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时间:2021-04-01 12:29:33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数学教学一

  概念的巩固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巩固概念是概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将概念从一般转向特殊的过程。在学生已理解和形成概念之

  后,教师应引导他们对学过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归类,既要注意概念间的相同点和内在联系,把有关概念沟通起来,使其系统化,又要注意概念之间的不同点,把有关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不致引起混淆。

  从概念的引入到形成,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但同时是新认识的开始。小学生要真正理解和巩固一个概念,还必须借助“反馈”的作用,及时地利用刚刚形成和建立的概念知识去作用于一些数学材料,加深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既依赖于他们的经验和智力,又依赖于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状态,还受到学习对象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影响。所以,这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练习。教师要精心地设计练习题,真正做到优化课堂练习设计,使学生在不同题型、不同方式的训练中,深化对概念揭示的本质属性的各个方面的理解。

  概念的运用

  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教师应通过设计富有实用性的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思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问题,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理解引向深层。例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我设计了一组操作题:(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顶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3)画一个腰长为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过程。并且,教师只有让学生把所学习到的数学概念,拿到生活实际中去应用,才会使学到的概念巩固下来,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掌握小学数学教材逻辑系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

  数学教学二

  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一)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

  (二)充分思考。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

  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重说,

  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教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三

  (一)引进概念途径

  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所以,新概念的引入,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同的概念的引进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原始概念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应通过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来引入,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引用实例时一定要抓住概念的本特征,要着力于揭示概念的真实含义。如“平面”的概念,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如桌面、平静的水面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与同学们的交流得出结论。但是,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得到“无限延伸性和没有厚度”的本质特征。

  (二)形成概念的方法

  认识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那么完成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就认识过程而言,却不能跳跃。教学中,引入概念、并使学生初步把握了概念的定义以后,还不等于形成了概念,还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造,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提示不同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概念的发展

  学生掌握某一概念后,并不等于概念教学的结束,要用发展的眼光教概念。

  1.不失时机地扩展延伸概念的含义。一个概念总是嵌在一些概念的群体之中。它们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必须揭示清楚。如学习比的意义之后,就要及时地把“比”、“分数”、“除法”三者联系在一起,找出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后,使学生居高临下,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审视“比”这个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在一定的阶段形成一定的认识。抽象概念不要超越教材要求,否则会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如一年级学习加法,只让学生认识到,加法表示“合并在一起”,“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要用加法即可,而不能告诉学生确切的定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概念的教学06-18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小结05-31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的概念课教学04-06

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06-17

数学的教学如何进行课堂互动04-09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05-25

小学数学如何渗透概念教学05-26

数学概念如何教学05-27

数学如何开展概念教学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