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归纳《人琴俱亡》知识点

时间:2022-02-22 20:50:54 好文 我要投稿

归纳《人琴俱亡》知识点

  原文:

归纳《人琴俱亡》知识点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文学常识:

  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王子敬死后,王子猷不顾病体去奔丧,人去琴非,孤独凄凉,并悲痛至死的故事,反映了兄弟两人至深的感情。

  2、解释词语。

  俱病笃(都病的严重) 左右(手下的人) 何以(为什么) 都(总是,竟) 闻(听见) 此(这) 已(已经) 语(说话) 了(完全) 便(于是 就) 索舆(要来轿子) 奔丧(原指从外地赶回家料理亲属丧失 这里指去子敬家看望丧事) 都不哭( 竟然没有哭)

  素(向来) 好琴(喜欢弹琴) 便(于是) 径(径直 一直) 入(走进去) 取(拿过来) 即(已经) 调(协调) 掷地(扔 投掷 在地上) 人琴俱亡(子敬啊,你和琴都死了) 因(于是) 恸(痛苦 极度悲哀) 绝(气绝 昏死) 良(很) 良久(很久) 月余(过了一个多月后) 亦(也)

  3、翻译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是听不见(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悲伤。

  (2)、便索舆来奔丧,一路上竟不哭

  (子猷)于是就要了轿子来,去看望(子敬的)丧事,一路上竟然没有哭。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弹起来,几根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便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子敬,你和琴都死了。”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子猷)于是痛苦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容易错的字词(自己注音)

  病笃( ) 此已丧( )矣 语时了( )不悲 便索( )舆( )

  奔( )丧( ) 弦既不调( ) 掷( )地 恸( )绝 卒( )

  5、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6、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并且“不悲”并不代表真的“不悲”,而是悲痛欲绝的情感无法正常宣泄。同时也是文章的悬念方法,继续了解其为何不哭。哭是子猷看到昔日兄弟的遗物时,听到“弦即不调”的声音时,睹琴思人,哀伤过度,引发的痛苦之情在这一时刻表现出来,更表现了子猷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7、有人认为文中“弦既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经死了。“弦既不调”更是体现了人走的凄凉,反映了子猷悲伤的心情

  8.“人琴俱亡”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指人和琴都已经死了。意思是文中的王子敬死后,他的琴也不好使了,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对亲友,知己去世后的悼念之情。

  9.一词多义

  亡:

  而子敬先亡(死) 亡羊补牢(丢失)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已:

  此已丧矣(已经) 惧其不已(停止)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了:

  语时了不悲(完全)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绝:

  因恸绝良久(气息中止)以为妙绝(极点)

  沿溯阻绝(断)群响毕绝(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