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

时间:2024-05-17 16:56:16 志升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

  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只要有光线,有被光线照到的物体,就存在影子。太阳光线可看做平行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由此我们可得出这样两个结论:

  (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如图1所示,在太阳光下,它们的影子一样长。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如图2所示,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且影长等于物体本身的长度。

  2、①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也是由长变短再变长。

  ②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

  即: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可以计算高大物体的高度,比如旗杆的高度等。

  注意:利用影长计算物高时,要注意的是测量两物体在同一时刻的影长。

  要点诠释:

  1、平行投影是物体投影的一种,是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的。利用平行投影知识解题要分清不同时刻和同一时刻。

  2、物体与影子上的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就说明是平行光线。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

  平行投影的定义是从投影面上的一条射线引向实体部分,且所有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式。

  平行投影的概念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抽象而来,比如阳光直射下的物体阴影。在数学中,如果将中心投影法中的投射中心移至无穷远,那么投射线就会变成平行线。此时,无论物体距离投影面多远,其投影的大小都不会改变,这种投影法就是平行投影。平行投影还包括正交投影作为其特殊类别,即当空间中的两个平面呈正交状态时产生的投影。

  平行投影的特点主要包括度量性、保形性和线性等。

  平行投影具有较好的度量性,意味着它能够较好地保持物体的实际尺寸比例。在工程绘图中,平行投影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不受物体与投影面之间距离的影响,可以确保投影大小的唯一性。保形性是指,当一个图形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形状与原图形保持一致。这保证了物体在经过平行投影后,其几何特征不会失真。线性则体现在平行直线的投影仍旧是平行或重合的直线,这一点在绘制三视图时尤其重要,因为它保证了投影图的直观性和易读性。

  总之,通过学习这些特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投影,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投影定义及特点】相关文章:

电子档案的定义及其特点07-06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投影知识点10-14

应用文的特点及其定义09-02

数学点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04-25

四年级数学《平移与平行》知识点10-06

六年级数学上册定义定理知识点11-30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多边形的定义09-12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07-31

中考物理有用功定义及公式的知识点05-22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精选8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