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时间:2022-01-26 20:49:23 生物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汇总

  高中生物分为必修和选修,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必修课本的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好的,那么你掌握好必修三的生物知识点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1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3

  伴性遗传

  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

  1、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XX

  2、性比:一般1:1

  3、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女

  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女>男

  ②连续发病

  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4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5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6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

  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

  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①、非生物成分:

  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Ⅱ、能量:阳光、热能。

  ②、生物成分

  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

  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

  4、生产者:

  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

  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

  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

  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

  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

  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以此类推……

  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7、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

  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

  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9、森林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结构复杂。

  ②、种群密度和种群结构能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乔木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②、动物种类繁多,多营树栖及攀缘生活。

  ⑷、生态功能:

  ①、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温度,其次是光。

  10、草原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干旱地区。

  ⑵、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

  ②、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⑶、生物类群:

  ①、植物以草本为主,有少量灌木,稀有乔木。

  ②、动物多具挖洞或快速奔跑行为。

  ③、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极其罕见。

  ⑷、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是畜牧业基地。

  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其次是温度、光。

  11、海洋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物种繁多,数量庞大。

  ⑵、生物类群:

  ①、浮游植物为植物的主要类型。

  ②、浅海区有大型藻类,分布在200米水深以上,能进行光和作用。

  ③、浮游动物为动物的主要类型。

  ⑶、生态功能:提供海产品,调节气候。

  ⑷、主要限制因子:光、温度、盐度。

  12、湿地生态系统:(了解)

  ⑴、分布:《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⑵、生物类群:多种多样。

  ⑶、生态功能:是生活、工业水源,养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蓄水库,能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

  ⑷、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

  13、农田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

  ①、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

  ②、农作物是主要生物成员。

  ③、人的作用占突出地位。

  ⑵、生物类群:农作物为主,也有昆虫、鸟类等。

  ⑶、生态功能:人类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主要来源。

  ⑷、退化因素:人的作用消失。

  14、城市生态系统:(了解)

  ⑴、特点:

  ①、人起支配作用,高度开放,调节能力弱。

  ②、对周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依赖性。

  ③、对其他生态系统干扰强烈。

  ⑵、生物类群:主要是人,生产者微弱。

  ⑶、结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⑷、保护:强化生态规划,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大力绿化。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7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⑵、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⑶、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⑷、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二、应会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碳循环与温室效应有关

  4、硫循环与酸雨有关。

  5、生产者和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6、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7、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8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怎样?

  ⑴、太阳能进入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⑵、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中:

  ①、一部分:生产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生命活动,继续储存在有机物中。

  ③、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

  ④、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取,流入第二营养级。

  ⑶、能量在第二、三、四营养级中的变化,与第一营养级大致相同。

  3、能量流动的特点

  ⑴、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⑵、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⑶、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到下一营养级。

  4、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

  ⑴、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⑵、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二、应会知识点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在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别越高,能量就越少。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9

  1、过程

  2、特点: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对水资源的压力

  (3)对能源的压力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5)环境污染加剧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 篇10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三、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四、群落的演替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重点汇总】相关文章:

高三必修语文知识03-12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03-11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08-13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12-27

物理必修三知识点12-07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重点:宇宙环境06-23

高三政治必修知识点04-09

物理必修三必备知识点01-22

物理必修三电学知识点08-29

高一政治必修《神奇的货币》重点知识点03-26