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作文

时间:2023-08-16 19:32:5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姓氏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姓氏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姓氏的作文

关于姓氏的作文1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底下一个“子女”的“子”,这便构成了我的姓氏——“李”,百家姓中的大姓。

  “李”字拆开来看,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木”是树木的意思,生命之树常绿。“子”不仅是子孙的意思,也代表繁衍。这样,木和子就搭配成了我的姓氏,寓意着我的未来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谈到姓氏,我为我的祖先——李白感到骄傲。他满腹诗文才华横溢,被人们称为“诗仙”,常常饮酒作诗,他的诗句家喻户晓,他的诗句被称为千古绝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那炉火映照着天地,红色的火星在紫色的炉烟中飞迸。明月下做工的人映红了面颊。他们的歌声连寒冷的江水也为之动情。

  李氏家族爱国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说“李纲”。他曾经吟了一首诗:“耕梨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这首诗写的'是病牛的感叹。在生病之前,它耕田千百亩,打下粮食堆满很多粮囤,累的筋疲力尽,可是又有谁哀怜呢?尽管这样,只要使人们吃饱饭,就是瘦弱的病倒在残阳下也绝不推迟农活。这是本诗字面的意思,其实,这是表露李纲心迹的诗。李纲以病牛自比,说自己一生抵御外族侵略,努力改革政治,却落得被放逐的可悲下场,但是只要利于百姓,自己累死也不怨恨。

  作为这样爱国的先辈的子孙,我怎能不倍感自豪呢?

  姓氏——是汉字。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字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中国也在逐步地进步。姓氏。俨然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标志。中国人,龙的传人,在人人的姓氏里都有着不同的寓意,但相同的是,人人的姓氏都赋有龙的灵魂,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国人!我们的姓氏里早已渗透了龙的灵魂,中国的精神。中国的千百年来,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不向强敌屈服,面对压迫,他们依然不屈不饶保持着中国人应有的气节。

  现在,我骄傲地说:“我姓李,我是中国人!”

关于姓氏的作文2

  我姓刘,传说为刘邦的后裔。关于我的姓氏,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相传,唐尧是缘故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其九子源明被封在刘过,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现今刘氏为中国主要姓氏之一,全国刘姓人口排名第四。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在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

  说起刘姓,不得不提到刘邦这个人物,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名,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是刘氏的骄傲。

  我名亦舟。爸爸妈妈为了给我起个合适的名字是煞费苦心。妈妈姓“邹”,“舟”乃“邹”之谐音。亦者为也。全名的意思是,刘者邹也,邹亦为刘,两者一家,不分彼此。另者,“亦”字观形,颇像一个站立的人,那就代表我。我左手拉着爸爸,右手拉着妈妈,组成相亲相爱,幸福的`一家人。我家住梁溪河畔,爸爸、妈妈希望我如小舟一般,在学习和生活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了解我姓名的由来了吗?

关于姓氏的作文3

  “但识一生人,首问其氏名”。姓氏,则祖姓在前。有分之一二:若为贵姓,则常是大户人家;若为新姓,则多半获罪亡外。人情世故,于姓氏即可瞥略一二。”

  千百年来,国人对于姓氏本溯,似乎有种近乎执拗的追求。

  族有族谱,宗有宗祠。

  当我第一次在祖父那里见到族谱,看着他把新出生的堂弟的姓名一笔一划严肃端正地写到上面,犹如看见十五年前,他也曾那样用心地写上我的姓名。

  又当我再次踏上行程,于古门刹钟处惊鸿一瞥见那盘虬古树木雕。底部是树根,厚重有力,稳如磐石,其上是主枝干,分成几股,写主神和原姓于之上,再分,则衍生成百家姓氏,布满一墙。

  “有远古的歌或哭,从埋在地下的血液中来。”

  我的祖先,从哪里来?

  从汉下新田生发,遇水旱,逞食竞,迁向中原。又兜兜转转百年,再有一支迁至塞下漠北,至此,江南有人烟。

  周遭一阵骚动,转瞬即平。人们第一次安静下来,去贴近这新的原本,去一点一点,认真地顺着年岁的枝干,寻找自己的姓氏。

  我的'目光也裹挟在其中。

  舜启、孟、王、分欧、齐……

  眉眼一悸——找到了。人群也开始出现小小的议论:“我找着了!”“在这儿呢!”“我的在哪?”目光一遍遍抚摸着枝干,犹如见卿古之意,青空,之下而来。

  我看见大之列的祖——炎黄。看见舜禹举起象征身份的印杖,看见人间冷了又热,繁了又寂,看见帝王赐给宦官新姓,看见字形变化诛罪封赏,氏族一分二,二生三,三化万支。

  “高氏,分萧炎一支。北魏为贵姓,中汉太宗获罪迁居,宋成江南大家,明清因分迁中蒲而江南氏少……子孙至此,绵延百代,生生不息。”

  这是我的太太祖父,亲手写在百年前的一段话。

  看见眼前树盘成的姓族,我忽而明白,何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华夏生死断分,离析烟火,也尚无此绵延文明。雕梁画栋,眉批死生。

  “你说你孤独,就如很多年前长星照耀十三个州府。”

  “可你并不孤独,你是生的火炬,从枝叶燃尽的火光中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