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百文网手机站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7 11:30:29 政治 我要投稿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2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20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

  《保护牙齿》是我上过的印象较为深刻的一课《品德与生活》课,这一课的教学主要要帮助学生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爱牙,护齿的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良好习惯。了解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牙齿。

  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牙病问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对牙齿防护常识掌握的也很少。好多孩子有蛀牙和龋齿,已经成为了不少家长很头疼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本节课的内容是生活常识的教育,必须收集形象直观的资料,图片,护牙常识,才能把“如何保护牙齿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教学重点问题一一解决。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 了解牙齿的作用。

  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得有关牙齿的知识,说说牙齿能够帮我们做哪些好事?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牙齿的重要性。

  二、 探究刷牙的重要性。

  在换牙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牙齿很好看,有的小朋友的牙齿很难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接下来请学生品尝平常他们爱吃的饼干。然后让学生观察牙齿表面的变化。在用清水漱口,观察杯子里水的变化,说说漱口水用什么作用?调查有多少同学做到饭后漱口。由于有的食物残渣还在牙缝里。不及时清理干净会使口有,引起龋齿等牙病。讨论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引导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一些环节水到渠成的进行下来。接着请孩子学着老师做一做正确的刷牙方法。接着我有饶有兴趣地给他们讲“没牙的大老虎的故事”,听故事是我们班的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的方式,他们知道了刷牙的重要性。可是,还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我让他们观察泡在醋里的鸡蛋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鸡蛋有什么不同,这样他们就明白了产生蛀牙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酸性物质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各个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在充满乐趣中学到了知识。

  三、指导实践,延伸生活

  本环节主要通过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共同探究护牙的常识,并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我是小牙医”,让学生在游戏中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最后让学生听听唱唱《刷牙歌》,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在这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我是小牙医”的游戏学生玩得很开心,但是他们对护齿的知识了解得不多,“小牙医”的建议显得有点苍白。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2

  《我自己会整理》是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个单元的第四个主题。这一单元的目标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一课的情感教学目标是: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喜欢玩喜欢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

  一、赛一赛,想一想。

  二、比一比做一做。

  三、看一看学一学。

  四,找一找整一整。

  五、夸一夸说一说。

  五个教学活动一个紧扣一个,由激发愿望到锻炼能力再到落实到生活中去,层层递进,逐渐达成目标。

  一、游戏引入,故事动情,再现生活,学会生活

  “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的主旨。在教学中,我利用孩子爱动的特性,以游戏引入新课,使学生满腔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接着利用孩子乐于助人的这一优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景,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轻松地进入思考状态,帮助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激发了学生要自己整理的感情。整理本来就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也是在学生生活中细心捕捉了有价值的活动,(如:整理学具盒,整理书包,叠衣服等),通过再现生活,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完善,帮助学生提升生活,熏陶情感,发展品德。

  二、竞赛激情,榜样激励,活动贯穿,互助合作

  品德与生活课需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落实活动性。因此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竞赛活动——《找书本》,让孩子们彻底放松自己,在这种趣味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对以下的教学活动充满期待,同时也初步感受到自己会整理的好处。在教学中,我首先请会整理书包的孩子上台来整理书包,并适时的给予奖励,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孩子身过的榜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来。接着进行了一个两人合作整理书包的比赛,让孩子个个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在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还设计了整理学具盒、整理教室、叠衣服等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从儿童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利用群体优势,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整理。为儿童创设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景,让孩子们自由地快乐地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孩子们明白整理的重要,培养孩子们整理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师激励,学生互评,课内学习,课外延伸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评价要更加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随时发现表现突出的孩子及时给予奖励,我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用不同的语言去鼓励孩子们的进步,通过教师评价,颁发奖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其它物品的信心。同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实践“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让孩子互相发现,互相激励。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评(自己说说自己书包整理得怎么样,填写“我会做”的表格)、互评(其它同学评议台上孩子整理书包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鼓励、尊重,以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发展。此外,儿童行为习惯的训练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上,而应引向家庭、生活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孩子学会叠衣服之后去整理自己的衣柜,填写“我会做”的表格,学期结束后再评比,意在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学完这课后去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等,利用课后的机会对儿童继续进行行为训练,并让家长参与进来(遇到问题还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习,寻求帮助),以促进儿童行为养成,巩固训练成果。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还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比如,整节课的趣味性还显得有点不够。关于这些还期待着老师们给我提出来,以帮助我进步。欢迎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生命力更加旺盛。作为担任《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老师,我也在努力探索、实践,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少一点距离,多一份亲切。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是师教生学,进行权威性的“对子”交往,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则变成了平等的师生参与性交往。教师放下了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如在教《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为了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学一开始,我先自我介绍:“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华庄中心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杨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各科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你们愿意和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一席话,师生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始终作为一位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整堂课的气氛热烈融洽,学生学得更积极了。

  二、少一点束缚,多一份空间。

  《品德与生活》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如《我们的校园》一课我就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方式。参观时,我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几条不同的参观路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分组开展参观活动。在参观校园过程中,我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适当的记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生们在表达校园中自己喜欢的地方时用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方法,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选择性,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

  三、少一点说教,多一份体验。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是通过一两个生动的故事或事例来传授一个道德观点。尽管这些故事大都是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但这些事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同于直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品德与生活》扫除了空洞说教,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有了亲身实践的体验,使思想品德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像《盼盼迟到了》、《上学路上》等课文都可以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将自我融入情境,自觉地生情,潜移默化地移情,达到自悟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来体验,我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就开展了“坐立走比赛”,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尽情体验,自由展示其潇洒、优雅的仪表,最后评选出班内“坐立走”小明星并颁奖。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在颁奖时,充分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少一点呆板,多一份童趣。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的评价更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和表现,重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更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单调机械地重复“你真棒!”“你真好!”等套语少了一份童趣,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类似颁奖、送礼物等比较生活化的激励方式却常常能掀起意想不到的高潮。在《送给新年的礼物》一课中,我就针对学生喜欢童话这一特点扮成了童话里的新年老人将准备好的有关的“小明星”证书、奖状、小奖品等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学生。送礼物时,我更关注那些“不起眼”的学生,尊重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让他们增添信心。这堂课上,每一位学生都欢欣鼓舞,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充分体验到了当“小明星”的喜悦。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一堂生动有趣、充满热情的课,能对思想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让教学发挥出最大效能。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4

  一直以来“回归生活”是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基本线索,更是我在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而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看我多精神》一课则恰恰是把生活作为本源,将“坐、站、走”三个学生生活中经常忽略却又急待解决、纠正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学重点,可谓是贴近学生生活,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如何组织教学,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增强教学实效也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既发现了适合低年级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活动也找到了在教学实施中需要不断改进、深入研究的地方,下面就是我反思课堂教学后的一点收获。

  一、儿歌在教学中的应用

  千百年来“儿歌”成为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琅琅上口易于熟记,孩子们总能在不轻易间理解其内涵,所以如果能在课堂上选好、用好儿歌,让孩子们在课后也乐于去说去玩则是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将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发现,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正因为这一点,教学中我在对“坐”、“站”、“走”三个行为习惯的纠正中向儿童介绍了这首简短的儿歌,即:

  坐如钟,挺胸膛,腿并拢,脚放平。

  站立时,背挺直,头抬起,看前方。

  走如风,脚步轻,收腹摆臂挺起胸。

  可以说这首儿歌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清了正确“坐、站、走”的关键,对指导孩子们的行为起到关键作用。孩子们在边说边做中知道如何“坐、站、走”才文明,才精神,在渐渐疲劳的课堂教学中有了精神,觉得有趣,乐于参与到“玩”的氛围中,在讲清教学重点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善于利用“比”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我觉得如果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间这种“比”的精神,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实施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本课的导入中我就利用了“比”的优势开展了不同的活动。 “比”的优势在行为训练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学生间要比一比谁的姿势最美,最标准,谁的动作最迅速,学生还要和军人、松树比一比看谁做到了“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可以说这一竞争性的教学活动让枯燥的训练增添了情趣,对课堂的组织教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看来善于利用“比”的精神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我发现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都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能很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5

  一、教材方面:

  1.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要让学生达到上述目标,仅靠课本是不够的,需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品德与社会》中历史课、地理课的教学目标不好把握。

  《品德与社会》中涉及到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许多知识,这需要教师有充分地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有全面、整体的地把握,但是受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师水平的限制,教师对《品德与社会》中历史课、地理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

  2.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时,组内的交流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的方法不明确,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欠缺,交流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交流过后,问题还是达不成一致等问题,导致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形式化问题突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高。

  ①学生课前调查体验不到位,对课前调查体验活动重视程度不高。

  ②教师大部分是兼职,受精力、知识的局限性,对课上的活动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③学生的课后践行活动,由于没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做保障,活动开展的不到位。

  三、教学常规方面:

  1.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价?考试的形式有哪些?

  传统的方式是出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的答案和学生课下的行为不符,学生课上形成的道德认识和课下的道德行为脱节。有没有更好地、行之有效地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辅资料方面:

  1.一、二年级的学生做基础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

  ①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基础训练的题量大,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②每一课都有“课前体验”和“实践天地”活动内容,由于学生语文、数学学习任务重,学生完成活动的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③基础训练上的个别题目和课本上的留白内容重复,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④基础训练每个单元活动中都有“反思回顾”内容,由于出现的次数太多,个别学生做题时存在应付现象。

  五、学生资源方面:

  1.学生的课前调查体验不足,导致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

  ①学生的家庭条件的限制。如无电脑、无图书。对于农村小学,学生没有资料的来源途径。

  ②家长对学生课前调查体验不支持。家长忙于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到位,对于学生的调查体验内容不予支持。

  ③学生搜集调查资料的能力弱。

  ④学生课前调查体验的兴趣不高,思想意识上认为不重要。

  ⑤课本上离学生生活很远的、操作性很难的调查体验、实地考察等,如《走进车间》一课,学生更是无从体验,教师也很茫然。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6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为特征的综合型活动课。本课教学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载体,充分尊重学生,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巧用教育资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主体性活动为载体,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本课教学以主体性活动贯串于课的始末,每个环节都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体验、感悟。如:课始以猜谜活动出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准备。课中以想一想、摸一摸、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全员、全程、全身心参与各项活动,在积极的体验活动中获得知识。

  二、把握教师角色定位,创设融洽课堂氛围。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本课的教学我始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位置上,扮演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课堂上处处听到的是商量、建议、鼓励和表扬的语言,整堂课始终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氛围。如:“会说话的手”的教学,出现了我考学生,学生考我的活动。“会表演的手”的教学,我也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做动手健脑操,师生活动无痕。

  三、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及时整合教育资源。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动态的,变化莫测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时时都有新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多加关注,及时整合这一难得的教育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课在“会表演的手”的教学,出现了一个学生上来表演孔雀的动作,还形象地说是在向大家问好。我及时地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关心我们,听我们的课,连孔雀也来问候,我们就这样坐着不动声色吗?全班顿时热闹起来,小手做着孔雀点头的动作,向老师问好。文明礼貌的教育伴随在会表演的手的活动中进行,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起来说,这堂课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如果类似的教学设计持之以恒,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7

  《我自己会整理》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第十个主题。依据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现有能力,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直接导入

  出示一个书包,直接引入主题,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愿望。

  二、看课程表整理书包

  1、展示第一次整理的书包。

  2、为书包减肥,看课程表整理书包。

  3、比一比,评一评。

  三、奖励自己,朗诵诗歌

  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

  四、拓展延伸

  本节课按预想落实了各目标,学生从活动中学会了整理的方法,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也要学着去做,体谅家人的辛苦。

  存在的不足:

  1、书包展示还应再展开些,让学生说一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就能更好达到学习效果。

  2、两次整理学具,对比没有想到孩子们还小,应该顾及一下内心的感受,以免学生自尊心受伤害。以后在教学中类似的对比活动应该换一种方法,相信效果会更好。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社会发展性的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这门学科的教学要生活化、活动化。《小小一张纸》这一课基本上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完成的。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品德与生活》课程主张从学生普通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来生成活动,这是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甚至大人都不在乎小小的一张纸,浪费纸张的现象随处可见,看了真让人心痛。

  接下来,设计了四个活动:了不起的纸娃娃;认识纸娃娃;爱惜纸娃娃;开心纸娃娃。(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纸娃娃”这一带有童话色彩的形象贯穿于堂课的始终。)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小一张纸来之不易,知道纸张的重要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悟理说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学习上、生活中的随便浪费纸张的现象,让学生置身于在具体的问题情景当中,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自己领悟到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树木、保护环境。把学生的认识提升到更深的层面上来,化知为行,把行为延伸到课外,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本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好。主要采取了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授课。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并且给各小组的命名都给人一种美感,特别是树干的制作采用废弃的羽毛球筒,用树叶当奖品,非常有创意,孩子们为了能在大树上插一片叶子,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思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末我向学生提出了:希望小朋友们把节约用纸的好方法告诉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约用纸的行动中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本堂课的教学,老师几乎承包了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任务,必然有所弱化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有利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利于调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纳入教学评价的体系,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进行逆向评价,从而形成多向、立体的互动评价网络。这种多向、互动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在这其中不单是被评价者,更是评价者,充当多种角色,富有多方体验,师生间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思品教学要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在活动中去体验,在引导中去感悟,使他们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质得到发展。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9

  《我升入了二年级》一课是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的第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升入二年级时的第一课,选择的教学时机是最佳的,内容也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近些,大胆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一、快乐的暑假生活;二、新学期我的愿望,进行交流、讨论、总结,使学生不但在教学过程中有语言和经验的交流,更有创新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想法很实际,让你感觉他们的愿望是那么天真,仿佛就在眼前。

  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多反思,力求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完善,更加贴近学生,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0

  对于《我升入了二年级》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以及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为手段进行的。

  第一课时:开始是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上学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纷纷举手告诉我这是什么歌,什么意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的情绪也很高涨,我也放松了很多。

  接下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生活的变化,孩子们说得也很好。这时,我就随着孩子们的话题因势利导,我们进行了很多活动和情境模拟。例如:讲故事,交流自己的美好的心愿,将自己美好的心愿写在心愿卡上,贴到心愿树上。课堂中,一片其乐融融。

  第二课时:在这一环节中,有的学生就谈到了,我们发了很多新书,我就问,“你喜欢这些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假如你是新书,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学生戴上头饰,扮成新书、新本和文具说说自己的希望。另外,师生互动:

  (1)教师演示包书皮的过程。

  (2)学生练习包书皮,教师巡视指导,同学帮忙。

  (3)展示包好皮的书,表扬做得好的。

  通过这两节课,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意图是正确的,能够使儿童形成对集体的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负责任,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的习惯,如:知道了爱惜书本,懂得了如何爱护等。但是在备学生这方面还要细致些,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整。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知道了平面图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和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点的位置。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要求,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教学环节:激趣导课、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感悟、延伸拓展。

  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领的作用。所以,在整节课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者,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设计。在激趣导课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自己用相机拍摄隆岗的图片制成课件,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感觉画面很熟悉、很亲切。在讲授什么是“方向标”、“图例”“平面图”时,我用的课件也是喜闻乐见的图片,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识。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我也在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并把平面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以自己的体验讲授给大家。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完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自己的教学有更大的提高!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2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我和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我觉得“品生”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活动的桥梁。

  及时交流,升华认识。《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学做家务当帮手》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了“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

  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教学《感受夏天》中我则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载沙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载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爱护沙滩不载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3

  引一溪活水,浇品德之花

  活动是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取材,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并运用探究性学习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努力做到引一溪活水,浇品德之花 。本节课的“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巧妙活化教学资源

  新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比如:活动一开始,我就改变教材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课件上的图片让孩子们交流讨论,感受到要多替家人着想,并随即让他们联系自身来说说平时你在家里帮家人都做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悟,悟出要为家人添欢乐的道理。

  (二)灵活选择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所以我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比如:交流讨论,模拟表演,洗碗比赛,“向日葵光彩大奉献”评比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特别是在洗碗比赛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动手,争着抢着都来洗,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并在活动中也深深地体会到家人洗碗的辛苦,明白自己也应该为家人分担,为家人添欢乐.

  (三)注重课后活动延伸

  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虽然使学生明确了要为家人添欢乐生活中该怎么做,但时间一长,学生往往会淡忘课堂内所要求的。所以我设计了两个课外活动一是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手工制作等,在家人的生日或节日时送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二是:把每天为家人所做之事填入到自做的向日葵中,准备举行班级孝心孩子评选会。两个活动都共同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并将此项活动持之以恒地落到实处。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4

  《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以“我爱我生活的地方”为主题的内容,通过这节课要使学生明白,人人都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喜欢优美的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反感。接下来我来谈谈教后的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教育性较强的学科,这门学科把课堂与生活紧密活动联系在一起。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引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而这些内容又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源泉,以学生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选取儿童所感兴趣、所必须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生活性。

  在教学《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发展的课程新思想与课改新理念。我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教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而不需要刻板地按照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出示本地一些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很美,需要大家的保护。后来又展现了一些乱倒垃圾,乱张贴和污水乱排放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产生反感。由于这些图片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所有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很大的震撼。道德情感得到提升。

  二、精心设计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1、调查汇报,课前让学生去调查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课中让学生汇报,详实的资料学生有了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初步认识。

  2、表演,学生表演住楼上的同学往楼下扔东西的情景,引发学生的道德思考。

  3、游戏,通过拍手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学到得知识。

  4、合作制定环保小公约。

  三,存在的问题

  课的一开始用了喜洋洋评环保小卫士的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辨析导行时,没有把评选贯彻到底。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学缺少鼓励性的评语。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5

  课堂上,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踊跃发言,在组织辩论活动时,没想到学生竟然普遍认为挫折是好事,从而自动地倾向反方的立场。

  课后我在思索:为什么学生在辩论中偏执一方呢?难道他们真的认为“挫折是好事吗?”当然,我首先想到了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原因,如:在探究一中,讨论:“挫折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问题时应多引导学生作更深一步的探讨和感悟,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挫折带给我们每个人的首先是压力,痛苦和打击。”更有必要做的就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由于遭受挫折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一生碌碌无为;或是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偏执,从此走向歧途的典型事例,事实上,挫折在这方面的影响而似乎更大更广。这样一来,不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间接增加了他们的阅历,还会有利地引导他们避开某些不该发生的挫折从而保护自己。如:避开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等。

  从本节课的教学本意上看,引导学生直面挫折,敢于战胜挫折的生活态度无疑是正确的,但让学生产生挫折是好事,而欢迎挫折的错觉,显然又是错误的。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6

  要改变长期以来保守思品课的弊端,就必需改变陈腐的教学方法,就必需紧密联系同学实际、生活实际,就必需让我们的课“活”起来,让我们的同学动起来,在活动中促进同学自主发展,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加深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做才可能达到此项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在本堂课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巧妙活化教学素材

  新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的活动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地把社会中科技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和时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所以我们应该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置教材、运用教材。例如活动一开始,我就改变教材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课件比较“爱爱”和“淘淘”在家截然不同的表示,感受到作为小朋友要多替家人着想,并发生在家做“开心果”的情感动力。又如在让同学了解相关生日常识时,并不是翻开教材读一读就算了,而是巧妙改变为竞赛台,让同学把课前的调查通过竞赛的方式展示出来,增强了兴趣,发展了课外搜集资料的能力,体验到胜利的乐趣,充沛提高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

  (二)、灵活选择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出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假如教师能够掌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同学的强烈情绪,调动同学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如在“做个开心果”这一环节中,先让同学通过课件的对比,讨论怎样才干在家做个“开心果”,然后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扮演反馈,展示出同学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甚至把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融为一体,通过自编、自导、自演、互评的形式,不时对照自身的言行,实现生生互动的自我教育目的。

  品德与生活课主要以同学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同学良好习惯,激发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在给母亲过生日时,能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自身动脑筋、自身出主意为妈妈过生日,充沛体现了自主性。在送礼物时,教师设计了让同学自身用所学的知识制作礼物,不只燃发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而且在活动中锻炼了同学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能力、泥工能力、绘画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把美术、音乐、品德进行有机地整合,增强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发明性。看来,教师巧妙选择活动形式,:让同学感到新鲜,得到锻炼,让课堂充溢活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三)、注重课后活动延伸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儿童的实际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师虽然通过课堂教学,使同学明确了生活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道德行为准则,但是事过境迁,同学往往会淡忘课堂内所要求的。所以我们教师应把视线转移到家庭、社会中,与家长携手并进,形成家校合力,一起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全课尾声中安排与家长一起填写“向日葵”图:把每天为家人所做之事填入到向日葵中,并将此项习惯锲而不舍,使活动真正开展起来,以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7

  第一、课堂上,教师珍惜可生成的以及突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可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达到教学从知识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的是这样,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永不存在。联系自己幼小的学生,他们稚嫩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小心翼翼的对待的。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它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行动,从而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二、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他们的那些在成人眼里的“错误”,总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会因势利导的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机会。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诱导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各自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有深刻的影响。

  第三、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学中教师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们既是对自己言行进行评价,及时自我调节,又能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有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压抑自己。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8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开学初的第一节思品上进行了班委干部改选。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本册教学的主题是“家乡”,在上课之前我事先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我们渠县的文化、风土人情,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查资料、问父母、问同学等途径认识了解我们的家乡——渠县。在课堂上同学们能滔滔不绝的讲解宕渠文化、渠县黄花,有的同学还讲到汉阙遗址。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19

  进入新课改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已改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规定,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核心,教育教学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教学中儿童的参与、感悟、体验,这门课程将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儿童的面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中的引新、明理、激情、导行模式已不适应该课程,因而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既然为活动型课程,就应体现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活动型课至少要体现如下特点:一是要有教育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编排就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我上学啦”就是要让学生逐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知道自己是个小学生了,该做什么?按什么要求去做。接着是“祖国的生日”一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要有知识性。新课程并非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不只是过去的强调道德认知,引导道德行为,还增加了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教育。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就有不少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要交给儿童。三是实践性。过去的品德教育大量的都是用“高”、“大”、“全”的人物、事例进行干巴巴的说教,而现在是寓教于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四是趣味性。儿童不同于成人,有他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童真、童心、童趣是他们的固有特性,因此教育方式、活动方式一定要适应儿童,为他们所喜欢、所接受,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去参与、感悟、体验。

  要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的设计要遵循活动课的特点,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少,何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新课标已有界定,在实际教学中其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我们的教育对象遍布城市、农村,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各有不同,我们开展的活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应儿童之别,有些就地取材的活动往往效果很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因地制宜。大城市的学校可利用学校的先进设备,有声有色地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可利用他们早晚都看到的、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小县城的学校可利用他们见到的离他们很近的现代文明;而农村的学生可开发他们的乡村世界、自然界。二是因课制宜。品德与生活共有五个单元和若干主题。如:“我是小学生啦”、“祖国的生日”、“美丽的秋天”、“我爱我家”、“冬天来了”。第一单元可开发本校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第二单元可开发离校很近的人文环境,学生手中的图片资料。第三单元可开发学校的周边环境,走近工厂,走进大自然。第四单元可开发家长。三是因校制宜。文化积淀较深的学校,可开发校史、校情,学校培养出的杰出人物、优秀人物;各种藏书、电子读物较多的学校可发挥此优势。四是因人制宜。这里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成人,实际上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开发,用他们的优秀品格,优秀素质可以影响其他学生,素养较高,内涵丰富的成人(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

  资源既已开发,就要会使用,如何使用课程资源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作实践中,本人分析研究了若干课,有的在资源使用上很成功,有的则欠妥,在资源使用上可以这样处理。一是因课利用。如“祖国的生日”一课,不一定要用多媒体,就利用学生搜集美丽的家乡、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建设辉煌成就的图片也行。“美丽的秋天”一课就可以利用孩子们搜集的秋天的各种果实,秋天采集的各种枝、根、叶。二是巧妙利用。利用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材料,启发学生有创意地制作,有创意地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巧妙地播放音乐,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三是灵活运用。品德与生活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开放的课堂就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教育。三是因人利用,自己在听课时曾见过这种情况,全班同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一个同学在悄悄地哭泣,何故?究其原因是他妈妈不久因车祸死亡,教师巧妙地讲了一个故事,鼓励他坚强,引导孩子说些鼓励他坚强勇敢的话……使课堂气氛发生转化。也曾见过课堂出现意外教师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因人而异利用资源也不可忽视。

  总之,要上好品德与生活课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以上只是在工作过程中的思考,属一孔之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灵活机智,品德与生活课程就会丰富多彩、富有成效。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20

  一、在实践中感悟。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设计“游戏去认识风,寻找风”既可让孩子们学到了有关风的知识,又引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还满足了天真好奇的天性,进而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然后进行自己的再创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竞争中感悟。

  有竞争就有动力,当今社会更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教师若能利用学生的这种上进心,引导他们进行正当的竞争,不仅能增长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上进品质,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别的同学能做的,我也能做到,这是一种竞争,别的同学不能做的,我能不能做到呢?这更是一种自我激励,正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竞争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一种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竞赛活动,教师融入其中参与活动,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还能点燃同学们创新的火花,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它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又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同样的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让学生初步懂得要全面地看问题。

  三、在游戏中感悟。

  让学生回归自然,去感受风,去追逐风,与风儿尽情地玩。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在游戏中,学生全身心参与,口动、脑动、情动、行动,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风带来的乐趣。并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玩,使教学得以更进一步的深入。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5-26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1-07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反思02-22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18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15篇05-26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15篇)04-16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15篇03-26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集合15篇04-23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汇编1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