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爱莲说》译文及知识点

时间:2022-05-06 08:31:28 好文 我要投稿

《爱莲说》译文及知识点

  1、 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繁多。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爱莲说》译文及知识点

  2、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必须背会的问题】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总写莲花品格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正面描写莲花的?这些描写赋予莲花(君子)哪些品格?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芳香。

  (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侧面描写,起到衬托作用。

  菊花不畏严寒,是花中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它是正衬莲花。

  牡丹雍容华贵,反映了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它是反衬莲花,衬托出莲花美好的品质。

  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对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5、文章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 的表现手法,把菊花、牡丹、莲花各比作什么?

  “菊,花之隐逸者也”---------把菊花比作: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逃避现实的人。如陶渊明。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把牡丹比作: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人。

  “莲,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比作: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君子。

  6、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

  答:不完全赞赏。文中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说明作者只是赞赏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对他的隐逸生活流露出惋惜之情。

  7、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异):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归隐,消极避世;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积极面对污浊的环境。

  8、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1)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而要在污浊的世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2)表现了他对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9、《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