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4-03-06 16:28:42 好文 我要投稿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1

  20xx大寒是什么时候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20xx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0:38:56,农历20xx年十二月(小)十八

  大寒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

  大寒要吃年糕,是老北京所流传下来的传统饮食习俗,制作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因为其含糖量高,所以吃年糕能让人通体舒畅、暖和,而且年糕还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因此人们就有了大寒吃年糕的`习俗。

  大寒要吃八宝饭,其原理和年糕类似,都是由糯米制成,且八宝饭还有养胃、滋补、御寒等作用,所以人们格外喜欢在大寒时节制作八宝饭来招待宾客。

  大寒要喝鸡汤,这样的饮食习俗一般是南京人比较推崇,因为南京当地的习俗就是吃鸡,不管是什么节日,必会煮上一只老母鸡,然后将其炖成美味滋补的鸡汤。

  大寒要吃糯米饭,这个习俗的原因已经不用再让小编说明,因为糯米就是大寒时节最主要的食物材料,用糯米制成的食物食用之后会让人通身暖和,有利于赶走寒冷,再加上糯米饭香甜好吃,所以更受大家的欢迎了。

  大寒要做什么

  1、大寒要为春节做准备

  在大寒节气人们常常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祭祀打扫,腌制各种腊货。

  2、大寒节气会有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3、大寒节气要祭祀先祖

  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4、大寒节气要注意保暖

  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吃一些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以防阳气外泄。

  5、大寒节气要祭灶

  人们有祭灶的习俗,将关东糖涂抹在灶王爷嘴上,用糖封住他的嘴,以求口彩。

  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吗

  原来,在上一个节气——冬至的时候,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虽然说是很少的,但土壤深层还有一些热量可以向上散发,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小寒的时候,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了最低点,尽管白天稍微变长,太阳的光、热稍微会有增加,但实际上,这是热量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便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既然小寒更冷,古人为什么要在小寒后又加一个大寒,而不是倒过来排列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跟据介绍,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和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斜射最厉害的一天是冬至,冬至前后虽然光线斜射最厉害,但地表层还有自夏季以来积蓄的热量作“后备军”。小寒期间,需得到和放出的热量是趋于相等的,也就是地表层贮存热量最少。

  所以,小寒节气天气最冷。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时左右的时候,小寒过后,温度逐渐增加,所以大寒的平均温度反而比小寒稍高一些。

  在我国部分的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汽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正所谓冬去春来。大寒虽然是比较寒冷的,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就会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2

  大寒节气的民间习俗

  1、吃檽米饭

  糯米有益气温补的功效,大寒又是一年中极冷的一个节气,所以在民间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2、吃腊八粥

  虽然大寒节气腊八已过,但是不妨碍大家在大寒再煮一锅香浓美味的腊八粥,腊八粥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等一起熬煮,在寒冷的冬季除了能帮助人体提供能量之外,也有滋补御寒的功效。

  3、喝鸡汤

  大寒节气在农历四九前后,很多地区有一九一只鸡的食俗,到了大寒节气,选一只老母鸡或单炖,或者加入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4、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尾牙祭亦称“做牙”,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5、做蒸供

  也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所以大寒要忙活起来,做许多的面点蒸好了以备祭祀使用。

  6、买芝麻秸

  以前,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到了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

  7、饮酒

  古代有大寒时间有纵情喝酒的习俗,也就是开放宴乐。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大寒养生重点原则

  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阖家团圆,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运动: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大寒节气养生吃什么蔬菜

  1、冬瓜

  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

  2、彩椒

  红、黄、绿的彩椒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可以抗氧化的VC,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免疫机能,在感冒频发的冬季经常吃一些彩椒可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好食物。

  3、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而人体血液中缺铁会怕冷,因此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可多吃红枣,增加铁的摄入可以提高身体耐寒能力,还能补气血。

  4、核桃

  核桃不但富含可促进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磷脂和维生素E,这些营养素对于抗寒都有一定的帮助。

  5、红薯

  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6、糯米

  大寒节气,在民间有吃糯米饭的习惯。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吃后全身会感觉比较暖和。而中医学更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大寒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大寒有哪些习俗03-04

秋分的习俗有哪些04-29

芒种的习俗有哪些04-30

傣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05-01

安徽元宵的习俗有哪些02-18

宁波立夏习俗有哪些03-04

农历正月十二有哪些习俗04-30

惊蛰时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02-03

藏族有哪些社交往来习俗04-04

乞巧节有哪些传统习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