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时间:2023-04-03 15:09:30 赛赛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由的学习活动,让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一、问题提出

  区域活动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能够促进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但是在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规则意识较差,而且大部分幼儿在活动时存在着偏区现象。也就是,有些幼儿特别热衷于某个区域,一到活动时间总是迫不及待地进入区域去,一次、两次、甚至十几次在同一区域活动不厌其烦地玩,譬如,角色区中的娃娃家和有材料操作的区域。(特别是我们托班的孩子)在区角游戏中,他们自娱自乐。有时候,幼儿为了争抢进角色区和操作区常惹出纷争,而对其他区域却不闻不问,笔者经常会发现图书区、益智区只有几位较安静的幼儿去,其他的幼儿则乐此不疲地去争抢娃娃家的宝宝或争抢小火车。而娃娃家游戏更是托班宝宝最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们总是自顾自地抢来抢去,游戏在他们的争抢中很快结束了,这样的情况是弊大于利的。虽然这些幼儿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兴趣,但不利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更不利于促进幼儿相互交往和全面发展。偏区现象虽然是班级中少数幼儿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峻问题。经观察后发现,影响幼儿偏区的原因很多,幼儿的个性偏好、教师的不当引导,都会造成某些幼儿偏区。除人为因素外,区域活动中的环境、投放的材料等也是影响幼儿偏区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幼儿偏区的本质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对策,从本质上根治幼儿的“偏食症”。

  二、解决问题所应达到的目标

  1.使幼儿能喜欢每个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中体验到愉悦的情感。

  2.能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增长各种操作技能,能与小伙伴初步尝试合作。

  3.了解每个区角的游戏规则,能按规则、有序地收放玩具。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这种在幼儿身上普遍存在的偏区现象,教师应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改善这种现象。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抓住幼儿兴趣,投放多种材料。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偏区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在幼儿不经常到的区角投放不同的、能吸引幼儿兴趣和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丰富材料。因为活动区域内的材料投放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活动区域是否吸引幼儿,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区内是否有吸引幼儿的材料,教师要经常性地丰富、更换操作材料。那么,怎样的材料才是吸引幼儿的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②材料要有可操作性、变通性和游戏性;

  ③提供的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比如,图书区,可把它创设为半封闭的形式,在区域中投放几个舒适的座垫,马上就吸引了幼儿的视线。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私密的空间,便愿意到其中活动。而丰富的环境和材料,将使幼儿产生每个区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那么广泛的兴趣培养目的就能很快达成了。例如,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以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材料来引发幼儿主动参加该区活动的内在动机,并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时添加或更换材料。例如,在益智区中我们请幼儿从家中拿来不同的饮料瓶子,再根据高矮、大小、颜色的不同请幼儿排序,吸引幼儿来益智区玩。笔者根据女孩喜欢芭比娃娃的特点,请幼儿带来不同的娃娃,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或根据大小排序,幼儿的兴趣也很浓。

  2.分析幼儿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1)针对因自身兴趣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对策:笔者采取了“将兴趣、特长带入其他区域”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偏区现象。例如,今天娃娃家买了一本新书,请爱在图书区的赫赫去讲故事给娃娃听;图书区请美工区的常客琪琪去修补图书……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另一个区域活动,这样既参与了其他活动,又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2)针对因幼儿对其他区域不了解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对策。对于这样的孩子,笔者采取了“带他进区”的方法。由教师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区域,请其他选择这一区域的幼儿带着他们一起活动,并适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玩遍所有区域。了解活动方法后,教师再放手让孩子自己活动,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因对其他区域不了解而偏区的情况了。

  3.针对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的对策。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丰富、改变活动方式,将单一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活动。比如,水果蔬菜的玩具,除了自己单一地玩,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来卖菜,也可以去给别的小伙伴送菜,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孩子们再一次尝试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通过讲评不同区角的精彩游戏来吸引幼儿,或者利用表扬一次玩过多种游戏的幼儿来刺激幼儿,以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想玩的游戏,必要时可做一些规定。如:星期一,女孩优先选择活动区游戏;星期二,再由男孩优先选择……依此类推,就可以保证每位幼儿都有优先自选活动区游戏的机会。

  (2)教师制定规则,限定人数。对于大部分幼儿都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区,教师可以在每个活动区贴上小脚印,告诉幼儿如果你到这个区角里来就把小鞋放在小脚印上,如果小脚印上都有鞋了就代表人满了,而人满就不要进来玩了。由此,通过小脚印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很好地实现了常规培养。

  (3)教师应留心观察,做好记录。在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记录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由此可发现哪些幼儿存在明显的偏区现象,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也可以发现哪些游戏格外吸引幼儿,哪些游戏孩子不感兴趣,并找出原因。经过不断地“观察记录—统计分析—问题解决”,偏区现象就会不断得到改善。

  四、预计解决问题后的效果

  通过运用以上策略,幼儿在这种区角活动中的偏区现象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尝试不同的区域游戏。幼儿从游戏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来做这种游戏,懂得了有秩序地来进入每个活动区,还有效地提高了各种技能。

  如何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

  一、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真正做到能“投其所好”。

  我们幼儿园现阶段所开设的区域活动都是根据月主题而展开的,我在中班六月份《身边的职业》这一主题时,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深入了解我们身边的职业,我尝试跟教材上的活动相结合,参照《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选择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经典形象,创设了六个区域。其中有“慢羊羊萌学园”、“喜羊羊科学园”、“懒羊羊皮具护理社”、“沸羊羊建构馆”、“美羊羊美容沙龙”,“暖羊羊巧手工作室”。孩子们在游戏时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动画片中的羊村一样,开心、认真地体验了这些身边的职业。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的观察也显得尤为重要。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及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才能有利于老师指导时的随即调整,才会体现区域活动的价值。

  二、支持、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激发探索欲望。

  区域活动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幼儿自主选择性大,老师指导也比较灵活。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行为的。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应让他们自己先尝试着解决,老师可以先鼓励幼儿去想办法。在我大班第一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创设的“探索区——沉与浮”这一区中,我就发现孩子们会发现有的材料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会沉到水底,但是有的材料刚开始会浮在水面上,但是一会儿就会沉下去。而有的材料本来是沉下去的,但是放在浮的材料上就会跟着一起浮在水面上。继而我又鼓励孩子们继续深入探索“浮的沉下去,沉的浮上来”这样将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也大大的提高,杜威曾说过:“在做中学”的确只有通过“做”自己的探索、发现,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这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三、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做孩子们的玩伴。

  区域活动中,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使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得以发展,从而更好地主动活动。如,在《多彩的果汁》这一区域活动时,我就假装不会做,一边看图示一边说,这个工具到底是怎么使用呢?这是有的孩子便会热情、自豪地告诉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的不是语言来指导,而是重点采用了行为指导,孩子们觉得老师是在一同进行游戏,共同享受活动的乐趣,活动的气氛轻松多了,效果当然也会特别的好。

  四、遵循幼儿个性发展、理解幼儿个体差异。

  在区域活动中要因人而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让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