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百文网手机站

如何吃肉更加有效的养生

时间:2022-02-18 08:28:36 好文 我要投稿

如何吃肉更加有效的养生

  养生菜谱肉食居多

如何吃肉更加有效的养生

  “一桌10个菜,8个菜是肉菜,全素食的就2个。”虽然现在大家都提倡吃素,可真正吃起来,还是肉食的多,尤其是一些餐馆里,往往一大桌满满的都是肉。那到底要吃肉还是要吃素?吃肉能不能养生?不少市民都产生了疑惑。

  吃肉吃素各有优劣

  到底我们人类适合吃肉还是吃素?我们的祖先吃的是什么?其实,从中国古代开始,对这个问题就颇有争议。在《黄帝内经灵枢五味》中,就有:“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其认为,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最为补人”,能滋养人体精血。但是,在不少医书里,又是不提倡吃肉的,比如《吕氏春秋重己》中认为:“味众珍由胃充,胃充则大闷,大闷则气不达”。意思就是吃太多的动物食品,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滞,还会影响气血功能的畅达。

  这个争论,即便到了现代依然存在。如今,吃素是现代潮流,食素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减少油脂的分布。有的营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从动物中获取的所有营养,都可以在植物类食物中找到替代品。而另一些营养学家则认为,肉中的蛋白质还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是人体需要的维生素B族,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大部分来源于肉禽类食品,在蔬菜中含量低,且不利于人体吸收。长期只吃素不吃肉,人体将会因为缺乏这些必需元素,而患上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疾病。

  “吃素和吃肉,都不能太过。”广西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陆光成告诉记者,在中国的“膳食平衡宝塔”中,一个人每天瘦肉的摄入量75克,每天蔬菜的摄入量是500克左右。“素食和肉食的比例,至少为6∶1,可惜,很多人却恰恰相反。”

  专家观点

  吃素好还是吃肉好?这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对不同的`专家来说,出发点不同,观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要吃肉,我们该怎么吃更健康,更养生?看看专家是怎么回答的。

  骨汤到底补不补钙?一方面老百姓依然在熬骨头汤喝,一方面专家认为靠熬制骨汤补钙,一天得喝400碗,甚至有专家直接否定骨汤补钙。这真让老百姓犯难了。

  “有关检测证明一碗猪骨汤中所含钙量仅有1.9毫克,与更年期妇女每日所需1000毫克以上钙量相去甚远,如果仅靠喝汤来满足补钙的话,那她至少每天要喝400碗骨头汤。”网上检索,很多文章都会用到类似的文字。但是记者一番调查,并没有找到这个检测的过程和来龙去脉。

  倒是以下两个实验让人很感兴趣,一个是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张晔直接用高压锅来炖猪棒骨,一个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食品与药品研究所所做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熬棒骨,第四遍才有钙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张晔做过一个实验:用2.5千克猪棒骨,加入2升水和10毫升醋,放在高压锅里炖,待压力上来后炖20分钟。把汤和棒骨上的肉吃完后,再加入同样2.5升水和10毫升醋,同样在高压锅里炖20分钟。如此反复。

  张晔告诉记者,她是用试剂纸来测定是否有钙,如果有钙,试剂纸就会变白,白色越明显说明钙含量越高,但是具体含量无法确定。她发现,前三次汤中并没有钙。待到第四次后,大量钙质才会从棒骨中被逐渐煮出来,到第10遍时钙含量就会逐渐下降,到第14遍后钙就完全没有了。

  实验二:骨汤补钙仅为牛奶的4%

  与张晔进行的实验相比,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食品与药品研究所吉爱国教授主持进行了一个更为严谨的科学实验,烹制骨汤中钙等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

  使用除去肌肉的新鲜猪股骨500克,敲碎,采用家庭常规烹制方法,根据骨骼重量,按比例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和陈醋、食盐、料酒、大葱、生姜等作料,加水量在1500毫升左右,以覆盖骨骼为标准。电炉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120分钟。

  尽量少吃肉肉要多炖少炒

  其实,就目前大多数人来说,能少吃肉就尽量少吃,尤其是很多人现在都患有慢性胃病,吃肉时更要注意方法。最适宜的方法一般为炖食和煲汤。炒肉尽量避免。在吃饭时,餐馆喜欢把蔬菜放到最后,其实最好是先喝汤,然后吃菜、吃饭、再吃肉,饭后半个小时后再吃水果。

  小编推荐:保住肉类营养该蒸还是煮好

  不同肉有不同功效

  肉类其实同植物类食品、药物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比如,母鸡性温,可补气血,麻雀可壮阳,而水产类如螃蟹、虾又多为寒凉。所以,要想达到养生的效果,最好能辨别食物的寒热之性。

  往往越善于活动的,温性越大。比如麻雀、鸽子等飞禽类,善于飞,性质也是偏温偏阳。比如狗肉、羊肉、牛肉、猪肉中,狗最活跃,也最热,其次到羊肉为温补,牛比较静,性也没那么温。猪最懒,所以是凉性的,吃多了伤脾胃。水产品,生活在水里,就会寒凉,所以吃水产品多了会胃部不适,但是蘸生姜汁往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白肉比红肉好

  肉分为红肉和白肉。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是红肉,如猪、牛、羊、兔肉等。烹饪前呈现白色的肉是白肉,泛指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比如禽类、水产类等。

  白肉中的饱和脂肪及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红肉,所以,要吃肉就尽量吃白肉。但特殊人群如肥胖症、心脏病、高血压者等,最好少吃肉。但适当吃肝脏等肉类又可以补充不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体质不同选择不同

  任何一种食物没有好不好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的分别。吃肉也有不同的适应人群。比如成长中的孩子,需要蛋白质比较多,还有体虚的病人,也适合补充肉类食物,另外,一些癌症的患者,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的补充。但是,一些溶血性疾病的病人,痛风的病人,肾病综合症的病人,都不适合吃肉。而“三高”的病人,需要依据体质来决定,如果体质实在太虚,那也是要补的。但是,龟、蛇、狗肉都是不适合吃的。

  人本性是吃素后来才吃肉

  我们的祖宗一开始就是只吃蔬果而不吃肉类。直到后来,才慢慢开始吃肉,先是吃生冷的,再吃煮熟的。所以,我们人的本性是吃素,然后再到吃肉。

  吃肉一定要吃熟的。我家养的一只金毛猎犬,我仔细观察发现,狗喜欢吃生食,如果喂它吃生肉,它的野性就会越来越强,如果喂熟食,它的野性就慢慢弱了。人也是一样,必须要脱离野性,才能变得温和,变得和平。

  所以,我们要健康,提倡吃素食,就算吃肉,也得吃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