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作文

时间:2023-07-27 22:40: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似水年华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似水年华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似水年华作文

似水年华作文1

  一切都在流逝,如同一片片秋天的落叶,飘在山间的溪流上。比如时间,比如年华。

  我叫丘岩,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上海。黑瓦白墙的石库门,青苔石阶的里弄,是留在我童年记忆中最深的印象。有时候我想:18年的生活,在这片我以为熟悉的地方,究竟给了我一个怎样的梦幻和现实?

  我曾经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喜欢趴在石库门老房子的阁楼上,幻想自己戴上一副精巧的眼镜,围着一条白色的、长长的围巾,手上捧着一本心爱的书,走在铺满落叶的路上,脚下嚓嚓作响。孤独的,就一个人,一路走去,没有尽头。可是我没有风流倜傥的外貌,没有玉树临风的背影,没有琼瑶小说里的人物那般煽情的口舌,我平凡,平凡得像东流的河水,南飞的大雁。

  18年前的今天我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然后被放到同样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屋子婴儿中。除了父母,没有人能从这一堆枕头大的生命中把我与别人区分开来。18年过去了,我却无法在更大的人群中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因为我平凡,像汪洋中的一个水分子,像森林中的一棵小草。

  18岁,我独自彷徨在旧城的老街,寻找一些所谓岁月的证明。我18年前的记忆从这里开始,8年前的记忆也在这里结束。我将我所谓童年时光的记忆储藏在这片古老的空间里,毫无保留。而我今天站在这里,拾起我所谓童年的碎片却已面目全非,陌生得让我咋舌,让我疑惑。这真是我曾经生活了10年的地方吗?

  这一街的旧屋已经无人居住,仿佛是一片古老的遗迹。只是墙上四处画着的大大的“拆”字把我拉回到现实中。一切终会消失,就如这片老屋,还有我似水的年华。我走到一扇破败的老门前,轻轻推开,老门发出一阵颤抖,飘落一阵尘埃和木屑。我推门而入,一切熟悉与陌生,一齐冲进我的视线。

  就是这里了,我生活了10年的家。我还记得,这是客堂,那是厢房。后天井里的那口井里,还有我童年掉落的一只棉鞋。哦,楼梯口的扶手上还刻着五个幼稚无比的字“丘岩是天才”,只是上面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埃,已经不十分明显了。

  楼梯还是那么窄那么陡,踩上去吱呀作响,像是一个沧桑老人的呻吟。为什么我小时候奔上跑下,总以为这楼梯能坚强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还以为世间万物都会老去,而这楼梯能够永恒?

  楼上的.那间大房间,是我和父母的卧室。卧室门口的过道都被搬家时留下的破旧柜椅塞得满满当当。我伸手推了推卧室的门,抖落了一阵灰,门却没有开。看来当年父亲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没有忘记锁门。可是过了今天,这里的一切都会被推倒,然后运走,然后重建。这一把小小的锁,这一扇小小的门,又能阻止什么呢?似水的年华!

  走出老屋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轻松了许多。我感觉似乎卸下了一个包袱,完成了一个愿望。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小非发来短信,祝我生日快乐。

  我望着手机开始发笑。以前以为,18岁的时候我会一个人走在大漠,走在飞沙走石的西北,走在冰雪弥漫的天山,走在神秘高远的西藏。小非曾经说,等他18岁的时候,他要挣到100万美元,然后去巴西的热带雨林拍照,去地中海底寻宝,去玛雅古城探险,去西伯利亚游泳。然后我们放声大笑,那年我们8岁。

  可是18岁已经到来,我发现一切依旧,自己还是生活在上海,生活在父母身边。小非也没有去拍照,没有去寻宝,没有去探险,没有去游泳。他仍然每天面对成堆的试卷和习题,和我一样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仍能平静地说,当我18岁的时候……

  或许现在我应该这样说:当我30岁的时候……

  地理书上说,太阳现在正处于中年时代,再过几十亿年后太阳也将消亡。

似水年华作文2

  水总是不断流逝的,这一切走了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无论你是否遗忘过,无论你是否怀念。

  我不可抑制的想起我的似水年华,一年前,两年前。甚至小学时代的一切。

  我的小学时代,有幸遇见了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她让我慢慢爱上语文,我也有幸遇见了一位很好的朋友。她学习很好,长得又漂亮,这样的学生在学校总是深受老师的喜爱。我与她是前后桌,是死党中的死党。可上了初中,联系少了,有时候擦肩而过都懒得打招呼,其实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疯的时候,可有些东西单靠我一人拾,是无论如何都拾不起的。

  初中时代,我同样很幸运的遇上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他让我真真正正的认识,接触并爱上文学。同时遇上的还有两个臭味相投的`好友——豚豚,丹丹。

  豚豚本来不叫豚豚的,叫猪猪。后来学了文言文,知道古文中‘豖’ 即‘猪’字,于是乎更名为豖豖,尔后,应考虑‘豖’字字形不够完美遂演变为豚豚。

  丹丹原是我的同桌,可后来全班大整改,我和丹丹很不幸的被硬生生的拆开了,可能是因为我们两个太活跃了!总之这一拆,我们中间隔着几条‘银河’,可即使这样,我们两下课后仍经常串门。

  豚豚和丹丹在班里吃的极开,班上无论男生女生都和她们玩的极好。在认识她们之前,我的交友圈仅限于女生,后来她们带我打入男生阵营,于是我和班上男生建立起无比纯洁且坚定的友谊。

  我还记得去年夏天,天气是少有的热,一望无际的蓝色不断在头顶蔓延,交织出一幅幅单色调的水粉画。偶尔有飞机飞过留下一行行白色的尾气。风拂过树叶和着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声形成一场独特的声乐会。就在这个夏天,我们仨一起认识了奈保尔,认识了马丁。艾思林,认识了马塞尔。普鲁斯特,认识了弗兰茨。卡夫卡,认识了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川端康成和博尔赫斯。我们初尝了文字的美妙与神奇,于是我们怀揣着自以为是的小秘密从此走上了文学青年这条不归路。

  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似水年华,记得我们一起攀过的山,踏过的溪水,求过的签,是的,求过的签!那张黄色的签纸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抽屉中,完好如初!那天,我们一起跪在佛像面前,三双手一起擎着那个装满竹签的小筒子,然后满载我们期翼的竹签掉在了地上,竹签上用毛笔写着:第二十六签。解签的老爷爷满脸皱纹,须发皆白,老得快要成精,像极了《龙珠》里的龟仙人。就冲着他着外表,让人不相信他都难!老爷爷将那张黄色的签纸递给我的时候,我清楚的闻到寺庙里特有的檀香味,分明的看见,那上面写着:第二十六签 上吉签。解签的老爷爷说:“你们的梦想最终会实现,只是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会有些阻碍,只要跨越这些阻碍,前途将一片光明!”这正符合了我们的心境!

  前些天,我做梦,梦见我们三一起出去玩,后来迷路了,到了地球的最左端,那里有一个心城,心城的最左端有一个‘心想事成’屋,可想而知,一切都很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暗示性的梦,它在暗示我们仨总有一天会成功!

  二零xx年冬季的第一场雪,我用画水粉画的笔刷在雪上写下:希望我们的梦想成真!如果雪之女神看见了,一定要实现我们的梦想!好吗?

  再过半年,更准确的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分别,可我真的很舍不得!我害怕我们最终也会像陌生人一样彼此装作不认识,我不想把这些快乐的回忆当做似水年华来追忆,我想把这份快乐一直延续下去,永远,永远。

  所以我们约定,以后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做最好的朋友,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把文学青年的身份进行到底,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文青!不管怎样。拉钩上下,一百年,不许变!

似水年华作文3

  乌镇最初印象,缘于黄磊与刘若英的《似水年华》,缘起时于书斋闪闪烁烁躲避的眼神,似不经意间惊鸿一瞥,从此于心底深处烙上无限感伤的情缘。

  那青石街巷尽头,渐行渐远箜箜的足音。纵有满腹心事,却无法轻易从彼此脸上读出一丝痕迹,这便是《似水年华》给予我留下的至深感受。于悄然无声处品味那份落寞、无奈与感伤。执手相看无语,却分明在心间荡起丝丝涟漪……感动于《似水年华》中那一幕幕唯美场景,从此便把乌镇深深烙在记忆深处。一直想找个机会亲自去寻访那支离的记忆碎片,于烟霭凄迷下寂寞无声的江南水乡。这次游程,本是与乌镇擦肩,行程安排嘉兴南湖,第二日去上海。下午游烟雨楼,瞻仰完一大会址后,看天色尚早,便按捺不住好玩的性子,忙着联系嘉兴友人,离开团队驱车赶往乌镇。乌镇位于嘉兴西北三十五公里处桐乡境内。当我们终于抵达时,已是斜阳西落时分,检票师傅告诉我们,乌镇景点关门时间为五点半,不到一小时的景点游览时间相对比较局促。于是不得不加快脚步转进那落日残照下的水岸古镇。转过几缕修竹掩映构筑下的天然屏障,视线顿然开阔。柳絮轻扬、袅烟婀娜,桨声G乃、水声潺潺,蜿蜒流淌的河水自屋前门后铮琮而过,倚窗而探,旖旎春色尽收眼底。匆匆而过造型别致的双桥,沿着早已被路人足迹打磨得光亮可鉴的青石一路前行。因是天色渐晚的缘故,粉墙黛瓦下门扉紧闭,狭窄冗长的街巷中只剩下我们几个孤独的身影,只偶尔从高大院落的窗格中映出稀疏身影。而全因是这晚来主意,倒无意间遂了我心间久已期盼的心愿。于寂寂无声处品味这江南古镇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而事实上当我看到乌镇的第一眼时,我已真真切切地被这远离喧嚣都市的淡泊所打动。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乌镇,没有辜负我由来已久的这份期盼。”许是这些年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每到一些景致,摩肩接踵于熙熙攘攘的游客间,喧嚣无序的场景与所想要寻觅的淡泊心境根本无法吻合。顾而总是满怀期盼而来,带着些许遗憾怅惘离去,而想要真正寻觅的感觉总是若即若离……“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千年的沧海桑田,筑就了江南水乡乌镇浓厚的文化底韵。

  深弄曲巷、枕河人家。茅盾的《林家铺子》即是以故乡乌镇为原形展开的故事。镇东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处,高大紧闭的门梁上挂着巨大的`匾幅《茅盾童年读书处》。街道上到处可见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民居,雕梁画柱,巧夺天工的东阳木雕及精湛绝伦的石雕工艺让人目不暇接。走在光线昏黄明灭,曲径通幽的街巷深处,蓦然被扑鼻而来的酽酽酒香迷住脚步,抬腿跨进高大门槛,但见满架古香古色的酒器。沿香味继续前行,偌大的酒窖竟藏于屋巷深处临水河畔,忽然想起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又怎能轻易挪动脚步?徘徊于静谧街巷,除箜箜足音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惊扰了小巷固有的宁静与祥和。如此这般的幽暗与昏黄,在这些年的行走记忆中是始终不曾触及到的。突然从街巷一侧紧闭的窗扉里传来咿咿呀呀清脆的童谣,顿觉时光在刹那间停顿,而这天籁之音竟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处处浸淫着莫辨今昔的颜色,门牖沉寂,窗扉半掩。厚重的色彩,一切似不经意间蹴就,却无法掩饰其曾经的繁华与喧嚣。高公生糟坊、蓝印花布染坊、江南木雕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汇源典当行、林家铺子……而这沿老东栅一路踯躅前行的感受便是重温昔日繁华商贸的过程。幽暗的光亮在小巷深处跳动,门前屋后是缓缓流淌的河,宠辱不惊的乌镇,秀气而又祥和。枕河人家在半掩的窗扉下,谈天说地,笑靥如花。

  突然耳畔飘荡起那首《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将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你在身边就是缘缘分写在三生石上面爱有万分之一甜宁愿我就葬在这一天……

似水年华作文4

  看完《谋杀似水年华》时心情还未平息,眼前就浮现了一根圆木,横在冬天的墙角,一溜老人一个挨一个坐在那里晒太阳取暖。他们的棉袄是黑色的,棉裤是黑色的,鞋也是黑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也是黝黑的颜色。你从他们面前走过,他们眼睛眨都不眨;无论你在任何时候从他们面前走过,他们眼睛眨都不眨。

  谋杀似水年华,多么文艺的名字,带着一丝淡淡的悲伤,充斥着一丝扣人心弦的神秘,是悬疑,更是一种别有味道的回忆。观剧之前,对于还没来得及拜读蔡骏原着小说的我来说,多少有点期待,有那么点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剧呢,我一直在脑海里不断地给自己设想着画面。9月12日的首演给了我所有的答案,尽管答案并不那般尽如人意,但也算是一次很不错的新体验,感谢大麦网给了我这份荣幸,让我来品位这出特别的话剧。

  爱悬疑小说,爱侦探小说,也爱各种宫斗谋略文,我的口味虽杂,但有一点很统一,就是对故事整体完整性的要求很高。李伯南导演的这出话剧,从1995年起紫色丝巾谋杀案开始,然后展开到20xx年,期间又有几场关于20xx年的回忆,这种频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穿插使得剧的整体感稍欠,而且前半部分剧的节奏略显拖沓,有些索然无味。整部剧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悬疑,也不是某某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倒是那几段80后耳熟能详的《大话西游》、《流星花园》经典桥段让人共鸣良多。可惜,这种刻意营造的所谓怀旧气氛,对于提升整部剧的意义并不大,倒是调剂现场气氛的意味更甚些。就这点来说,我承认,这些流行元素的运用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可以说与台下的观者形成了一种精神层面的互动。但我偏执地认为,原着小说的内核精神恐怕并不是这些吧。所以,我苦苦期望着接下去的演出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呈现。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后半部分剧的.节奏虽然明显加快,女主角田小麦也一点点回忆起自己与秋收的过往,可是即使剧情峰回路转,即使谜底即将揭晓,台上演员的演绎还是不温不火,那种角色本身的矛盾与冲突感、那种戏剧的张力丝毫不见踪影,只剩下那程式化的台词耳畔左右。这部剧最大的败笔不在演员,不在导演,而在于故事的演绎,情节的推进上存在的硬伤。有些事情交代得不够清楚,让人觉得逻辑上总差了那么些许。比如当盛爸和碧真的感情收到冲击时,为何会选择了一种最残忍最血腥的杀害来了断彼此的感情?是贪欲么,与多年不见的碧真重逢,虽然要求盛爸离婚,回到自己身边,可是仅仅因为害怕可能的纠缠而选择了谋杀么?还有盛妈早就对盛爸有所怀疑,可是为何也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当然,兴许这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留点空间给观众思考。但剧中有关钱灵对田小麦单方面的同志情节就有点雷人了,且不论其有落俗套之嫌,更从另一个方面让人觉得想不通。既然钱灵如此爱着田小麦,怎么后来心甘情愿地看着田小麦和盛同学出双入对,然后么自己也和盛爸搞起第三者游戏来了呢?这种情感变化,缺了情节的演绎显得有些生硬。()

  好吧,对这部话剧吹毛求疵说了那么多,可能也是源于爱之深,恨之切吧,因为我总希望这部剧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毕竟有极其出众的话剧版《步步惊心》珠玉在前,未免让我有了更多也许并不切实际的期待。

  从思想层面来说,这部剧还是一部好剧,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李伯南导演还是用心将原着里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思考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我想凡是看过该剧的朋友,无论关注的焦点在哪里,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一个思考。究竟是什么谋杀了爱情,谋杀了青春,谋杀了我们最纯正的心?是你,是我还是他?

似水年华作文5

  秋日的阳光愈发显得可爱,放肆的再见黄的树叶上跳动,折射出一片晕眼的金黄。独自一人走在生活的路上,一如秋天的安静,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映衬着我的孤独的心,就这样,我不停的奔跑,不停的咆哮,感叹我的似水年华。

  即使大宴宾朋于觥筹交错中,我内心依旧孤独。昔日知心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记忆深处的痕迹。

  突然想起出现在我生命中的许多人,有的给我痛苦,有的给我欢乐。但是随着时间不知疲倦的向前奔跑,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慢慢的离我远去。

  还记的刚刚懂得感情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的我,曾经喜欢的那个女生,不知道暗暗做了多少承诺。现在再次看见她的照片时,再也没有了那种揪心的悸动。现在想起那时的我,站在人生转弯的路口时不知所措的样子,嘴角总是不由自主的滑出一丝笑意,这笑与嘲笑无关。

  还记得在中学时意气风发的我,与知心好友高谈阔论,雄心勃勃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大声的朗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艰难的前行,再次见面时,已经少了年少时的张狂,多了几丝生活的皱纹。

  时间使我慢慢地明白,我们正在渐渐的失去原来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年华似流水一样向前流走,而我们,只是河底的一株水草,任凭生活在我们身边溜走,想伸手抓住什么,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无力。

  已经有一些人开始走远,渐渐的就与我毫不相关,各自都有不同的方向,停不下来然后就越来越陌生,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相互背离。

  记忆总是所有惆怅的根源,总是有些事情在不停的沉淀,让我们不忍触碰,直到慢慢地变为深不可测,变得我们自己也学会遗忘。

  但是我知道,我们依然会记得对方,即便他给我带来不只欢乐,还有忧伤,还有泪水。只是却将对方放任心底,连同少年时的梦想一起。

  身边的人在不断的变更,有人慢慢的离我远去,有人有加入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是会一成不变的,我们都没有能力去恒久的去对待一个人,没有勇气去面对守候一份感情。想要的东西总是很多,所遇的追求都无法停止。生活总是矛盾的,选择一些,放弃一些,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我们都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规则,慢慢的变得冷漠,慢慢地变的眼中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因为似水年华,所以一再的回头都是不能被原谅的错误;因为似水年华,所以一切伤痛都会像流水一样滑过;因为似水年华,所以时间在摩擦,风在沉淀,树在开花。抬起头来,灰尘在阳光里飘摇,纠缠,然后落地,变得沉默,一如我们的记忆。时光急速的奔跑,像风一样从指缝间溜走,留下一地光的碎片。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头从哪些泛黄的记忆中抬起来,忘记那些飞舞的灰尘,然后,看见窗外那如水一样明净的阳光。

  似水年华,一去就不会再回来。我们没有人能遇见未来,所以我们不知道现在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成功。当年的我喜欢在时间的河边放下希望的小船,却不知道它最后会被时间的河水无情的打翻,沉入时间的河底,最后只有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美好的希冀。今天的我若能够重新回到那时的河边,看见那时的我,不会粗鲁的阻止他,告诉他真相,告诉他未来会让他失望。我会说,孩子,放吧,一切都会像你想的一样。

  时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太多的无奈甚至还有太多的伤痕。但是我们无法选择,放弃与选择,得到与失去,快乐与痛苦,这些矛盾的兄弟是时间留给我们的。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把他们留在心底,任他们蒙上厚厚的灰尘,直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老眼昏花的时候,躺在摇椅上,把他们从心底取出,吹去上面的灰尘,静静的翻阅我们年少时的记忆,到那时不论是什么,哪怕是泪水,我想,它们中也全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