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知识点

时间:2024-02-28 01:45: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知识点

  在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知识点

  一、《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侯,(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放风盘放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顔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课文分析: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重点句子翻译: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究全确定的。

  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二)课文分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在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快乐的,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第一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第二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三、《礼记》二则——虽有嘉肴。

  (一)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课文分析:

  1、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解释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

  3、“教”与“学”的关系如何?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4、《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5、为何在一开始写关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

  6、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7、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举一个例子,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例子:“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互惠的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教育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相互提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经历谈)

  8、“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师生共同展现着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句子翻译: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让老年人能够善终,让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让幼年人能够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有人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那种)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对于)力气,(人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兴起。

  7、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家家户户)门都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二)课文分析:

  1、文学常识。

  (1)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是分述。

  ①“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②“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作“德才兼备”。

  ③“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对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4、“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5、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都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6、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或: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7、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1、《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2、《大道之行也》中的成语:天下为公、老有所终、矜(鳏)寡孤独。

  13、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示例一:不会实现。因为那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存在太多自私自利,尔虞我诈。(言之有理即可)__示例二:会实现。现在的社会还不是“大同”社会。(言之有理即可)

  14、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这个“大同”社会有何相似之处?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看出“桃源”中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③从“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可看出“桃源”中百姓热情好客,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五、马说。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就以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

  4、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可以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马鞭赶它,不能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遇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握着马鞭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懂千里马呀!

  (二)课文分析:

  1、主题: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段: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出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也。

  3、“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伯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4、《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①“不以千里称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现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正义感的意图

  ③“其真不知马也”有作者的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

  ⑤“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造成的后果

  5、全文“不”字的理解:

  ①叹无人识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伯乐”,千里马“常有”也就等于没有。“不以千里称也”:道出了千里马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让人感到遗憾、惋惜。

  ②悲无力使才。“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与常马等不可得”:道出了被埋没的千里马的满腹委屈,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

  ③愤庸人误才。“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反过来还对着受尽了屈辱的千里马说“天下无马”,愚昧,更是无知!作者满腔的悲愤化成一句“其真不知马也”,对食马者的罪行表示愤恨,对马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

  6、理解式默写。

  (1)总领全文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出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本文中心句:其真不知马也!

  (7)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六、唐诗二首。

  (一)理解记忆:

  1、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抒发作者忧国忧民,表现他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旨句、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的博大胸怀、济世情怀和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七、卖炭翁——白居易。

  (一)理解记忆:

  1、反映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然而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这句诗反映了宫市的霸道不公。

  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八、课内诗词赏析:

  第三单元附录1《式微》的翻译。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第三单元附录2《子衿》的翻译。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第三单元附录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翻译。

  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辅卫,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蒙。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男女那样悲伤而泪湿手巾。

  理解记忆:

  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三单元附录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涨满,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蒙,接连天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惫情。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坐观垂钧者,徒有羡鱼情。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地方,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理解记忆: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水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上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第六单元附录2《送友人》的翻译。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面。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你骑的那匹载你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地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

  理解记忆:

  1、《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六单元附录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翻译。

  弯弯的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理解记忆: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疏桐、孤鸿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晩。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第六单元附录4《卜算子·咏梅》的翻译。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理解记忆: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寂寞、苦闷、凄清。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阅读题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阅读解疑自读法。

  这种自读法极其有用。学生不能一辈子跟在老师后面听课、读书。因此,培养质疑解疑能力,对今后学生独立读书,从事研究十分有用。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张载说:“于是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说:“读书要懂。“可见读书时学会质疑解疑的重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12-18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点12-18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05-0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12-19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2-18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12-1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知识点12-18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12-18

九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知识点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