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

时间:2022-10-29 11:24:40 语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举例详实、说理透彻的文言文,本文是小编整理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

  重点词语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田地。畎,田间小沟。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筑墙用的夹板和木杵。

  管夷吾举于士: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士:狱官。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责任,担子。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方法。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人恒过:常。犯过失。衡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

  而后喻:明白,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有法度的世臣。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国恒亡:常。生于忧患:生存发展。

  通假字

  1、衡于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2、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3、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饥饿

  4、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中心意思: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8)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举的6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被举荐或任用的原因。都经受过苦难的磨炼。

  (9)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开放题。

  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困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3、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名言:艰难困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

  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

  (5)士:狱官

  (6)市:市井之间

  (7)任:责任,使命

  (8)苦:使他受苦

  (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

  (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2)动:使惊动

  (13)忍:使坚韧

  (14)曾:同“增”,增加

  (15)恒:常

  (16)过:犯过失

  (17)衡:通“横”,梗塞,不顺

  (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9)征:征验,表现

  (20)色:脸色

  (21)喻:了解

  (22)入:在里面,指国内

  (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5)出:指国外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给下列字注音:

  畎(quán)

  说(yuè)

  鬲(gé)

  拂(bì)

  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4)忍--韧,坚韧

  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相关对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生无情轻如鸿毛死有义重于泰山

  孔仲尼厄演《春秋》,生于忧患

  李后主因乃赋离愁,死于安乐

  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人恒过,然后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年代顺序。(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溪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

  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

  “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

  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例证/事例证明/摆事实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指哪些人?

  上述六个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10、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为下段做铺垫。

  13、“人恒过……国恒亡。”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4、第三段内容和第二段的论述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进一步论述磨难如何使人“动心忍性”。

  15、有人做事怕失败,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16、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困苦对一个人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

  17、有人试验,将青蛙直接置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蛙能跳出水中逃生;若将它置于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蛙最终会被与前次试验相同温度的水烫死。这个现象说明了文中的什么道理?

  死于安乐。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不能。

  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

  19、第一段列举六个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都出身卑微,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0、文中“举”“发”有何异同?

  同:即表现人物由低微向显贵的转换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异: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是靠自身才干和努力,故用发;傅说等人,他们的成功除自身努力外,主要是明主知遇,故用举。

  21、“是人”指的是什么人?第一段中所举的一类人。

  22、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排比。增强气势,意在引出下文议论

  23、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由第(1)段的六个特殊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普通性结论。并论证其事业上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

  24、第2段中的过渡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5、本文列举六个贤人,暗示环境(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用事实证明了人处困境激发斗志的道理。

  26、如何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个遇到困难并不可怕,用它可以激励人们勤奋,发愤;而人们贪图享乐倒是可怕的,因为它会使人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国家灭亡。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可联想到一个成语:居安思危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内心忧困,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结构内容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

  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里指出:“昌黎(韩愈)以‘是’、‘异’二字论文,然二者仍须合一。若不‘异’之‘是’,则庸而已;若不‘是’之‘异’,则妄而已。”这种主张,实在起于孟子的影响。孟子在提出“生于忧患”这一“是”命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它的“异”命题:“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既不庸,又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这亦是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

  在修辞上,此文也很有特色。《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采用了这种句式,一起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其后的汉大赋,由于片面强调了这一特点,往往使人难以卒读。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在于,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文人学者一样,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此文写得如此出色,诚为“发愤抒情”的结果。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相关文章: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赏析06-07

文言文爱莲说复习要点10-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散文06-2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03-23

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10-1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中作文05-27

文言文出师表复习要点01-27

文言文愚公移山复习要点10-11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