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绘本

时间:2024-03-13 14:46:41 好文 我要投稿

关于数学的绘本15篇[优选]

关于数学的绘本1

  活动意图:

关于数学的绘本15篇[优选]

  世界的万物大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和数学有关。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作者:(韩)车宝锦,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教学书,它将教学知识全部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小朋友是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吸收数学概念的。数学绘本就是让孩子从简单的故事中,或者美丽的图画中学到很多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1.发现故事中隐藏的排序规律。

  2.尝试运用AABAAB、ABCABC等排列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道“A、B、C”,丰富词汇“规则”。

  2.三座桥底板,带星星、月亮的图片若干。

  3.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

  观察图片,引出故事名字。

  讲述故事开头。

  2.信里说了什么?

  你觉得规则之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二)找钥匙,感知规律。

  1.大怪树是怎么说的?钥匙在什么样的树尖上?

  2.请个别幼儿找一找大怪树说的树。

  师幼共同检查验证。

  3.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聪明的公主发现这棵树上其实藏着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4.引导幼儿发现、总结规律。

  原来规则之城的规则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序。

  (三)猴子归位,探索规律。

  1.继续讲述故事。

  帮公主想想看,应该把这三只猴子放到哪里去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3.师幼共同总结、记录规律。

  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记录这个规律。(AABAAB)

  (四)分岔路,运用规律。

  1.继续讲述故事。

  个别幼儿帮助公主选择一条路。

  一起来看看这条路的后面藏着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记录路上的规律。

  (五)过桥,再次提升运用规律。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

  说明操作要求。

  3.师幼一起检验正确的排列方法。

  (六)大结局。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2.引出绘本。

  活动延伸:

  他们回南国路上又会遇到什么事?答案就藏在这本书里,课后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

  活动反思:

  数学绘本,讲的则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又偏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 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 却恰恰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在学习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认为是加减乘除,他们会认为教学是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有趣的.知识、游戏式的知识。在进行绘本的教学时,除了需要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同样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对数学的关键经 验进行解剖和分析, 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 使得教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 整合。 此外, 教学活动必须紧紧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原著所传递的思想, 让幼儿在“数”阅读的过程中仍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关于数学的绘本2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时的特别和有趣,初步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2。 乐意参加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关系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材料、各色夹子活动过程:

  一、角色引题,激发兴趣1。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小精灵嘟嘟,“小朋友,你们好!”

  2。嘟嘟:“见到你们真开心,我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它长着许多脚。你们知道是谁嘛?”

  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蜈蚣呢?

  二、逐页阅读,了解排序1。蜈蚣先生是嘟嘟的邻居,嘟嘟总叫他叔叔。

  2。他是有名的帅哥。帅哥是什么意思呢?(漂亮、整洁)

  3。你觉得蜈蚣叔叔那里帅啊?(衣服整洁、袜子五彩缤纷)袜子里有什么秘密呢?

  4。嘟嘟好几天没有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

  5。 “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 “谢谢你小嘟嘟。有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一会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蜈蚣叔叔有30只脚,你们还愿意帮助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对了,小嘟嘟和 你们一样是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看!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

  6。嘟嘟咚咚的到了院子里。蜈蚣叔叔院子里的袜子都是什么样的?(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

  三、尝试排序

  1。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嘟嘟有了好办法,一、二、三看————已经传好了。(出示穿好无规律袜子的蜈蚣)你觉得嘟嘟这样穿袜子,蜈蚣叔叔满意吗?

  蜈蚣叔叔说:“谢谢嘟嘟,可是这样就不帅!”

  2。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ppt1蓝绿蓝绿)原来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袜子是按照蓝黄蓝黄的规律穿的。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袜子和蜈蚣叔叔的照片,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呢?

  集中:大家都帮蜈蚣叔叔穿好了袜子。谁来说说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的呢?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看到这样有规律的袜子我心情可真好!谢谢!(一次操作)

  3。孩子们,我特开心的时候我还会这样穿(ppt2穿一半红红绿红红…)你们快帮我穿穿好吧!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二次操作)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特开心的时候是怎么穿的呢?

  集中:大家动作可真快。一下子蜈蚣叔叔就穿好了袜子。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帮蜈蚣叔叔穿袜子的.呢?

  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穿上红红绿红红绿的袜子我特别开心!谢谢大家!

  4。蜈蚣叔叔开心的时候喜欢蓝绿蓝绿这样穿袜子,特别开心的时候又喜欢红红绿红红绿这样穿袜子。如果你是蜈蚣叔叔你还会想怎么穿呢?(请3名小朋友提问语:你是怎么穿的,心情怎么样?谢谢你为蜈蚣叔叔设计新的穿法!)(三次操作)请大家到后面帮蜈蚣叔叔穿穿袜子。穿好了把蜈蚣叔叔带到我这,大家一起看看谁穿的更有创意。

  幼儿操作。指导语:你帮蜈蚣叔叔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

  集中:大家都设计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对了,这个是谁设计的呢?(幼儿)你来介绍一下一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这样的穿法果真让人赏心悦目。我真是越看越喜欢!谢谢你!

  四、经验迁移1。孩子们有了你们设计的各种穿法,蜈蚣叔叔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帅帅地生活着。 “叩叩叩”谁来了?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蜜蜂黄黑黄黑)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2。 “叩叩叩” 这一次又是谁呢?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3。蜈蚣叔叔有好朋友,生病的时候都很关心他,蜈蚣叔叔可感动了!孩子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是怎么关心自己的朋友的?(好东西一起分享、遇到困难及时帮助他、生病的时候还去探望他)看来你们都是一位好朋友。我也希望能当你们的朋友好吗?

  4。蜈蚣叔叔吃了朋友们带来的礼物,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力气了。让我们一起为唱一首好听的歌送给蜈蚣叔叔,祝愿他的病能快快好起来!

  5。蜈蚣叔叔太开心了。有这么多好朋友。谢谢你们朋友们!大家纷纷说:“不用谢!希望你早日康复!”天黑了,大家都回家了。再见!蜈蚣叔叔!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与有趣。

  2.在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叔叔的袜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绘本: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让我们来看看书里面会藏着谁?大家好,我是小精灵嘟嘟,很高兴见到你们,你们愿意跟我做朋友吗?

  2.今天嘟嘟还带来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会是谁呢?翻到第二页。

  3.谁认识他们?蚯蚓和蜗牛有脚吗?(没有)那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向前走的呢?你们有没有脚,有几只?那这些动物朋友里谁也有脚?有几只?一起来数一数怎么样?

  4.哇,他们竟然有那么多脚,不过有一位朋友,他的脚比蜜蜂、瓢虫的还要多得多,长了三十只脚呢?他会是谁?(翻到下一页:蜈蚣)再一起来数数蜈蚣有几只脚吧。他可真厉害,长了那么多脚。

  二、阅读理解,了解排序

  1.嘟嘟喜欢叫他蜈蚣叔叔。

  2.蜈蚣叔叔住在嘟嘟家隔壁,他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帅哥。帅哥什么意思?你觉得蜈蚣叔叔哪里帅?可不是个帅哥嘛,他出门的时候一定会穿上袜子,穿上亮晶晶的衣服,搭配各种颜色的袜子。喜欢袜子的蜈蚣叔叔,连在家里也是要穿袜子的。

  3.可是嘟嘟发现有好几天没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可能怎么了?(翻到下一页)你从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了)于是,嘟嘟的妈妈让嘟嘟带着吃的去看看蜈蚣叔叔。走,咱们跟着嘟嘟一起去看看吧!(翻到下一页)

  4."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嘟嘟一直很好奇蜈蚣叔叔到底有没有三十只,就偷偷地数了起来。偷偷地数是怎么数的?(幼儿表演)数了没几只,其他的脚被棉被盖住了,没办法再数下去了,嘟嘟连忙说:叔叔再见,我要回家了!"这时蜈蚣叔叔说:"谢谢你小嘟嘟,有了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一会儿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你们也知道蜈蚣叔叔的脚可不是一只两只,你们还愿意帮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小嘟嘟和你们一样是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翻到下一页)

  5.我们发现院子里的袜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的袜子排成一排?(完整描述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就像彩色的旗在风中飘扬。

  6.(翻到下一页)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这时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一:出示完整穿好的袜子(蓝黄蓝黄)请幼儿来找找规律。

  如果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会这样穿:课件二:出示穿了一半的袜子(红绿红绿)请幼儿来找规律,请你帮蜈蚣叔叔穿上袜子吧!

  7。寻找其他的规律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叩叩叩。"开门一看,原来是蜜蜂阿姨来看望蜈蚣叔叔了,她还带来了一盒糖果,后面跟着蜗牛叔叔和阿姨,他们带来了一个大蛋糕。小朋友们找一找,蜜蜂阿姨的身上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律?蛋糕上有什么秘密?还有哪里也藏着这样的规律呢?

  三、经验迁移

  1。在黑板上出示蜈蚣叔叔形象(两个),请幼儿用夹子当袜子帮蜈蚣穿袜子。

  2。学学蜈蚣叔叔散步,活动结束。

关于数学的绘本3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学会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一颗纽扣、ppt、塑封的动物衣服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

  二、观看PPT

  师: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谁能完整的说说看?)

  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这颗纽扣是谁的'呢?丢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师:它先找到了小狗,“小狗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这颗纽扣是小狗的吗?从哪里看出来?)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黄色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白色的,所以不是小狗的纽扣。

  师:小老鼠又:找到了小兔,“小兔你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猜猜小兔怎样说?)

  小结: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摇摇头说:“我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师:告别了两位朋友,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遇到了小刺猬。(提问:它会怎样问呢?谁来学学看?如果你是小刺猬会怎么回答呢?)

  小结:小刺猬的纽扣上有六个洞眼,所以不是小刺猬的纽扣。

  师:看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小虫)小老鼠说:“大象、蟋蟀你们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们丢的吗?”(提问:你觉得纽扣可能是它们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大象和蟋蟀看了看自己的纽扣,都摇摇头,“这不是我们的纽扣”。

  师:小老鼠问过了所有的朋友,可还是没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只好拿着纽扣回家了,妈妈给它做了好吃的点心。小老鼠一抬头,突然发现:咦?妈妈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块纽扣。(提问:小老鼠是怎么问的?我们一学学它的话。)

  小结:妈妈说,“你把纽扣放上来,试试看对不对”。

  师:“小宝贝,谢谢你!你真是个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说完妈妈还在小老鼠的头上亲了又亲。

  三、幼儿操作

  1.师:故事结束了,可故事里的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集体操作

  师:桌上有许多的纽扣,你们每人都去捡一颗,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纽扣,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然后每人找一张图片,帮动物把纽扣装上去。

  3.验证讲评

  师:你们拿到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纽扣?你们把纽扣送给了谁?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

关于数学的绘本4

  一、教学目标:

  1.在找物品、水果游戏中巩固对图形标记,分类的认知。

  2.观察人物特征,尝试用两个以上的标准进行复合分类找大王,感受数学的有趣。

  重难点:观察人物特征,尝试用两个以上的标准进行复合分类找大王。

  二、教学内容:

  课程分析:《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是一本数学绘本,在趣味性很强的故事中渗透数学知识:复合分类。本次活动分两个层次,一是在找物品和水果游戏中巩固对标记和分类的认知;二是在“找大王”的游戏中运用复合分类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已经能准确地用一个标准给物体分类,尝试用两个以上的标准进行复合分类是幼儿“跳一跳 够得到”的目标,大班幼儿探索欲强,“大冒险”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将绘本做成白板课的形式,可以增强师幼的有效互动。

  四、教学过程:

  1.根据线索,导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看,是谁呢?

  (利用蒙层功能,根据动物部分线索猜测动物,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转盘,进行探险。

  ①第一站:小屋

  根据颜色、图形、大小等特征来找对应的物品。

  师:你看到了什么?哇,原来这里有很多的标志,有图形标记,颜色标记还有大小标记。

  第一个让我们找的是什么呢?谁愿意来说清楚。自己动手试试。

  鼓励幼儿利用特征寻找物品,并进行匹配,并自己检验。

  (利用一体机模式的功能,成功则自动吸入)

  ②第二站:树林

  幼儿转动幸运转盘,到达树林。

  师:哇跟着小熊出发吧,这里有好多好吃的啊!咦,不会是大胃王比赛,比比谁吃的多吧!

  当然不是。

  第一轮:介绍规则:同场竞技,两人竞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水果全部找出来,数量多的获胜。

  师:每一排找一位你最信任的人,请他们代表你们来比赛。

  (利用倒计时的功能,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推举出自己的代表,并利用一体机模式的功能进行PK)

  第二轮:介绍规则:同场竞技,两人竞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圆形全部找出来,数量多的获胜。

  师:来转动头像,这是会是谁呢!

  (利用一体机随机抽取人员功能,随机产生两位小朋友,并利用一体机模式的功能进行PK)

  ③第三站:城堡

  猜大王游戏

  师:城堡里会有什么呢?听到底是什么(播放音效)我们把这个黑纸撕开看看。谁的力气大?

  哇,真的是怪物。

  怪物说:刚才你们把我的水果吃掉了,现在我要把你们吃掉。小怪物说:吃人这个游戏不好玩,我们来玩猜大王的游戏,如果你们能把我的大王猜出来。我就放过你们。

  出示15各怪物,介绍规则:这么多的怪物,哪一位才是大王呢?你们只能用是或者不是向我提问,我只回答是或者不是。

  引导幼儿观察怪物的.特征,能够从怪物的颜色,大小,是否穿着高跟鞋,头上是否有尖角等进行排除。

  师:我们可以怎么问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什么去掉。哇这个方法好,一下子去掉了很多个。

  幼儿拖动排除,教师根据幼儿的线索利用标注的功能进行记录,直至剩下最后一个,即为大王。

  师:来看看,大王是谁?

  3.幼儿游戏——猜大王

  转动幸运转盘,到达最后一站——幼儿园师:我们也来玩一玩找大王的游戏。

  介绍规则:随机抽取一名幼儿来选择谁为大王,其他幼儿用是或者不是进行提问。

  根据幼儿情况,游戏进行2~3次左右。

  五、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利用希沃白板机的蒙层功能,引导幼儿根据线索猜动物,接着结合转盘、趣味分类等创设了大冒险的情境,引导幼儿一步步解决问题,在找大王的游戏中利用截图对幼儿的提问进行记录,利用拖动、标记等功能增加师幼的互动以及活动趣味性。利用班级管理的功能随机抽取幼儿进行游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对白板课件,创设了大冒险的情境,激发了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身临其境解决问题。前两站冒险,复习了幼儿对图形等标记的认知,也为后面复合分类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幼儿带着经验,利用排除的方法进行逆向思维,从而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幼儿在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探究学习。

关于数学的绘本5

  设计意图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三角形、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刚要》中也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所以本节活动我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出发,以绘本情景、操作、模仿等形式贯穿于整节活动,引导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图形的认知,并根据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来进行匹配,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狐狸 小猪 猫头鹰 小猫图片 各个图形饼干图片)

  音乐 拼图 PPT课件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感知,能够按照活动正确匹配图形

  2.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是谁

  幼:小兔

  师:小兔子来干什么呢?

  1,听生日快乐歌

  师:听了歌曲,你们知道小兔来干什么?

  (邀请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它的生日派对)

  师:小兔长的是什么样子?

  (脸是方方正正的,耳朵长长的)

  2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脸部形状并说说它的名字叫什么?(方块小兔)

  师:方块小兔过生日除了邀请我们,还会邀请好多的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都有谁?

  3出示各个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各个动物外形特征。

  ( 小猪 小狐狸 猫头鹰 小猫)

  师:过生日要给朋友送什么?(生日礼物)

  4.巩固幼儿对三种图形的认知。

  师:咦,突然间他们送给方块小兔的礼物都不见了,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知道去哪了吗?

  师:你们觉得哪个礼物小狐狸的?哪个礼物是小猪的?哪个是猫头鹰的?哪个是小猫的?(引导幼儿说说各个动物的礼物,并介绍三角形/方形/圆形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礼物盒送还到小动物的身边吧!(让幼儿根据形状进行对应操作,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师:谢谢宝贝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回礼盒,现在就由我们一起帮助小兔猜猜里面都装着什么吧。

  师:三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动物送的呢?小狐狸送的三角礼盒里会装什么礼物呢?(引导幼儿让幼儿回想有关三角形的物品)

  正角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动物送的呢?小猪送的正方礼盒里会装什么礼物呢?(引导幼儿让幼儿回想有关三角形的物品大圆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动物送的呢?猫头鹰送的大圆形礼盒里会装什么礼物呢?小圆形的盒子是哪位小动物送的呢?小猫送的圆形礼盒里会装什么礼物呢?)

  师:收到礼物的方块兔可高兴了,小兔也有礼物送给你们

  5出示各个图形的饼干 ,准备好的饼干图片,让幼儿根据形状进行对应操作,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根据形状进行判断.

  二、了解故事情节,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根据形状进行人物推理

  1于是它端出了生日蛋糕,快乐的点起了蜡烛,让我们一起唱起生日歌。

  发生了什么事情?(蜡烛吹灭了,房子里就变黑了)

  2. 能用提供的图形,准确说出对应的动物。

  师:我们和方块兔子一起吹灭蜡烛吧,呼~

  在黑暗中,我们只能看见每个动物的眼睛了,宝贝们三角形的眼睛,这是谁呢?正方形的眼睛,这是谁呢?长方形的眼睛,这是谁呢?大大的圆眼睛,这是谁呢小小的圆眼睛这又是谁呢?(让幼儿根据眼睛图形和故事情节,回忆与推理出小动物)

  根据幼儿说出的动物进行验证,点亮一根蜡烛,出现一个动物。

  师:当全部的蜡烛点亮后,我们看到了所有的小动物,看来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们继续为小兔一起唱生日歌。

  三、活动延伸

  师:小兔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忙,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准备好各个图形、让幼儿拼一拼。

关于数学的绘本6

  绘本中心思想:

  故事讲述了田鼠太太在冬天来临之前,辛勤地储存了足以过冬的粮食,然而 在捡到一条项链之后,她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鼠太太为了项链用粮食换来了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就在这时,冬天到了,田鼠太太只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漂亮的衣服,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中寻找食物……听完这个故事不知是否为你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呢?这个故事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告诉幼儿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融入的数学元素

  如何从文学作品蕴含的价值中解读出数学元素,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学教育中呢?在阅读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我发现了大量的数学元素,如数数、分 类、加法、减法、0的意义等内容。能否借助于数学活动形式,帮助孩子学习运用数学 知识,理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意义呢?

  活动一:加法活动,重点落在能按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加法算式题。感受田鼠太太储存粮食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二:减法活动,重点落在物物交换,粮食逐步减少,最后归零。孩子有了一 定的分类概念,对0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大班上学期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一)(加法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能按物体的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算式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2.了解储存粮食是动物过冬的一种方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区别特征、寻找相应的算式题

  今天为小朋友介绍一位朋友,她就是田鼠太太。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我储存的.每种粮

  食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5=6、5+1=6、2+4=6、4+2=6、3+3=6

  二、尝试理解算式题中符号的意义

  田鼠太太找到6瓶花生仁,本来她很开心,可是过了几天她却皱起了眉头,犯起了愁。

  活动4

  她在想冬天那么长,过了这个月,还有下个月,还有下下个月……家里还有个小宝宝呢,怎么办呀,这些粮食够吗?你们觉得6瓶花生仁够他们过完整个冬天吗?对,不够,田鼠太太也是这样觉得的,她要准备更多的粮食。于是她又去地里找粮食了。田鼠太太找呀找呀,在找粮食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挂破了裤子,虽然这样,但田鼠太太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她找回了几个玉米(苞谷),她把这几个玉米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个玉米呢?(提示:7)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6=7、6+1=7、2+5=7、5+2=7、3+4=7、4+3=7

  3.田鼠太太问:“在你们找到的算式题里除了数字还有两个符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4.幼儿说说“+”、“=”的含义。

  三、感受一个答案,多个解决的方法

  虽然田鼠太太找到了一些粮食。可是她觉得光有花生仁与苞谷还不够,这些粮食的品种太少了,光吃这些肯定会营养不良的,还得再去找更丰富的粮食。于是田鼠太太又出门去找粮食了,这一次她把鞋也走破了,脚上还磨出了讦多泡,疼得田鼠太太直掉眼泪,可是她还在继续寻找粮食,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几袋谷子。她把这几袋谷子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袋谷子呢?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7=8、7+1=8、2+6=8、6+2=8、3+5=8、5+3=8、4+4=8

  3.田鼠太太问:“8袋谷子,你们用了几道算式题来表示?”

  4.你们真棒,8袋谷子你们找出了7种不同的算式题来表示。

  现在田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趁天气还没有冷,她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她拾到了一串项链,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关于数学的绘本7

  教材分析: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是一本数学绘本,书中的王子由于去了乱七八糟魔女之城后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于是托青鸟给公主带来一封求救信,希望公主能立刻去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救他。公主看完信立刻收拾东西去救王子。公主经过北方规则之城,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排列规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魔女之城救出王子。

  随着故事的展开,学生和公主一起认识了排列中各种各样的模式,(ABC—ABC,ABB—ABB,AAB—AAB,AB—AB等)。

  学情及资源分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由于识字量与学识的限制,数学阅读能力显得较弱,加之儿童天生的喜好即爱听故事,所以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述的形式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简单的文字,便于阅读,丰富的场景,精美的画面,给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也便于讨论,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想像与创作。阅读《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这样含有某种模式和规律性的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考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这中模式活动还会使孩子总体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孩子的预测力和洞察力。但是,一年级学生并不具备这本绘本欲引入的数学概念,阅读这本绘本对学生来说只是概念的发展。因而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排列中的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绘本中的一个个难题,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由规则之城到达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神奇之旅中,感受排列中的规律,初步认识ABC—ABC、AAB—AAB、ABB—ABB等模式

  2、学生在帮助魔女整理房间和创编活动中,运用认识的模式解决简单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学生在聆听故事和欣赏精美画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绘本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认识A-B-C模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绘本使用方式:融入模式,即故事情境与布题交叉呈现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解决公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读中初步感知规则之美(13分钟)

  二、分类整理,揭示模式:(10分钟)

  1、回顾公主去魔女之城的场景,根据排列规律将各种场景进行分类,用字母表示模式

  2、学生自主创编新形态模式,用身体表现特定模式的动作游戏,如:举手-手放下-跺脚……

  三、故事延伸:(7分钟)

  1、魔女到南国也要经过规则之城,学生跟魔女一起寻找规则,根据规则整理房间,说出相应模式

  2、寻找身边的排列规律

  四、再读绘本,发现其他事物中的排列规律和新模式,直接说出模式(8分钟)

  1、果树(第三页)、

  2、粉色、蓝色、白色的路(第四页),为什么这些动物叫怪兽吗?

  3、过桥情境(第九页),如果公主要过其他两座桥,各应准备哪种图片?怎么摆放?

  4、新模式(第十五页)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按照ABBC-ABBC和ABBB-ABBB模式排列的事物吗?

  五、全课总结,新书推荐(2分钟)。

  六、课后延伸:写一篇关于排列规律的数学日记或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是一本数学绘本。数学绘本是什么?数学绘本就是让孩子从简单的故事中,或者美丽的图画中学到很多数学知识。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数学绘本呢?因为,数学绘本是一本图画书,他有图画书的美。它的画面有的湿漉漉,有的暖洋洋,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有的精确严谨干脆是照片。它讲故事,只看图也让孩子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

  数学绘本也是一本故事书,它的讲述有时轻慢慢有时活泼泼,有时活灵活现有时绘声绘色,有时娓娓道来令人动容有时清晰明晓干脆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它讲故事,只读文也让娇嫩的心灵领略到世界的盈和美丽。

  它还是数学书。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的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数学绘本让孩子从故事中,图片中知道了:什么是交替排序,什么是统计,什么是平面和立体,什么是收集和整理,什么是分类,……这些生活数学方面的知识全部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轻松的故事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孩子们特别喜欢。

  自然孩子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那么,作为老师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从数学绘本入手,把这个资源作为数学活动课的载体,着力研究绘本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绘本的兴趣和数学素养。

关于数学的绘本8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二)(减法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物物交换,物品会逐渐减少,并最后归零等数学现象。

  2.了解故事情节,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活动准备:

  故事大书一本;谷子、玉米、花生仁的实物及图片;数字卡;算式题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起兴趣

  提问:

  1.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过冬的粮食?分别有多少?(幼儿在数字卡里找到数字,复习数物对应。)

  2.田鼠太太为什么很早就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二、听故事理解归零

  ●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花母鸡,花母鸡看了项链对她说:“可惜你的衣服太旧了,配不上这串高贵的项链。”于是,田鼠太太急急忙忙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谷子,用谷子换来了一件崭新的时装穿在身上,项链立刻显得高贵了。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8袋谷子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她一个提醒呢?(8—8=0)

  2.你想对田鼠太太说什么?

  o田鼠太太在大街上遇见了兔子,兔子对着田鼠太太说:“哎呀呀!你的裤腿上裂了一个口子,跟这串高贵的项链和美丽的时装一点也不配。”田鼠太太马上回家,拿出准备过冬的苞谷,换到了一条漂亮的裤子。

  1.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的玉米还有吗?

  2.她该不该这样做?我们能不能再送她一道臧法算式题?( 7-7=0)

  活动4

  ●“嘻嘻,瞧她,鞋头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出来了。”刺猬对小乌龟说。田鼠太太 听见了,立即回家拿出了准备过冬吃的花生仁,换来了一双新鞋,穿在脚上。

  1.田鼠太太能不能用花生仁去换新鞋?

  2.我们再送她一道减法算式题吧。( 6-6=0)

  ●田鼠太太准备过冬用的'谷子、玉米、花生仁都没了,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

  她吗?(3-3=0)

  三、听故事引发思考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天冷极了。田鼠太太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

  1.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飘着大雪,还能找到粮食吗?

  2.田鼠太太十分地后悔,她后悔什么事情呢,为什么?

  活动的反思 :

  在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中,大多数幼儿都会对“动物如何过冬”这个问题感兴趣。教师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图书、图片或多媒体资料,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找寻问题的答案。

  以上两个活动都有各自的重点,能很好地融人数学教育的内容,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学习需求。但两个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割裂了故事的整体性。在讨论“拾到了项链,该不该拿?”的问题时,有孩子说“我拾到就是我的”;有孩子说“我先带回家戴载,然后再还给别人”;有孩子说“拿到项链后,放在家里等过了冬天再拿出来戴”。从孩子的言辞中我们发现《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并没有理解。文学作品内在的价值也没有体现。经过研讨调整活动设计,使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启迪和思想教育融人其中。

  针对以上两个活动,我们以孩子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数学元素为依据,以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为核心,对活动进行了再调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内容调整——强调减法,突出“0”的实际意义,以此作为孩子理解作品的催化剂,凸显文学作品《田鼠太太的项链》的内涵。

  教学形式——我们将故事情景融人数学活动的始终。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寻找算式题。教师运用情景性的语言进行提问,如:“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给田鼠太太提个醒粮食要没有了?”“谷子要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来告诉田鼠太太 呢?…‘能不能用一道减法算式题告诉田鼠太太什么都没有了呢?”在这样的情景中老师和孩子的情感体验始终系在田鼠太太的心理变化上。

  情感体验——当粮食慢慢地变多,孩子与田鼠太太一起体验着收获粮食的满足,他们的开心与安心显露无遗;当漂亮而高贵的项链出现在孩子的眼前时,孩子是十分的惊讶与欣喜的;当家中储存的粮食慢慢减少时孩子又变得担心、害怕了。从开心安心——惊讶欣喜——担心害怕,伴随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孩子悟出了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以上是在进行《田鼠太太的项链》这个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文学作品与数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教师准确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准确判断孩子已有的数经验,确定适度的挑战目标,并体现该文学作品独有的价值。

关于数学的绘本9

  从阅读到悦读通过数学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让我对绘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相长,我一次一次的深刻感受到数学绘本的独特魅力。绘本内容以相对轻松又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喜欢阅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绘本教学资源确实好,但要上好一节绘本课实属不易。我们一直强调数学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杜绝灌输式教学。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他才能多读、多想、多思、多多说。最好的教学方法还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绘本恰好给了我们优质的学习资源,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情景带入会使学习过程更流畅。学生读绘本不是要听老师或者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静心思考,大胆的说出来,像讲故事一样,或者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真正把阅读变成悦读,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德国教育学家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是从一本优质的数学绘本开始的。数学绘本的学习意义远不止这些,最主要的还是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数学绘本学习的过程中当然也存在不足。课前由数学绘本做铺垫导入,由于学生本身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课堂前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个度不好把握,特别是铺垫的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鉴于此,在以后的数学绘本教学中应当注意时间分配。要做好这一点,精备课显得尤为重要。认清教学的重难点,梳理绘本教学与本节新授课之间的联系点,做到心中有数。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其他老师提出的建议和方法及时消化吸收,采纳修改教学设计。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分析问题,精心备课、认真备学生。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其充分感受数学绘本的价值,真正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

关于数学的绘本10

  【绘本中心思想】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故事是以人身体的数学现象为中心展开的,绘本的中心思想是: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离我们很近。

  【融入的数学元素】

  绘本融人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大班孩子会欣赏自己的身体,而欣赏时最关注的往往是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如“会动”等等。这本绘本的加入,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身体除了可以做许多动作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从而拓展孩子们欣赏自己身体的思路。

  另外,沿着大班幼儿自然测量经验发展的轨迹,利用此绘本我们可以继续发展两个方面的测量经验:一是拓展自然测量的工具,即:除了小棒,人的身体、绳子、椅子等也都可以是测量工具;二是梳理自然测量“自然物——工具”的内在关系,如:量具长度越大、量数越小等等。

  【活动目标】学习用手(蚱)及脚(脚印)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活动准备】大书,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人(价值点:引起孩子对身体的关注,激发参与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大书,这本大书的名字叫作《我家漂亮的尺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重点提问:

  1、欢欢怎么会感觉衣服变短了、鞋子变小了呢?

  2、长高了有哪些好处?

  重点提升:长高了真好,很多原来不能做的事情现在都能做了。

  二、试试手尺(价值点:初步迁移正确的测量方法,引发孩子用手柞量的兴趣)

  1、质疑提升,引出长度单位“柞”的概念。

  重点提问:

  (1)妈妈的手是怎么做尺子的?

  (2)什么是“拃”?

  重点提升:把手伸直,从大拇指的尖尖头量到小指尖尖头这么长的距离叫“拃”。

  2、共同讨论,迁移正确测量方法,尝试体验。

  重点提问:

  (1)看看妈妈用她的手尺量了哪些地方?她是怎么量的?

  (2)你也来试试看,你是怎么量的?

  重点提升:

  (1)-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2)小手真有用,平常小手能做很多事情,现在小手还能做量一量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一把漂亮的尺子,它叫作“柞”。

  三、试试脚印尺(价值点:继续迁移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引发孩子用脚印测量的兴趣)

  1、观察画面,推测脚印的量法。

  重点提问:脚能不能做漂亮的尺子呢?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2、尝试体验,迁移运用。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原来我们身上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四、做做教室里测量时的漂亮尺子(价值点:帮助孩子进一步体验身体的手和脚真有用,初步了解自然测量时要思考工具的适合度)

  1、操作要求:用手柞和脚印来量一量班级里的东西。

  2、幼儿自主操作和体验,教师巡回观察。

  3、分享体验结果。

  预设重点提升:手和脚都能做尺子,在测量的时候,要想想哪种方法更合适。

  五、故事延伸(价值点:延续幼儿的测量兴趣,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

  我们的身上就只有这两把尺子吗?我们的'书还没有看完,后面还有好多页,漂亮的尺子也不止这两把。老师把书放在教室里,喜欢的话可以去看一看,看看到底有几把尺子?

  【活动反思】

  1、活动选材必须紧贴主题,紧贴幼儿习得测量经验的发展轨迹,紧贴绘本本身所要传递的东西。

  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能够获得的经验是“有学习用手(柞)及脚(脚印)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而《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较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一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分析了这几种测量工具,觉得用手柞量和脚印测量比较适合目前刚开始拓展测量工具时期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而且胳膊“庹”量和“抱”量也属于用手来做自然测量的工具,用步子测量跟用脚印一样,属于用脚来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考虑到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体验到自己的手、脚都能做尺子,真有用;难点不宜过多,所以,本次活动只选用了绘本的前半部分(手柞和脚印),将后半部分(步子、胳膊“庹”量和“抱”量)让孩子自己看书去发现,再进行拓展。

  2、环节设计要富有动感,本次活动中间隔牲地让孩子们去操作去体验,使大班的测量活动摆脱沉闷,变得宽松有趣。

  3、活动材料最好现成熟悉,本次活动幼儿操作的空间和材料都是活动室中较为熟悉的,使大班孩子更有作为小主人的归属感。

  4、本次活动之后,需要有一段低结构活动时间让孩子继续积累经验。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把书阅读完,尝试用书中的测量工具实施测量;也可以投放不同的测量物和不同的测量工具。一方面让幼儿继续体验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另一方面旨在让幼儿能体会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不同的物体时会有方便或不方便的区别。

  附故事内容:

  呀,我的衬衫袖子短了,裤子也穿不进去了,鞋子变小了,衣服也变短了吗?不对不对,是因为我长高了,你知道我长高了多少吗?个子是这么高!到爸爸的肚脐了。现在即不放搁板架我也能够到门铃了。手这么大了!“嗯?还差很远呢,我什么时候可以像妈妈长得那么高?”

  妈妈说不给我做衬衫,而准备给我做个连衣裙。要做连衣裙的话,需要毛线和织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不用尺子,而是用让我痒痒的“妈妈手尺”来量。看!张开胳膊,挺直腰板,一柞,两柞,三柞,用妈妈的“手尺”,测量从我的腰开始到膝盖的长度,量胳膊的长度,哈,量量胸围。这样才能做出个合身的连衣裙。我的尺寸量完了,都是用妈的“手尺”量的。真希望妈妈快点把我的连衣裙做出来。以前姥姥也是这样给妈妈做衣服的。妈妈是向姥姥学的。哇,正好合身。像用尺子量的一样,妈妈的手是随时可以用的便利的子。我的手也可以像妈妈那样吗?一拃,两拃,三拃,用我的拃来量量东西。嗯?用拃来量衣柜太费力了。那再用脚来量量吧,左脚右脚按顺序放上去,一个脚印,两个脚印,三个脚印……我家沙发的长度是10个脚印,我的房间到玄关是12个脚印。

关于数学的绘本11

  教学内容:数学绘本《时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实际与客观事实使学生理解时间的特性。

  2. 通过观察时针、分针走的关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认识几时几分。

  3. 通过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 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时间的特性,能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钟表,能够正确的读出时间。

  教具学具:绘本,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由宇宙奥秘引入时间观念。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太阳、地球??)第一缕光来到世界是哪一天?难道早在这个世界产生之前第一缕光就流向了我们吗?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想)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时间的奥秘。(板书:时间)

  【设计意图】 [以探索科学奥秘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的特性。

  师:出示绘本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时间是早晨、中午、晚上这样重复的。

  预设二:我们是按照四季,过了春夏秋冬,要再过春夏秋冬。

  总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只是因为太阳每天升起,而这种自然的反复特性,使我们感到时间是“循环的”。

  媒体出示课件,教师提问:时间是不是像这样一会长,一会短?

  师:虽然我们在玩的开心时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聊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实际上时间的长度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感觉有时长、有时短。

  师:瞧,这是什么?(PPT展示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人们为什么发明钟呢?

  师:为了让时间不能随着性子变长变短,人们就发明了钟表。

  2. 认识钟面。

  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师: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从12到1里面有5个小格,从12到2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同座位的同学先讨论讨论。

  教师总结。

  3.认识秒。

  媒体演示:闭眼,再慢慢睁开眼睛的时间,大约就是1秒钟。

  媒体演示倒计时的声音,使学生感官直接地感受1秒的长度。

  4.认识分。

  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媒体演示方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时间观念。电脑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

  一分钟结束后,提问:A.一分钟读多少字?(统一读一篇课文)B.一分钟写多少字?(统一抄写字)C.一分钟做多少口算?(预先印好题)D.一分钟数多少个数?

  每组推荐二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形象的体现,再运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法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理解所学知识。]

  5.认识时

  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师:时针从1走到2是1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时。

  6.教师小结。

  三、梳理知识,巩固应用

  1.比比谁最棒

  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会读时间了,看看谁能够又快又正确的读出时间。

  2.课件展示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 [将练习中的四幅图用电脑动画、画外音等设计情境,通过讲述“小红一天”的故事,从而巧妙地与所学内容联系上。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凭着兴趣,自觉、自愿地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拓展欣赏

  媒体出示古代的时间概念、各个国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等PPT展示及音视频。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从多角度了解时间的特性,从不同方面理解时间的重要意义。

  谈话: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配乐朗诵(一生范读)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设计意图】 [ [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时间的价值。]

关于数学的绘本12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关于数学的绘本13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学生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学生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学生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学生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学生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学生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关于数学的绘本1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九只小猫呼呼呼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孩子通过游戏了解数学的方位词,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3、让幼儿练习用符号了进行记忆。

  活动准备:泡泡堂课件,教具小猫图片,各种符号图片,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看大屏幕上面,几扇窗(9扇)可能会有几个动物来,那先请某个动物开窗,你想先开哪扇窗?

  2、播放PPT

  谁呀?我们可以叫它小猫,是只什么颜色的猫咪,接下来又有窗要开了,

  可以怎么说它(窗)的位置,第一排的第一个,

  我们请第一排的全部出来

  这样我们大概可以判断,今天我们来的动物都是猫,那么请他们都出来,今天来了九只小猫跟我们来玩游戏,我把后面的窗户都隐藏起来,让小猫变的更清楚

  3、变换猫咪样子,让幼儿观察猫的变化顺序

  接下来猫咪开始变喽,眼睛睁大一点,它们有什么变化呢?

  有只小猫刚才干什么了(睁眼睛)原来它们是在装睡,想要跟我们玩游戏呢,刚才有一只猫很快的睁了一下眼睛是谁?(绿猫)看来这个对你们来说没难度

  谁睁眼睛了(小黄猫和小棕猫同时睁眼了)

  谁睁眼睛了,刚才有几只猫睁眼了,它们睁眼的顺序是什么

  可能刚才有的朋友没有反应过来,让他们再来一次

  不是同时睁眼的,是一个一个睁眼的,看来啊一起睁眼难不倒你们,一个一个睁眼也难不倒你们,接下来猫咪们全部把眼睛睁开了,接下来它们又要开始调皮了

  你觉得接下来可能谁要调皮,(白猫)它可能要调皮了,因为它的眼睛都跟人家不一样了

  它干什么了,它躲起来了

  这回躲起来的'是谁?

  没难度是吗,请他们回来,太简单了

  4、出示窗户,让孩子回忆猫的位置

  那么这样你还记得躲起来的是谁吗?要把位置讲清楚

  (利用出现小猫的方位来回忆小猫的位置)

  通过玩了几次游戏,又是睁眼又是闭眼又是躲起来

  5.结尾

  接下来,猫咪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

  九只小猫来到了猫妈妈的身边,九只小猫变成了10只猫

  小猫咪该关灯睡觉啦。下课

关于数学的绘本15

  一、 调查目的:

  在数学课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图和文字相结合的题目读不懂,开始找不到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是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培养。以致于学生对有些题目根本不理解,导致出错。有些知识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图形结合,学会运用数学绘本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图和文字相结合的题目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绘本阅读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

  小学二、三年级各20名学生。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是否喜欢画画。

  98%的同学喜欢画画,而2%的同学喜欢程度一般。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画画,这就为利用数学绘本进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是否喜欢看数学绘本。

  92%的同学喜欢看数学绘本,而8%的同学有时候喜欢。可见,同学们对数学绘本还是很感兴趣的。

  (3)拥有数学绘本的本数。

  52%的同学拥有3本以下,42%的同学拥有4-10本,6%的同学拥有10本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拥有的数学绘本还不够多,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创造。

  (4)平时阅读数学绘本,自己是怎样读的。

  70%的.同学选择独立阅读,15%的同学选择和同学一起读,15 %的同学选择在家长的带领下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自主的去阅读绘本,体现了主动性和自主性。

  (5)阅读的数学绘本的来源。

  80%的同学是书店里买来的,15%的同学是图书馆里借来的,5%的同学是送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是从书店里买来的,可见,他们自主创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6)是否能独立阅读数学绘本,并理解绘本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66%的同学选择的是阅读时有些困难,34%的同学选择的能轻松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多半学生阅读时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与指导,体现了在数学课堂上运用绘本进行教学的必要性。

  (7)阅读数学绘本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好处。

  87%的同学认为很有好处,6%的同学认为不太有,7%的同学不知道。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绘本还是比较认可的,极少数同学可能还没有感受到数学绘本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来验证它的好处。

  (8)是否看过或阅读过手绘的数学绘本。

  60%的同学看过并阅读过,25%的同学只看过,15%的同学没看过。调查结果显示:多半同学看过并阅读过手绘的数学绘本,可见,他们对数学绘本并不陌生,这就为我们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9)是否想过创造属于自己的绘本。

  所有同学都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绘本。可见,学生对数学绘本还是很感兴趣的。为以后让学生手绘数学绘本打下了基础。

  (10)是否希望老师运用相关的数学绘本进行教学。

  94%的同学希望,2%的同学不希望,4%的同学无所谓。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希望老师运用相关的数学绘本进行教学,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采取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

  (2)将数学绘本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去,并且有效的与多媒体结合,降低一些抽象知识的难度。

  (3)课外也可以进行绘本阅读,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

  (4)在课堂上,对指定的数学绘本进行引导与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增加成就感。

  (5)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去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学绘本,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绘本】相关文章:

关于数学的绘本03-13

绘本03-13

中班绘本小猫的生日08-05

中班绘本:艾玛与风02-27

绘本(大全15篇)03-13

小班绘本阅读活动:晚上05-08

大班绘本《我爱你,小猴子》02-28

怎样给0-3岁的孩子读绘本04-30

绘春的作文10-24

绘秋的作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