,回到家乡创业就业相对成本最低。

  阻碍高校毕业生流向基层的因素主要包括收入差距、就业机会、公共服务水平等。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地区及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在还是有不少高校毕业生,更愿意留在发展空间相对更大、发展机会相对更多、薪资水平相对更高的大中城市。

  让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更有获得感

  记者:如何让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更有获得感?

  吴江:

  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是为“求生存”,更为“谋发展”,这两者完成后才能谈“追理想”。在创业方面,有知识、有劲头、有想法的高校毕业生优势明显,要让他们有事做,做了就能致富。在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则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关心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首先应关注其收入是否增加,能否在基层安居又乐业。

  目前,基层具备客观条件以及政策空间,来解决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比如,现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租售同权,这能让包括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承租人,也能享受落户、社保、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

  记者:如何进一步增强中西部边远落后地区与民族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吴江:

  对于这些地区而言,高校毕业生是储备人才,而非直接发挥作用的人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能艰苦边远地区现在“用不上”大学生,但未来事业发展却需要大学生去开拓。

  目前,中西部边远落后地区与民族地区,缺乏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而增强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核心问题是创造事业平台,使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创造事业平台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让教育、科研、农业等领域的基金能用于人、储备人,筑牢基层人才“蓄水池”。

  好钢需要锻造开刃

  记者: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有用武之地?

  吴江:

  大学生走出校门,犹如一块上好钢料,需要靠基层砥砺来开刃,历经千锤百炼方能成器。无论在哪个岗位,大学生都应确立实干的创业观和拼搏的创业精神。

  在基层,任何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发挥所长。比如,我们在调研中曾发现,有财会专业毕业生帮当地小微企业算账,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借助互联网,帮村民养牛、卖菜,还有土地规划专业毕业生,帮村里完成铁路用地补偿谈判。这些都是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发光发热的生动案例。

  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后难找用武之地的情况,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过于学科化、专业化,校内实习流于形式,未发挥其锻炼就业能力并与社会相磨合的应有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同时,建议可以延长实习期或实行弹性学制,让大学生能将所学所知,真正运用于实践中。

  记者:城乡地区统筹协调发展为基层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改革深化也正在为高校毕业生实现事业理想,打开新的机遇之门。您认为,应如何将毕业生就业选择与国家、区域战略规划融合?

  吴江:

  国家与区域战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一支庞大的后备人才队伍,而高校毕业生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主力。扶贫之路道阻且长,无论是就业扶贫还是产业扶贫,都尤为需要人才支撑,特别是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因此,各地、各部门需积极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从高校毕业生自身来看,在国家战略中所提供的平台上,努力发展自己,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勇气、眼光又需要知识、能力。比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语言、贸易、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众多基层岗位,也为他们创业提供新的机遇。

  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也应为抗风险能力弱并且缺经验、缺市场、缺人脉的大学生创业者,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留足探索尝试的空间,营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提供融资、财会、法律等服务。这一过程中,各类商会与行业协会,也有责任对创业者给予更多指导和保护,以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本,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职业生涯如何更有获得感】相关文章:

工伤如何获得赔偿03-25

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02-11

如何让你的英语作文更有亮点06-05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效06-16

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07-11

如何学习奥数更有效07-15

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01-12

英语作文:如何获得快乐06-12

如何才能获得职场晋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