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

时间:2024-03-11 17:15:40 好文 我要投稿

(推荐)民间传说故事15篇

民间传说故事1

  女娲造人

(推荐)民间传说故事15篇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民间传说故事2

  打开衣柜的瞬间,她的心脏几乎都停跳了。

  一堆凌乱的衣服中间,那个小巧玲珑、全身赤裸的.女孩睡得正熟。

  细微的呼吸,雪白的肌肤,显得如此诱人。

  她轻轻合上了衣柜的门,不过是出了几天差,他居然做出了这种事情!

  回到家里,见到久别的老婆,他没有得到一个香吻,却看到了一纸离婚协议。

  苦苦追问,没有答案,只有冷冷一句,“你打开衣柜看看。”

  他莫名其妙地打开衣柜,顿时全身都凉了。

  里面那个酣睡的男子,面貌英俊,身材健硕,难怪她会弃他于不顾。

  女儿看着还在吵架的父母,顾自哭得眼泪汪汪,大人们的事情她实在搞不懂,只好去看看他们不断提到的衣柜。

  衣柜里似乎有只狐狸,冲她眨了眨眼睛,可是仔细再看时,只有那件妈妈新买的狐皮大衣,孤零零挂在那里,显得有些诡异。

民间传说故事3

  很久很久以前,山脚下住着老汉和他的两个儿子,哥哥为人本分爱劳动,弟弟却好吃懒做。

  有一年,老汉死了,刚办完丧事,弟弟跑来要跟哥哥分家: “哥哥,爹妈都不在人世了,咱们也长大了,分家吧!家里只有一片山坡和一片田地,刚好一人一份。山坡地方大,你身体好又能干活,山坡就给你;我身体不好,房子和附近这一小片田地就给我好了,您看呢?”

  “嗯,好呀!”老实巴交的哥哥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第二天,哥哥从家里扛了一把锄头,一把斧头,一口锅,一副碗筷,一包换洗衣服,就独自上山了。

  山坡根本就是一片荒地,连个这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好在有些野果野菜和一眼山泉,以后的日子,哥哥渴了,就烧喝泉水,饿了,就摘野果,挖野菜。哥哥赶在天黑前,用斧头砍了一些树枝,搭了一个草棚子,就住下了。

  第二天天没亮,哥哥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在山坡上开荒,一直到天黑黑,看不见干活了,才回到草棚去睡觉。时间一天天过去,荒凉的山坡被哥哥开垦成一片生气勃勃的梯田,粮食蔬果什么都有。这一年,老大的收成真好,留下自己吃的,剩的全背到集市换钱买东西,日子过得还真不错。

  弟弟呢?好吃懒做,什么也不干,就吃老汉生前剩下的粮食,吃完了,地也荒了,不知道怎么办,只得上山找哥哥。

  “阿哥,我没吃的了,有没有粮食先借我一点!”

  善良的哥哥赶紧扛出来一大袋的米给弟弟。

  弟弟回家生火做饭,他一边做饭,一边想:“奇怪,分家的时候,哥哥只分到一片荒地,怎么倒过上好日子啦?是不是爹给他留下什么宝贝,不行,我得问问他。

  第二天一早,弟弟又跑去问哥哥:“阿哥呀,您的日子越过越好,是不是爹给您留下什么宝贝啊?”

  “嗯?宝贝?”哥哥想了想,说:“是啊,是有宝贝,爹给我留下一棵摇钱树呐!”

  “什么?摇钱树?这摇钱树是什么样啊?”

  “摇钱树嘛,两个叉,每个叉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都靠它。

  弟弟回家去,一边儿走,一边儿想:哼,哥哥有这么好的.宝贝,怪不得他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嗯,我得想个办法:把摇钱树偷来,种到我家的院子里去。可是,这棵摇钱树在哪儿啊?摇钱树,两个叉,每个叉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都靠它!——啊,我知道了,哥哥一定把它种在山坡上了,我得想法去把它偷来。

  又过了几天,弟弟趁哥哥去集市,偷偷上了哥哥的山坡,拿着一把锄头,要找摇钱树。找来找去,找了好半天,哪棵都不象。老二正在这儿着急呢,走到草棚子后边,看见一棵小树,他仔细一瞧:

  “嘿,这棵树上有两个叉每个叉上正好有着五个小树芽。我找到啦!我找到啦!”弟弟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他往四周一看,哥哥还没有回来,就举起锄头刨开了。刨呀刨,可是他过去也没干过活儿,刨了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了。

  弟弟把锄头往地上一扔,真没想到,刨一棵小树,这么费力,我不要了。可是又一想,这是一棵摇钱树啊,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都靠它。不行,我还得刨。他又使劲地刨起来,一直到两只手都起泡了,才把小树刨出来。

民间传说故事4

  枕香阁的女店主荠草有块镇店之宝独山玉的挂件。这枚挂件轻易不敢给人看,怕看的人一入眼睛眼神就离不开了,所以,平常荠草都是把这块玉牢牢地锁在保险箱里,只有遇见非常投机的朋友来了,才把这块宝贝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让大家观瞻一下,然后再放在锦盒里收藏好。这玉跟她十几年了,以前早晚都挂在脖子上,洗浴时才摘下。荠草就是拿自己的心血将这块玉养护得泛着晶晶亮亮的光泽,润泽中还沁着绿丝丝,很像荠草自己浪漫的思绪。她偶尔会想起玉的原主人,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萧,那是她的初恋情人。十几年前他们定情的时候,萧就把这块玉送给了荠草。虽然后来他们没有成为一家人,但是,这块玉代表了萧对荠草深沉的爱,而这块玉之所以被荠草珍藏至今,也代表了荠草埋藏在心底对萧的那份感情。

  这些年,荠草经营玉石生意,亲眼见过数不清的好东西,她在出手时只要觉得价格合适,从来都是毫不吝惜。

  玉的价格翻了几番,荠草在进货时从没走过神失过手,所以,几年倒腾下来,她原来的本金几万块早变成了几十万了,但是,她还是没有停歇的意思,仍然奔波在生意场上且乐此不疲。她喜欢那种拿点钞机数钱的嚓嚓声,喜欢看自己银行卡上到账的手机短信,也喜欢那种每天都忙忙碌碌接待客户的感觉,更喜欢看顾客讨价还价请她让利的神情。

  这天有点雨蒙蒙的,荠草懒懒的,比平日晚到了半个小时,却没想到店门口有位相熟的胖太太客人早已经在等候了。这位胖太太是个购物狂,家里开着矿,每次到荠草的店里就从未空手走过。这次她在荠草的柜台里看来看去却没有看中一件东西,眼里流露出一些沮丧的神情。

  她很期待地望着荠草,指望着她能给自己带来点惊喜,荠草却显出无能为力。确实,这几次她去进货,除了感觉玉石的价钱在疯涨之外,总感觉也没有多少好货入眼,进的货也越来越少,自然也没有多少能让眼前的这位“玉控”来挑选。可是,这位胖太太就是不死心。她以前听说过荠草的挂件,但是从未见过,她就要求荠草把挂件拿出来让她过过眼瘾。荠草推不过只好拿了出来。

  挂件一亮相就像磁石般吸引住了胖太太的眼球。这挂件是一枚玉锁,有三寸多长的石链。乍看也没什么稀奇的,仔细一揣摩才知道它的珍贵。首先这块玉耗料有一块砚台那么大,中间剔去,然后将上边精雕细刻成十八个环环相扣的玉环,个个玉环上精雕细刻着数不清的栩栩如生的.喜鹊;玉锁上一对璧人在相拥相会,脸上的神情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恰好有白玉一盘挂在天上,溪流潺潺,树影婆娑,如诗如画……那雕工绝了。

  胖太太看呆了,眼里出了火,她出价十五万。荠草也呆了,按照她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这胖太太给了四倍的高价。荠草就卖了这块玉挂。胖太太欢天喜地地走了,荠草却早早地关了门。她突然没有了那份数钱的激动,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天都没着没落的,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妥。

  晚上,荠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萧指着她的鼻子大声斥责她是一个贪财的女人,为了十五万竟然把这么多年的感情都卖了!她猛地一下醒了,天边冷冷的月光照在她的腮边,一滴滴泪水悄无声息地淌了下来,浸湿了枕头……

  没有了镇店之宝的枕香阁关门了。

民间传说故事5

  周蜜在师范学院附近的商业街上经营着一家蜂蜜店,因为是自家蜂场提供的蜜源,蜜质纯净新鲜,生意很是兴隆。可是有一天,店门口突然挂上了停业的牌子。

  冯晓晓正忙着收拾行李,她是本店的售货员,她见周蜜满脸不舍的表情,不禁问道:“周蜜姐,咱们这店经营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不干了?”

  周蜜的脸色黯淡下来,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我爸年纪大了,一年四季逐蜜放蜂,很辛苦。而且,我也想出去散散心。”

  周蜜的话刚说完,一阵电话铃声传来。她对着听筒说道:“好的,如果有时间,我一定参加你们的婚礼……嗯,你把喜帖送到店里来吧;另外,我还有一份礼物送给你……啊?她也来?哦不,当然欢迎,待会儿见。”

  放下电话,周蜜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突然站起身来,拿钥匙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放着两罐蜂蜜。周蜜指着其中一罐对冯晓晓说:“一会儿潘家俊要来,我赶飞机,就不等他了,你把这罐蜂蜜交给他。”

  冯晓晓顺着她的手指看去,那是一个鼓形玻璃罐,做工非常精致。冯晓晓惊讶地问道:“你要把这个意大利Alessi品牌的罐子送给他?这么贵的东西,给那个负心人,他也配!”

  周蜜幽幽叹道:“再贵,也只是个罐子!”

  冯晓晓捧起另一个蜜罐,说道:“我还是喜欢这个罐子,又别致,又可爱,你在哪里买的?”那是个蜜蜂造型的罐子,“蜜蜂”的头部、四肢和翅膀是不锈钢的,大大的肚子却是玻璃的,蜂蜜就盛在“蜜蜂”的肚子里,寓意妙不可言。

  周蜜从冯晓晓手里接过蜜罐,说道:“这是他送给我的。当时我们还在读书,他爱吃甜食,我每星期都要给他带一罐蜂蜜,抹在面包上代替果酱。一次我生日,他就买了一对小蜜蜂玻璃罐送给我。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罐子花了他一个月的生活费。”说到这里,周蜜的嘴角一弯,浮起一丝怜惜的微笑。

  冯晓晓叹了口气,说:“要我说,你还是把这个罐子还给他吧,断就断个彻彻底底,别和他藕断丝连的了。”

  周蜜抚摸着“小蜜蜂”那圆滚滚的肚子,说:“总是做不到那么绝情。待会儿他们来了,你别这么说话。”

  阴差阳错

  周蜜出去一个星期,等她回来,等在机场迎接她的却是警察。

  “潘家俊死了。”刑警队长柯飞冷冰冰地说道,“他是服用了有毒的蜂蜜致死,据死者的家属说,死者所食蜂蜜正是你送给他的。”

  周蜜张大了嘴巴,好半天才说道:“不可能!一定是你们搞错了!”

  “死者中毒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蜂蜜中含有剧毒的夹竹桃苷。”

  周蜜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她喃喃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我给他的蜂蜜怎么会有毒?难道晓晓她……我要见冯晓晓!蜂蜜是由冯晓晓转交的,我要问问她!”

  “除了律师,目前你不能见任何人。现在,请先回答我的问题,潘家俊以前有没有服食过你店里的蜂蜜?”

  “有,他以前经常吃。”

  柯飞最后问道:“你有办法联系到冯晓晓吗?”

  周蜜说出了冯晓晓的手机号码。

  柯飞找到冯晓晓了解情况,当冯晓晓得知潘家俊被蜂蜜毒死,而警察把周蜜列为犯罪嫌疑人时,她急切地说道:“潘家俊的死跟周蜜姐没有关系!”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潘家俊拿走的那罐蜂蜜根本不是周蜜姐要给他的那一罐!”

  “哦?”柯飞觉得事有蹊跷,忙说道,“你把当时的经过仔细说一遍,不要有遗漏!”

  冯晓晓定了定神,说道:“潘大哥要和芬妮结婚了,周蜜姐虽然很伤心,但还是为他准备了结婚礼物,那是一罐蜂蜜;其实重点是装蜂蜜的Alessi罐子,据说花了一千多块钱。周蜜姐并不打算参加他们的婚礼,只是想等潘大哥来送喜帖的时候让他顺便把蜂蜜带回去。下午,他俩来,我把周蜜姐准备好的蜂蜜拿出来给他们。谁知芬妮看到柜子里有一个蜜蜂造型的罐子,非要那一罐蜜,我做不了主,就打电话给周蜜姐,可是她关机了,我只好擅作主张了。”

  冯晓晓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如果说周蜜姐蓄意谋害潘大哥,那么芬妮就是她的帮凶,否则周蜜姐怎么可能预料到芬妮会拿走另外一罐蜂蜜?除非两罐都有毒!”

  柯飞认真地听冯晓晓分析完,才问道:“那个Alessi罐子装的蜂蜜现在哪里?”

  “还在那个柜子里。周蜜姐出去旅游,钥匙一直放在我这里,您需要的话,我去给您拿。”

  柯飞随着冯晓晓来到蜂蜜店,拿到了蜂蜜,临分别时对冯晓晓说:“我们随时会来找你了解情况,在案子调查清楚之前请不要离开本市。”

  冯晓晓点了点头。

  柯飞又找到芬妮,结果证实了周蜜和冯晓晓的话。芬妮说:“我一眼看到那个罐子!那个蜜蜂造型的罐子!那是家俊以前送给周蜜的,我……我怎么能让这个罐子留在她那里?”

  柯飞暗暗地叹了口气,女人的嫉妒心,真是太可怕了!

  嫉妒之毒

  柯飞查阅了很多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蜂蜜中含有夹竹桃苷,除了人为投毒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蜜蜂采集了夹竹桃的花蜜,而酿出含有夹竹桃苷的蜂蜜。

  柯飞刚回到公安局,就收到了法医送来的意大利Alessi罐装蜂蜜的检验报告,蜂蜜中没有检测出夹竹桃苷的成分。既然周蜜的本意并不是把有毒的蜂蜜送给潘家俊食用,那么周蜜的故意杀人嫌疑基本可以排除了,因为芬妮强行拿走另一罐蜂蜜是突发事件,并不能够事先预见。但是,另一个疑问又从柯飞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如果说是蜜蜂采集了夹竹桃的花蜜而导致蜂蜜含有夹竹桃苷,那么为什么只有潘家俊出事?带着这个疑问,他再次提审了周蜜。

  这次,柯飞开门见山地问:“你留下的两罐蜂蜜中,一罐含有夹竹桃苷,含量之大甚至毒死了人;另一罐则完全没有检测出夹竹桃苷的成分,对此,你作何解释?”

  周蜜凄然一笑,“难道你没有向养蜂人请教过吗?蜜源不同,酿出的蜂蜜自然也不同。Alessi罐里装的`是洋槐蜜,是仅自洋槐花上采集的蜂蜜;而蜜蜂罐里装的是百花蜜,是蜜蜂采集百花酿成的蜜。你说蜂蜜中含有什么夹竹桃苷,是不是与蜜蜂采集夹竹桃的花蜜有关?不过,我家生产的百花蜜也不是一瓶两瓶,并没见别人喝了有什么不妥啊!”

  柯飞没有说话,这也正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周蜜经营的蜂蜜毒死了潘家俊,虽是无心之过,但情节严重,被判了半年劳教。这半年,对周蜜来说自然是度日如年,但在监狱外的自由人眼里,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去了。

  又是夹竹桃花盛开的时节,郊区的公墓,寂静荒芜,只有潘家俊的墓前,站着一个白衣女郎,而女郎抱在怀里的花束,竟是一大捧娇艳的夹竹桃!

  女郎把花束放在墓前,依着墓碑坐下来,低声说道:“家俊,你还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夏日吗?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野外郊游,回来的路上有一大片夹竹桃,红粉粉的开满了花。我们自然知道这花是有毒的,但我们仍然停了车,在花丛中徜徉嬉戏。你说,你真喜欢这片夹竹桃花,如果有朝一日你辜负了我,情愿中夹竹桃花的毒而死。你记得我是怎么回答你的吗?”女郎的嘴角浮着一抹痴迷的微笑,脸颊潮红,就如同面前的夹竹桃花一样娇艳。“我说,如果你真的辜负我,我会在这片夹竹桃的附近放一箱蜂,为你酿一罐夹竹桃蜜。即便是死,我也要让你的死亡之旅少几分恐怖的意味,多几丝甜蜜的芬芳。”

  说到这里,她幽幽一叹:“你难道不知道女人的嫉妒心有多重吗?是嫉妒让我酿了那罐夹竹桃蜜,也是嫉妒让芬妮取走了那罐夹竹桃蜜—你送给我的罐子,她怎么会容许我留在身边?”

民间传说故事6

  永康民间故事人物:胡公的传说

  红面胡公的由来胡公名则,字子正,虽然祖居永康胡库,却不出生在胡库。他的母亲因家贫难以度日,大肚彭天(方言)流浪街头,靠乞讨为生。有一天,她来到缙云静鹤,忽觉肚子疼痛起来。那时刚好是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时节。她就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来到静鹤村边的凉亭上。刚刚坐定,胡公就呱呱坠地了。无奈胡公母亲,人在异乡,举目无亲。她只好自己做洗娘,剪去脐带,就把他抱到村边的那口池塘上洗起浴来。说也奇怪,三洗两洗,塘水变成温汤,红水染红了半口塘。不知不觉连胡公的面孔也染红了。据那里的老人讲,村边的那口塘,为了纪念胡公,塘里的水到现在还是半口红、半口清。胡公出生那天,是农历八月十三。因此,永康村村落落都要在这一天迎罗汉、上方岩,表示纪念。

  胡公得妻

  到过方岩的人都知道,胡公身边还塑着个女人,她就是胡公的老婆田氏。据说胡公当日成佛,还是田氏帮的忙。

  有一天,胡公来到城里办事,走过一片水田时,忽听到有个女人在喊:“胡公救我命,胡公救我命。”胡公忙停下脚步朝四下里看,却没有半点人影。心里疑惑了一阵,就要迈步时,那声音又从水田里传来。胡公觉得奇怪,就脱下鞋袜走进水田去找。找来找去,只瞧见一只浑身雪白的田鸡(青蛙)。胡公越看越爱,就把它捉了,带着进城。等到他城里办好事情回家时,天色已晚了。胡公把带在身上的田鸡拿出来,放在手上反复地玩。正玩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田鸡“扑”的一下子从胡公的手上跳下地,呱呱地叫了一阵,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两眼直直地盯着胡公笑。

  胡公心里好高兴,当夜就和她成了亲。由于她是田鸡变的,所以就称她为田氏。其实,这田氏是天上的仙女,她爱慕胡公人好,特地下凡来助他成佛。在田氏的'帮助下,胡公后来果然成了佛,在永康方岩受香火。

  胡公选名山

  胡公死后,升了天,被玉皇大帝封作神,让他在金华八县选名山,塑金身,享受人间烟火。

  胡公下凡回故乡,在金华八县选名山。选来选去,最后选了两处:一处是东阳的三都,山好、水好、洞也好,只是缺座天门;一处是永康方岩,天门、百步峻生得奇,可惜洞太小。到底选哪一处呢?胡公只好回天讨主意。

  玉皇大帝也为难,还是太白金星主意多,他叫三都的山神造天门,方岩的山神挖石洞,鸡叫为号,哪里先完工就选哪里。

  谁知方岩山神鬼主意多,他想:挖石洞费力又费时,定比不过,不如先把胡公金身塑一尊,到时不怕他不来住。三都山神性老实,马上动手运石块叠天门,边运边叠,干得很起劲。

  鸡叫了,方岩山神已将胡公金身塑好了。三都的天门呢?还欠两块石头。胡公无法,只好到方岩长住了。所以,直到如今,永康方岩还是有岩无洞。东阳三都则有洞无门。当初三都的天门只叠了三层岩石,所以人们又称三都为三层岩。

民间传说故事7

  在湾里,鱼苗养到了小半斤,陈谷子就将鱼送到上游的水窝里,再养两个月。鱼瘦下一两,才能到案上。洗刷,刮鳞,修鳍,破肚,花刀,渍味,挂糊,软炸,红烧,哗—装盘,鱼尾还在轻摇,腮还在一开一合……来一口,软嫩鲜香,甜酸利口!

  湾,是袁店河的一处洄水湾,水缓,接了从袁店老街流出来的一道水,宜于鱼苗生长。水窝,距离袁店河泉源一二十里。石头为底,自然翻卷出水为岸。泉源下行一二十里,水渐大,到这水窝,汇聚一潭,水是山泉水,就比六七十里远的水湾里的水凉了许多,更清,更净。鱼到这里,吃喝就少了,倒吐,吐杂,吐得腔净肠纯。如此的鱼,再经陈谷子的手艺,好吃,绝对好吃。

  作为袁店河的一名大厨,陈谷子出名在于门活,就是上门做饭烹菜。那时候,水陆码头的.袁店老街,各类饭店不下百家,有馆子帮、衙门帮和门活帮之分。陈谷子是门活帮,就是上门做饭烹菜。他有自己的专用炊具,一身白衣,包括头上的帽子,白白净净。出活时,主家派车马来接,至少两辆车,一车坐他,一车是炊具,主家更讲排场的,就出三辆车,一车在前开道,高头大马,铜铃锃亮,红缨飘摇,从街面走过,人人延颈“好!“

  陈谷子手艺好,在于艺全,在于用料讲究。唱戏的腔,做菜的汤。

  头汤,白汤,毛汤,清汤。清,见底;浓,乳白;味厚则挂唇。陈谷子取料广,罗汉山上的野山椒,袁店河里的水芹菜,都能上盘。选料严:同样是羊,同样春上的羔,腊月喂刀,可是放的羊脖子细,尾巴弯;用饲料喂的羊脖子粗,尾巴上一疙瘩坠地油。陈谷子一眼就看出来:“喂的羊活动少,肉松,不香,油不匀,都跑屁股上了……”炸熘羊排,陈谷子做得汁明肉烂,舌尖一顶,骨头就脱落。好吃。

  还有,陈谷子一手好白案。袁店河人口味重,以咸为主,好吃面:汤面、捞面、烩面、炸酱面、糊汤面、小面。有的人,一天两顿都不烦。陈谷子和面、擀面都是绝活儿。切面更绝,绸子上切面,长短粗细均匀,绸子上无刀口更无刀纹。牛肉拉面配的萝卜片,他切出来清白透亮,可以隔着萝卜片看《国文》课本上的字,拉出的面能穿针,入嘴又筋道耐嚼。

  袁店河习俗,年年正月初四晚上,男女老少都要吃酸醋面叶子,也都喜欢吃。软面,清汤,菠菜,陈醋,辣油,吃起来爽口,改一下过年的大鱼大肉,刮油。酸醋面叶子关键在于面。人们都喜欢陈谷子擀的面,薄而不透,影影绰绰。袁镇长在这一天也不敢独用他的面。陈谷子把面擀好,家家户户可以来换、来买。有家小子换了面,把陈谷子的面用笼布包了,回家过街口,恰逢一匹东洋马昂然而来,慌张中,面掉地上,被马踩踏。接着又被后面跟上来的几个人跺了几脚。无奈,小子还是拾了面,回家下锅,面依然片片条条,不粘不碎。

  东洋马上有一人,是日本人驻南阳的一个大佐。他在这年的正月初四,从南阳城跑来,来吃酸醋面叶子。这人基本上吃遍了南阳,淅川酸菜,镇平烧鸡,南阳油茶,桐柏豆筋,博望锅盔,新野臊子,唐河肘子,白土岗辣子鸡。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次,他不仅要吃面,还要喝袁店老街的糊辣汤浆面条,吃鱼,还要吃博望的老锅盔……

  面对这人,陈谷子端上了酸醋面叶子。那人要吃时,一个会说日本话的中国人赶紧上前,另执一小碗,从陈谷子端上的那碗酸醋面叶子里倒出些许,递到了陈谷子嘴边。陈谷子有些恼,呼呼吃了,碗摔在了那人面前:“滚蛋!”

  那人不恼,弹了一下溅在衣角上的汤水,看着陈谷子,一会儿,才让大佐吃。大佐吃了,点头,然后又摇头,伸出了小拇指。

  陈谷子让那人向那大佐说:饭要趁热,汤要趁烫,鱼要趁鲜……你要再来一碗吗?

  大佐说吃鱼。

  洗刷,刮鳞,修鳍,破肚,花刀,渍味,挂糊,软炸,红烧,哗—装盘,鱼尾还在轻摇,腮还在一开一合……形如元宝,软嫩鲜香,酸而不烈,酥烂不哝!

  陈谷子先尝了一口,看看大佐。

  大佐坐下就吃,把盘子的汤汤水水也舔了。

  陈谷子一直盯着大佐,看他吃完,就笑了。大佐也嘿嘿地笑,上马,出了老街,去博望,吃老锅盔。可是,就在袁店河边,大佐忽然身子一抽,摔下马来,口鼻喷血!

  大佐倒下时,眼中走过一串慢镜头:芦苇森严如壁垒,水波翻卷在怒吼,夕阳正红,摇摇欲坠……

民间传说故事8

  《秋思》的故事

  一天傍晚,秋风吹起,一个书生在亭子里欣赏树叶落下来的美景。突然,风停了,他想起去年,是在这个时候离开家乡,来到洛阳城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过了一年了。去年离家时,非常冷,现在不知道父亲病了没有,不知道母亲种的庄稼有没枯死……晚上,明亮的月亮照射着他,他铺开纸,那起笔,准备给家人写信,可是想写的话太多了他想来想去,挑...

民间传说故事9

  周小林是一个村办企业的业务员,常年天南海北地出差。

  20xx年深秋的一个早晨,他从广州坐飞机回山东,在去机场的大巴车上,他看到坐在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很面熟。仔细一瞅,竟是他们村的养鱼专业户肖强。

  他们从小一起上小学、中学,那时天天泡在一起,只是考学、工作、成家后大家各忙各的,联系就少了些。

  肖强也认出了周小林,他乡遇故知,两个人都很高兴。到了机场,时间还早,两人就找了个饭馆,点了两个菜,边喝啤酒边聊天消磨时间。

  两人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都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共同感叹童年时的美好时光。

  周小林的航班要早一个多小时,两人聊着天,很快就到时间了,他们只好分手,相约回家后再一块儿痛痛快快地喝一顿。

  周小林下了飞机,又乘坐两个小时的客车,然后又坐了半个小时的出租,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刚到村口,有一支送葬的队伍就从村里缓缓蠕动出来,哭声、唢呐声响成一片。

  近了,周小林发现扶灵的孝子竟是肖强十六岁的儿子肖帮。他吃了一惊,以为看错了,仔细一看灵位上的遗照,正是刚刚和他分手才几个小时的肖强。

  他认定,大家肯定是弄错了,肖强现在还没有到家,怎么会死了呢?他连忙拦住送葬的队伍,大声喊道:停下!停下!

  队伍停了下来,连唢呐声也不响了。

  村里的红白事总管郑利走过来,急赤白脸地问,你想干什么?

  周小林问,棺材里装的是谁?

  郑利说,当然是肖强了,还能是谁?

  周小林急道,肖强没死呀!上午我还在广州白云机场见过他,我们还一起喝了四瓶啤酒呢。

  郑利一把将他推到一边说,好了好了,开玩笑也得分个场合,肖强都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多月了,哪里能去得了广州?

  这时,肖强的妻子也过来对周小林说,周哥,肖强要是有得罪你的地方,我给你赔不是就是了,你可不能在他入土的时候闹事呀!

  村支书也过来叱喝他说,你胡说啥哩!肖强一直病着呢,大家都去看过他哩,昨天我是亲眼看他入的'殓,难不成他的魂飞到了广州?

  周小林一看这情况,知道有异,只好躲在了一边。

  回到家,周小林把自己在广州遇到肖强的事情跟妻子和儿子学说了一遍,妻子笑他,你是不是大清早就喝晕了,见了鬼了?这肖强得了肠癌,住了好长时间的院。后来医院不给治了,就只能回家等死,在家里又熬了两个多月,我还去看过他哩。

  倒是儿子表示理解,郑重地说,爸,这可能是一种灵魂的穿越,肖强叔临死前要见他的好朋友最后一面,就去广州找你了。

  这天晚上,周小林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坚信自己见到的是肖强。不错,这个世界上,兴许会有和肖强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但别人不可能知道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往事。

  半夜,他悄悄地爬起来,拿了一把铁锨、一根撬棍、一个手电筒,摸黑来到了肖强的坟地。

  刚起的新坟,土质松软,他不一会儿就挖到了棺材。他用撬棍撬开棺材盖子,然后用手电筒往里一照,棺材果然是空的。

  他正想把棺材盖上,忽然觉得背后有一股劲儿在用力推他,一下把他推到了棺材里。棺材盖子啪的一声就合上了,把他关在黑暗中。

  他用双手拼命推棺材盖子,却一点儿也推不动。他手脚并用,棺材盖子仍然一动不动。他绝望了,感觉到空气越来越少,呼吸越来越困难,终于,他失去了知觉。

  周小林一觉醒来,竟是在自家的床上,他松了一口气,心说,幸亏是一个噩梦。

  他揉了揉眼,见日头已经照进屋内。

  妻子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进门就喊,你还睡呢,肖强的坟昨天晚上被人挖了,棺材盖子也起开了,咦,怪了,里面啥都没有!

  周小林的头“嗡”地响了一下,后脊梁上掠过一阵凉风。

  他想:肖强要是回来了,村里的人们该如何接受他呢?

民间传说故事10

  清平乐·村居(故事)

  清平乐·村居(故事)在草丛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有一间,又低又小的'茅屋,虽然有些破旧,但周围的美好景物又为这小茅屋添加了一些情趣,小溪边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潺潺的流水声,一切安闲与恬静。茅屋似乎有人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听起来是南方口音,声音沉稳,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在屋中。老夫妻的大儿子在烈日下去...

民间传说故事11

  清朝咸丰年间,有个叫陈路的人是戏班的武生。这天晚上,陈路回家拿换洗的衣裳,路上忽然听见街坊麦粒和他姐姐秋香的哭声,陈路便过去询问情况。麦粒边哭边说:“蒋贵和都快把我们逼死了……”蒋贵和是当地的财主,也是麦粒的表亲,见钱眼开,六亲不认。麦粒爹跟蒋贵和借过三十两银子,说好今年秋后还,可还没到日子蒋贵和就要账来了。麦粒东拼西凑把钱还了,可蒋贵和不干,非让他再还六十两,不然就拉牛扒房让秋香顶债。陈路听完就火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钱庄票号也没这么大利呀!告他去,我给你写状子。”麦粒伤心地说:“告什么,到县衙就得栽!蒋贵和在借据上做了手脚,我爹借三十两他写的是六十两。爹又不识字,就在上面按了手印……”陈路一听泄了气,私凭文书官凭印,借据在人家手里,到哪打官司都赢不了!麦粒愁眉苦脸地说:“这么多拿什么还呀?”

  陈路说:“不还他就利滚利,到时候更不好受!”麦粒也不哭了,拿刀就想去拼命。陈路赶紧把他拦住:“刀把子在人家手里,你找人家拼命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嘛!蒋贵和狡猾多诈,衙门有人,你根本斗不过他。”麦粒听了,眼泪又流了下来。陈路让他哭得心里酸溜溜的,很不好受。那年,票匪到陈家绑票,麦粒父子以死相拼,他媳妇翠平才幸免于难,眼下人家遇到困难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观呀!

  想到这儿,他劝麦粒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甭着急,我帮你凑钱还他!”麦粒连忙道谢,陈路说:“谢什么,应该的,你们快烧火做饭吧,我去想辙。”待第二天从外地演出回来,陈路将此事对媳妇一说,翠平就发愁了,这么多银子怎么凑呀?陈家人多地少,日子紧紧巴巴,陈路唱戏又不怎么挣钱。陈路说:“先看看能凑多少,不够再想主意!”翠平听了,翻箱倒柜赶紧找银子,可是凑了半天也没凑多少。陈路愁得唉声叹气,大话说出去了,拿不出银子这不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嘛!翠平说:“活人还叫尿憋死呀?没钱卖东西!”陈路心里一亮,马上想到了媳妇的'金簪。金簪是翠平姥姥的姥姥传下来的,翠平爱不释手,压根儿没让它离过身。陈路笑嘻嘻地说:“卖东西倒是好主意,就怕你不愿意!”翠平一听就明白了,拔下金簪说:“都快出人命了,我还有什么不愿意的,把它卖了帮麦粒吧!”

  陈路十分高兴,转天起了个大早到通州卖金簪去了。通州有家金店,陈路有熟人,到那卖不但挨不了骗,还能卖个好价钱。天蒙蒙亮时,陈路经过一片树林,树林很大,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突然,林子深处传出呼救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经常有人遭劫。陈路估计那人遇到了劫匪,赶紧捡起一根棍子跑了过去。走近一看,树上捆着一个男人,三十多岁,尖下颏小胡子,黑色裤褂戴着瓜皮帽。地上有个捎马子,东西扔得到处都是,有账本算盘,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四周空荡荡的连人影都没有,劫道的把钱和东西抢走了,只剩一个人了。瓜皮帽一看陈路拿着棍跑过来,慌忙央求说:“行行好,赶紧救救我吧!”陈路安慰说:“别急,我这就救你!”陈路急忙跑到跟前放下棍子,给他解绳子。绳子拴得都是死扣,不好解,陈路把指甲都扣坏了才给他解开。

  瓜皮帽甩掉绳子,抖抖身子,只见金光一闪,陈路不由得一惊,一眨眼的工夫人咋没了?突然,陈路身后响起瓜皮帽的笑声。陈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问他为何发笑。瓜皮帽说:“好不容易把你糊弄到手了,能不高兴吗?”陈路听了,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陈路十分气愤:“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骗我?”瓜皮帽说:“你还说和我无冤无仇?都是因为你,我的元气损伤大半,现在我要吃了你补充元气!”陈路气得眼都红了:“蛮横无理的东西,我非好好教训教训你不可!”瓜皮帽哈哈大笑:“简直是螳臂当车,就凭你还想教训我?”一晃身子变得又高又大,恶狠狠地说,“老老实实让吃了,否则把你撕碎!”

民间传说故事12

  可恨恶棍横行,小镇商户遭殃;秀才以卵击石,偏能以柔克刚。

  自从外号“铁拳王”的恶棍来到弥水镇后,大伙儿就再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了。

  每天一大早,铁拳王就耀武扬威地带着徒弟们到集市上收保护费,打人、掀摊子,闹得到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有几个年轻人打抱不平,因为拳脚功夫不济,都被铁拳王打了个半死。要说铁拳王的功夫,那可真是了得!有一次,人们亲眼看到他挥起拳头,“咚”的一下砸在一头牯牛的脊背上。那头又高又壮的牯牛“扑通”跌倒,半天没有爬起来!一时间,镇上的百姓对铁拳王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天,铁拳王照例被徒弟们簇拥着到集上收保护费。忽然,一个光头大汉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铁拳王的几个徒弟被那大汉轻轻一扒拉就满地乱爬。铁拳王知道来者不善,他气沉丹田,挥着铁拳扑了上去,和光头斗在一处。

  集上的百姓纷纷围拢来,齐声呐喊给光头助威。铁拳王使出看家本领,才与那人打成了平手。正难分难解时,铁拳王的一个徒弟抡起一根木棍,朝着那光头的脑壳打了下去。就听“咔嚓”一声,棍子折为两截,而光头毫发未伤,反倒冲着铁拳王的面门撞来!又听“哎呀”一声惨叫,铁拳王竟被光头撞得口鼻喷血,仰面倒在地上,昏了过去。那打闷棍的家伙早吓得尿了裤子,急忙逃之夭夭。围观众人齐声叫好。就见光头摸一下脑袋,抬起脚来,“嘎巴嘎巴”两声,踩断了铁拳王的手腕,然后拍着胸脯对着众人大喊:“老子人称‘铁头’,要在这里摆擂三日,三日之内,要是无人能把俺打下擂台,今后的保护费就得乖乖地给老子交上!”说着一跺脚,大喝一声,一头撞向旁边的一块石碑。轰隆!那半尺厚的石碑被硬生生撞成两段。

  百姓们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里。唉,这真是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呀!

  第二天,铁头果然在集市的空地上摆下擂台。商户们急得团团转,几个领头的开始商议对策。镇上有个私塾先生柴秀才,肚子里有墨水,又是个热心肠,大家都去求他给拿个主意。秀才老婆满脸不屑,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秀才能有什么本事。柴秀才被老婆这句话伤了自尊,梗着脖子非管不可。他决定去请沂山的高僧了空禅师来打擂。

  看着秀才骑上毛驴向沂山奔去,他老婆咧嘴哭开了:“天杀的',你就找死吧,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二天一早,柴秀才一脸疲惫地回来了。众人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了空禅师没来!

  柴秀才却胸有成竹地说了空禅师虽然有事来不了,可是教了他几招绝活儿,他要亲自上台打擂。

  柴秀才由众人陪着找到铁头,说明天一早要打擂比武。铁头轻蔑地白了秀才一眼:“你想怎么个比法儿?”柴秀才一抱拳说:“壮士的铁头能开碑裂石,不知道能不能经得起柴某用生铁蛋砸一下?”说着话,从驴背上的褡裢里摸出一个黑乎乎的生铁蛋儿。铁头撇撇嘴说:“任凭你小子使出吃奶的劲儿来,老子要是皱皱眉头,就不算好汉!我要是经住了,你该如何?”柴秀才说:“我甘愿挨你一铁头,生死随天!”铁头一听,哈哈狂笑道:“一言为定,你小子明天抬着棺材来吧!”

  柴秀才一回到家,老婆号啕大哭着塞给他个小包袱,让他快逃命去。柴秀才微微笑着说:“娘子不用担心,明天我一定能赢他,只是要吃饱饭才有气力。你做的豆腐最好吃,也扛饿,赶紧给我做一笼来。”他老婆哭哭啼啼地做豆腐去了。

  次日一早,擂台下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几个商户悄悄准备了口棺材,只等柴秀才倒下,好给他收尸。

  柴秀才两手紧握铁蛋,嘴里念念有词,不慌不忙走上擂台。然后从腰里抽出一块黑布,把铁蛋包裹起来。那边铁头已经运足了气,单等柴秀才出手。柴秀才手臂一扬刚要砸过去,又忽然停住,对铁头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可是出手无情的!”

  铁头冷笑着说道:“少废话,使出你吃奶的劲儿来吧!”柴秀才摆开架势,围着铁头转了几圈儿,突然大喊一声:“着家伙!”随即高高举起铁蛋,狠狠地砸向铁头。

  人们都吓得捂住了眼睛,就听“哎呀”一声,大家睁眼一看,只见铁头痛苦地捂住脑袋,身子一软,慢慢地倒在地上,七窍流血而死。再看那包着的铁蛋,已经严重变形。台下众人一片欢呼,商户们纷纷放起了鞭炮。吓得半死的秀才老婆跌跌撞撞跑上擂台,搂着男人又哭又笑。

  这天夜里,秀才老婆悄悄问他:“你平时杀只鸡都费劲儿,那了空和尚教了你什么武功,竟然一下就把铁头那混蛋砸死了?”柴秀才神秘地眨眨眼睛,对老婆说:“你先看看那个铁蛋。”秀才老婆解开黑布仔细一看,妈呀,怎么是一团黑乎乎的豆腐渣?

  原来,那了空禅师一听柴秀才要请他下山去斗铁头,心里就犯了怯,推说有事儿,怎么也不肯下山。柴秀才无奈,向了空禅师请教为什么人的肉脑袋竟能开碑裂石。了空告诉他,练铁头功的人,练到一定程度,能在对手打击自己的瞬间,把全身的内力汇集到头顶,将外来的打击力抵消;预感到的击打力越大,瞬间的爆发力也就越强。秀才听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决定冒险一试。

  到家后他说吃豆腐是假,搞点豆腐渣是真。他把豆腐渣团成一个圆球,然后在灶里蘸了锅灰,再在蜡油里一滚,俨然就是一个生铁蛋的样子。秀才打擂时将“铁蛋”用布包起来,是怕豆腐渣一散“铁蛋”露了原形。不明就里的铁头,在柴秀才的“铁蛋”砸到他头皮的瞬间,已经把所有的内力聚在头顶,准备来个硬碰硬。哪料砸来的是一团软乎乎的豆腐渣,他的内功一下子失去了阻力,在脑袋里轰然爆发。于是他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柴秀才讲完,对目瞪口呆的老婆小声说:“这事儿可不要告诉别人。我好容易成镇上一等一的能人了,说出去人家会笑话咱的呀!”

民间传说故事13

  很久很久以前,在因能大量捕捉到鲱鱼而繁荣起来的北海道江差,有个叫次郎的聪明男子。

  有一天,次郎空着肚子在镇上走,一股煮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

  "哎呀?这是谁家在煮红薯呢?"循着香味,来到了朋友家门口。

  (这家伙就好办了。哄哄他,然后吃点红薯吧。)次郎这样想着,就一边打着招呼:"呀呀,今天天气不错啊,心情也很好嘛。"一边走近朋友家。

  注意到次郎了的老板娘想着要是被次郎吃了红薯就麻烦了,于是就把锅盖上盖子,装着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次郎压低声音对老板娘说道:"其实刚才朋友隔壁家有对夫妇吵架吵得很厉害。这么厉害的吵架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呢。"

  老板娘对这话显然很有兴趣,问道:"哦,是吗。那是什么情况啊?"

  次郎偷偷一笑,接着说道:"首先,那个父亲拿起扁担打母亲。"

  "啊,然后呢?"

  "不过,母亲也不服输。拿起一旁的锅盖,嘎的'一下就挡住了扁担。"次郎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就揭开了锅盖。

  锅里的红薯煮的很好吃的样子。

  "哎呀,在煮红薯啊。啊,对了对了。然后啊,那个母亲也在煮红薯。她用锅盖挡住了父亲的扁担,再用一只手拿起锅里的红薯往父亲的嘴里塞。父亲就喊着“好烫啊。啊啊啊,好烫啊

民间传说故事14

  在汉水下游有一个渡口镇,方圆几十里一直流传这个这样一个传说,说是汉水源头的一个山洞里,生长着一株神奇的豌豆秧。这株豌豆秧,每隔三百年开一次花,再过三百年才结豆荚,而豆荚需长三百年方可成熟。且每次开花后只结三个豆荚,一个豆荚里仅长三颗豆粒。也就是说,要经漫漫九百年才能结出寥寥九颗豆粒。这九颗豌豆可不是一般的稀罕之物。平常人,吃一颗,神清气爽;吃两颗,延年益寿;吃三颗,百病尽除;吃四颗,起死回生。

  这样一个传说也不知道流传了多久,听众都把它当一个逗小孩的故事,可一个在渡口摆渡的年轻梢工信以为真。他还真的缘河而上,去了汉水源头,寻找这传说中的豌豆。

  . 大鲤鱼牵线好姻缘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事还真得从两个没娘的孩子说起。

  这年阴历十月初一这天,渡口镇的钟镇长,带着七岁的独生女儿钟晴,坐渡船去汉水对岸给亡妻上坟。这汉水河面很阔,白浪滔滔,坐渡船的人不少,男男女女,叽叽喳喳。

  当船行至河心时,突然一条金色大鲤鱼从水中一跃而起,高达丈余,险些蹦到船上。人们不由一惊,心说:如果在夏天,这河鱼晒鳞跳跃倒是常见的事,可眼下已是入冬时节,水冷天寒的,鱼怎么会跳出水面?住在河边的人家,都知道有抓“替死鬼”的`传说。当他们看见河里出现反常现象时,有人就以为这是水鬼故意在作怪,想逗引人们误入圈套。所以,今天人们看到河里不合时宜地蹦出一条大鲤鱼,便纷纷躲闪着,惟恐被鱼带起的水花溅到身上,沾了晦气。

  可小钟晴不懂这忌讳。她见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从河里蹿了出来,虽然被水花溅了一脸,但她只打了个激灵,随即就高兴得直拍小手,开心得在船板上又蹦又跳。哪知在这时候,人们为躲水花纷纷拥向船心,使渡船摇晃起来。只听“啊”的一声惊叫,接着听到“扑通”一声响。人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突然见钟镇长扑倒在船帮上,哭喊着“孩子、孩子”,人们才知道是小钟晴掉进河里了。

  在汉水岸边长大的人,按理大都通些水性。可钟镇长不会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女在急流里升降沉浮,忽隐忽现,两只小手还拼命地抓挠着向人们求救。他只好求会水的人救他女儿,并许诺用重金酬谢,还说谁救了他女儿,他愿将镇长位置相让。可此刻,人们只是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却没人下水救人。其实这些人不是故意见死不救,而是被刚才那条来得蹊跷的鲤鱼吓愣了。他们以为此时有人落水,明摆着是水鬼在抓“替死鬼”,谁敢下水送死!

  就在人们心有余悸的时候,又听“扑通”一声,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又从船头掉进水里,转眼之间便没了踪影。于是,人们更加断定那条大鱼是个勾魂索命的不祥之物。

  约莫过了一袋烟的工夫,渡船突然摇晃起来,接着从河里翻起一朵大水花,水花里伸出一只手来,一下扳住了船帮。人们不由大惊失色,连连往后躲。这时一直默默划船摆渡的老头猛地喊道:“大伙快搭手拉一把,那是我孙子在水里救人呢!”

  众人这才如梦方醒,赶紧七手八脚把人拉上船,一看正是刚才“落水”的男孩,只见他跟落汤鸡似的站在船板上瑟瑟发抖,胳膊里紧紧抱着那个落水的女孩小钟晴。

  本已绝望的钟镇长,见此情景,一下子惊呆了。他傻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一下扑过去,把两个水淋淋的孩子紧紧地搂到怀里。

  当天晚上,钟镇长带了钱和镇里的印章,来到老梢工家里,兑现白天在船上的承诺。老梢工默默地抽烟,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自己是个老梢工,当不了镇长;孙子呢,是那年发大水,他从汉水里捞上来的一个没了爹妈的苦孩子,将来长大了,只能接他的班当个小梢工,也不是当镇长的料。至于这钱他更不能收,遇人落水,挺身相救,是行船摆渡人的本分。若因此就收受人家的钱,那不成了水贼海盗了嘛?

  听了老梢工的一番肺腑之言,钟镇长感激涕零。最后钟镇长紧紧地握着老梢工的手,做出了一个再也不容推辞的决定,他说:“我女儿的这条命是您老的孙子从汉水里捞回来的,我这就做主把女儿小钟晴许配给你的孙子,十年后正式完婚!”

  老梢工这回没推却,而是呵呵笑着同意了。

民间传说故事15

  张逢革是万州新田人,也是万州有名的才子,和授业恩师向成大一同进京应试,向成大名落孙山,张逢革却中了二甲头名,乡邻来祝贺他进士及第时,作为授业恩师,向成大又悲观,又高兴地来了,酒席上,一位佳宾一时忘记张逢革的老师向成大也在上八位喝酒,失言而出:“我今天出一上联请大家对,以示对张大人进士及第表示祝贺,大家听好,我的上联是:徒中师不中!”

  此联一出,全场马上静了下来,都把目光投向了向成大,张逢革怕恩师难堪,立刻站起来说:“我来对下联,大家听好喽,我对的下联是:人强命不强!”

  他话音一落,全场立即喧哗起来:

  “好!”

  “妙!”

  “有真才实学!”

  “绝对!”

  “是个才子!”

  “真不愧为进士出身!”……

  张逢革做到宰相位置时,皇帝恩准他带全副仪仗回乡省亲。目的是让他回乡光宗耀祖。可他却谁也不带,一个人素装出了京城。到达万州时,他发现山城车水马龙,官绅们坐的轿子堵塞了山城的大街小巷,他向一老头儿打听,才知是万州知府王显祖六十岁生日。他说:“你们知府大老爷的生日,您老为何不去喝杯喜酒?”

  老人说:“我们贫贱之人,只有出钱的份,哪有喝酒的份?官人的生日县大老爷要我们每户出了一两银子。哎!我家还是借的高利钱啦!可我们连进屋喝口水的资格都没有。”老人说着指了指那些车马说:“这些官绅才有资格进他厅堂喝酒呢!”

  张逢革说:“老人家!咱俩换一下衣服好吗?”

  老人看了看张逢革的衣服,又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

  原来张逢革虽然是素装布衣,但衣服是新的。而老人的衣服不仅是自己织的粗布做的,而且又脏又破。

  张逢革说:“你如若不愿,我再给你加二两银子。”

  老人说:“你不是折杀我吗?我一身粗布烂衣,换你一身细麻新衣,还要你补银子。”

  “那您老就换给我吧!”

  张逢革和老人换了衣服出来,就直接朝王显祖的官衙走去。王显祖和张逢革是同科进士。虽同朝为官二十多年,但因志不同道不合,两人没有往来。在张逢革案子上有几本参王显祖的折子。张逢革认为证据不足没有向皇上报告。原本就想借这次省亲查查王显祖。没想到碰上了这么好的机会。

  府衙前车马排成了长队,一箱箱贺礼络绎不绝地抬进去,每收到一张礼单就有人高声唱喏:“云阳县令李大人黄金一百两,白银五千两,窖酒六十坛,白玉凤凰一双……”

  张逢革走到门口却被衙役拦住了,衙役骂道:“臭叫花子,走开。”

  张逢革说:“我是你家老爷最亲的人,你不让我进去,老叫花子让你的饭碗不保。”说完就向里冲,并大叫:“王显祖,我来给你祝寿,为什么不让我进屋?”

  王显祖正在堂屋和官绅们谈诗论文,听到叫喊抬起头,见是一个叫花子,他本想叫人轰出去,但一想今天是大喜日子,省内很多官员在座,便让人给张逢革在最后面安了个座位。其时,主宾正在欣赏一幅画工精巧的古画。画中一轮红日挂在山头,山腰的树上有一只锦鸡张嘴鸣叫,树下有一白发老道,拿着拂尘指着锦鸡,山下有条小河,河上一小桥,桥头有一个人正试图将一匹不愿过桥的黄鬃马拉过桥去。画上既没作者落款,也没作画日期,更没补白。献画的人说:“这画是我家祖传之物,虽不知出自哪个名家,但它传了几百年,是无价之宝已没的'说了,今天特献给王大人作贺礼,请笑纳。”

  王显祖乐得合不上嘴,说:“今天,在坐的大都是四川有名的才子,此画还没有补白,不妨请在坐的在此画上题首诗,也好让我的六十大寿与这画一起流芳千古。”

  在座的人都说:“好!”但,就是没人敢上去提。大家推来推去好半天,张逢革站起来说:“学兄六十大寿,我没送贺礼,就斗胆为此画题诗作贺礼吧!”

  在座的人一见,都说:“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一个穷要饭的也敢乱开口。”

  张逢革说:“那你们就上去题诗呀!”

  人们顿时都哑口无言了,王显祖一听此人称他为学兄,肯定也是读书人,便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也许这位先生是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怀才不遇的学者呢,那就请先生上来题诗吧!”

  张逢革走上前去,挽起袖子,提起笔一挥而就:旭日东升万树低,烈马不过小桥西,有道之人横山站,大骂锦鸡别乱啼!

  张逢革题诗时,人们都拥了上去,他写一句大家就念一句,当念到落款“己巳年春张逢革题”时,全场寂静无声。王显祖站起来想说什么,但身子摇晃了几下就倒了下去,从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了。

  选自《西江文艺》

【民间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民间传说故事03-11

吕布的民间传说05-02

民间传说作文10-10

贵妃石民间传说02-06

小矮人的民间传说05-02

华佗的医术的民间传说05-02

碾盘姑姑民间传说05-02

闺房怪事民间传说05-03

龙凤兄弟民间传说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